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25)
- 2023(17651)
- 2022(14961)
- 2021(14033)
- 2020(11891)
- 2019(26875)
- 2018(26558)
- 2017(50819)
- 2016(27897)
- 2015(31188)
- 2014(30421)
- 2013(30224)
- 2012(27752)
- 2011(24624)
- 2010(24818)
- 2009(22627)
- 2008(22481)
- 2007(19786)
- 2006(17190)
- 2005(15057)
- 学科
- 济(102822)
- 经济(102700)
- 管理(86923)
- 业(82938)
- 企(71338)
- 企业(71338)
- 方法(46494)
- 数学(39292)
- 数学方法(38858)
- 财(38176)
- 中国(29524)
- 农(28536)
- 业经(25221)
- 学(23911)
- 制(22002)
- 地方(21752)
- 技术(21554)
- 务(21158)
- 财务(21089)
- 财务管理(21031)
- 贸(20264)
- 贸易(20253)
- 企业财务(19975)
- 易(19671)
- 理论(19172)
- 农业(18864)
- 和(17060)
- 银(17006)
- 银行(16930)
- 划(16021)
- 机构
- 大学(384762)
- 学院(383648)
- 管理(151137)
- 济(149861)
- 经济(146599)
- 理学(131064)
- 研究(130981)
- 理学院(129598)
- 管理学(127340)
- 管理学院(126673)
- 中国(97264)
- 科学(83925)
- 京(82609)
- 财(74795)
- 农(68943)
- 所(67273)
- 业大(61844)
- 研究所(61200)
- 中心(58940)
- 江(57017)
- 财经(56387)
- 农业(54500)
- 北京(52029)
- 经(51315)
- 范(48632)
- 师范(47984)
- 院(47982)
- 州(45575)
- 经济学(44054)
- 技术(42178)
- 基金
- 项目(265055)
- 科学(206769)
- 基金(190868)
- 研究(188957)
- 家(169317)
- 国家(167912)
- 科学基金(143011)
- 社会(117377)
- 社会科(111207)
- 社会科学(111174)
- 省(105065)
- 基金项目(101654)
- 自然(95353)
- 自然科(93161)
- 自然科学(93133)
- 自然科学基金(91506)
- 划(88509)
- 教育(86342)
- 资助(78097)
- 编号(76080)
- 成果(61252)
- 重点(59748)
- 创(58582)
- 部(56939)
- 发(56165)
- 创新(54126)
- 课题(52929)
- 科研(50980)
- 计划(49723)
- 大学(48686)
- 期刊
- 济(162855)
- 经济(162855)
- 研究(113092)
- 中国(78759)
- 学报(68150)
- 农(61334)
- 财(61216)
- 科学(59669)
- 管理(57321)
- 大学(50664)
- 学学(47851)
- 教育(43906)
- 农业(42204)
- 技术(32212)
- 融(31775)
- 金融(31775)
- 财经(27346)
- 经济研究(27203)
- 业经(26960)
- 经(23424)
- 业(23354)
- 科技(20771)
- 问题(20456)
- 版(19316)
- 图书(19301)
- 技术经济(18431)
- 业大(17919)
- 理论(17575)
- 商业(17310)
- 现代(16657)
共检索到567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伟 郭立宏 张武康 郝敏敏
各行业商业竞争愈演愈烈,业态创新对于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不同形式的业态创新会对企业管理产生不同影响,让企业无从选择,但现有研究并未真正厘清企业业态创新形式与企业绩效、竞争优势间的关系。鉴于此,通过对中国东部、中西部等地区296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企业业态创新形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渐进式与激进式业态创新均对企业财务绩效和竞争优势具有显著影响;从影响程度看,渐进式业态创新的作用强于激进式业态创新;企业业态创新的平衡效应和乘积效应均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婧 何勇 段艳玲
本文探讨了渐进式创新和激进式创新的三类前因变量,以及两种创新对新产品绩效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研究结果显示:①环境压力、市场导向和创新导向对两种类型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②企业规模、经营年份以及成本领先战略对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③差异化战略仅对激进式创新有显著影响;④两种类型的创新均正向影响新产品绩效;⑤两种类型创新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渐进式创新 激进式创新 产品创新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赫连志巍 闫阳
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全球汽车和电子产业上打败美国,取得领先地位,许多学者将之归因于日本更注重对产品和工艺流程进行渐进式创新。苹果公司的成功,也是由于重视渐进式创新,从ipod到ipod touch再到iphone直至ipad都是一系列渐进式创新的成果。渐进式创新作为企业应对日益激烈动态竞争环境的重要策略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关注。针对我国所处的技术和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彩虹 凌文辁
基于渐进式创新战略的绩效管理坚持业绩导向与学习导向、个人导向与团队导向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一种促进适当竞争和团队合作、提高组织价值创造能力的柔性机制。本文设计了一套评价员工岗位任务、创新成果、任职资格能力的多重绩效管理体系,并分析了体系运作及其在促进持续创新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绩效管理 渐进式创新 岗位绩效 胜任力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章韬 齐慧瑜
中国渐进式开放政策是政府和市场主导角色的交互演进过程,其长短期效果评价在实证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多次调整作为准自然实验,评估该政策对企业创新的长短期影响。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渐进式外资指导政策促进了企业创新增长。但是,不同时期《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调整政策对内、外资企业的影响机制有所不同。此外,如果某一行业多次受到冲击,其作用效果会逐渐下降。一系列机制分析和稳健性检验验证了本文的结论。
关键词:
渐进式外资指导政策 创新 长短期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程华
与传统的商店购物比较,网上购物有收集信息和比较价格、性能的优势,但是,不能直接触摸感觉商品,存在送贷成本等一些新的变化。消费者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在美国,从目录零售转型到网上零售的公司比较成功,因为,消费者接受的是一种渐进式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妹 高山行
