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38)
- 2023(11772)
- 2022(9846)
- 2021(9391)
- 2020(7939)
- 2019(18832)
- 2018(18629)
- 2017(35625)
- 2016(19064)
- 2015(21938)
- 2014(21816)
- 2013(21678)
- 2012(20300)
- 2011(18350)
- 2010(18791)
- 2009(17969)
- 2008(17285)
- 2007(15394)
- 2006(13557)
- 2005(12616)
- 学科
- 济(80151)
- 经济(80060)
- 业(49385)
- 管理(49031)
- 企(39509)
- 企业(39509)
- 方法(34680)
- 数学(31133)
- 中国(30960)
- 数学方法(30898)
- 融(27859)
- 金融(27857)
- 银(26091)
- 银行(26070)
- 行(25244)
- 农(22760)
- 财(22440)
- 制(20985)
- 贸(18306)
- 贸易(18290)
- 易(17910)
- 业经(17539)
- 地方(16449)
- 农业(14838)
- 学(14147)
- 体(13803)
- 务(13119)
- 财务(13088)
- 财务管理(13049)
- 理论(12552)
- 机构
- 大学(269021)
- 学院(268083)
- 济(121197)
- 经济(118829)
- 管理(98422)
- 研究(97109)
- 理学(83315)
- 理学院(82388)
- 中国(81562)
- 管理学(81191)
- 管理学院(80688)
- 财(57662)
- 京(57507)
- 科学(54834)
- 所(49248)
- 中心(45919)
- 财经(44773)
- 研究所(44445)
- 农(43979)
- 经(40760)
- 江(40058)
- 经济学(39532)
- 北京(37587)
- 业大(35886)
- 经济学院(35744)
- 范(34867)
- 师范(34547)
- 农业(34443)
- 院(34160)
- 财经大学(33211)
- 基金
- 项目(169497)
- 科学(132541)
- 研究(128138)
- 基金(122596)
- 家(106132)
- 国家(105263)
- 科学基金(88862)
- 社会(81596)
- 社会科(77452)
- 社会科学(77427)
- 省(64195)
- 基金项目(63811)
- 教育(59372)
- 划(54659)
- 自然(53974)
- 自然科(52726)
- 自然科学(52710)
- 编号(52316)
- 自然科学基金(51809)
- 资助(51116)
- 成果(44185)
- 部(39263)
- 重点(38961)
- 发(37987)
- 课题(36678)
- 创(36060)
- 国家社会(34711)
- 教育部(34020)
- 创新(33847)
- 性(33764)
- 期刊
- 济(133133)
- 经济(133133)
- 研究(87394)
- 中国(58914)
- 财(44959)
- 融(41137)
- 金融(41137)
- 农(40354)
- 学报(38505)
- 科学(36062)
- 管理(35688)
- 教育(32269)
- 大学(29653)
- 学学(27513)
- 农业(26361)
- 技术(23267)
- 经济研究(23006)
- 财经(22997)
- 经(19891)
- 业经(19832)
- 问题(17527)
- 贸(16583)
- 业(15340)
- 国际(15039)
- 世界(14470)
- 理论(13528)
- 技术经济(13263)
- 统计(12214)
- 实践(11855)
- 践(11855)
共检索到420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志军
金融改革处于整个经济改革之中,后者的约束条件自然也适用于前者。中国式渐进改革道路的社会约束条件是,中国的体制环境既有一定的持续性,又有一定的“弹性”,从而达到一定的动态平衡。这一点充分体现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国式金融渐进改革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既取决于我国改革过程的约束条件,又取决于我国改革主体的战略选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超
中国的金融制度变迁事实上是选择了另一条路—金融约束的道路。这一制度安排是符合我国渐进式改革的合理选择。在渐进式经济改革中 ,金融自由化在我国既不可能也不必要。我们认为 ,中国政府介入的金融制度安排在本质上是金融约束 ,但还带有金融压制的色彩。金融约束在转轨中具有动员储蓄的优势 ,金融约束起到了从“弱财政”到“强金融”的制度替代作用。中国的金融约束表现在 :(1)较低的存贷款利率控制 ;(2 )限制竞争 ;(3)限制资产替代。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环境满足金融约束的条件 ,金融约束仍然符合中国的现实需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构建金融约束的微观基础 ,把握金融约束在政府与市场作用之间的平衡 ,对金融约束在金融...
