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55)
2023(6666)
2022(5416)
2021(5220)
2020(4498)
2019(10526)
2018(10615)
2017(20613)
2016(11367)
2015(12638)
2014(12749)
2013(12338)
2012(11317)
2011(10245)
2010(10547)
2009(9465)
2008(9518)
2007(8389)
2006(7196)
2005(6443)
作者
(34761)
(28968)
(28900)
(27692)
(18769)
(13991)
(12955)
(11182)
(11011)
(10537)
(10097)
(9990)
(9609)
(9296)
(9235)
(8984)
(8658)
(8618)
(8587)
(8352)
(7354)
(7322)
(7163)
(6776)
(6756)
(6483)
(6429)
(6222)
(6040)
(5813)
学科
(45009)
经济(44964)
管理(28953)
(28605)
方法(24933)
(23840)
企业(23840)
数学(22494)
数学方法(21916)
(12731)
(10589)
中国(10569)
(9787)
理论(8918)
业经(8647)
(7719)
(7354)
贸易(7350)
(7115)
技术(6980)
(6976)
银行(6953)
农业(6895)
(6833)
金融(6831)
地方(6722)
(6630)
(6384)
(6345)
财务(6345)
机构
大学(164167)
学院(163021)
(60331)
管理(60055)
经济(59007)
研究(57132)
理学(52712)
理学院(52015)
管理学(50435)
管理学院(50149)
中国(41694)
科学(39366)
(34802)
(31690)
(30807)
研究所(28758)
(27605)
业大(27152)
农业(25432)
中心(25077)
(24252)
财经(22581)
(22218)
师范(21871)
北京(21558)
(20997)
(20653)
(19282)
技术(18814)
经济学(18533)
基金
项目(115270)
科学(90276)
基金(84342)
研究(77094)
(76761)
国家(76239)
科学基金(64096)
社会(47444)
社会科(45058)
自然(45049)
社会科学(45042)
(44978)
自然科(44113)
自然科学(44098)
基金项目(43815)
自然科学基金(43302)
(39460)
教育(37038)
资助(36648)
编号(29469)
重点(27102)
(25237)
成果(23967)
(23830)
计划(23827)
(23823)
科研(23107)
创新(22393)
课题(21399)
教育部(20822)
期刊
(61086)
经济(61086)
研究(43148)
学报(32239)
中国(30404)
科学(28775)
(27394)
大学(23445)
学学(22353)
管理(22171)
(20771)
农业(18889)
教育(18345)
技术(14737)
(13029)
金融(13029)
财经(11024)
经济研究(10528)
(10463)
统计(10304)
业经(9534)
(9404)
(9275)
(9248)
业大(8938)
决策(8326)
科技(7953)
技术经济(7897)
问题(7655)
资源(7555)
共检索到230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关丽莎  单秀娟  杨涛  吴强  金显仕  
仔虾是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早期生活史的重要阶段,其转为底栖生活所需的环境条件及我国近海口虾蛄早期补充模式,仍缺乏了解。基于2017年春季(3-6月)和夏秋季(8-11月) 8个航次的渤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各月份口虾蛄仔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明坤  徐宾铎  薛莹  张崇良  任一平  王晶  
为研究山东南部近海口虾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根据2016年10月,2017年1月、5月、8月在该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利用Moran’s I指数和分布重心法等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了2016—2017年4个季节口虾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自相关性。结果发现,山东南部近海口虾蛄相对生物量各季节间差异明显,由高至低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其中口虾蛄春季相对生物量为0.75 kg/h,夏季相对生物量为3.02 kg/h,秋季相对生物量为0.65 kg/h,冬季相对生物量为0.22 kg/h。口虾蛄分布重心表现出明显的季节特征,春、夏季分布重心位于水深20~30 m,秋、冬季分布重心位于30~50 m。口虾蛄的分布在各季节均呈现显著空间正相关,Moran’ I指数由高至低依次为秋季(0.34)>春季(0.30)>夏季(0.28)>冬季(0.16)。研究表明,不同季节口虾蛄分布重心的变化可能与其繁殖习性等生活史特征有关,而分布的空间聚集性可能与口虾蛄偏好淤泥质粉砂和砂-粉砂-黏土的底质环境相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逸文  张崇良  刘淑德  王四杰  任一平  
