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7)
- 2023(11552)
- 2022(9502)
- 2021(8731)
- 2020(7491)
- 2019(17092)
- 2018(16950)
- 2017(31833)
- 2016(17228)
- 2015(19172)
- 2014(18655)
- 2013(18041)
- 2012(16374)
- 2011(14714)
- 2010(14990)
- 2009(13700)
- 2008(13255)
- 2007(11758)
- 2006(10253)
- 2005(9179)
- 学科
- 济(66349)
- 经济(66263)
- 管理(47063)
- 业(43048)
- 企(35048)
- 企业(35048)
- 方法(31778)
- 数学(28360)
- 数学方法(27749)
- 农(18133)
- 中国(17751)
- 学(17185)
- 财(16016)
- 业经(13995)
- 制(13395)
- 贸(13279)
- 贸易(13273)
- 易(12912)
- 理论(12238)
- 农业(11790)
- 地方(10759)
- 银(10504)
- 银行(10444)
- 体(10405)
- 技术(10268)
- 融(10139)
- 金融(10132)
- 行(9973)
- 务(9221)
- 环境(9199)
- 机构
- 大学(241421)
- 学院(239860)
- 济(92416)
- 经济(90439)
- 管理(89136)
- 研究(86266)
- 理学(77451)
- 理学院(76562)
- 管理学(74587)
- 管理学院(74206)
- 中国(63925)
- 科学(57629)
- 农(52740)
- 京(52181)
- 所(45875)
- 业大(43642)
- 研究所(42335)
- 农业(42274)
- 财(41132)
- 中心(38570)
- 江(36576)
- 北京(32570)
- 财经(32570)
- 院(31918)
- 范(30205)
- 经(29708)
- 师范(29599)
- 技术(29081)
- 州(28346)
- 省(27785)
- 基金
- 项目(169499)
- 科学(131303)
- 基金(122445)
- 研究(114044)
- 家(112002)
- 国家(111137)
- 科学基金(93008)
- 社会(70843)
- 省(67261)
- 社会科(67067)
- 社会科学(67046)
- 自然(64181)
- 基金项目(63703)
- 自然科(62801)
- 自然科学(62777)
- 自然科学基金(61633)
- 划(57744)
- 教育(53364)
- 资助(51463)
- 编号(44307)
- 重点(39030)
- 部(36060)
- 发(35472)
- 创(35467)
- 成果(34908)
- 计划(34901)
- 科研(33599)
- 创新(33193)
- 课题(32064)
- 科技(30737)
- 期刊
- 济(96652)
- 经济(96652)
- 研究(65796)
- 中国(51134)
- 学报(50476)
- 农(46463)
- 科学(42402)
- 大学(36890)
- 学学(35065)
- 管理(33650)
- 财(31442)
- 农业(31329)
- 教育(27793)
- 技术(21528)
- 融(19274)
- 金融(19274)
- 业(17476)
- 经济研究(17411)
- 业经(16499)
- 财经(15796)
- 业大(14633)
- 版(13970)
- 经(13572)
- 统计(13351)
- 科技(12558)
- 农业大学(12362)
- 问题(12311)
- 策(12195)
- 技术经济(11332)
- 商业(10889)
共检索到354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冼才凝 范立成 郭学骞 王锡昌
渔光一体养殖模式是一种采用水下养殖、水上发电的新兴环保养殖模式。本研究比较了渔光一体养殖模式(PM)与普通池塘养殖模式(CM)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在基本营养成分、感官评价、气味品质等方面的差异。对雌蟹肝胰腺和性腺进行人工及电子感官,并测定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对气味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渔光一体养殖模式能提高雌蟹的性腺指数,增加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PM组肝胰腺表现青草味,电子鼻的响应值最高,PM组性腺的青草味和油脂味更明显;在肝胰腺中,鉴定出44(PM组)和33(CM组)种物质,PM组总挥发性物质的含量(70.53± 2.91) ng/g显著高于CM组(16.63±0.73) ng/g (P0.05),但CM组的三甲胺为PM组的17倍,且CM组检测到含硫化合物,异味物质较多,CM组气味品质不如PM组。渔光一体养殖模式能提高肝胰腺中的青草气味和油脂气味,降低性腺中的异味物质含量,对中华绒螯蟹雌蟹的气味品质有促进作用。本研究为优化及推广渔光一体养殖模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冼才凝 范立成 郭学骞 尹明雨 王锡昌