关键词:
金融制度变迁 渐进式改革 金融约束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绍荣 程磊
中国选择了渐进市场化的改革道路,这是一条有别于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改革道路,尽管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理论上备受争议。通过理论模型,证明渐进式改革的经济效果总体上优于休克疗法式的改革,并且在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只单方面地进行体制内或体制外的改革,效果都一样,都是渐进式改革模式中效率最差的模式,进而说明进行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市场化改革,并使体制内外竞争程度相当,是最优的渐进式改革模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栾光旭 费淑静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建华 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力军 齐春宇
先实体-后金融分步推进的渐进式改革发展战略,虽然导致我国金融体系效率低下和金融资源错配严重进而拖累经济增长,但是却使国家对金融发展有足够的控制力,从而保持金融和经济稳定。对于存在的大量的金融资源向国有部门的错配问题,由于国有企业民营化等市场化改革措施的推进,得到大幅度修正和提高,国有金融资本为构成中国经济起飞和民营资本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使得中国经济增长更像是某种间接的金融政策作用的结果。因此,限制政府干预,明确政府、国企、市场的职能边界,促进民营经济生长等实体领域市场化改革仍需大力推进,而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则应慎重缓行。
关键词:
渐进式改革 金融控制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唐杰 蔡增正
渐进式改革进化搏弈模型运用有限理性、交叉换位搏弈、相随策略的重复搏弈、战略选择、战略分布、改革成本等概念,分析了多元利益主体如何依据重复搏弈的利益成本关系,进行赞成或抵制改革的战略选择。改革按照多数选择的原则不断地深入,搏弈参与者有限理性的行为,使渐进式改革具有了相互配合而非相互抵制的内在动力、利益补偿机制和制度变迁的协调机制。政府的智慧在于发动改革、寻求阶段性改革的目标,适时、适当地妥协,用较低的社会成本将多个次优的局部改革串联起来,累积产生阶段性、梯次性的制度变迁结果。有关渐进式改革的进化搏弈模型的理论分析结论表明,在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国成功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喻进 刘加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宇
中国:渐进式改革能否持续下去张宇1979年以来,中国的经济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逐步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这是与东欧和前苏联的激进式改革截然不同的道路。它的丰富性、独创性和深刻的历史含义日益吸引着世界的关注,它的未来走向更是令人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蔡昉 李周
对于集中计划经济和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经济学家一向推荐两种不同的策略或方式。一种是“激进的”、“创世纪式的”、“一揽子的”或所谓“休克疗法”。另一种则是与此相对应的“渐进的”和“进化式的”。曾几何时,后一种改革方式很少被推荐,而前一种主张十分流行,被认为具有理论上的完美性和可行性。但理论家所提供的改革建议,迄今都是在经验的真空中产生的。无论是“创世纪式”的改革方式,还是“进化式”的改革方式,其各自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都还需要实践给予回答。中国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现在,回顾我国的改革道路,总结改革策略上的主要特征及其一般含义,不仅有助于我们探讨进一步的市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桑百川
中国在渐进式的改革道路上已经前行了23个年头,改革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表明,渐进式改革需要的是“强政府”,而非“弱政府”。但是,在渐进式改革中,随着改革成功地启动了人们追求个人收益的动机,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也具有了明显的趋利冲动,而且当改革进展到需要社会各个阶层承担更多改革成本的时期,改革的动力发生了变化,“强政府”有蜕变为“弱政府”的危险。对外开放和我国入世,不仅是改革的必然要求和改革的最终结果,而且是渐进式改革的强大动力,是塑造和维护“强政府”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
入世 中国 渐进式改革 强政府 弱政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丽湘
全面审视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可以看到经济改革、经济开放和经济发展沿着"目标—启动—规范"的路线图"渐进式"的运行过程。经济改革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先初步建立,后进一步完善,走出了一条建立和完善的"渐进式"改革道路;经济开放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为目标,先地域开放,后领域开放,走出了一条从量的扩大到质的提高的"渐进式"开放道路;经济发展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目标,先"又快又好"地发展,后"又好又快"地发展,走出了一条先启动后规范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经济改革 经济开放 经济发展 “渐进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东琪 秦海
本文是通过国际债务融资、外商直接投资(股权的国际化)和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方面分析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本文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是渐进式的,它构成了中国经济渐进式转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资本市场的渐进式国际化,是从对国际债务的过度依赖,逐渐走向股权资本市场的开放。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承担了较高的市场交易费用。中国的经济增长水平、中央银行贴现率(长期资本利率)、要素成本、关税保护水平以及进口水平是股权国际化的主要决定因素。由于中国经济正处于深入转轨的时期,以股权国际化加速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不仅面临股权国际化与产业整合不对称性,而且面临增加宏观调控成本的问题。面对这些因素,本文认为,加速中国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宫载雷
中国式金融渐进改革综论中国银行阜宁支行宫载雷一、实证:历程的渐进性我国经济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旧经济组织的改革,新经济组织的创造,对世界经济的开放及微观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方式的转换。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再造中,金融机制的再造是最为重要和紧迫的环节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