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56)
- 2023(4918)
- 2022(3858)
- 2021(3649)
- 2020(2912)
- 2019(6676)
- 2018(6002)
- 2017(12393)
- 2016(6004)
- 2015(6724)
- 2014(6702)
- 2013(6570)
- 2012(6139)
- 2011(5377)
- 2010(5708)
- 2009(5939)
- 2008(5059)
- 2007(4706)
- 2006(4380)
- 2005(4489)
- 学科
- 银(32731)
- 银行(32586)
- 行(31073)
- 融(28991)
- 金融(28991)
- 济(25730)
- 经济(25703)
- 企(19964)
- 企业(19964)
- 业(19893)
- 制(18227)
- 管理(17432)
- 中国(15240)
- 中国金融(11676)
- 业务(11335)
- 度(10506)
- 制度(10505)
- 财(10280)
- 银行制(9931)
- 业经(9747)
- 方法(8658)
- 体(8224)
- 数学(7643)
- 数学方法(7614)
- 体制(7558)
- 务(7127)
- 财务(7114)
- 财务管理(7106)
- 企业财务(6878)
- 地方(6871)
- 机构
- 学院(79956)
- 大学(79759)
- 济(39963)
- 经济(39093)
- 中国(36248)
- 管理(30369)
- 银(28160)
- 银行(27127)
- 研究(25963)
- 行(25273)
- 理学(24394)
- 理学院(24201)
- 管理学(24022)
- 管理学院(23872)
- 财(23124)
- 融(19757)
- 金融(19422)
- 财经(17610)
- 京(16325)
- 中心(16010)
- 经(15981)
- 人民(15910)
- 国人(14315)
- 中国人(14253)
- 经济学(14174)
- 中国人民(14106)
- 财经大学(13493)
- 江(12942)
- 经济学院(12890)
- 所(11978)
- 基金
- 项目(46368)
- 科学(36934)
- 研究(36322)
- 基金(34928)
- 家(28718)
- 国家(28460)
- 科学基金(25215)
- 社会(24773)
- 社会科(23832)
- 社会科学(23826)
- 基金项目(17843)
- 省(17504)
- 教育(15522)
- 资助(14591)
- 自然(14226)
- 编号(14195)
- 划(14073)
- 自然科(13939)
- 自然科学(13939)
- 自然科学基金(13730)
- 成果(11974)
- 融(11839)
- 创(10877)
- 国家社会(10861)
- 性(10703)
- 部(10578)
- 重点(10514)
- 发(10422)
- 制(10307)
- 创新(10226)
共检索到147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向东 杨栋
本文在新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下推演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的国家效用函数。尽管国家有强烈的动机处理既有金融风险,但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有着独特的演进逻辑:国有银行产权存在的原因更主要的在于居民部门缺乏信用。国有商业银行与私营商业银行并不存在先验的优劣之分,缺乏权力制约的商业银行未必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据此本文得出结论,国有商业改革的重点在于提高居民部门信用水平。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 国家效用函数 居民信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放 李洪江
本文从渐进改革的宏观角度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制度根源。作者认为 :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从某种程度上看是国有银行承担了体制转轨的改革成本 ,是一种在既定条件下的次优的制度安排 ,仅仅限于银行内部的改革而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 ,根本无法求解。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防止新的政策性不良资产的生成 ,改革的出路在于理顺政府、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之间的关系 ,按照市场经济运作的要求重新安排政银、政企关系。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庄毓敏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随着经济活动信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活动对于动员社会资源总量,优化资源配置效果,提高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的意义十分突出。一国商业银行的总体能量及运行效率对于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和发展速度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脆弱的商业银行体系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隐患。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诞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目前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资金供给的最主要“资金池”。但就经营效率而言,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银行相比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已暴露和尚未暴露出来的风险很大。因此,从体制的高度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应该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黎 张羽
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大多运用主流经济理论对国有银行制度变迁过程的一些片段或者具体故事进行分析与解释,并且大多都基于外生视角,从而得出结论往往显得似是而非。本文指出,若试图对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做出合理的解释,并探寻其未来的演进逻辑,必须从长期视角和内生视角出发,这样所得出的结论才可能是全面的,发人深省的。
关键词:
国有银行 制度变迁 长期视角 内生视角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殷树荣 李新颜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业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这种迅速成长扩散的风险根植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的不可分性、非排他性和不可转让性,产权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潜在的金融风险之间具有内在联系。要以国家控股的资本结构多元化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切入点,并逐渐使国有股份全部退出国有商业银行,方能彻底避免出现“公有地悲剧”式的金融风险。