比较渔光一体(PM)与普通池塘养殖模式(CM)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在基本营养成分、感官评价、滋味品质等方面的差异。测定了体肉中的游离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计算滋味活度值TAV及味精当量EUC,并与人工感官、智能感官的评测结果关联,对滋味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PM组雌蟹体肉中粗蛋白、粗脂肪显著高于CM组 (P<0.05),雄蟹则无差异;PM组雌蟹体肉具有较强的鲜味、甜味强度,CM组雄蟹体肉具有较强的咸味、鲜味强度;PM组的总游离氨基酸、甜味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CM组 (P<0.05);PM组中华绒螯蟹体肉中味精当量均大于CM组。渔光一体养殖模式能使中华绒螯蟹体肉具有更好的营养及鲜甜滋味。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养殖模式 滋味物质 感官评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再忠 王武 成永旭
采用磷酸苯二钠法在520nm波长测定了未成熟、早熟和正常成熟中华绒螯蟹肝胰腺与性腺中的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结果表明:(1)各组蟹肝胰腺ACP和ALP活性都显著高于性腺;(2)早熟蟹肝胰腺中ACP活性都显著高于未成熟蟹而低于正常成熟蟹,在各发育阶段没有性别差异,但是,早熟雌蟹和正常成熟雌蟹卵巢中ACP活性都较早熟雄蟹和正常雄蟹精巢低,早熟与正常成熟个体没有差异;(3)早熟雌蟹肝胰腺ALP活性显著高于未成熟和正常成熟雌蟹,而与三组雄蟹处于同一水平,但是,早熟和正常成熟雌雄蟹的性腺中ALP活性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得出结论:(1)性腺发育所需营养物质的动员或合成主要与肝胰腺AC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学宏 杨彩根 程建新 沈振华 吴林坤 蔡春芳 贡成良
采用正交设计法L9(34)将水体水草覆盖率、活螺蛳投放量、饵料中动物性饵料比例、投饵方式等4个因子设计成9种不同营养供给模式,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指标及其肝胰腺白化症发病率进行比较研究。每个模式设3个重复,以540只初始体重为每只(9.67±0.47)g的二龄中华绒螯蟹为实验对象,在东太湖中华绒螯蟹围养区的27个独立网围(6m×5m×2.5m)中进行为期240d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营养供给模式显著影响中华绒螯蟹生长及其肝胰腺白化症发病率,其中模式4的养殖效果最好,肝胰腺白化症发病率最低。方差分析结果显示,4个因子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及其肝胰腺白化症发病率影响作用顺序为:水草覆盖率>动物性饵料比...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世会 赵金山 吴旭干 成永旭
为了解不同地理纬度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养殖性能和常规营养成分差异,通过连续采样和生化分析研究山东东营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的生长性能、生殖蜕壳率、肝胰腺指数(HSI)、性腺指数(GSI),并进一步比较出肉率(MY)、总可食率(TEY)、肥满度(CF)和可食组织的常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1)无论是雌体还是雄体,中华绒螯蟹体质量与头胸甲长和头胸甲宽均呈幂函数相关性,头胸甲长和头胸甲宽则呈线性函数相关。雌体平均体质量始终小于雄体,且7—9月差异显著(P0.05)。(2)雌体生殖蜕壳略早于雄体,生殖蜕壳高峰出现在8—9月,9月中旬成蟹全部完成生殖蜕壳。8—10月,雌雄蟹GSI显著增加,HSI则为下降趋势(P<0.05),而MY和CF则以雄体为高(P<0.05)。成蟹雌体可食组织中粗蛋白和总脂含量均高于雄体,而水分含量则以雄体为高,灰分含量两者差异不大。综上,山东东营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生殖蜕壳高峰集中于8—9月,雌雄成蟹总可食率均较高,分别为46.47%和44.81%,可食组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洪美玲 陈立侨 顾顺樟 刘超 龙章强 张伟
以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为研究对象,蟹初始体质量为(71.25±1.13)g。设计对照组(不额外添加氨氮,水中本底氨氮质量浓度约为1 mg/L)、低浓度组(10 mg/L NH4Cl)、中浓度组(50 mg/L NH4Cl)、高浓度组(100 mg/L NH4Cl)4种不同的氨氮质量浓度,分别于胁迫的第1天、3天、5天、15天抽取血淋巴进行相关免疫指标测定,并观察氨氮胁迫15 d后对肝胰腺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3个处理组的血细胞密度(DHC)在胁迫初期(第1天和第3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胁迫第5天,各组血细胞密度均升至最高;但至第15天时...
