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31)
2023(15899)
2022(13702)
2021(12868)
2020(10385)
2019(23962)
2018(23862)
2017(45563)
2016(24762)
2015(27703)
2014(28138)
2013(27728)
2012(26044)
2011(23782)
2010(24219)
2009(22349)
2008(21570)
2007(19309)
2006(17527)
2005(15401)
作者
(72777)
(60341)
(59873)
(56955)
(38469)
(28920)
(27217)
(23541)
(22958)
(21821)
(20612)
(20351)
(19287)
(19239)
(18594)
(18422)
(17867)
(17805)
(17370)
(17147)
(15211)
(15026)
(14570)
(13871)
(13547)
(13511)
(13450)
(13416)
(12196)
(12077)
学科
(104773)
经济(104665)
(68011)
管理(67014)
(51177)
企业(51177)
方法(40428)
(38687)
数学(34164)
数学方法(33737)
中国(31854)
地方(28735)
农业(25714)
业经(25521)
(24078)
(21768)
(19586)
(18322)
贸易(18307)
(17667)
(17168)
银行(17129)
(16545)
理论(16524)
环境(16521)
(16465)
金融(16460)
(16424)
(16285)
(15820)
机构
学院(355406)
大学(353244)
(141700)
管理(139208)
经济(138329)
研究(125224)
理学(119139)
理学院(117698)
管理学(115795)
管理学院(115120)
中国(94306)
科学(76915)
(76803)
(65084)
(63113)
(61407)
研究所(57098)
中心(56749)
(54341)
业大(52056)
(51226)
师范(50804)
财经(50622)
北京(49358)
农业(46671)
(45873)
(45235)
(44448)
经济学(41029)
师范大学(40846)
基金
项目(236588)
科学(185794)
研究(177631)
基金(169215)
(146456)
国家(145115)
科学基金(124104)
社会(111032)
社会科(104862)
社会科学(104839)
(92970)
基金项目(89846)
教育(80628)
自然(78748)
(77975)
自然科(76826)
自然科学(76811)
自然科学基金(75399)
编号(74440)
资助(69353)
成果(61752)
(54679)
重点(52643)
(51694)
课题(51633)
(48397)
创新(44978)
国家社会(44755)
项目编号(44465)
教育部(44142)
期刊
(168481)
经济(168481)
研究(110000)
中国(74015)
(60693)
学报(53460)
科学(51765)
管理(50591)
(46123)
教育(45095)
农业(41175)
大学(41003)
学学(38370)
(36198)
金融(36198)
技术(30490)
业经(30415)
经济研究(25135)
财经(23673)
问题(21893)
(20204)
图书(19825)
(19094)
科技(17083)
理论(17055)
技术经济(16743)
(16719)
现代(16373)
资源(16341)
商业(15853)
共检索到544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玉蓉  郑涛  
渝东南民族地区拥有丰富而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阐明渝东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基础上,对发展特色乡村旅游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进而从田园生态旅游、村落民居旅游、乡村民俗风情旅游以及乡村红色旅游四方面提出了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莫洪兰  
文章以乡村旅游业对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切入点,分析了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指出发展乡村旅游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发展乡村旅游促进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苏荣  
因为优越的自然资源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有助于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但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国家层面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大多位于民族地区,所以在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必然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制约。基于此,在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要维护好国家的生态安全。因此,民族地区要积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加强乡村生态环境监测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力度,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乡村旅游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苏荣  
因为优越的自然资源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有助于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但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国家层面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大多位于民族地区,所以在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必然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制约。基于此,在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要维护好国家的生态安全。因此,民族地区要积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加强乡村生态环境监测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力度,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乡村旅游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袁昌定  黎莉莉  罗荣  胡晓群  
该文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重庆市渝东南地区农业特色产业现状、问题和原因,研究提出了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总体思路和畜牧、中药材、烤烟、果林、蔬菜五大产业带的设想,对重点产业进行了区域布局,提出了创新经营机制、壮大龙头企业等3项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静佳  
民族地区乡村参与旅游发展应以乡村为主导还是以外来利益为主导一直是旅游发展中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对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内洛茸藏族村旅游发展过程和乡村参与旅游的现状进行梳理,在厘清洛茸村参与旅游发展的相关效应基础上,提出需要吸引包括政府、企业、第三方力量和乡村村民在内的多元化的乡村治理主体参与旅游发展,将有助于构建基于乡村能力建设基础上的网络化治理机制,形成多中心治理的旅游发展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端波  陈菓  
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是一种集乡村旅游与民族旅游于一体的旅游形式,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由于西部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必须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经济—环境的良性循环。西部民族地区相对于东部而言,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差距,而且有社会发展的差距、人类发展的差距。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应与西部民族的发展相结合,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盛锋  孟淑云  黄燕玲  
