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79)
- 2023(12205)
- 2022(9873)
- 2021(8915)
- 2020(7375)
- 2019(16710)
- 2018(16564)
- 2017(32126)
- 2016(16739)
- 2015(18694)
- 2014(18687)
- 2013(18224)
- 2012(16811)
- 2011(15185)
- 2010(16039)
- 2009(15567)
- 2008(14548)
- 2007(12990)
- 2006(12142)
- 2005(11575)
- 学科
- 济(84944)
- 经济(84841)
- 管理(52635)
- 业(47596)
- 企(40749)
- 企业(40749)
- 融(27683)
- 金融(27680)
- 中国(27217)
- 银(25591)
- 银行(25580)
- 行(24750)
- 方法(24332)
- 财(23425)
- 制(23011)
- 地方(22361)
- 数学(21068)
- 数学方法(20902)
- 业经(19366)
- 农(18647)
- 体(16226)
- 务(13975)
- 财务(13939)
- 财务管理(13908)
- 地方经济(13410)
- 企业财务(13224)
- 学(13155)
- 体制(12987)
- 农业(12596)
- 理论(12090)
- 机构
- 学院(235755)
- 大学(233392)
- 济(112015)
- 经济(109773)
- 管理(85274)
- 研究(83273)
- 理学(71082)
- 中国(71028)
- 理学院(70350)
- 管理学(69440)
- 管理学院(68985)
- 财(57369)
- 京(48256)
- 科学(43131)
- 财经(43083)
- 所(40820)
- 中心(39118)
- 经(38815)
- 江(37717)
- 经济学(37009)
- 研究所(35831)
- 经济学院(32904)
- 财经大学(31712)
- 农(31301)
- 北京(31140)
- 州(29746)
- 院(29664)
- 范(28792)
- 师范(28530)
- 业大(26954)
- 基金
- 项目(142678)
- 科学(112788)
- 研究(111074)
- 基金(102887)
- 家(87233)
- 国家(86476)
- 科学基金(74736)
- 社会(73508)
- 社会科(69839)
- 社会科学(69821)
- 省(56138)
- 基金项目(53139)
- 教育(51020)
- 划(45569)
- 编号(44742)
- 自然(43240)
- 自然科(42205)
- 自然科学(42197)
- 资助(41744)
- 自然科学基金(41459)
- 成果(38408)
- 制(33368)
- 重点(32760)
- 发(32729)
- 课题(32437)
- 部(32214)
- 国家社会(31221)
- 创(30737)
- 性(30104)
- 创新(28905)
- 期刊
- 济(137444)
- 经济(137444)
- 研究(83815)
- 中国(55695)
- 财(47294)
- 融(40944)
- 金融(40944)
- 管理(36783)
- 农(30093)
- 学报(28460)
- 科学(27768)
- 教育(27620)
- 大学(23628)
- 经济研究(23440)
- 财经(23431)
- 学学(22219)
- 技术(22024)
- 经(20252)
- 业经(19216)
- 农业(18674)
- 问题(16596)
- 贸(13008)
- 技术经济(12377)
- 国际(12087)
- 世界(11924)
- 理论(11713)
- 改革(11227)
- 革(11227)
- 现代(10855)
- 经济管理(10817)
共检索到392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力军 齐春宇
先实体-后金融分步推进的渐进式改革发展战略,虽然导致我国金融体系效率低下和金融资源错配严重进而拖累经济增长,但是却使国家对金融发展有足够的控制力,从而保持金融和经济稳定。对于存在的大量的金融资源向国有部门的错配问题,由于国有企业民营化等市场化改革措施的推进,得到大幅度修正和提高,国有金融资本为构成中国经济起飞和民营资本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使得中国经济增长更像是某种间接的金融政策作用的结果。因此,限制政府干预,明确政府、国企、市场的职能边界,促进民营经济生长等实体领域市场化改革仍需大力推进,而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则应慎重缓行。
关键词:
渐进式改革 金融控制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晨 陈荣杰 徐向宇
中国渐进式市场化改革按先下游部门后上游部门的顺序展开,而产业政策主要支持上游部门发展,形成市场化改革以下游部门为主、产业政策以上游部门为主的配对组合。这一配对组合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如果市场化改革主要作用在上游部门而产业政策重点支持下游部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更优吗?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基于Liu(2019)的分析框架,在理论上分析了产业链位置对市场化改革和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改革与产业政策分别作用在下游部门和上游部门的经济效果最优。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2009—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中国时间序列投入产出表数据开展数值模拟和反事实分析,比较“下游市场化改革+上游产业政策”“上游市场化改革+下游产业政策”“上游市场化改革+上游产业政策”和“下游市场化改革+下游产业政策”四种组合的产出效应,结果发现,相比于其他三种组合,现实政策组合“下游市场化改革+上游产业政策”对经济产出的促进作用最大。本文的分析结果为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管理相互配合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振球 王建军 李华磊
运用M00rsteen-Bjurek指数法对1978~2010年我国各省份TFP变化进行测算,分解出技术变化、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组合效率变化4个组分,并从阶段与区域两个层面分析我国TFP及其源泉变动的差异与原因。实证结果显示,1978~2010年我国TFP年均增长0.97%,但TFP增速趋于下降,表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方式渐进转换,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志军
