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74)
2023(2560)
2022(2164)
2021(1971)
2020(1733)
2019(3899)
2018(3929)
2017(7358)
2016(4181)
2015(4278)
2014(4232)
2013(4215)
2012(3958)
2011(3540)
2010(3510)
2009(3238)
2008(3176)
2007(2843)
2006(2512)
2005(2294)
作者
(14233)
(11903)
(11824)
(11337)
(7294)
(5988)
(5339)
(4755)
(4500)
(4275)
(4163)
(3998)
(3967)
(3902)
(3892)
(3718)
(3697)
(3618)
(3386)
(3374)
(3089)
(3030)
(3028)
(2803)
(2713)
(2596)
(2545)
(2518)
(2513)
(2509)
学科
(15535)
经济(15526)
(9509)
管理(8630)
(7558)
企业(7558)
方法(7299)
数学(6569)
数学方法(6466)
结构(5012)
(4951)
(4438)
中国(4156)
产业(4141)
(3972)
地方(3537)
(3512)
产业结构(3015)
业经(3004)
(2941)
(2875)
财务(2861)
财务管理(2857)
企业财务(2785)
体制(2601)
农业(2464)
(2374)
贸易(2371)
(2351)
金融(2351)
机构
大学(59036)
学院(58685)
研究(23685)
(21785)
经济(21391)
管理(18279)
科学(17941)
(17497)
中国(16290)
理学(16241)
理学院(15972)
管理学(15411)
管理学院(15306)
农业(14350)
(13603)
业大(13536)
(12954)
研究所(12758)
中心(10001)
(9568)
农业大学(9260)
(8984)
(8833)
(8551)
(8414)
(8190)
科学院(8028)
实验(7905)
北京(7873)
财经(7769)
基金
项目(43609)
科学(32827)
基金(31436)
(30432)
国家(30254)
研究(25768)
科学基金(24117)
(17966)
自然(17450)
自然科(17072)
自然科学(17067)
自然科学基金(16760)
基金项目(16631)
社会(15756)
(15488)
社会科(15038)
社会科学(15034)
资助(13266)
教育(11679)
重点(10863)
计划(10686)
科技(10350)
(9837)
(8988)
(8984)
科研(8825)
编号(8658)
创新(8613)
(8510)
专项(8135)
期刊
(21914)
经济(21914)
学报(17967)
(15977)
研究(14973)
科学(13366)
大学(12410)
学学(12168)
中国(11101)
农业(10868)
(7350)
管理(7226)
(6339)
业大(5634)
农业大学(4635)
技术(4327)
(4289)
林业(4083)
经济研究(4074)
财经(4032)
教育(3848)
中国农业(3707)
(3591)
金融(3591)
(3575)
科技(3566)
业经(3467)
自然(3137)
问题(3127)
统计(2905)
共检索到83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文博  余雯雯  石建高  
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渔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石墨烯(GR)纳米复合纤维,研究了GR含量对UHMWPE纤维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与蠕变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GR在UHMWPE纤维基体中的分散情况以纳米级厚度为主,当GR含量为1‰和3‰时,GR在UHMWPE纤维基体中分散均匀,当GR含量为5‰时,GR在UHMWPE纤维基体中出现大的团聚体。与纯UHMWPE纤维相比,UHMWPE/GR纳米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和结节断裂强度均有显著提高,表明一定含量的GR可有效增强UHMWPE的抗蠕变性能且降低其蠕变速率。当GR含量为3‰时,断裂强力提高了31.9%,蠕变率降低了27.3%。当UHMWPE经GR改性后,纳米粒子与聚乙烯链段相互作用力增强,晶区附近受限的非晶区链段增多,α转变峰逐渐增强增宽。研究表明,通过纳米改性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力学性能和抗蠕变性能,为实现渔用材料的高性能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丽荣  黄彪  戴达松  欧文  李玉华  陈学榕  
以微晶纤维素(MCC)为原料,通过硫酸水解得到纳米纤维素晶体(NCC),再将纳米纤维素晶体与聚乙烯醇复合共混制备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素晶体复合膜,研究复合膜的热学性能,同时采用场发射透射电镜(FET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原子力显微镜(AFM)、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仪器对纳米纤维素晶体及其复合膜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纳米纤维素晶体直径约2~24nm,50~450nm长,呈棒状;由FE-SEM图可观察到纳米纤维素晶体与聚乙烯醇具有良好的界面相互作用,但在较大添加量7%时,NCC出现部分团聚,与基体的相容性下降;由TG和DSC分析说明NCC与PVA...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闵明华  黄洪亮  刘永利  张勋  石建高  王鲁民  