为完善口虾蛄的基础生物学资料,并为口虾蛄资源的管理提供科学指导和理论依据,本研究根据2016至2017年山东近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获得的口虾蛄体长、体质量数据,估算了口虾蛄的生长、死亡参数,构建了基于体长结构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PR)模型,研究口虾蛄的资源动态和管理策略。采集调查口虾蛄样品共5 028尾,体长—体质量关系的表达式为W=0.014 5L2.88,为负异速生长;使用ELEFAN方法估算出口虾蛄的渐进体长L∞为19.87 cm,生长速率K为0.62 a-1。口虾蛄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生长参数的季节振幅C为0.76,10月份生长最快,4月份生长最慢。通过体长转换的渔获曲线估算出口虾蛄的总死亡系数Z为3.24 a-1,根据不同方法估算自然死亡系数M的范围为0.75~1.27 a-1,捕捞死亡系数F的估算范围为1.96~2.49 a-1,开发率的均值为0.67。YPR模型结果显示,随着F增大,YPR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生物学参考点F0.1和Fmax的值分别为0.92a-1和1.88a-1。口虾蛄资源处于过度开发的状态,应降低捕捞压力,同时调整开捕体长,以维持口虾蛄渔业资源量和渔获量。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显森  吴亚飞  尤宗博  张海鹏  孙珊  孙中之  朱建成  
为研究渤海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三重刺网的捕捞性能,以河北省昌黎县的口虾蛄三重刺网为基础,于2013年4、5、7月在河北省秦皇岛近海进行50 mm、55 mm、60 mm和65 mm 4种网目尺寸的三重刺网作业性能比较实验,并与60 mm网目单片刺网和底拖网进行渔获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重刺网具有捕获渔场中绝大多数渔业种类的能力,选择能力较差。春季的渔获种类19种,为渤海近岸底层种类;夏季的渔获种类19种,除了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和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等底层鱼类外,还有日本鲭(scOmber jaPOn...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春琳  蒋霞敏  钱云霞  郑忠明  
通过测量口虾蛄与黑斑口虾蛄的长度指标与质量指标,来研究和比较两者生长模式;通过测定两者肌肉的生化组成及其含量,评价与比较其营养价值,探讨生化成分与其生长、繁殖的关系。结果表明:二种虾蛄的长度指标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质量指标之间也呈显著直线关系,质量指标与长度指标呈幂函数关系;在生长过程中,二种虾蛄的体型基本稳定。二种虾蛄肌肉的水份、粗脂肪与灰分含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粗蛋白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在测定的月份中,脂肪含量波动很少,水份、灰分与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二种虾蛄肌肉中所含的氨基酸绝对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且黑斑口虾蛄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EAA)和呈味氨基酸(As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强  陈瑞盛  黄经献  张传涛  王俊  金显仕  
根据2011年5月-2012年4月期间进行的9个航次(月份)的底拖网采样,研究了莱州湾水域口虾蛄的生物学特征、资源密度的时空分布以及环境因子的影响,以期为口虾蛄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口虾蛄资源密度(生物量和个体数)月间变化为8月>7月>9月>10月>5月>11月>6月>4月>3月。口虾蛄体长范围为41~171 mm,平均体长5月最低(102 mm),7月最高(118 mm);体重范围为0.30~68.00 g,平均体重5月最低(13.64g),11月最高(17.67g)。雌、雄个体肥满度均以10月最高,分别为1.49和1.56,肥满度的月间变化趋势为5-7月下降,8-10月上...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耀  陈聚法  宋云利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美琴  钟俊生  葛珂珂  练青平  蒋日进  
为进一步探明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季节性变化特征,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的13个站位用小型拖网(1 m×4 m,网目1 mm)共采集到仔稚鱼77种,隶属于13目27科63属。各季节出现仔稚鱼种数分别为37、20、13和7种。仔稚鱼是以暖温性种类占绝对优势,按生态类型划分,河口性和淡水性种类为主,其次为海洋性种类,洄游性种类最少。根据优势度曲线可看出,夏季优势种最突出,秋季优势种最不明显。夏季与秋季的共有种最多,均为27种;冬季与春季,冬季与秋季间的共有种最少,均为11种。从数量分布来看,冬季仔稚鱼数量最少,且分布较分散,春季数量有明显增加,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谭淑豪  
南方冬闲田资源正日益受到国家重视,其开发利用受到技术、农地流转和土地经营规模的影响。为了进一步认识南方冬闲田开发的战略意义,促进冬闲田资源高效利用,本文在文献分析和调研的基础上,诠释了冬闲田开发在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生态安全方面的保障作用;同时,依据南方稻区作物生产和冬闲田资源特征,总结出适宜我国当前农地流转的企业季节性租用、村集体季节性征用和农民季节性连片种植的三种经营模式;并提出了基于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农民行为的三种开发机制,以及大规模专业化和大群体规模化的发展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薛英岚  郭昉  杨逢乐  曾维华  
