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
- 2023(115)
- 2022(98)
- 2021(88)
- 2020(102)
- 2019(182)
- 2018(203)
- 2017(276)
- 2016(240)
- 2015(221)
- 2014(234)
- 2013(216)
- 2012(227)
- 2011(204)
- 2010(187)
- 2009(176)
- 2008(163)
- 2007(152)
- 2006(128)
- 2005(124)
- 学科
- 学(426)
- 水产(237)
- 动物(224)
- 动物学(207)
- 济(197)
- 经济(197)
- 管理(196)
- 业(184)
- 物(170)
- 企(164)
- 企业(164)
- 植(162)
- 植物(161)
- 教育(146)
- 虫(130)
- 财(120)
- 害(116)
- 稻(116)
- 理学(114)
- 麦(106)
- 方法(100)
- 虫害(100)
- 米(98)
- 其他(97)
- 玉(92)
- 玉米(91)
- 黍(90)
- 及其(88)
- 小麦(88)
- 玉蜀黍(88)
- 机构
- 大学(3193)
- 学院(3122)
- 农(1940)
- 科学(1636)
- 农业(1597)
- 研究(1562)
- 业大(1296)
- 室(1086)
- 所(1070)
- 实验(1055)
- 研究所(1037)
- 农业大学(1031)
- 实验室(1030)
- 重点(991)
- 业(915)
- 中国(900)
- 京(805)
- 省(754)
- 技术(727)
- 生物(642)
- 部(626)
- 科学院(625)
- 中心(607)
- 院(536)
- 江(520)
- 家(503)
- 工程(502)
- 生命(496)
- 学生(472)
- 研究院(471)
共检索到4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康乐 李红兵 陈显让 郭尚洙 邓西平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手段,研究短期渗透胁迫条件下,转Cu/Zn SOD和APX基因甘薯(T)及非转基因甘薯(NT)根系蛋白质的表达差异。【方法】以水培转Cu/Zn SOD和APX基因甘薯(T)及非转基因甘薯(NT)根系为材料,用100g/L PEG6000渗透胁迫处理24h,以未胁迫的NT为对照,提取根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分离,考染法凝胶染色,扫描凝胶图像用于软件检测。【结果】在T、NT和对照中分别检测到836,812,881个蛋白点;t测验发现,与对照相比,T和NT有34个蛋白点丰度发生1.5倍以上显著变化(P1.5,Quality>80)。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孟军 史占良 郭进考
为了探讨转录因子在小麦抗旱分子机制中的作用,利用Affymetrix小麦表达谱芯片对渗透胁迫下普通小麦(石麦15)根系和叶片诱导表达谱进行了分析。在表达谱芯片上筛选到1个渗透胁迫诱导表达的MYB转录因子EST序列(GenBank登录号:BJ264503)。根据该EST序列设计引物筛选石麦15基因组BAC文库,获得1个含有该EST序列的BAC单克隆。以BAC单克隆质粒为模板,通过BAC测序克隆了小麦MYB转录因子基因(TaMYBSM151)及其5'侧翼序列。TaMYBSM151的开放读码框长936 bp,编码1个含有311个氨基酸的R1-MYB转录因子。TaMYBSM151基因包含3个外显子和2...
关键词:
小麦 MYB转录因子 渗透胁迫诱导基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陆燕元 邓西平
【目的】研究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甘薯幼苗在水分胁迫不同时间及解除胁迫后,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防御系统中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深入探讨甘薯的耐旱性及旱后自我修复机制。【方法】以转基因甘薯(T)与非转基因甘薯(N)幼苗为材料,以150 g/L的PEG模拟干旱条件,探讨水分胁迫不同时间及复水后甘薯叶片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水分胁迫12 h,甘薯叶片相对膜透性和MDA含量增加,相对含水量(RWC)、光化学效率(Fv/Fm)下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增加。水分胁迫时间延长至24和48 h,植株受到进一步损害,其中转基因甘薯植株叶片中SOD活性先升后降,APX...
