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18)
2023(11411)
2022(10195)
2021(9857)
2020(8376)
2019(19662)
2018(19771)
2017(38185)
2016(21008)
2015(23876)
2014(23973)
2013(23592)
2012(21367)
2011(19203)
2010(19339)
2009(17596)
2008(17035)
2007(14750)
2006(12792)
2005(11058)
作者
(60832)
(50486)
(50324)
(48061)
(32469)
(24342)
(22924)
(20018)
(19217)
(18166)
(17509)
(16864)
(16175)
(16058)
(15586)
(15501)
(15201)
(15010)
(14496)
(14381)
(12622)
(12526)
(12303)
(11488)
(11352)
(11288)
(11233)
(11160)
(10275)
(10086)
学科
(81563)
经济(81481)
管理(60031)
(55468)
(46635)
企业(46635)
方法(41662)
数学(36613)
数学方法(35923)
(20971)
中国(20146)
(18641)
(18117)
业经(17434)
地方(16126)
理论(15637)
(14386)
农业(14049)
(13874)
贸易(13866)
(13454)
环境(13166)
(12978)
技术(12873)
(11925)
财务(11847)
财务管理(11826)
(11573)
企业财务(11172)
教育(11042)
机构
大学(293605)
学院(293402)
管理(119894)
(109638)
经济(107005)
理学(104675)
理学院(103521)
管理学(101239)
管理学院(100724)
研究(96261)
中国(69985)
科学(63430)
(63373)
(49296)
(47993)
(47752)
业大(46045)
研究所(45412)
中心(43630)
(41699)
北京(40308)
(39380)
财经(39124)
师范(39013)
农业(37778)
(35528)
(35323)
(34655)
技术(32899)
师范大学(31338)
基金
项目(207239)
科学(161637)
研究(149916)
基金(148235)
(129981)
国家(128899)
科学基金(110267)
社会(90434)
社会科(85577)
社会科学(85549)
(82116)
基金项目(78657)
自然(74480)
自然科(72670)
自然科学(72656)
自然科学基金(71293)
教育(69837)
(69405)
资助(62954)
编号(62478)
成果(49905)
重点(46315)
(44970)
(43711)
课题(43086)
(42889)
创新(39859)
科研(39835)
项目编号(38228)
大学(38182)
期刊
(115001)
经济(115001)
研究(80815)
中国(54099)
学报(48200)
科学(43843)
管理(42938)
(42519)
教育(36056)
大学(35292)
(34205)
学学(32854)
农业(30373)
技术(27405)
(20311)
金融(20311)
业经(19616)
图书(18680)
经济研究(17920)
财经(17536)
(16294)
资源(15259)
科技(14941)
(14803)
问题(14596)
技术经济(14513)
理论(14221)
统计(14202)
实践(13294)
(13294)
共检索到414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官文江  田思泉  朱江峰  陈新军  
制定合理的渔业管理计划,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对渔业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估,而渔业资源评估模型则是进行渔业资源评估的重要工具。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高及在多学科交叉的推动下,近30多年来渔业资源评估模型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渔业资源评估模型日益复杂、多样化,模型的选择、使用难度也相应地增加了,而模型的不恰当运用则可能导致渔业资源管理的失误。本文对渔业资源评估模型的基本结构、主要类型及参数估计所使用的统计模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回顾,介绍了目前使用的主要渔业资源评估模型,展示了渔业资源评估模型的发展历程及所取得的进展。同时,文章对渔业资源评估模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耿喆  王扬  戴小杰  朱江峰  
随着渔业资源评估理论、数理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资源评估模型朝着多样化和复杂化不断发展,其中种群模拟技术是检测模型适用性和局限性的重要手段。该技术由种群仿真理念发展而来,通过模拟“真实”种群的方式,对资源评估结果和管理策略进行有效的评价和预测,并凭借可结合海洋环境因子、鱼类洄游空间分布以及多鱼种渔业进行资源评估的特性,已成为开发新资源的重要评估方法之一。为此,本文对种群模拟的结构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对该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操作模型和常见的四类误差(过程误差、观测误差、模型结构误差和管理误差)展开分类讨论。此外,本文还结合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数据缺乏和数据适中模型的特点,根据实际应用案例对种群模拟的作用和使用前景进行梳理,并就种群模拟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潜在解决办法提出分析和建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崇良  徐宾铎  薛莹  任一平  