关键词:
氨氮胁迫 中华绒螯蟹 免疫指标 B细胞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学宏 朱茂晓 王永玲 李义 曹萍 沈振华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和透射电镜技术,对患有肝胰腺白化症的中华绒螯蟹病变组织和细胞进行观察。发现病蟹肝胰腺、鳃、肌肉等组织细胞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变,其病理特征为肝细胞水肿、变性、坏死,细胞中脂肪颗粒锐减,线粒体水肿、嵴消失、形成空泡,内质网、溶酶体解体成小泡。鳃组织增厚,上皮细胞微绒毛排列疏松、不规则,部分线粒体嵴消失,出现膜性退化。坏死的肝细胞和鳃上皮细胞中出现细菌颗粒。肌细胞的病变主要表现为细胞核固缩,肌丝松驰、水肿、断裂、肌质网溶解形成小泡。中华绒螯蟹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肝胰腺、鳃组织发生了严重病变,使其功能损伤,不耐运输;而肌肉的松驰、肝胰腺脂肪的锐减影响了中华绒螯蟹的品质。同时,病变组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宋学宏 程建新 朱茂晓 蔡春芳 杨彩根 沈振华
2002年10月以来,通过逐户访问及调查问卷的形式对2001~2002年东太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养殖区"白膏症"发病症状、扣蟹的来源、投饵模式、水草覆盖率、螺蛳投入量、底泥状况、回捕率、产量等进行较为系统的调查。同时对病蟹进行寄生虫检查、病原微生物分离、回接攻毒及病变组织的电镜观察等病原学研究,结果未发现致病性生物。调查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白膏症"的发病率雄蟹显著高于雌蟹,其症状为甲壳发黄,头胸甲腹面下肝区发白色或青黑色,肝胰腺由正常的橘黄色变成淡黄或白色;症状严重的病蟹胸腔积水,肌肉松驰萎缩,肝胰腺呈糜烂状,鳃丝发黑。调查结果显示,"白膏症"的发生与饵料的投...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肝胰腺白化症 病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邓元告 黄琼叶 马灌楠 王晓梅 隋丽英
在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聚β-羟基丁酸酯(Poly-β-hydroxybutyrate,Phb)(0%、3%、5%和10%Phb)并饲喂不同时长(1 d、6 d、15 d和21 d),研究Phb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肝胰腺生化组成、酶活力和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b对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蛋白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各种消化酶活力,以及肠道菌群多样性均产生一定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与饲料中Phb水平和饲喂时间有关。与对照组相比,投喂第1天,10%Phb使t-sod、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5%和1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顾赛麒 王锡昌 陶宁萍 张晶晶 吴娜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采自阳澄湖的特级、1级、2级的雄性及雌性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性腺中的香气成分进行了鉴定并以内标法对其定量。6种中华绒螯蟹样本中共检测到8类58种挥发物,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标准化后的8类香气成分的浓度值进行分析,以主成分综合得分作为评价依据得到:特级和1级雌蟹性腺的香气品质最好,且呋喃类、醇类、芳香类、醛类4类成分对其贡献显著,是表征"高品质风味"的特征性香气成分;将性别因素统一考虑后,中华绒螯蟹等级越高,性腺香气品质越好;相同等级条件下,雌蟹性腺香气评分高于雄蟹。结果证实,主成分分析法可...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志杨 沈辉 万夕和 任乾 蒋葛 范贤平 乔毅 甄晓然
