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50)
2023(7685)
2022(5942)
2021(5629)
2020(4231)
2019(9833)
2018(9746)
2017(18155)
2016(9674)
2015(10560)
2014(10659)
2013(10053)
2012(9070)
2011(8277)
2010(8590)
2009(8151)
2008(8037)
2007(7198)
2006(6796)
2005(6260)
作者
(26246)
(21836)
(21816)
(21039)
(13837)
(10385)
(9830)
(8399)
(8278)
(7791)
(7632)
(7492)
(7258)
(7169)
(6828)
(6707)
(6518)
(6329)
(6313)
(6270)
(5628)
(5383)
(5204)
(5054)
(4939)
(4903)
(4896)
(4756)
(4333)
(4236)
学科
(39641)
经济(39592)
管理(24834)
(21638)
(17659)
企业(17659)
地方(13131)
中国(13047)
(12727)
(11526)
业经(11414)
方法(9469)
理论(8844)
(8731)
(8236)
农业(8131)
地方经济(7947)
教育(7896)
(7821)
(7398)
金融(7394)
(7177)
银行(7175)
体制(7139)
数学(7102)
教学(7063)
(6982)
数学方法(6960)
(6701)
(6209)
机构
学院(136874)
大学(133694)
(51987)
经济(50689)
研究(48256)
管理(46391)
理学(38388)
理学院(37851)
管理学(37218)
管理学院(36938)
中国(36419)
(28855)
科学(28583)
(27521)
(24212)
(22900)
(22822)
师范(22755)
研究所(21609)
中心(21034)
财经(20215)
北京(18745)
(18634)
(18223)
师范大学(18177)
(18084)
(17640)
技术(16189)
业大(16042)
经济学(15823)
基金
项目(83985)
研究(68963)
科学(66097)
基金(56467)
(48435)
国家(47943)
社会(42573)
科学基金(40485)
社会科(40103)
社会科学(40087)
(34987)
教育(32918)
编号(30706)
(29082)
基金项目(29050)
成果(26348)
课题(22707)
自然(22502)
自然科(21889)
自然科学(21885)
自然科学基金(21440)
资助(21228)
(20661)
重点(19909)
(19410)
(18471)
项目编号(18078)
(17859)
(17779)
规划(17487)
期刊
(70759)
经济(70759)
研究(49369)
中国(34107)
教育(28546)
(21344)
管理(18785)
学报(18538)
(18164)
科学(17495)
大学(14717)
(14048)
金融(14048)
业经(13799)
技术(13397)
学学(13181)
经济研究(12131)
农业(11915)
财经(11032)
(9649)
职业(8701)
问题(8478)
商业(8354)
图书(7755)
(7335)
论坛(7335)
改革(6682)
(6682)
(6521)
(6394)
共检索到221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诚  
渐进式改革中权力中心的认知对于改革的路径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在不确定环境下,基于有限理性的权利中心认知体出现一种惰性,而这种惰性与我国改革的路径依赖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惰性有着"中性"的特点,其与权力中心的有限理性认知模式、团队认知本质和我国的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应该客观的看待其积极的意义和潜在的不利影响,并推动其积极作用的发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文正  
利益分配约束在社会和公众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保持社会稳定,避免社会震动,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府必须施行渐进式改革;经济主体通过提高生产率获取自身目标利益的最大化,凭借竞争优势获取规则供给权;新规则提高了社会的经济效率,政府愿意接受生产率水平高的一方的规则作为社会新的体制,新的体制在社会确立了。由此分析渐进式体制改革原因、动力与新体制的确立,揭示"以竞争促改革"以及"先易后难,以点带面"的改革逻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宇  
寻求改革的新道路──论渐进式改革道路及其调整张宇一、渐进式改革道路的实质和特征从集中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目前有两种基本方式或道路,即激进式改革道路和渐进式改革道路。激进式改革道路又称“休克疗法”和“大爆炸”,它是80年代未发生巨变后俄罗斯和东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绍荣  程磊  
中国选择了渐进市场化的改革道路,这是一条有别于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改革道路,尽管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理论上备受争议。通过理论模型,证明渐进式改革的经济效果总体上优于休克疗法式的改革,并且在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只单方面地进行体制内或体制外的改革,效果都一样,都是渐进式改革模式中效率最差的模式,进而说明进行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市场化改革,并使体制内外竞争程度相当,是最优的渐进式改革模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唐杰  蔡增正  