渔业资源增殖是修复受损生物资源和维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几十年来在我国以及全球许多国家有着较快发展。有研究指出全球很多资源增殖项目未能实现预期效果,甚至带来了负面的生态影响,这对资源增殖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重要警示。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以及全球渔业资源增殖的现状,重点围绕渔业资源增殖研究当中所关注的科学问题,总结了资源增殖策略与增殖效果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基于对增殖生态系统的认识,阐述了资源增殖中的关键生态过程、生态机制与时空尺度等问题,从基本原理、生态效应和空间尺度三个方面探讨了资源增殖评估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强调增殖生态系统具有复杂的结构与动态,因此渔业资源增殖应基于对生态系统的全面了解,以前瞻性的评估研究指导资源增殖的规划和合理避险。通过探讨增殖评估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发展方向,本文旨在为渔业资源增殖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新军  刘金立  官文江  李纲  李曰嵩  
渔业资源生物经济模型(Bio-economic model)是渔业资源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渔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渔业资源生物经济模型的发展历史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模型在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上的应用,旨在为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和科学管理、开发策略评估等提供参考。分析认为,渔业资源生物经济模型已由简单的生物模型,发展成为目前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复杂的动态模型,而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则明显滞后,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应用研究也较少。随着数学建模能力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能够结合各种因子的不确定性,模拟不同渔业管理措施及其可控因子的变化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思思  宋金明  李学刚  袁华茂  李宁  张英  
本文运用调查数据与Ecopath生态通道模型,定量揭示了近50年来渤海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征,探讨了渔业捕捞对其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渤海生态系统最关键的功能组已由20世纪50年代末的高营养级游泳动物食性鱼类,转变为20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中等营养级的底栖大型甲壳类;近50年来渤海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在波动中显著下降;渤海生态系统的规模、成熟度、总能流量、费恩循环指数、生态网络的聚合度等属性指标均波动剧烈,表明渤海生态系统目前并不成熟,尚处于不稳定期。渔业捕捞是渤海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应降低渤海渔业捕捞的强度,防止发生持续大强度捕捞导致的渤海渔业资源衰退和生态系统崩溃,以实现渤...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曾龙  
俄罗斯鲟渔业资源现状陈曾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世界鲟鱼类计2科6属27种:在鲟科中,鳇属2种,鲟属18种,铲鲟属2种,拟铲鲟属3种;在匙吻鲟科中,匙吻鲟属1种,白鲟属1种(参见表1)。俄罗斯鲟科鱼类隶属3属14种,其中鳇属2种,鲟属9...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益昌  李维平  侯淑敏  问思恩  
2013年4-12月对黄河陕西段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黄河陕西段现有鱼类55种,隶属7目15科,鱼类减少25种,外来入侵品种24种,年捕捞量92 500 kg,有粘性卵鱼类产卵场13处,索饵和越冬场6处,洄游通道1处,并对环境变化和鱼类种群结构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渔业资源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史建全  祁洪芳  杨建新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宓崇道  
东海区海洋渔业资源种类总数达900余种,其中经济价值比较高的仅50~60种,而年产量曾超过10万t以上的只有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鲳鱼、海鳗、绿鳍马面鲀、马鲛鱼、日本鲐和蓝圆鲹等10来种,带鱼年产量最高,可达85万t。东海区海洋渔业资源具有种类多、资源数量不太高、生命周期短、生长快、洄游线路短和营养级数低的特点。与我国其它海域渔业资源比较,相对地比较丰富,生产力较高。但由于东海属半封闭陆缘海域,与世界性的大渔场相比,生产力水平较低,渔业资源数量小,而且为数不少的渔业资源正处于衰退和严重衰退阶段,故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金显仕   田洪林   单秀娟  
近海是众多渔业生物的产卵场、育幼场和索饵场,也是优良渔场,支撑着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世代发生量和“海上粮仓”的可持续产出。近海渔业贡献了80%~90%海洋捕捞产量,在保障水产品供给、增加渔民收入、促进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以近海渔业资源为切入点,我国科研人员围绕“海洋渔业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科技问题,系统开展了一系列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作,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支撑了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合理利用、科学养护与管理。