生态环境、旅游产业效益、乡村发展一直是政府、学界和业界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且少数民族地区作为中国社会发展落后区和生态脆弱保护区,其社会发展和生态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通过构建生态系统、旅游产业系统和乡村社会系统的指标体系,在使用DEA模型对八个民族省份2001—2018年生态、旅游与乡村社会发展效率测度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三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和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定性和定量分析影响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因素,从而为促进三大系统协调发展的政策引导与绩效评估提供理论参考。研究发现,西南民族地区耦合协调度优于西北民族地区,而西藏由于系统发展失衡导致耦合协调度最低,且八个民族省份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各探测因素相互作用于各类驱动力的综合结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卢世菊  张咪  
近年来,基于民族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呈风起云涌之势,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目的]为了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在理论和实践中有进一步的发展,[方法]采用CitespaceⅢ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从研究机构、研究作者、研究主题、研究前沿等方面对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状况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研究机构多为西部旅游院校,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域;研究作者之间交流合作较少,缺乏权威著作;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的开发保护以及乡村旅游开发等几个方面;研究前沿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的深度化和研究视角的多元化等方面。[结论]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加强区域之间、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入贯彻全域旅游发展,立足微观层面,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分析总结希望能够对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推进和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卢世菊  张咪  
近年来,基于民族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呈风起云涌之势,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目的]为了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在理论和实践中有进一步的发展,[方法]采用CitespaceⅢ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从研究机构、研究作者、研究主题、研究前沿等方面对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状况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研究机构多为西部旅游院校,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域;研究作者之间交流合作较少,缺乏权威著作;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的开发保护以及乡村旅游开发等几个方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盛锋  孟淑云  黄燕玲  
生态环境、旅游产业效益、乡村发展一直是政府、学界和业界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且少数民族地区作为中国社会发展落后区和生态脆弱保护区,其社会发展和生态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通过构建生态系统、旅游产业系统和乡村社会系统的指标体系,在使用DEA模型对八个民族省份2001—2018年生态、旅游与乡村社会发展效率测度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三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和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定性和定量分析影响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因素,从而为促进三大系统协调发展的政策引导与绩效评估提供理论参考。研究发现,西南民族地区耦合协调度优于西北民族地区,而西藏由于系统发展失衡导致耦合协调度最低,且八个民族省份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各探测因素相互作用于各类驱动力的综合结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琼慧  
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的新产业和新的经济支柱,已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然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加快经济提升的同时,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增加了碳的排放。因此,发展"低碳乡村旅游"将成为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将从政府、乡村旅游开发者和乡村旅游主体的角度就西部民族地区如何发展"低碳乡村旅游"进而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红梅  杨素丹  夏凯生  杨素婷  
[目的]发展乡村旅游是民族贫困山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研究贫困山区乡村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对掌握当地乡村旅游空间发展规律、存在问题,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GIS技术、网络拓扑分析法和点—轴系统理论,分析了渝东南乡村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和优化路径。[结果](1)区域尺度上,渝东南乡村旅游资源总体分布不均,开发不充分,呈现中部—南部—北部依次递减的格局;休闲观光类处于主导类型,资源类型开发不充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2)县域尺度上,6区县间乡村旅游发展不平衡明显,酉阳领先于其他区县;(3)空间关联方面,β指数为1. 01,γ指数为0. 34,Ai指数的平均值为76. 21km,平均径路长平均值为9. 28,表明渝东南乡村旅游资源交通网络的连接度、通达度整体偏低,路网密度低;(4)结构优化方面,构建了渝东南"三级节点、两级轴线、两大板块"的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系统。[结论]渝东南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开发不平衡、不充分,应尽快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充分挖掘整合特色资源,培育打造"点""轴""面"相结合的旅游空间体系,实现区域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助推当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夏正超  谢春山  
发展民族旅游是振兴我国中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一项举措。旅游是一项跨地域的文化交流活动,这种交流具有双向传播的不平衡性,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中西部民族旅游地区文化的变迁。本文基于旅游文化整合与冲突的视角,探讨我国民族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鲍青青  
近些年,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大改善,城镇居民具有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经济能力进行休息、娱乐和旅游,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也大大提高了。文章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种类型,阐述其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乡村旅游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缺乏规划性,致使乡村旅游发展具有自发性、无序性和盲目性;产品同质化严重,缺少特色;基础设施不完善,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对环境保护不到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从业人员素质不够,制约了乡村游的发展。文章最后对解决乡村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