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7)
- 2023(12784)
- 2022(11253)
- 2021(10488)
- 2020(8913)
- 2019(20285)
- 2018(20028)
- 2017(38875)
- 2016(21205)
- 2015(23668)
- 2014(23271)
- 2013(23275)
- 2012(21029)
- 2011(19050)
- 2010(18639)
- 2009(16975)
- 2008(16401)
- 2007(14036)
- 2006(12149)
- 2005(10316)
- 学科
- 济(81372)
- 经济(81279)
- 管理(60968)
- 业(59461)
- 企(48905)
- 企业(48905)
- 方法(40285)
- 数学(35177)
- 数学方法(34794)
- 农(22597)
- 财(20957)
- 中国(20312)
- 学(19082)
- 业经(18132)
- 贸(15917)
- 贸易(15911)
- 地方(15706)
- 农业(15370)
- 易(15342)
- 制(13633)
- 务(13550)
- 财务(13488)
- 财务管理(13472)
- 技术(13257)
- 环境(13214)
- 理论(13048)
- 和(13022)
- 企业财务(12799)
- 划(11683)
- 银(11440)
- 机构
- 大学(302173)
- 学院(299812)
- 管理(121790)
- 济(116525)
- 经济(114132)
- 理学(107410)
- 理学院(106237)
- 管理学(104289)
- 管理学院(103779)
- 研究(99156)
- 中国(70891)
- 科学(65090)
- 京(63296)
- 农(55201)
- 业大(51042)
- 财(50892)
- 所(50274)
- 研究所(46598)
- 中心(44288)
- 农业(43931)
- 财经(42216)
- 江(41027)
- 北京(39431)
- 经(38493)
- 范(38224)
- 师范(37729)
- 院(35788)
- 经济学(33978)
- 州(33702)
- 商学(32083)
- 基金
- 项目(216114)
- 科学(168644)
- 基金(157305)
- 研究(151258)
- 家(139680)
- 国家(138520)
- 科学基金(118139)
- 社会(94950)
- 社会科(89955)
- 社会科学(89930)
- 基金项目(84758)
- 省(84516)
- 自然(80080)
- 自然科(78218)
- 自然科学(78196)
- 自然科学基金(76791)
- 划(71713)
- 教育(68955)
- 资助(64547)
- 编号(60717)
- 重点(48065)
- 成果(47287)
- 部(46943)
- 发(45009)
- 创(44958)
- 科研(42047)
- 创新(41879)
- 课题(41087)
- 计划(41037)
- 教育部(39745)
- 期刊
- 济(120360)
- 经济(120360)
- 研究(82579)
- 学报(55078)
- 中国(49682)
- 农(48808)
- 科学(48078)
- 管理(41807)
- 大学(40427)
- 学学(38499)
- 财(36296)
- 农业(33737)
- 教育(28689)
- 技术(23134)
- 融(21658)
- 金融(21658)
- 业经(20962)
- 经济研究(19867)
- 财经(19567)
- 业(17150)
- 经(16558)
- 科技(16059)
- 问题(15778)
- 版(15028)
- 业大(14953)
- 图书(14734)
- 商业(14380)
- 理论(14327)
- 技术经济(13911)
- 实践(13271)
共检索到412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燕 纪延光 朱国军
多渠道零售环境下,消费者渠道决策发生了根本变化。着眼实体与网络两种渠道类型,基于搜索信息和产品购买两个阶段研究渠道属性对消费者选择意愿的影响,运用感知价值理论分析了搜索属性对消费者搜索意愿的影响、购买属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运用信任转移理论定义了渠道内锁定、渠道间协同,构建了概念模型,通过联立方程建模并求解发现:搜索利益包括信息有效性、搜索便利性、社会互动性正向影响消费者实体(网络)搜索意愿,搜索成本包括搜索努力负向影响消费者实体(网络)搜索意愿,购买利益包括服务质量、购买便利性、享乐性正向影响消费者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赵藜 田澎 李相勇
在网络收益管理框架下,研究了考虑消费者两阶段选择行为的品类规划问题。提出了基于消费者产品偏好的两阶段选择行为模型,并建立了品类规划问题的动态规划模型。利用选择确定性线性规划方法对模型进行了近似求解,推导了最优的产品组合。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讨论了消费者两阶段选择行为对厂商平均期望收益与产品组合选择的影响。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徐兵 邱芳
针对单零售商依次正常销售期和折扣期销售某生鲜农产品,假定消费者以产品价格和平均新鲜度决定产品购买阶段,构建了两阶段定价决策模型,进行了模型求解和参数敏感性分析,分析了单位产品单位时间存储成本、折扣期的效用折扣系数对最优定价和零售商利润的影响,给出了零售商实施两阶段定价的条件。研究表明:随着折扣期的效用折扣系数的增加,折扣期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效用得到提升,导致折扣期的最优价格上升,零售商的利润和正常销售期的最优定价下降;随着单位产品单位时间存储成本的增加,正常销售期最优定价、折扣期最优定价和利润都具有单调性,其中折扣期的最优定价关于单位产品单位时间存储成本递增,正常销售期最优定价关于单位产品单位时间存储成本的单调性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有关,而利润随着单位产品单位时间存储成本增加而减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春秋 田智超