为纺制高性能渔用聚乙烯纤维,实验以齐鲁石化生产的高密度聚乙烯为原料,进行螺杆挤出机熔融纺丝—多级热拉伸纺丝实验。结果显示,一级拉伸倍数为8.17倍时,聚乙烯纤维的断裂强度和结节强度分别为5.71和4.56 c N/dtex;当采用二级拉伸工艺,一级拉伸倍数8.17倍,总拉伸倍数为9.52倍时,所制备的渔用聚乙烯纤维的断裂强度和结节强度分别为7.91和5.24 c N/dtex,比现行国家标准中规定的聚乙烯单丝优等品指标高出41.3%和34.4%。研究表明,二级拉伸工艺可使聚乙烯大分子链在纤维中的排列更加规整,提高大分子链的取向度,制备的渔用聚乙烯纤维的综合渔用性能更好。随着总拉伸倍数的提高,聚...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涛   张小刚   张国贤   谢庆云   张亚丽   靳忠民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衬垫边缘出现边缘负载不仅会增加脱位风险,而且会加剧假体的摩擦磨损。发生边缘负载与假体的安装位置、几何设计及患者运动状态等高度相关。该文基于金属-聚乙烯接触副建立了髋关节高边衬垫在步态载荷下的接触力学和边缘负载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日常生活中正常行走、上楼梯、下楼梯和深蹲4种步态及20种相对极端的臼杯安装位置,以研究高边衬垫的接触应力、边缘负载和等效塑性应变情况。结果表明:衬垫的等效塑性应变、发生塑性变形的体积、边缘负载和边缘负载的持续时间都随臼杯外展角和前倾角增加而增加;相比于另外3种步态,深蹲步态更容易使衬垫产生塑性形变,对衬垫造成的破坏最大;在臼杯外展角不低于50°的情况下,将高边衬垫的高边放置于人体后上方不但能避免出现边缘负载,还能显著降低衬垫的塑性应变。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闵明华  黄洪亮  石建高  陈晓雪  马海有  王磊  陈晓蕾  王鲁民  
系统论述了渔用聚乙烯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结合聚乙烯塑料的改性方法,提出了渔用聚乙烯纤维增强增韧的改性思路。介绍了橡胶或弹性体、刚性粒子、刚性粒子协同弹性体对聚乙烯增强增韧改性方法,重点介绍了刚性粒子和刚性粒子协同弹性体对聚乙烯的增韧改性,指出纳米粒子协同弹性体增韧渔用聚乙烯纤维将是未来渔用聚乙烯纤维增韧改性的主要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余瑞  万彩霞  陈鑫  李良彬  
以聚乙烯纳米纤维膜为基膜,通过预辐照触发接枝HEA,随后通过CAN引发在PHEA链上接枝丙烯腈(AN)和丙烯酸(AA),最后进行胺肟化反应, 合成一种新的偕胺肟基纳米纤维膜吸附剂,并将其命名为AO-PENFM。通过两步接枝的方法可以在聚乙烯膜表面构筑大比表面积的纳米结构吸附层。AO-PENFM的吸附行为使用12 ppm的铀加标溶液进行测试。在100 rpm的25 ℃恒温水浴摇床中吸附120 h,AO-PENFM对铀的吸附能力为338.14 mg-U per g-Ads。AO-PENFM吸附剂对铀的吸附动力学很好的符合离子扩散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同时吸附等温线数据很好的满足Langmuir模型。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石建高  陈晓蕾  王鲁民  刘永利  史航  王磊  陈晓雪  
2007年3月~2008年12月在东海水产研究所开展了编线工艺对渔用高强度聚乙烯(HSPE)编织线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捻距范围(公称直径3.0 mm和3.9 mm编织线的试验捻距范围分别为11.1~29.2 mm、16.4~48.5 mm)内,若其它条件(包括线股结构、线芯用丝数量和线芯结构等)相同,则以不同捻距编织的相同公称直径渔用HSPE编织线的断裂强力及单线结强力均随捻距的增加而增加,而断裂伸长率及线密度则随捻距的增加而减小;多项式回归方程显示,断裂强力与捻距、单线结强力与捻距均显示较好的相关性(R2≥0.987 7)。在线芯用丝数量范围(公称直径3.0 mm和3.9 m...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石建高  王鲁民  汤振明  柴秀芳  史航  毕士川  施锦飞  
在标准实验室环境里,对渔用自增强聚乙烯(self reinforcedpolyethylene,简称SRPE)单丝的结晶形态、拉伸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渔用SRPE单丝结晶度、声速值比普通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单丝均有提高,其内部生成了串晶结构;SRPE单丝断裂强度、结节强度和结强损失率比普通PE单丝分别提高了12.75%、4.82%和12.69%,而断裂伸长率降低了27.72%。结论可供渔具设计及网线材料选配时参考。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曾桂华  陈龙  闵明华  王鲁民  