污水处理厂是解决城市水环境污染的关键设施,只有对其实行科学、灵活的管理,才能真正发挥其环境和社会效益。鉴于我国现行考核办法为全年统一考核,缺乏对雨、旱季更替对污水处理厂影响的考虑,文章在现行考核办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污水处理厂的季节分类考核理念,并根据尾水排放河流剩余环境容量的情况分别提出分类考核标准的制定方法,为我国污水处理厂管理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以昆明市第一、第六污水处理厂为例,进行污水处理厂季节分类考核标准的拟定。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黄梓荣  张汉华  
根据2006~2007年南海北部陆架区4个季节的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区虾蛄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结果表明,虾蛄类有15种,隶属于4科7属。虾蛄类可以分为3种生态类群:热带生态类群、热带亚热带生态类群和广温性生态类群,并以热带亚热带类群为主。依据Pinkas等(1971)提出的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判定,优势种为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黑斑口虾蛄Oratosquilla kempi、猛虾姑Harpiosquilla harpax、长叉口虾蛄Oratosquilla nepa、棘突猛虾姑Harpiosquilla raphidea,它们属于虾蛄科和猛虾蛄科,其渔获率(1.8...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温健  余为  陈新军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为环境敏感型头足类,气候的多元变化促使茎柔鱼栖息地发生变动。本研究利用海表温度(SST)和海表面高度(SSHA)两个关键环境因子构建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SI)模型,结合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指数,分析1950—2015年不同气候模态下秘鲁外海茎柔鱼栖息地的季节性分布规律。结果发现,PDO冷期茎柔鱼栖息地适宜性较高;而PDO暖期栖息地适宜性较低。相较于PDO冷期,PDO暖期下茎柔鱼适宜栖息地分布向东南移动。适宜栖息地的分布位置与适宜的SST和SSHA的重叠区域重合,表明两个关键环境因子与栖息地分布显著相关。此外,适宜栖息地指数距平值与PDO指数的年际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春季茎柔鱼渔场栖息地适宜性高于冬季,且冬季适宜栖息地的分布相较春季偏东南方向。茎柔鱼渔场6~11月适宜的SST和最适宜的SST在经度和纬度上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春季(9~11月)最适宜的SST分布逐月向西北方向移动;冬季(6~8月)最适宜的SST分布逐月向东南方向移动。推测不同气候模态下茎柔鱼栖息地季节性分布差异,可能是由于最适宜的SST显著的月间分布差异所致。研究表明,不同PDO时期下茎柔鱼栖息地适宜性具有显著季节性差异,其差异可由环境因子的月间变动来解释。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晓维  蒋家亮  
在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的情况下,只有考察季节性剩余劳动力,才能大致掌握各个非农部门的劳动力供给潜力。本文的研究显示,那些密集使用临时转移民工的非农部门劳动力供给是非常充裕的;而密集使用常年转移劳动力的部门,却可能会出现季节性缺工现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茂灵  王龙  高瑞  杨蕊  戚娜  
根据南盘江流域22个水文站、雨量站31a(1979~2009年)的逐月降水资料,选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为研究指标,以11~3月为研究时段,统计近30a来5个月时间尺度的干旱站次,分析南盘江流域季节性干旱特征;以11~3月5个月时间尺度的SPI多年平均值为指标,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南盘江流域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从年际上看,SPI总体上30a来(1980~2009年)呈下降趋势,气象干旱加剧;从年代际上看,1995年以后气象干旱程度有加剧趋势;(2)南盘江流域各个地区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旱情总体上由南向北递增,东北部各站点11~3月的降水占全年的比例相对较小,流域内东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晓玲  马中华  马玉山  王润元  
利用1961-2010年石羊河流域4个气象站点的冻土深度、冻土日数和气温观测数据以及邻近地区气象站点冻土数据,采用气候统计学分析方法,对石羊河流域最大冻土深度和冻土日数的时间演变、空间分布及与气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年代、年最大冻土深度和冻土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减少速率分别为4.537cm/10a、6.001d/10a,均通过了а=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年最大冻土深度和冻土日数的时间序列分别存在7~8a和8~9a的准周期变化,并发生了突变。冻土主要出现在11月至次年3月,年最大冻土深度几乎都出现在1月和2月,年冻土日数以12月和1月最多。石羊河流域冻土的空间分布与海拔高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