金融改革处于整个经济改革之中,后者的约束条件自然也适用于前者。中国式渐进改革道路的社会约束条件是,中国的体制环境既有一定的持续性,又有一定的“弹性”,从而达到一定的动态平衡。这一点充分体现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国式金融渐进改革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既取决于我国改革过程的约束条件,又取决于我国改革主体的战略选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超
中国的金融制度变迁事实上是选择了另一条路—金融约束的道路。这一制度安排是符合我国渐进式改革的合理选择。在渐进式经济改革中 ,金融自由化在我国既不可能也不必要。我们认为 ,中国政府介入的金融制度安排在本质上是金融约束 ,但还带有金融压制的色彩。金融约束在转轨中具有动员储蓄的优势 ,金融约束起到了从“弱财政”到“强金融”的制度替代作用。中国的金融约束表现在 :(1)较低的存贷款利率控制 ;(2 )限制竞争 ;(3)限制资产替代。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环境满足金融约束的条件 ,金融约束仍然符合中国的现实需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构建金融约束的微观基础 ,把握金融约束在政府与市场作用之间的平衡 ,对金融约束在金融...
关键词:
金融制度变迁 渐进式改革 金融约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栾光旭 费淑静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唐杰 蔡增正
渐进式改革进化搏弈模型运用有限理性、交叉换位搏弈、相随策略的重复搏弈、战略选择、战略分布、改革成本等概念,分析了多元利益主体如何依据重复搏弈的利益成本关系,进行赞成或抵制改革的战略选择。改革按照多数选择的原则不断地深入,搏弈参与者有限理性的行为,使渐进式改革具有了相互配合而非相互抵制的内在动力、利益补偿机制和制度变迁的协调机制。政府的智慧在于发动改革、寻求阶段性改革的目标,适时、适当地妥协,用较低的社会成本将多个次优的局部改革串联起来,累积产生阶段性、梯次性的制度变迁结果。有关渐进式改革的进化搏弈模型的理论分析结论表明,在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国成功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蔡昉 李周
对于集中计划经济和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经济学家一向推荐两种不同的策略或方式。一种是“激进的”、“创世纪式的”、“一揽子的”或所谓“休克疗法”。另一种则是与此相对应的“渐进的”和“进化式的”。曾几何时,后一种改革方式很少被推荐,而前一种主张十分流行,被认为具有理论上的完美性和可行性。但理论家所提供的改革建议,迄今都是在经验的真空中产生的。无论是“创世纪式”的改革方式,还是“进化式”的改革方式,其各自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都还需要实践给予回答。中国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现在,回顾我国的改革道路,总结改革策略上的主要特征及其一般含义,不仅有助于我们探讨进一步的市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本文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出发,结合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进展,把渐进改革等制度变迁纳入经济增长模型,考察了渐进改革经济中的最优增长路径。在理论上,我们证明了渐进改革经济中的最优增长路径不仅能够刻画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而且还能够刻画长期增长中的波动。在实证分析中我们发现,渐进改革经济中的最优增长路径能够显著地刻画我国1979~1999年间的经济增长,而且该结论是稳健的。
关键词:
渐进改革 最优经济增长 改革经济周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曙霞 马理
民间信用的社会变迁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 ,用一个含有自洽系统的层序系统模型来对其进行模拟 ,则在“合理”与“非法”的冲突中 ,民间信用会产生诸多社会问题 ;利用粗糙集理论对定性、模糊、口径不一的数据指标进行分析 ,可以推导出社会控制的若干原则。因此 ,针对中国实情与民间信用发展现状 ,应大力倡导其变革的渐进模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建华 郗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绍荣 程磊
中国选择了渐进市场化的改革道路,这是一条有别于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改革道路,尽管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理论上备受争议。通过理论模型,证明渐进式改革的经济效果总体上优于休克疗法式的改革,并且在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只单方面地进行体制内或体制外的改革,效果都一样,都是渐进式改革模式中效率最差的模式,进而说明进行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市场化改革,并使体制内外竞争程度相当,是最优的渐进式改革模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军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佩华 詹小洪
中国经济的渐进式改革之路是否走到了尽头?[美]黄佩华1992~1993年间,西方国家再次引发了对中国的兴趣,其热度令人惊讶。而1989~1991年这几年,由于天安门事件、柏林墙的倒塌以及东欧、前苏联共产党政权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崩溃等诸多事件的发生,曾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晶
一、世界经济出现复苏迹象近期,美国、欧盟、日本以及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各项先行指标出现清晰的反弹,表现出全球经济较强的周期性协动。世界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