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3)
- 2023(12858)
- 2022(11236)
- 2021(10520)
- 2020(8733)
- 2019(19978)
- 2018(19932)
- 2017(38378)
- 2016(21068)
- 2015(23604)
- 2014(23702)
- 2013(23337)
- 2012(21156)
- 2011(19106)
- 2010(19101)
- 2009(17648)
- 2008(17219)
- 2007(15012)
- 2006(13192)
- 2005(11774)
- 学科
- 济(84021)
- 经济(83902)
- 管理(65951)
- 业(57888)
- 企(49186)
- 企业(49186)
- 方法(36509)
- 数学(31344)
- 数学方法(31002)
- 财(22487)
- 农(21798)
- 中国(20851)
- 地方(19878)
- 业经(19242)
- 学(18994)
- 制(18708)
- 环境(17174)
- 和(14524)
- 农业(14406)
- 务(14057)
- 财务(13990)
- 财务管理(13962)
- 理论(13784)
- 划(13469)
- 贸(13334)
- 贸易(13328)
- 企业财务(13249)
- 技术(12972)
- 体(12946)
- 易(12898)
- 机构
- 大学(299712)
- 学院(297977)
- 管理(119704)
- 济(115924)
- 经济(113252)
- 理学(103993)
- 理学院(102802)
- 管理学(101120)
- 管理学院(100576)
- 研究(99034)
- 中国(72497)
- 京(63935)
- 科学(62339)
- 财(54921)
- 所(49269)
- 农(45212)
- 研究所(44931)
- 中心(44320)
- 业大(44126)
- 财经(43801)
- 江(43256)
- 北京(40350)
- 范(40019)
- 师范(39688)
- 经(39653)
- 院(36509)
- 农业(35138)
- 州(35129)
- 经济学(34309)
- 财经大学(32588)
- 基金
- 项目(208620)
- 科学(164539)
- 研究(154001)
- 基金(151300)
- 家(131335)
- 国家(130282)
- 科学基金(112243)
- 社会(96855)
- 社会科(91718)
- 社会科学(91695)
- 省(81595)
- 基金项目(81151)
- 自然(72807)
- 自然科(70963)
- 自然科学(70949)
- 教育(69875)
- 自然科学基金(69638)
- 划(68715)
- 编号(63040)
- 资助(61276)
- 成果(51008)
- 重点(46765)
- 部(45833)
- 发(44551)
- 创(43317)
- 课题(43237)
- 制(40933)
- 创新(40453)
- 科研(39549)
- 国家社会(39506)
- 期刊
- 济(128566)
- 经济(128566)
- 研究(87548)
- 中国(55750)
- 学报(46414)
- 科学(43355)
- 管理(43353)
- 财(41346)
- 农(40913)
- 大学(35147)
- 教育(33252)
- 学学(33059)
- 农业(28466)
- 技术(24793)
- 融(23858)
- 金融(23858)
- 业经(21119)
- 财经(20948)
- 经济研究(19170)
- 经(17699)
- 问题(16531)
- 图书(15174)
- 科技(15155)
- 理论(15101)
- 资源(14531)
- 实践(13936)
- 践(13936)
- 业(13925)
- 版(13621)
- 技术经济(13588)
共检索到429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丘君 刘容子 赵景柱 邓红兵
生态系统方法是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新理念,得到世界各海洋大国的普遍关注和认可。生态系统方法要求运用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思路是:①根据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及其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界定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②补偿途径以财政转移支付和环境资源税费为主;③遵循理论计算值与现有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制定补偿标准。围绕影响渤海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是人类活动,提出了构建渤海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初步设想,主要包括:改革现有"排污收费制度",提高收费标准,增强制度的生态补偿效力,以减少陆源污染物排海;建立流域和海域之间的用水生态补偿机制,以增加入海淡水量;推广"退渔还湿"的生态补偿政策;加大资金投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万平
[期刊] 求索
[作者]
包晓斌
流域生态补偿是指流域受益主体对生态保护主体进行补偿,是一种对流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建设的经济手段。针对我国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实际情况,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需要在制定补偿原则的基础上,明确补偿主体和受偿客体,确定补偿标准,并按照适宜补偿方式和制度保障实施。同时,通过明确流域生态补偿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提供流域生态补偿服务平台,科学确定生态补偿范围,拓宽流域生态补偿融资渠道,以及加强流域生态补偿监督等,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
流域 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丁明磊 庞瑞芝 刘秉镰
本文从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网络特征分析出发,基于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现状分析,指出存在资源配置低效与核心功能缺位等主要问题,围绕问题剖析环渤海区域创新资源的体制割裂;知识创新链、技术创新链、产业链相互脱节;"点对点"线性模式的产学研合作等成因,提出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机制与体制建设的目标、关键点与实施路径,进一步针对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实施的关键因素以及推进实施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政策分析与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诗宇 张雪娇
生态补偿是基于生态环境的外部性而采取的内部化手段;生态经济化是生态资源转化成为生态资本的过程,是生态资源的市场化表现。在中国,(行政)区域内的生态补偿通常容易在行政力量干预下通过市场机制解决;(行政)区域间的生态补偿由于经济利益、社会诉求等因素造成博弈复杂化。本文试图通过生态经济化的视角,以低碳经济模式(碳交易市场)为手段,以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调节为主线,研究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经济化 跨区域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薇 田国双
随着生态文明的发展、主体功能区跨区域补偿的加剧,以及生态补偿地域差异的出现,传统的生态补偿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主体功能区的利益诉求。主体功能区为了保障自身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保证持续有效的发展,并加强跨区域补偿协调机制的构建。重点选取了补偿协调的经济维度、政治维度、社会维度和文化维度进行剖析,通过比较分析得到补偿协调四个维度之间的差异,最后,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提出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协调路径,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协调。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跨区域 生态补偿 协调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薇 田国双
随着生态文明的发展、主体功能区跨区域补偿的加剧,以及生态补偿地域差异的出现,传统的生态补偿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主体功能区的利益诉求。主体功能区为了保障自身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保证持续有效的发展,并加强跨区域补偿协调机制的构建。重点选取了补偿协调的经济维度、政治维度、社会维度和文化维度进行剖析,通过比较分析得到补偿协调四个维度之间的差异,最后,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提出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协调路径,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协调。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跨区域 生态补偿 协调机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昱 丁四保 卢艳丽
