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26)
- 2023(9281)
- 2022(7717)
- 2021(7133)
- 2020(5871)
- 2019(13299)
- 2018(12746)
- 2017(24719)
- 2016(12979)
- 2015(14551)
- 2014(14369)
- 2013(13875)
- 2012(12778)
- 2011(11394)
- 2010(11385)
- 2009(10955)
- 2008(10906)
- 2007(9726)
- 2006(8691)
- 2005(8215)
- 学科
- 济(47626)
- 经济(47522)
- 管理(42025)
- 业(39018)
- 企(33374)
- 企业(33374)
- 制(22517)
- 银(20115)
- 银行(19969)
- 行(18673)
- 方法(17761)
- 财(16554)
- 中国(15540)
- 数学(14746)
- 数学方法(14572)
- 农(13922)
- 融(13468)
- 金融(13466)
- 度(12730)
- 制度(12699)
- 业经(12469)
- 体(11863)
- 体制(10160)
- 业务(9990)
- 务(9468)
- 财务(9449)
- 财务管理(9424)
- 企业财务(8964)
- 农业(8944)
- 贸(8882)
- 机构
- 大学(182557)
- 学院(178811)
- 济(78500)
- 经济(76913)
- 管理(69444)
- 研究(61766)
- 理学(58768)
- 理学院(58124)
- 管理学(57378)
- 管理学院(57021)
- 中国(53917)
- 财(42615)
- 京(38058)
- 科学(32734)
- 财经(32633)
- 经(29666)
- 所(29493)
- 中心(29477)
- 江(28313)
- 农(27448)
- 研究所(26170)
- 经济学(25684)
- 财经大学(24612)
- 北京(23839)
- 银(23369)
- 经济学院(23077)
- 业大(22760)
- 院(22447)
- 银行(22446)
- 范(22275)
- 基金
- 项目(118091)
- 科学(95034)
- 研究(89521)
- 基金(89057)
- 家(77672)
- 国家(76628)
- 科学基金(66138)
- 社会(60345)
- 社会科(57228)
- 社会科学(57216)
- 基金项目(46389)
- 省(43883)
- 教育(40846)
- 自然(40407)
- 自然科(39485)
- 自然科学(39476)
- 自然科学基金(38806)
- 划(37443)
- 资助(34906)
- 编号(34563)
- 成果(29550)
- 制(29222)
- 部(27656)
- 重点(26742)
- 国家社会(26224)
- 创(25499)
- 发(24811)
- 教育部(24698)
- 课题(23993)
- 性(23908)
共检索到290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黎 张羽
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大多运用主流经济理论对国有银行制度变迁过程的一些片段或者具体故事进行分析与解释,并且大多都基于外生视角,从而得出结论往往显得似是而非。本文指出,若试图对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做出合理的解释,并探寻其未来的演进逻辑,必须从长期视角和内生视角出发,这样所得出的结论才可能是全面的,发人深省的。
关键词:
国有银行 制度变迁 长期视角 内生视角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金生
制度变迁过程也是一个政治过程,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方向、速度、形式、广度、深度和时间路径完全取决于“政治人”和“经济人”的特定利益偏好结构及利益行为主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因此,本文认为政治银行家对政治经济成本和收益的计算,是对制度变迁的性质和范围作出解释的关键。
关键词:
政治过程 金融 转轨 制度变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廖康礼 王玉勤 张永杰
受制于增强独立性与适应既定政治制度的悖论性困局,国家审计制度的局限一直饱受理论界关注,但实践层面的突破性变革仍付之阙如,转型之难如同除履翻山。基于"政治国家—经济社会"的二分法,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受到"经济利益(经济理性)"和"政治利益(政治理性)"的双重约束,由此推导出国家审计制度沿帕累托改进路径优化的一般模型,并描绘在考虑治理成本的条件下的帕累托改进区间。通过对利益相关方进一步的分解和整合,对国家审计制度近30多年的变迁历程进行了理论诠释,地方政府缺乏主动性意愿是阻碍国家审计制度向效率导向推进的主要因素。新常态下国家审计制度优化从渐进走向突破需要寻求从"政治国家—经济社会"到"制度—行为"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阿布都瓦力·艾百
银行业在经历了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以后,哈萨克斯坦通过危机对抗计划对本国的银行业进行了结构重组。该计划旨在通过银行注资方式提升银行运营系统效率,恢复信贷。许多银行业恢复措施因此计划而得以实施,其中四大银行已由政府注资。然而由此得出的教训是,通过银行注资解决存量问题虽然必要,但是不能成为全部。单纯向银行注资而缺少提高银行业务能力和刺激业绩向好的额外配套措施,银行注资可能难以奏效。相比之下,结构重组措施则使银行能够从证券投资组合中剥离掉不良资产,从而减少外国债务,促进持续发展。结构重组措施实施的重点是资产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晓丽