为探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e sinensis)肝胰腺坏死综合征(HPNS)的病因,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健康蟹、肝胰腺坏死综合征病蟹、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感染蟹、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蟹及IHHNV-WSSV共感染蟹的肝胰腺菌群结构。结果显示,肝胰腺坏死综合征病蟹组与IHHNV-WSSV共感染蟹组首先聚类(相似度0.72),随后依次与IHHNV感染组(相似度0.69)及WSSV感染组(相似度0.62)聚类,最后与健康蟹组聚类(相似度0.56),表明肝胰腺坏死综合征病蟹的肝胰腺菌群结构与IHHNV-WSSV共感染蟹的较为一致,与健康蟹的差异明显。此外,肝胰腺坏死综合征病蟹、WSSV感染蟹、IHHNV感染蟹、IHHNV-WSSV感染蟹与健康蟹相比,肝胰腺菌群多样性降低,肝胰腺菌群中气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等致病菌的丰度增加,鞘氨醇单胞菌属、鞘氨醇杆菌属等有益菌的丰度减少,甚至肝胰腺坏死综合征病蟹中未出现慢生根瘤菌属。初步推论, HPNS的发生可能与IHHNV-WSSV共感染有关,IHHNV-WSSV共感染改变了河蟹肝胰腺菌群结构,可能引发肝胰腺正常的生理功能下降,继而停止了摄食行为,从而逐渐发展形成HPNS初期的肝胰腺白化现象。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明君 王春 吴旭干 何杰 龙晓文 李国祥 汤北伟 成永旭
以越冬后即将进入蜕皮的中华绒螯蟹幼蟹为实验对象,采用生化分析方法,研究其蜕皮周期肝胰腺及肌肉脂类的动态变化。本实验将其幼蟹蜕皮周期分为蜕皮前期(D期)、蜕皮期(E期)、蜕皮后期(AB期)和蜕皮间期(C1期和C2期)。结果发现,(1)蜕皮各期肝胰腺总脂含量变化显著,呈现为"高-低-高"的趋势,其中D期最高,AB期最低,C1、C2期开始回升;而肌肉总脂含量变化趋势与肝胰腺相反,为先上升后再下降趋势,在D期最低,AB期含量最高。(2)肝胰腺脂类中以甘油三酰(TG)为主,其次是磷脂(PL);而肌肉脂类主要是PL,其次是TG和胆固醇(CHO)。肝胰腺中TG含量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其中C1期含量最低,肝胰...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杨志刚 张晨晨 江青青 陈阿琴 成永旭 王爱民
微塑料污染对水生动物的生物学效应研究多集中于海洋,对淡水生物潜在影响的研究有限。本研究以中华绒螯蟹为实验对象,研究了3种不同粒径(5 μm、1 μm、100 nm)的聚苯乙烯(Polystyrene)微塑料颗粒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毒性效应。将中华绒螯蟹幼蟹分别暴露于三种粒径的聚苯乙烯微塑料1d、3d、7d后,对其肝胰腺损伤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免疫指标: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神经毒性指标:乙酰胆碱酯酶(AchE)进行分析:此外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鳃、肝胰腺组织病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暴露于微塑料7 d后,100 nm组的MDA含量显著增高,CAT活性显著降低,3个处理组的AKP活性均显著降低,1 μm,100 nm组的ACP活性显著降低。AST、ALT和AchE活性均随着粒径减小和暴露时间的延长活性逐渐降低。不同粒径的聚苯乙烯都能对中华绒螯蟹造成不同程度的肝胰腺损伤、使其氧化应激和免疫能力下降,其毒性排序依次是100 nm > 1 μm > 5 μm,说明粒径大小是影响中华绒螯蟹健康和造成组织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微塑料对淡水甲壳动物的毒性效应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聚苯乙烯 中华绒螯蟹 粒径 综合毒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帅帅 朱筛成 张冬冬 潘祯祥 李嘉尧 吴旭干 郑善玉