关键词:
产权 金融风险 外部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立
渐进改革过程中,中国政府面临许多挑战,需要保持并强化国家能力。为了弥补分权化改革中国家财政能力下降的不足,中国政府加强了对金融业的控制,促使其行使财政职能。这体现为:在动员资源过程中,金融业替代税收收入功能;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金融业替代财政支出功能。由此,导致了金融资源被异化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金融业被异化为"第二财政"。作为"第二财政"的金融业,发挥着提供铸币收入、平衡预算赤字、替代财政投资、平衡地区差距、替代财政补贴等多项财政功能。这种替代既有逻辑上的必然性———渐进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有其现实上的不合理性———财政功能和金融功能的错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主导下的金融改革,造成了这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野华 卓贤
中国渐进改革的平稳推进得益于新增改革成本能很快地被财政支付或通过国有银行转移,对渐进改革走势影响更大的是被转移至银行的存量成本。实证数据显示,国有银行财务重组中的不良资产处置过程客观上形成了对这一成本的发现机制,但现行的财务重组方案并没有对所有成本进行最终支付,而大量采取了“后摊”与“隐性负债”的处置方式,这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体现,其结果是改革成本向国家财政与中央银行的再次转移。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承担改革成本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和理论的可行性,但由此造成的估值损失应该及时进行确认和记录的会计操作,中央财政预算要反映央行因参与财务重组而导致的实际资本下降。
关键词:
国有银行 财务重组 渐进改革成本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郁炯彦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其核心是激励措施、奖励办法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存有较大差距。作者通过比较,指出了国有商业银行现有分配机制的各种弊端,并从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提升经营机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论述了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考核分配机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针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现有经营模式,结合国有商业银行正在进行的深层次改革实践,以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为目标,提出先在二级支行经营层面实施以效益为中心的考核分配机制,而后逐步推广到全行的渐进式改革之路的可行思路,并对二级支行的绩效考核模式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设想。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军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宁
本文分析了渐进转轨中我国经济增长无法回避和跨越的问题——银行的不良贷款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并把不良贷款分为政策性不良贷款和经营性不良贷款,分别讨论他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就如何防范化解不良贷款风险,支持可持续经济增长,分别从政府、银行、监管当局方面提出消除软预算约束,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银行综合改革,实现信贷行为优化,防范不良贷款风险;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为基准,实行审慎贷款风险监管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渐进转轨 经济增长 不良贷款 商业银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世用 陈敏
国有商业银行转轨途径尹世用[高级经济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四川省分行成都610061]陈敏[高级经济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四川省分行成都610061]经济体制决定金融体制,这是实践已反复证明了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体制,不仅决定了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朝生
国有商业银行转轨中的信贷资产质量问题吴朝生在我国现阶段的金融体制改革中,历史上的专业银行怎样在较短的时期内转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有商业银行,这是一个持久而严峻的挑战。按商业银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的"四自"原则来对照,我国工、农、中...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建民
国有商业银行转轨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国银行四川省绵阳市分行行长、高级经济师刘建民《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的颁布,规范了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基本行为,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方针,实行自主经营、自...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德振 兰耕耘
国有商业银行转轨,即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专业银行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真正的商业银行,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前一阶段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企业化改革。这一阶段主要是改变国有专业银行的机关化性质,实行企业化体制,特别是省以下分支行的企业化。逐步形成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诸葛隽
本文意在掌握大量有关温州资本金融问题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了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对温州金融表象进行分析,为人们提供来自中国民营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的金融业发展的直观景象。
关键词:
民间金融 金融支持 资本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