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03)
2023(12971)
2022(10341)
2021(8965)
2020(7679)
2019(16631)
2018(16633)
2017(31319)
2016(16995)
2015(19333)
2014(19766)
2013(19317)
2012(18085)
2011(16541)
2010(16915)
2009(16137)
2008(15775)
2007(14549)
2006(13462)
2005(12806)
作者
(50795)
(42682)
(42458)
(40899)
(27185)
(19934)
(19252)
(16397)
(16163)
(15233)
(14862)
(14123)
(14039)
(13963)
(13536)
(13209)
(12640)
(12431)
(12254)
(12029)
(11329)
(10406)
(10398)
(9775)
(9665)
(9634)
(9422)
(9360)
(8659)
(8387)
学科
(93697)
经济(93594)
管理(55878)
(50593)
(42050)
企业(42050)
方法(28057)
中国(24156)
地方(23704)
数学(23645)
数学方法(23419)
业经(21531)
(20940)
(19474)
(19125)
(18914)
技术(16854)
产业(15341)
地方经济(15335)
(14555)
农业(14278)
(13453)
银行(13426)
(13247)
金融(13245)
(12924)
环境(12735)
理论(12092)
(11983)
(11442)
机构
大学(258131)
学院(257410)
(118314)
经济(115999)
管理(94946)
研究(93307)
理学(79715)
理学院(78824)
管理学(77649)
管理学院(77134)
中国(70784)
(54825)
(54650)
科学(52930)
(46904)
(42566)
财经(42124)
中心(42121)
研究所(41772)
(38574)
经济学(38109)
(37816)
北京(34749)
经济学院(33849)
(33779)
业大(33597)
师范(33457)
(33279)
(32878)
财经大学(30636)
基金
项目(161730)
科学(128306)
研究(121729)
基金(117094)
(100984)
国家(100159)
科学基金(85905)
社会(80954)
社会科(76909)
社会科学(76894)
(63586)
基金项目(60547)
教育(54973)
(52033)
自然(51183)
自然科(49946)
自然科学(49936)
自然科学基金(49070)
编号(47992)
资助(46876)
成果(40588)
(37444)
重点(37114)
(35861)
国家社会(34646)
课题(34611)
(34477)
(34078)
创新(32146)
教育部(31212)
期刊
(146185)
经济(146185)
研究(85904)
中国(57674)
(43583)
管理(40169)
学报(37064)
(37029)
科学(35745)
大学(29109)
教育(28534)
学学(27165)
(26715)
金融(26715)
技术(25632)
农业(24423)
经济研究(23783)
财经(22832)
业经(21600)
(20014)
问题(19057)
技术经济(15475)
(14032)
世界(12987)
(12451)
现代(12404)
国际(12258)
图书(12106)
统计(12012)
科技(12009)
共检索到416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正勇  葛光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昌文  杨新元  刘基荣  
农业产业化的制度经济学思考□赵昌文□杨新元□刘基荣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创新的根源既在于原有制度内部力量的积累,又在于新的有利的经济机会的产生。农业产业化的制度内涵主要包括:(1)延长产业链,强化农业产业的前向联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海丰  
本文从制度主义、奥地利学派、熊彼特和当代演化经济学等非正统经济学派的演化经济思想史中梳理出一条有关技术进步与制度匹配的较为清晰的脉络。对各个学派的主要理论和思想加以批判性的评述,并对这几个经济学流派之间思想的继承性和互补性进行了分析。本文还探讨了演化经济学对于各类异端经济思想整合的可能性,并突出了它在阐释技术进步与制度匹配理论方面的重要贡献。最后对演化经济学将企业家精神与能动性融入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协同演化的机理进行了简要阐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象俭  
制度创新是外在性变化促成了潜在利润的形成,外部性、规模经济、风险和交易费用引起收入的潜在增加不能内在化时就会引发新制度的创新。这里以制度经济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我国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市场环境与交易成本,提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制度变迁的必然选择。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宋书星  
经费短缺造成了图书馆生存危机 ,“图书馆产业论”应运而生。它既有存在的现实基础 ,也存在着诸多内在缺陷。要走出困境 ,“产业化”虽不可行 ,产业精神却必不可少 ,从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读者满足率与馆藏利用率、无私奉献与有偿服务、开源与节流相统一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孙林岩  朱云杰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产业化 ,既有利于公平又有利于效率 ,还可以从源头上校正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形成机制 ,近期内可刺激内需 ,长期则可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符合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卢现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爱群  蹇骞  藤荣刚  
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实现农村经济结构升级的战略措施,其经济及社会地位已被广泛认可。但农业产业化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农业产业化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快速发展。而要解决问题就必须从其源头——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制度被创新出来的诱因、过程进行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俞雅乖  
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至今经历各种不同的形式,本文主要运用了新制度经济学中中间层理论和契约理论分析了现有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特性,运用相应的交易费用理论以及制度演化理论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组织变迁的动因,最后在总结农业产业化组织特性及变迁动因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发展方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忠民  郑长德  
清洁发展机制本意是创造一种双赢的交易模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通过项目合作各取所需,共同促进碳减排目标的实现。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在现实当中真正的技术转让却从未实现过。本文尝试从制度约束角度出发,对发展中国家的在CDM中存在的技术转让障碍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发达国家碳减排交易市场,发现CDM项目执行双方缺乏相应的约束制度是导致技术转让难以实现的根本原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英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已经出现某种畸形发展的趋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流动规律与市场机制之间的矛盾性决定了经济的非均衡特征。企业在不稳定供求关系下,只有依靠技术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并推动总体经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政府部门介入产业结构调整的最好方式是在市场以外努力弥补市场机制的有限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志强  陈泽珅  
本文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1986—2013年中国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以及两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二者都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在长期,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仍能进一步增强;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技术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制度冲击的影响衰退更快。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西明  刘贵基  姜庆华  
技术进步与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改革开放20多年来,江苏省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增长速度方程测算,我们发现技术进步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却是在不断下降的,尤其是2003年,贡献率竟然出现了负值,这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背道而驰。因此,必须进一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提高技术进步因素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高春亮  
经济增长质量一直是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选择沪苏浙三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估算沪苏浙技术进步率,发现三地经济增长质量堪忧。三地经济增长的大部分由投入所解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仅有很小的贡献。比较研究的结果还表明浙江虽然经济增速快,但是技术进步贡献最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岩  李兴绪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与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的表现有很大不同,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文章采用投入产出方法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先分析直接消耗系数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再考虑间接联系用列昂剔夫逆系数矩阵测算技术进步,建立测算模型,进而采用199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和2002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