国家的主体功能区划是一次重大的实践,但是要解决的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区域划分和分工等追求发展效率的问题,而是要同时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区域与区域的矛盾,其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区域生态补偿。任何的生态补偿政策都是"嵌入"于具体的区域制度当中,因此本文以我国的行政经济区域制度为切入点,从区域生态补偿的责任机制、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等三个维度探讨其理论和实践上的难点问题,并分析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负面影响。在主体功能区划的战略格局下,如何在区域制度的约束中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本文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生态经济援助和人口迁移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区域制度 区域生态补偿 难点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子翔
地方政府的有限理性导致地方利益固化,造成区际生态恶化和区际环保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以区际纳什均衡作为路径选择,试图建立旨在打破行政边界刚性约束的羁绊,突破地方政府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内在联系为协调基石的区际生态补偿机制。文章以京冀地区流域生态联防联控为例,构建区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模型并通过最优化该模型达到区际纳什均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小三
在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区域性环境问题,如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不对称、跨流域水资源污染严重等。为改善生态环境,山西在区域间生态补偿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实践。"十一五"期间,山西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煤炭开采生态补偿机制,"十二五"期间,探索建立了排污权有偿使用机制,加快制定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相关管理办法,并结合主体功能分区,研究确定全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区域、流域范围,制定生态补偿地方性法律法规和经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杨 白雪洁
结合当前我国区域会展产业现行管理体制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揭示管理体制创新是解决区域会展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提出政府必须以管理理念、管理能力、协调机制以及管理模式上有所创新,才能推动我国会展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环渤海区域为例,对环渤海区域会展产业进行"整体性"和"层次性"定位,构建出以双核结构双驱动模式为动力体系、会展城市联盟为协作机制、区域性行业协会为联系纽带的环渤海区域会展业管理体制模式,为我国区域会展业的管理体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区域会展业 管理体制创新 环渤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军锋 侯超波 闫勇
作为消除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负外部性的重要手段,研究生态补偿机制对于指导我国流域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和流域环境污染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作为研究对象,从生态补偿思想的来源、内涵、实施模式、补偿标准等角度系统梳理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并论述了市场主导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政府主导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两种模式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基本思路、政策框架、监管体系等维度分析评述了子牙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发现子牙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将生态补偿基金扣缴制度、改良的政绩考核制度、生态补偿基金使用监督管理制度等组成有机整体的运行体系,属于典型的政府主导模式,并剖析了子牙河流域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军锋 侯超波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环境资源有偿利用的重要政策工具,结合流域及地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对于在全国范围切实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述评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进展及其相关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构建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框架体系,揭示其基本环节的主要特点,并从补偿资金来源的视角,将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划分为上下游政府间协商交易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上下游政府间共同出资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和基于出境水质的政府间强制性扣缴流域生态补偿模式等类别,系统阐释了各种模式的特点与适用条件,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流域生态补偿...
关键词: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补偿资金 补偿模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国平 王奕淇 张文彬
文章首先对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比较优势理论进行新的诠释,提出构建区域间的生态产品与物质产品分工与合作,以利用区域资源禀赋提高效率,但由于外部性的存在,生态产品很难转化为经济价值,造成了区域间的发展失衡和不公平问题,认为建立区域间的生态补偿机制是协调效率与公平、解决区域发展失衡的重要途径。其次在区域生态产品和物质产品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依据生态价值当量,通过比较生态价值盈余和生态价值亏欠状态确定区域生态补偿额度。最后,以2013年全国各省域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测算各省的生态价值盈余和亏欠状态,结果表明以西藏为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姬鹏程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针对流域水环境跨界污染、采用公共财政或市场化手段来调节生态关系密切但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区域间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我国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起步较晚,理论研究不足,立法滞后,补偿机制只有顶层设计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补偿标准和方法体系,流域地方政府只能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补偿模式。建议尽快督促各流域构建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使顶层设计能够尽快落地;加大投入力度、拓宽资金来源,因地制宜建立补偿标准体系、形成补偿方案,使流域上下游在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方面形成合力,共同创造"青山绿水"的美丽家园。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文明建设 补偿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