关键词:
水分胁迫 复水 转基因甘薯 抗氧化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唐秀英 王会民 龙起樟 黄永兰 芦明 万建林
为了从蛋白质水平揭示水稻苗期响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理,以耐冷性强的东乡野生稻和冷敏感品种中嘉早17为材料,于5℃低温处理0,1,2,3 d后分别测定根系活力、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随后利用iTRAQ技术对5℃低温处理3 d后水稻幼苗的根系差异蛋白质组进行分析。通过生理指标分析,5℃低温处理影响东乡野生稻和中嘉早17的根系生理指标,且在低温处理第3天,两者已出现明显差异。通过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与常温(25℃)相比,东乡野生稻经低温处理后共鉴定到167个差异蛋白,其中,上调表达蛋白61个,下调表达蛋白106个;中嘉早17经低温处理后共鉴定到261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上调表达蛋白122个,下调表达蛋白139个。通过GO功能分析,这些差异蛋白质主要参与代谢、细胞和单机体过程,主要涉及细胞及细胞成分,主要起着结合和催化作用。通过KEGG分析,这些差异蛋白质主要参与代谢、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和碳代谢等代谢通路。通过对东乡野生稻和中嘉早17中均发生差异表达的29个蛋白质的进一步分析,了解到两者受低温危害后根系部分蛋白质的表达动态。本研究鉴定到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为进一步阐述水稻耐冷机理及耐冷基因的挖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稻 低温胁迫 蛋白质组学 苗期 根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马进 刘志高 郑钢
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介绍了植物差异蛋白质组学的产生背景及在凝胶和非凝胶技术方面的最新技术方法,植物差异蛋白质组学近年来正从定性向精确定量的方向发展。综述了差异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盐胁迫响应研究中的最新进展,指出了差异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盐胁迫响应研究中依然存在着过多地依赖于双向电泳-质谱(2DE-MS)技术,研究对象不多,不能有效分离相关蛋白质,差异蛋白质丰度分析不精确等问题。最后,提出将差异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技术相结合来研究植物盐胁迫响应,从分子水平上系统诠释植物耐盐机制是今后研究的方向。参3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桂 丘立杭 邹成林 黄丽萍 杨丽涛 李杨瑞
从蛋白质角度对水分胁迫下甘蔗苗期根系蛋白质SDS-PAGE电泳图谱的变化进行研究,以揭示水分胁迫下甘蔗苗期根系蛋白质的表达差异。甘蔗品种新台糖16号砂培育苗至苗期茎高约25 cm进行处理,将幼苗根系放入含100 g/L聚乙二醇6000的Hoagland营养液中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处理不同时间段采取根样品,SDS-PAGE电泳分析法探讨水分胁迫对供试甘蔗品种根系蛋白质变化与水分胁迫强度的关系。与对照相比,在水分胁迫处理的24 h内,稳定出现的新诱导合成蛋白条带分子量为14.2KDa蛋白;对胁迫响应最快的是81.7和52.6 KDa蛋白条带,胁迫开始2 h就显著下调;而33.8 KDa蛋白条带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伍小兵 成雨洁 邓西平 郭尚洙
【目的】研究转入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和抗坏血酸氧化酶(APX)基因甘薯幼苗在短时间冷胁迫处理后的恢复过程中与其非转基因对照株比较是否具有抗冷优势,以及用外源过氧化氢(H2O2)于冷胁迫前预处理甘薯叶片能否增强幼苗的冷后恢复能力。【方法】以转入Cu/ZnSOD和APX基因的甘薯幼苗及其非转基因对照株为试验材料,研究在5℃下冷胁迫一夜(12h)后,植株的细胞膜透性、各种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光合作用的各项指标的变化过程,以了解植株的冷后恢复情况;以及用1.0mmol·L-1H2O2于冷胁迫前4h叶片喷施预处理对其抗冷性的影响。【结果】(1)在短时间(12h)冷胁迫后的很短时间(2h)...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蒯本科 顾红雅
重点介绍了国际上在渗透胁迫引发的植物信号及其传递途径、渗透胁迫诱导相关基因克隆及转基因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在这一领域内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最后讨论了今后研究的策略,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思路和内容,并展望了可能取得创新成果的领域和方向。
关键词:
渗透胁迫 植物信号 基因 克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程俊森 王溢 李永泉 魏尚霖 李超楠 姜维 黄润生