低质量产品制造商的“仿照定价”行为,极大地影响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判断,损害高质量产品制造商的利益,不利于行业、产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信号博弈理论,建立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下制造商的动态定价策略,并重点分析模仿效应和主播影响力对定价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产品制造商可以通过向上调高或向下调低最优价格两种方式达成不同的分离均衡(a或b)。在模仿效应较小时,高质量产品制造商选择分离均衡b来阻止仿照定价行为;在模仿效应较大时,混同均衡则是更优的选择。若高质量产品制造商仅考虑分离均衡,在模仿效应最大时可以根据调整价格的特点选择分离均衡a或b。当制造商的两阶段定价仅存在一个模仿效应阈值时,模仿效应较小时应选择撇脂定价策略,模仿效应较大时应选择渗透定价策略;当存在两个模仿效应阈值时,模仿效应在两阈值之外时应选择撇脂定价策略,模仿效应在两阈值之间时应选择渗透定价策略。制造商的定价总是随主播影响力正向递增,这表明与更高影响力的主播合作的制造商可以获得更高的产品溢价空间。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胡娇 李莉 朱星圳 张华 杨文胜
在需求为导向的全渠道市场环境下,切实从消费者行为属性制定广告与价格营销策略是促进全渠道零售长足发展的关键。本文将消费者策略行为引入到全渠道零售中,构建零售商在两阶段均不投放广告、第一阶段正常期投放广告及第二阶段优惠期投放广告等三种广告决策模式下全渠道两阶段广告投放与动态定价模型,探讨全渠道零售商的最优响应策略,并对模型进行数值算例。研究发现:当消费者的策略性水平较低时,零售商选择在正常期(优惠期)投放广告策略下,正常期产品定价较高(较低),优惠期产品定价较低(较高);零售商在正常期或优惠期投放广告对正常期销量都是有利的;当消费者的策略性水平较低或广告的影响系数较低时,零售商选择在正常期投放广告能获得最优收益;当消费者的策略性水平偏高、广告的影响系数适中时,零售商在优惠期投放广告是最优策略。
[期刊] 预测
[作者]
朱军 陈敬良 宗利永
基于258名消费者实验数据样本,本文检验了户外广告信息属性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系,同时分析了感知价值的中介效应以及品牌熟悉度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户外广告信息属性的功能性和情感性均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价值在两者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品牌熟悉度正向调节了户外广告信息属性的情感性和消费者感知价值之间的关系,且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但品牌熟悉度在户外广告信息属性的功能性与消费者感知价值关系间不具有调节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上零售业态日趋成熟,虚拟网络在消费者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够完成一系列消费活动。不同口碑传播渠道会对消费者的态度、意愿乃至行为产生影响。本文从风险感知角度出发,研究社交媒体与购物平台这两种不同的口碑传播渠道对消费者口碑分享意愿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分析管理实践意义,为企业打造良好的口碑、找准市场定位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口碑传播渠道 口碑传播意愿 影响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淼 乔魏若寒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产品营销不仅需要满足物质需求,还要满足心理和精神需要,品牌跨界联名营销成为当前正在快速发展的产品营销模式之一。品牌联名产品作为近年来年轻人消费群体偏爱的产品类型之一,未来发展势头不容小觑。本文基于消费者感知价值理论视角,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构建“品牌联名产品属性-消费者感知价值-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理论模型;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运用SPSS和Mplus软件对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在进行品牌联名时不能一味追求名牌效应,而应从消费者感知的情感价值、社会价值和成本水平入手着重提升产品内在价值;在寻求品牌联名时应优先考虑品牌联名双方的价值适配性;灵活适度使用限量供应、提高产品价格等营销方式。本文研究一方面从品牌联名产品属性角度拓展了消费者感知价值及其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内容;另一方面为企业开发品牌联名产品从消费者感知价值角度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启示。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苗 何玮泽 李唐 YANG-WALLENTIN Fan