以纳米碳酸钙/乙烯辛烯共聚物(nano-CaCo_3/PoE)复配体系为改性剂,采用两种共混工艺,调节nano-CaCo_3/PoE复配体系在渔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基体中的含量,制备了核壳结构nano-CaCo_3/PoE复配体系改性渔用聚乙烯三元复合材料(nano-CaCo_3/PoE/HDPE),研究了共混工艺、复配体系配比及其含量对nano-CaCo_3/PoE/HDPE三元纳米复合材料微观形态结构和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复配体系中nano-CaCo_3和PoE质量比为1∶4时,两步法共混工艺可使nano-CaCo_3与PoE在聚乙烯基体中形成nanoCaCo_3为核、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鲁民  胡萍  施锦飞  刘文洁  张勋  
对获取高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的聚乙烯单丝成型工艺及其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常现高密度聚乙烯原料,以特殊的熔融纺丝和热牵伸工艺,研制出抗拉强度和单丝纺节强度分别为68.2/47.5CN/Tex(Ⅰ)、85.4/4.1CN/Tex(Ⅱ)和113.2/17.3CN/Tex(Ⅲ)的高强度聚乙烯单丝。捻制成网线后,网线抗拉强度与单丝抗拉强度成正比,单丝抗拉强度越高,所制成网线的抗拉强度也越高。网线单线结书强度取决于单丝抗拉强度、单丝结节强度和网线综合线密度(直径)的综合效应。单丝Ⅰ的小规格网线具有较高的单线结节强度;随着网线综合线密度的增加,单丝Ⅱ的大规格网线逐步占有结强优势。单丝Ⅲ更适应于捻制成高强度...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石建高  王鲁民  
对渔用高强度聚乙烯六角形网目经编网片(以下简称HSPE六角形经编网片)和普通聚乙烯六角形网目经编网片(以下简称PE六角形经编网片)的拉伸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HSPE六角形经编网片的网片强力高于PE六角形经编网片,而网片纵向断裂伸长率则小于后者。网片拉伸力学性能测试数据标准(偏)差、再现性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均较小,表示测试结果的分散性较小。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使用HSPE六角形经编网片比使用PE六角形经编网片更经济,其在网箱等渔业生产中推广应用上具有可行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石建高  王鲁民  陈晓蕾  史航  
渔用高强度聚乙烯编织线(以下简称HSPE编织线)和普通聚乙烯编织线(以下简称PE编织线)的拉伸力学性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编线工艺(编织线捻距为27mm、线股结构为3×16、线芯用丝数量为7和线芯为不加捻的平行丝束)条件下,规格为"HSPE-37tex×3×16+7"HSPE编织线断裂强力、单线结强力分别比规格为"PE-37tex×3×16+7"PE编织线增加了10.0%和9.1%,而前者的断裂伸长率比后者减少了11.3%;在同等编线工艺(编织线捻距为30mm、线股结构为4×16、线芯用丝数量为18和线芯为不加捻的平行丝束)条件下,规格为"HSPE-37tex×4×16+18"HSPE编织...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晓蕾  石建高  刘永利  王磊  王鲁民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硫酸钡(BaSO4)纳米改性网箱框架材料。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纳米硫酸钡(nano-BaSO4)在HDPE中分散良好,且nano-BaSO4含量≤1%时,纳米粒子与基体界面结合优良。热重测试和热老化试验结果显示,本文中的热老化试验有助于提高HDPE的结晶度,使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一定量nano-BaSO4的加入,有利于提高HDPE的耐老化性能、热性能和热氧性能。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鞠虹  段进卓  李焰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以及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设计了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分离膜脱盐性能的综合实验。实验内容包括复合分离膜制备、复合膜表征、复合膜脱盐性能研究等,涵盖了多门材料和化学课程的主要相关知识点,是一个涉及材料、物理、化学、表面科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综合实验。该实验选题新颖,将学术前沿与实验内容相融合,增加了教学实验的探索性和创新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关成  汤正捷  王云  吴章康  
使用橡胶木粉、稻壳粉及橡胶籽壳粉等木粉原料以相似配方、相同模具制备一系列木塑复合样品试件。对试件弯曲破坏载荷、加热尺寸变化率、吸水率、密度及热性能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木粉原料的性质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有重要影响。大多数木粉原料使用类似配方即可生产出性能优异的木塑复合材料,而橡胶籽壳粉由于高油脂含量使得样品试件性能最差,因此利用橡胶籽壳粉生产木塑复合材料需对橡胶籽壳粉进一步加工处理,并调整生产配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