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投资银行有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力。我国投资银行制度的变迁同样也表现出很强的制度变迁特征,具体表现为政府供给主导的强制性变迁、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渐进性变迁以及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滞后性变迁。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可以从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经营制度、融资制度和监管制度等方面进行路径选择。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投资银行 路径选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海 万红
中国银行制度近 16 0年来的变迁 ,体现出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非均衡、渐进式、不完全合同和人际化交换等特征。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出发 ,借鉴新经济史学派的观点 ,对中国银行制度从近代以来演变的上述特征进行简要考察
关键词:
中国银行制度 变迁特征 研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安平 李锁云 张天旺
影响转轨国家金融制度变迁的因素主要包括政策的巨大推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经济结构多元化局面的形成、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等。正是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 ,各转轨国家金融制度由计划金融转向了市场金融 ,这主要表现为金融资产多元化、金融资产总量增加、金融相关比率不断提高等方面。这种转变最终使各转轨国家的金融制度不断地由无序走向有序 ,由低级迈向高级。
关键词:
转轨国家 金融制度变迁 市场金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向东 杨栋
本文在新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下推演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的国家效用函数。尽管国家有强烈的动机处理既有金融风险,但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有着独特的演进逻辑:国有银行产权存在的原因更主要的在于居民部门缺乏信用。国有商业银行与私营商业银行并不存在先验的优劣之分,缺乏权力制约的商业银行未必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据此本文得出结论,国有商业改革的重点在于提高居民部门信用水平。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 国家效用函数 居民信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晓红
本文基于渐进改革的历史背景 ,描述了低利率管制制度的实际引入与现实安排 ,考察了这一制度的收益与成本及其消长变化 ,揭示了利率制度从被引入到被替代整个过程的基本逻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平
在现代经济学中,寻租现象被认为是政府对经济衽管制和经济活动当事人为获得垄断地位而寻求政府管制的结果,但这一理论框架并不完全适于解释中国在政府管制逐渐收缩情况下发生的大量寻租问题,中国的寻租现象根源于中国在采取渐进式改革的过程中,以行政方式而非正式的法律形式对产权进行再分配。这种产权再分配方式不仅导致大量的寻租活动,而且也导致设租活动的出现。消除寻租设租活动的出路要求以正式的法律形式而不是行政手段来安排产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东勋
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关于制度变迁的知识结构和利益均衡的动态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微观主体(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制度需求在制度转型中居于主导性地位,只是由于竞争状况的不断加剧和由此导致的行业性整体利润下滑,造成政府税收减少(甚至成为政府负担)和社会性失业增加,才迫使政府滞后地、阶段性地提供制度变迁的供给。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渐进式改革 市场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官兵
国有银行制度安排既是改革开放以来增进当期国家能力的有效工具,也可能极大地削弱未来多期的国家能力。因此,理性的政府会选择合适的时机退出对国有银行的控制,从而实现国家垄断租金最大化与社会产出最大化目标之间的重合。
关键词:
国有银行 国家能力 政府退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湘云 刘溪
由于制度稳定性、环境变动性和人们追求利益极大化三者之间存在持久的冲突,原本均衡的制度将会产生变迁。我国村镇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服务三农的制度创新,随着制度的演变,村镇银行开始出现了产权限制、服务三农不足、吸储难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制度层面的不均衡。村镇银行要想摆脱这些制度困境,只有在制度变迁的视角下,从拓宽村镇银行准入制度、细化业务创新制度、建立信息合作制度入手,才能最终使得村镇银行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村镇银行 三农 小额信贷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魏玮 史耀疆
信用即具有明示契约关系,也包括隐契约关系,其中隐契约关系是市场交易必不可少的部分,转轨过程中信用扭曲和缺失是一种体制性的问题。因此,信用的建立必须以明晰产权制度为前提,在制度层次上完善相应的规则和制度,并与此配套建立信用管理体系。
关键词:
转轨 信用扭曲 隐契约 产权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