消费者信心指数是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预测经济走势的先行指标。本文针对两岸暨港澳消费者信心指数的调查问卷数据,利用两阶段结构方程模型建模,分析消费者信心背后的驱动因子,并通过多组分析探究不同组别人群在消费者信心各个方面的差异。结论表明,消费信心指数可由三个因子概括,分别为宏观经济信心因子、微观经济信心因子以及投资信心因子。多组分析的结果说明在婚姻状况,工资收入,年龄和就业情况上,不同分组的人群在消费者信心上存在差异。本文对消费者信心的驱动因子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讨论,对未来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方案的设计及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道平 宋雨情
考虑消费者呈现的不同行为特征,将其划分为两类:策略型和短视型。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对同一产品会给出差别估价,假设这一估价呈随机分布,研究存在消费者行为转化的产品两阶段动态定价问题。引入消费者剩余对策略型和短视型消费者的市场响应特征进行描述,考虑贴现率,建立两阶段动态定价模型,分析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差别决策过程,并且采用逆推法求解动态定价模型,得到最优价格策略。研究表明消费者期望购买数量与降价幅度都和转化率成负相关,此外,通过对比考虑转化和不考虑转化的两种情形下零售商总的期望利润,发现如果零售商没有考虑转化率而仅根据市场初期调查的消费者构成来进行产品定价将会给零售商带来损失,并且两种情形的利润差值随转化率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汤定娜 廖文虎
从传统零售商的视角来探讨多渠道整合质量对跨渠道搭便车意愿的影响,分析了多渠道整合质量如何通过心理契约的作用来影响顾客跨渠道搭便车的意愿,通过开发多渠道整合质量量表,构建了多渠道整合质量对跨渠道搭便车意愿的模型。通过对311位不同行业的样本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一致性与交易心理契约、关系心理契约呈正相关关系;服务关联性、服务透明度与关系心理契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服务关联性、服务透明度与交易心理契约之间呈现不相关关系。但跨渠道搭便车意愿与交易心理契约呈负相关关系,与关系心理契约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岳蓓蓓 盛光华
基于认知失调理论和心理抗拒理论,通过两个实验探究了企业道德营销中内疚与非内疚诉求影响消费者道德消费意愿的心理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内疚诉求比非内疚诉求更能促进消费者的道德消费意愿,强迫性感受和操纵意图推断发挥了中介作用,且该中介作用受到消费者涉入度的调节。具体而言,低消费者涉入度情境中,相比于非内疚诉求,内疚诉求能够降低消费者的强迫性感受和操纵意图推断,进而增强其道德消费意愿;高消费者涉入度情境中,相比于内疚诉求,非内疚诉求能够降低消费者的强迫性感受和操纵意图推断,进而增强其道德消费意愿。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设计道德属性产品的广告策略,有效降低受众心理抗拒反应,提升受众广告体验,进而推动道德消费。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蓓 文晓巍
基于品牌关系质量理论,从品牌关系强度、品牌关系持续度和品牌关系干扰度三个维度,构建了过失型食品伤害危机情境下食品企业品牌关系质量对消费者宽恕意愿影响的理论模型,采集414份消费者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消费者宽恕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品牌依赖、品牌亲密、品牌承诺和品牌忠诚对消费者宽恕意愿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显著影响,其中,品牌忠诚是最重要影响因素,品牌承诺是第二重要影响因素;品牌风险和品牌伤害对消费者宽恕意愿有着不同程度的负向显著影响,其中品牌伤害比品牌风险对消费者宽恕意愿的负向作用更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琪 徐伟 高长贵
在直播电商中,网络主播成为消费者评估产品和制定购物决策的重要外部因素。但由于主播自身素质参差不齐,近些年来主播失范行为频频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会伤害消费者的购物热情。本文聚焦于直播电商中的主播失范行为,基于失范理论和归因理论,采用实验的研究方法,探讨主播失范行为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内在机理及其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发生主播失范行为时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比未发生失范行为的购买意愿要低,社会距离在其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主播专业能力和社会吸引力对社会距离在主播失范行为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主播失范行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内在机制,深化了失范理论在直播领域的研究,对于企业培养合适主播以及规制主播失范行为等方面提供有益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