渐进式改革进化搏弈模型运用有限理性、交叉换位搏弈、相随策略的重复搏弈、战略选择、战略分布、改革成本等概念,分析了多元利益主体如何依据重复搏弈的利益成本关系,进行赞成或抵制改革的战略选择。改革按照多数选择的原则不断地深入,搏弈参与者有限理性的行为,使渐进式改革具有了相互配合而非相互抵制的内在动力、利益补偿机制和制度变迁的协调机制。政府的智慧在于发动改革、寻求阶段性改革的目标,适时、适当地妥协,用较低的社会成本将多个次优的局部改革串联起来,累积产生阶段性、梯次性的制度变迁结果。有关渐进式改革的进化搏弈模型的理论分析结论表明,在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国成功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银兴  
中国经济转型具有渐进式特点。中国的改革以市场化为取向 ,不能不触及到竞争性市场和产权制度。中国的市场化有三个阶段 :初始阶段创造竞争性市场 ,当前阶段推进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的股权多元化 ,下一阶段是培育现代市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蔡昉  李周  
对于集中计划经济和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经济学家一向推荐两种不同的策略或方式。一种是“激进的”、“创世纪式的”、“一揽子的”或所谓“休克疗法”。另一种则是与此相对应的“渐进的”和“进化式的”。曾几何时,后一种改革方式很少被推荐,而前一种主张十分流行,被认为具有理论上的完美性和可行性。但理论家所提供的改革建议,迄今都是在经验的真空中产生的。无论是“创世纪式”的改革方式,还是“进化式”的改革方式,其各自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都还需要实践给予回答。中国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现在,回顾我国的改革道路,总结改革策略上的主要特征及其一般含义,不仅有助于我们探讨进一步的市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童年成  
30年改革开放,30年风云激荡,30年神州巨变,中国改革为何取得巨大成功,其原因众说纷纭,本文认为,我国实现成功改革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选择了正确的改革战略,这包括市场取向改革战略、渐进式改革战略等,并且这些战略对我国进一步改革仍有指导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袁恩桢  
与休克疗法相比,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无疑取得了极巨大的成功,17年来,GDP以年均9%以上的速度增长,位居世界各国之首;长期短缺的市场完全变样,代之以满街商品争短长;农村面貌显著变化,特别是乡镇企业勃起,极引世人瞩目;城镇建设蓬勃发展,中国成了当今世界的最大工地;人民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 当我们在回顾渐进式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时,不能不注意到这一改革方式所沉积下来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也是中国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所必须解决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汉君  
改革方式究竟是渐进式好,还是“休克疗法”好?韩汉君先生撰文介绍了联合国贸发会议1993年年度报告的看法,并对两种思路的利弊得失作了深入的剖析,极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家虎  崔文娟  
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逻辑决定了中国财政改革的渐进式逻辑 ,渐进式经济改革的若干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渐进式财政改革的一些主要特征 :其一 ,经济体制改革先行而政治体制改革滞后 ,导致经济分权与政治集权的矛盾成为财政改革的最大阻力 ,从根本上决定了财政改革的渐进性和艰巨性 ;其二 ,经济改革尽量不触动既得利益以减少阻力 ,使得历次财政改革都要因为照顾既得利益而或多或少带有旧体制的痕迹 ;其三 ,渐进式的经济改革要对在改革过程中利益受损的群体作出某种补偿 ,这要求财政承担起很大一部分改革成本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改革的顺利推进 ;其四 ,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容易出现体制的真空状态 ,反映在财政领域就是我国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宇  
中国:渐进式改革能否持续下去张宇1979年以来,中国的经济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逐步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这是与东欧和前苏联的激进式改革截然不同的道路。它的丰富性、独创性和深刻的历史含义日益吸引着世界的关注,它的未来走向更是令人瞩...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勇杰  
政策试点作为我国渐进式改革中总结出的一套方法论,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政策和制度创新中发挥着独有的优势。政策试点-推广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是我国政策创新与扩散的过程,其遵循典型试验、合法性认可与组织化扩散的线性逻辑。尤其是合法性认可在这种基于政策试点的政策扩散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政策试点-推广的线性逻辑并不是一次性结束,而可能在现实中往复多次进行。通过对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推广过程的案例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公共政策创新与扩散的内在演变逻辑。这个过程不仅是新政策逐渐具体化、细致化、成熟化的过程,而且是新政策不断吸取经验并"纠错"的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