【目的】南方地区拥有大面积的酸性红壤,导致土壤中铝元素多以离子的形式溶出,严重抑制油茶的生长及高产。研究采用Label-free技术探究高州油茶在铝胁迫下的蛋白质组学响应,为揭示高州油茶应答铝胁迫的分子响应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方法】以高州油茶两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浓度铝处理条件下高州油茶叶片部分代谢指标及抗氧化生理相关指标,同时比较对照组(CK)和4 mmol/L铝处理组(GZ4)差异蛋白质的表达。【结果】生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铝胁迫下油茶幼苗都会发生氧化胁迫导致细胞活性氧(ROS)积累,2 mmol/L铝浓度下油茶叶片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增强多种抗氧化酶活性以清除细胞活性氧,使细胞免受氧化胁迫的损害;而4 mmol/L铝浓度下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脯氨酸(PRO)含量明显升高,积累的活性氧超出了自身所能清除的范围,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减少,抗氧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减弱,油茶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抑制。蛋白质组学数据表明,CK组和GZ4组共鉴定到4 282个蛋白质,与CK组相比,GZ4处理组有207个蛋白质的表达丰度显著增加,129个蛋白质的表达丰度显著降低。差异表达蛋白质的通路富集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结果表明,4 mmol/L铝胁迫下高州油茶主要通过提高谷胱甘肽代谢,增强细胞清除活性氧和自由基负离子的能力缓解铝胁迫造成的氧化损伤;4 mmol/L铝浓度下高州油茶蛋白质合成和光合作用受到明显抑制,抗氧化酶活性减弱可能与细胞供能能力不足有关。【结论】铝胁迫下高州油茶主要通过能量及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合成及代谢、生物碱合成、蛋白质加工、卟啉和叶绿素代谢等代谢途径抵抗铝毒。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成伟 程光远 彭磊 徐倩 董萌 WAQAR Ahmad 许莉萍 徐景升
以甘蔗苗为材料研究了甘蔗CBF1转录激活因子ScCBF1在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e JA)以及重金属镉(Cd Cl_2)和铜(Cu Cl_2)胁迫下的表达情况;将ScCBF1的原核表达载体p GEX-6P-1-ScCBF1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Rosetta(DE3),检测其在NaCl、PEG8000胁迫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ScCBF1在Me JA、SA、Cd Cl_2以及Cu Cl_2逆境胁迫下表达下调;在500 mmol·L-1NaCl胁迫下,含有重组质粒的细胞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桂 邹成林 丘立杭 黄丽萍 杨丽涛 李杨瑞
以甘蔗品种ROC22为材料,采用含100 g/L聚乙二醇(PEG)6000的Hoagland营养液模拟干旱胁迫处理,SDS-PAGE电泳技术分析干旱胁迫对甘蔗幼苗根系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4 h胁迫过程中稳定存在的新增蛋白条带为44.5 ku,可能是应答干旱胁迫的主要新增调节蛋白;57.1和29.0 ku蛋白条带在24 h处理期间相对表达量变化活跃,胁迫初期57.1 ku蛋白条带显著增加,29.0 ku蛋白条带显著下降,胁迫过程中出现起伏变化;而62.7、40.4与48.2 ku蛋白条带在PEG胁迫早期相当长时间保持稳定,后期才出现显著增加与下降;PEG胁迫14 h处理蛋白质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冲 周惜时 夏妍 陈晨 郑录庆 沈振国 陈亚华
[目的]通过对黄花月见草(OenOthera glaziOviana)幼苗根系铜胁迫下蛋白质组变化的研究,从蛋白质表达水平上来阐述黄花月见草根系铜胁迫响应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水培方法比较0、25、50和100μmOl·l~(-1)铜浓度处理下黄花月见草生长状况和植株内铜元素含量,运用基于质谱的非标记相对定量技术(label-free)筛选差异表达蛋白组。[结果]黄花月见草能够耐受低浓度(50μmOl·l~(-1))铜胁迫,而高浓度(100μmOl·l~(-1))铜胁迫使黄花月见草生长受到抑制,根系幼小、发黄,根系中铜含量显著增加。此外,根系蛋白组检测到46个差异表达趋势蛋白(DeP),这些蛋...
关键词:
黄花月见草 铜 蛋白质组学 差异表达蛋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万寅生 王永银 周燮
已有的报道表明,向日葵,大豆,番茄,黄瓜等植物在缺铁胁迫情况下,根系具有分泌质子从而酸化介质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铁的有效性。R(?)mheld认为,根细胞质膜上质子泵可能参与缺铁胁迫所诱导的质子分泌现象。Landsberg的试验表明,缺铁所引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文锦 代容春 连玲 陈由强 林思祖
利用显微观察和DNA凝胶电泳等技术,研究在低温胁迫诱导下灰木相思组培苗细胞的凋亡和对低温环境的耐受性.显微结构观察表明,随着温度降低,细胞核出现明显的凋亡特征,证实低温胁迫可诱导灰木相思组培苗细胞凋亡,同时灰木相思组培苗对低温的耐受性是有限的,超过某一强度时,细胞会死亡.
关键词:
低温胁迫 灰木相思 组培苗 细胞凋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