为了优化稻田养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的饵料模式,本研究分别采用配合饲料和传统饵料(豆粕、麸皮、玉米和小麦)投喂稻田养殖中华绒螯蟹幼蟹152 d,每种投喂组各3个重复,比较2种饵料模式对幼蟹养殖性能、蛋白质代谢、消化酶、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配合饲料组的雌蟹和雄蟹体质量均高于传统饵料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就养殖性能而言,2种饵料模式下配合饲料组正常幼蟹的平均体质量及产量、1龄早熟蟹平均体质量及其产量、总产量和成活率均略高于,饵料系数显著低于传统饵料组(P<0.05);就蛋白质代谢而言,配合饲料组雌蟹和雄蟹血淋巴中的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传统饵料组(P<0.05),而传统饵料组雄蟹血淋巴中的尿素氮含量和肝胰腺中的谷草转氨酶活力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配合饲料组雌蟹和雄蟹肝胰腺中的脂肪酶均显著高于传统饵料组(P<0.05),而雄蟹的α-淀粉酶活力显著低于传统饵料组;配合饲料组的雌蟹血淋巴中总抗氧化能力、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活力和肝胰腺中酸性磷酸酶活力均显著高于传统饵料组(P<0.05)。综上所述,投喂配合饲料可以提高稻田扣蟹的养殖性能、促进蛋白质沉积和脂类吸收,增强幼蟹抗氧化和免疫能力,提高蟹种质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田志环 康现江 焦传珍
取一年生未成熟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甲壳宽度在15 40 mm,暂养在75 cm×50 cm×45 cm的玻璃缸内,24 h充气,自然光照,每天换水1/3,每次换水后投喂土豆、杂鱼等食物,动物适应实验室条件1周后进行实验。为得到蜕皮后的样本,将处于蜕皮前晚期的个体在相同条件下单独饲养。根据已报道方法,将中华绒螯蟹的蜕皮周期分为蜕皮间期C期、蜕皮前D0、D1和D3–4期、蜕皮后A-B期等5个时期。采用细胞学和组织学方法观察中华绒螯蟹蜕皮过程中肝胰腺细胞组成的变化,结果显示,R细胞数量在蜕皮间期和蜕皮前期都占绝对优势,虽然在蜕皮前早期D0期数量显著下降(P<0.0...
关键词:
细胞组成 肝胰腺 蜕皮周期 中华绒螯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不同水草种植模式对中华绒螯蟹扣蟹池塘养殖性能的影响
饥饿对中华绒螯蟹卵巢快速发育阶段的脂类与肝胰腺脂类的影响
黑水虻、配合饲料及其交替投喂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肝胰腺色泽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不同增养殖模式中华绒螯蟹脂肪酸比较分析
中华绒螯蟹血淋巴和肝胰腺的总蛋白含量与性早熟的关系
稻蟹共作与蟹单作模式下中华绒螯蟹肠道及养殖环境细菌群落组成比较
L-色氨酸和褪黑激素对中华绒螯蟹血清血糖水平及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稻田和池塘养殖模式对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免疫酶活及肌肉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遗传选育对野生和养殖中华绒螯蟹蟹种形态学特征的影响
不同水温对个体养殖系统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生长和摄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