渔业资源研究重点与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渔业发展休戚相关,本文结合不同时期国家渔业发展战略,系统回顾了1950年代以来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研究4个发展阶段(起步—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综合研究阶段和新发展阶段)的特点、研究重点、调查装备及平台建设情况等;梳理了我国在近海渔业资源数量变动与渔场探查、渔业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渔业资源调查评估技术研发、科学规范的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体系形成和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等研究进展和代表性成果,及其对我国近海渔业发展、管理与资源养护政策调整的支撑作用;明确了未来渔业资源研究要注重多学科研究和综合性调查,深入解析渔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机制和机理,结合经济、社会等因素研发新的渔业资源利用与管理模式,实现“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支撑资源养护型近海捕捞业实施和渔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倪海儿  周瑞娟  
渔业资源的变动是一个随机过程,它既有确定性趋势,又有随机波动的特性。论文把灰色系统方法和时序分析相结合,用灰色GM(1,1)模型提取渔业资源变动中的确定性趋势,用时序模型描写它的随机波动,从而建立渔业资源动态的灰色时序模型。考虑到渔业资源的变化受到捕捞强度的影响,同时建立渔获量和单位捕捞努力量的渔获量(CPUE)关于捕捞努力量的二元时序模型。利用灰色时序模型和多元时序模型,对舟山渔场渔业资源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灰色时序模型和多元时序模型能很好地拟合渔业资源的变动过程,精确地预测渔业资源未来的状况。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禹  章守宇  程晓鹏  林军  
为掌握马鞍列岛岛礁海域渔业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间关系,于2016年12月、2017年3月与5月,使用BioSonics DT-X科学回声探测仪辅以拖网采样对该海域进行3次声学调查。调查显示,2016年12月、2017年3月与5月评估鱼类分别为46、32、43种,3次调查声学评估鱼类平均丰度密度分别为2.7×10~(4)、1.98×10~(4)和1.45×10~(4)尾/km~(2),鱼类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0.33 t/km、0.34 t/km和0.30 t/km,海域内评估鱼类资源总量分别为132 t、141 t和126 t。结果显示,3次调查鱼类丰度密度逐渐递减,3月资源量密度和资源量最高,其次为12月、5月。海区底层资源密度最高,中层次之,表层最少,资源密度水平分布与水深之间无明显线性关系,底层资源丰度密度与底质中粉砂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R~(2)>0.75)。近礁区资源丰度密度远高于远礁区,近礁区各月资源丰度密度与温度、盐度无显著线性关系,与溶解氧之间呈一定线性关系(R~(2)=0.72);远礁区各月资源丰度密度与温度呈显著线性关系(R~(2)=0.91),与溶解氧间线性相关性较弱(R~(2)=0.63),与盐度间无明显线性关系。研究证实声学方法在马鞍列岛岛 礁海域渔业资源评估中具有良好的作用效果,为后续进一步开展岛礁海域以及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增殖效果评估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与现实基础。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史登福  许友伟  孙铭帅  黄梓荣  陈作志  张魁  
为探明广东省海洋渔业资源现状及其对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基于广东省1961—2018年海洋渔业统计产量数据,利用一种包含协变量的剩余产量模型(a surplus-production model incorporating covariates, ASPIC)和Catch-MSY模型对广东海洋渔业资源总可捕量、5个重要经济类群的最大可持续产量(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 MSY)以及可捕量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ASPIC与Catch-MSY模型的评估结果相近,广东海洋渔业资源MSY约为164×10~4 t, 1996—2006年处于过度捕捞状态,当前产量低于MSY。Schaefer与Fox模型评估的MSY相差不大,且B/B_(MSY)与F/F_(MSY)的历史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但是评估的渔业现状差异较大,Schaefer模型评估结果表明当前渔业状态较差(B/B_(MSY)1),而Fox模型表明当前渔业状态良好(B/B_(MSY)>1且F/F_(MSY)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立  李渊  林龙山  姚壮  晏磊  张鹏  
2012年9~10月(秋季)和2013年3~4月(春季),利用科学探鱼仪(Simrad EY60)结合灯光罩网对南海中南部(5°00'N~16°00'N)渔业资源进行了声学调查与评估。通过分析渔业声学数据,并结合渔业资源采样和生物学测定数据,对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鲭科(鲣KatSuwoNuS pElamiS、圆舵鲣auxiS rochEi、扁舵鲣auxiS thazard)、鲹科(长体圆鲹dEcaptEruS macroSoma、颌圆鲹dEcaptEruS lajaNg和无斑圆鲹dEcaptEruS KurroidES等)和金枪鱼属(黄鳍金枪鱼...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沈蔚  陈明  童剑锋  张进  张华臣  
采用数字回声探测仪Bio Sonics DT-X(430 KHz)和双频识别声呐DIDSON(低频1.1 MHz、高频1.8MHz)对青草沙水库的渔业资源量、空间分布特征等进行了为期2 d的水声学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两种仪器同步工作,并采用放网捕捞的方法对青草沙水库中的鱼类样本进行采集,并测量其体重与体长。利用Echoview软件对两种仪器采集所得的声学数据进行分析处理。DIDSON的调查结果显示:水库鱼类总数约为936万尾,总的资源量约为705万kg,鱼类主要分布于水库的东部、中部地区。Bio Sonic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