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91)
2023(8316)
2022(6916)
2021(6896)
2020(5901)
2019(13963)
2018(14487)
2017(28504)
2016(15386)
2015(17884)
2014(18179)
2013(17578)
2012(16486)
2011(14930)
2010(15692)
2009(14904)
2008(15104)
2007(13834)
2006(12724)
2005(11551)
作者
(43669)
(36402)
(36021)
(34780)
(22903)
(17236)
(16628)
(13994)
(13695)
(13265)
(12247)
(12231)
(11655)
(11623)
(11220)
(11149)
(10677)
(10610)
(10453)
(10407)
(9363)
(9055)
(8782)
(8246)
(8241)
(8238)
(8119)
(8098)
(7444)
(6995)
学科
(63973)
经济(63899)
管理(41807)
(37409)
(30729)
企业(30729)
方法(28480)
数学(25343)
数学方法(24741)
中国(21485)
(17921)
(17296)
(15466)
业经(13565)
(12583)
银行(12574)
(12141)
(11914)
理论(11908)
贸易(11901)
(11735)
(11630)
地方(11501)
(11354)
(11074)
金融(11073)
农业(10629)
教育(10558)
(9703)
体制(9606)
机构
大学(220272)
学院(219234)
(89212)
经济(87103)
管理(80899)
研究(74052)
理学(67695)
理学院(66974)
管理学(65430)
管理学院(65028)
中国(59581)
(48514)
(46629)
科学(42855)
(37433)
(34901)
财经(34775)
中心(33859)
研究所(33008)
北京(31881)
(31732)
(31362)
(29971)
师范(29703)
业大(28523)
(28019)
经济学(27090)
(26680)
财经大学(25539)
技术(24677)
基金
项目(129600)
科学(100269)
研究(99644)
基金(90448)
(77545)
国家(76872)
科学基金(64911)
社会(60561)
社会科(57119)
社会科学(57102)
(50753)
教育(48775)
基金项目(46072)
编号(43240)
(42571)
自然(40171)
资助(39434)
自然科(39227)
自然科学(39219)
自然科学基金(38471)
成果(37912)
课题(30975)
(29426)
重点(29350)
(27577)
项目编号(26273)
(26235)
教育部(25613)
(25556)
(25361)
期刊
(108249)
经济(108249)
研究(73466)
中国(52072)
教育(36301)
(35154)
管理(33625)
学报(30148)
(29879)
科学(27930)
(24685)
金融(24685)
大学(24383)
技术(22906)
学学(22077)
农业(19860)
财经(17872)
经济研究(17639)
业经(17566)
(15486)
问题(14384)
图书(13071)
统计(12711)
(12436)
理论(11553)
技术经济(11190)
(10982)
职业(10765)
国际(10760)
(10372)
共检索到356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立言  
MPA教育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产生的新型教育模式。它自国外引入,适应中国国情,形成了一整套确保质量的培养制度,在校和毕业的学生已达45475人。始终围绕党和政府工作大局是MPA教育发展的动力;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是MPA教育发展的灵魂;质量是MPA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服务型政府的时代目标,对MPA教育提出新的历史要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王德文  王美艳  
改革以来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是否得到进一步发挥 ,是评价渐进式改革道路的成功与否 ,以及判断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能否增强竞争力 ,并实现持续经济增长的关键。本文通过揭示渐进式改革的逻辑 ,并实际检验了中国经济整体、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地区专业化分工的趋势。进一步减少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扭曲 ,通过专业化分工 ,中国可以更加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在WTO时代增强国际竞争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汉良  
对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透视唐汉良中国改革的大事多、难事多、复杂的事情多,对中国改革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到深、由点到面,从怀疑、观望到赞成的过程、改革是与稳定、发展紧密相连的。认识中国改革的进程,对了解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冲破市场经济的误区是有帮助的。笔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拴平  
我国渐进式改革的新阶段与策略选择高拴平一、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同时推进:我国渐进式改革的新阶段从我国独特的经济发展态势、利益关系格局以及历史文化背景出发,我们选择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渐进式改革之路。与激进式改革方式不同,渐进式改革道路的选择无疑意味着改...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徐现祥  陈小飞  
经济特区是我国渐进改革开放的起点。值改革开放30年之际,本文尝试系统地考察我国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机制、绩效,展望特区的发展前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綦好东  
渐进式改革:我国农地产权结构改革方式的必然选择綦好东一、渐进式改革的基本特点“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是关于中国和原苏联、东欧等传统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市场化改革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进行的类型划分。按照这种划分,中国被认为采取的是“渐进式改革”,而原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樊胜  文博  
本文通过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演进过程的回顾,分析其路径发展的特点,并对今后利率市场化攻坚阶段的诸如利率上下限的放开、利率是否会大幅度攀升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振球  王建军  李华磊  
运用M00rsteen-Bjurek指数法对1978~2010年我国各省份TFP变化进行测算,分解出技术变化、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组合效率变化4个组分,并从阶段与区域两个层面分析我国TFP及其源泉变动的差异与原因。实证结果显示,1978~2010年我国TFP年均增长0.97%,但TFP增速趋于下降,表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方式渐进转换,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宇  
1979年以来,中国的改革走了一条非常独特的道路,即渐进式改革的道路。事实证明,这条道路是成功的,它的巨大成就已被世人所公认。但是,应该看到,中国改革的路还很长,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还很多,有的问题还很严重。成功地推进市场化改革,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具体的改革方式,选择最佳的改革道路,以降低改革的社会成本,提高改革的社会效益。 实践表明,渐进式改革能否取得最终成功,关键在于对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进行有效协调,作出正确的选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绍荣  程磊  
中国选择了渐进市场化的改革道路,这是一条有别于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改革道路,尽管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理论上备受争议。通过理论模型,证明渐进式改革的经济效果总体上优于休克疗法式的改革,并且在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只单方面地进行体制内或体制外的改革,效果都一样,都是渐进式改革模式中效率最差的模式,进而说明进行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市场化改革,并使体制内外竞争程度相当,是最优的渐进式改革模式。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沛  刘丹  
本文从中国近20年经济发展的渐进式改革进程的大背景出发,论述股票市场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研究表明,国家主导型渐进式改革背景下对股票市场赋予了控制金融剩余、为国企改革服务的特殊任务,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设计抑制了股票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实现,而国家、地方、特权阶层、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散户等分利集团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又产生了股票市场上种种的非市场化或违规现象。因此,股票市场资源配置失效产生的表面原因虽然常被归结为其自身内部的问题,但实质应是其所处的整个社会大环境的问题。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重新考量中国金融体系的结构设计和布局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凌云  
“南方谈话”是一篇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 ,包含着丰富的理论资源、精神资源和思想资源。它通篇贯穿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 ,旗帜鲜明维护改革开放和反“左”的理论勇气以及大胆破除教条主义的理论创新精神 ,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探索实践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它虽然诞生于 2 0世纪晚期 ,但它的指导作用却是跨世纪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本文讨论金融因素在中国渐进改革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与其他转轨经济国家相比,中国在改革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国内储蓄率,同时,国家也拥有较强的控制经济的能力;前者为经济提供了可观的金融剩余,而后者则使金融剩余中的绝大部分通过国有银行用于支持体制内的产出增长。本文在界定财政补贴与金融补贴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简单的考虑金融补贴的体制内增长模型,通过此模型,论证了金融补贴与渐进改革之间的逻辑联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