文章探讨了环境不确定的三个维度(需求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和竞争强度),分别对企业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并通过对404家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环境不确定性的三个维度对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影响不尽相同,其中需求不确定性对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影响不显著;技术不确定性与渐进式创新负相关,与突破式创新正相关;竞争强度对渐进式创新的影响不显著,与突破式创新负相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泽瑞 杜建刚 杨强 孟陆
文章在快速迭代情境下,运用产品创新特质量表对渐进式创新产品的潜在消费者进行分类,以拓展的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托构建结构方程,对创新采用者购买渐进式创新产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相关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创新采用者采用渐进式创新产品过程中,情感性态度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而自我效能则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在购买意愿向购买行为转化过程中,心理因子和物质因子具有调节作用。文章深入了解创新产品扩散过程中,创新采用者对渐进式创新产品购买的内在作用机理,并为企业营销提供了实践指导。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强
"跨越式赶超战略"受到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的约束。从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显示比较优势的变化可以看出,比较优势正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并没有跌入"比较利益陷阱"。这说明中国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发展战略是有效的,要真正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必须坚持发挥比较优势,走渐进式赶超之路。实现中国比较优势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更高产业转变,关键是提高人力资本技术水平。
关键词:
渐进式赶超 比较优势 技术水平 人力资本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平 吴晓云
制造企业的知识搜寻方式对其渐进式和突破式创新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而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和知识冗余程度则对以上关系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式。本文以知识基础观和双元创新理论为理论基础,以228家制造类企业为样本,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对跨界知识搜寻和本地知识搜寻影响渐进式和突破式创新选择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地知识搜寻对渐进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突破式创新没有显著影响,吸收能力对以上显著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跨界知识搜寻对渐进式和突破式创新均具有促进作用,但与知识冗余的交互不利于促进企业渐进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邹坦永
科技创新分为激进式科技创新和渐进式科技创新,渐进式科技创新更具普遍性和常态性,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激进式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推动成为研究的焦点,而渐进式科技创新未得到应有关注。渐进式科技创新具有短周期性、连续性、累加性、递进性和开放性,风险较低且可控,可以通过促进激进式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通过促进知识积累、吸收和独占能力提升产业绩效,通过创造差异化获取产业竞争优势。新时代的创新驱动战略,既要重视激进式科技创新,也应重视渐进式科技创新,通过对现有产业技术的改进逐步实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钟昌标 黄远浙 刘伟
本文利用2008—2011年企业层面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来探究新兴经济体海外研发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相对于传统跨国企业而言,新兴经济体企业国际化研发更易受到"技术能力"和"市场动机"的影响,两者共同左右企业获取和利用外部资源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对渐进式创新和颠覆式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海外研发既利于企业渐进式创新又利于颠覆式创新;(2)从企业所有权异质性来看,非国有企业海外研发更利于促进其颠覆式创新,而国有企业海外研发更利于促进其渐进式创新;(3)从企业技术水平异质性来看,高新技术企业海外研发有利于颠覆式创新,而非高新技术企业海外研发对渐进式创新和颠覆式创新的影响较弱。本研究...
关键词:
海外研发 渐进式创新 颠覆式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严杰
结合TCPE框架和NK模型,构建一个模拟众包问题解决过程的仿真模型,引入个体创新幅度表征个体创新搜索行为,引入个体有限理性水平和有限理性偏差表征个体认知能力,探讨个体创新幅度对众包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及个体有限理性和任务复杂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个体创新幅度与众包绩效存在两种影响模式:当任务非常简单时,个体创新幅度与众包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当任务复杂性较高时,个体创新幅度与众包绩效呈倒U型关系;两种影响模式不会受到个体有限理性水平和有限理性偏差的调节。在相对复杂的任务中,任务复杂性与个体有限理性偏差会调节实现最优众包绩效对应的个体创新幅度,任务复杂性越高、个体有限理性偏差越大,对应的个体创新幅度随之增加。个体创新幅度会削弱个体认知能力对众包绩效的影响,当个体认知能力较强时,需要采用渐进式创新;当个体认知能力较弱时,需要采用突破式创新。该结论可为企业在众包过程中营造平台创新氛围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正峰 张丽君 胡月琴
网络试用平台引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企业给消费者提供新产品免费试用信息是否能够加强广告说服效果,是一个重要的营销问题。实验一通过两组组间实验,对比消费者仅阅读广告及同时阅读广告和试用信息两种情况下渐进式新产品广告说服结果的差异;实验二以双中介模型中广告态度、产品态度、购买意愿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基础,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免费试用信息影响广告说服过程的具体路径。结果显示,企业在渐进式新产品广告曝光时发布免费试用信息对消费者的广告处理过程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当消费者采用类比法或心理模拟法处理新产品广告信息时,发布有吸引力的试用信息对广告说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并对消费者的产品态度和购买意愿有正向影响;女性消费者、中青年消费者及收入较低的消费者对免费试用信息有更正面的反应。因此,当企业为渐进式新产品做广告宣传时,应发布有充分吸引力的免费试用信息,并尽量唤起消费者对广告信息进行深入加工,根据产品差异选择发布时机;目标客户群体为女性消费者、中青年消费者及收入较低的消费者的产品使用网络试用平台发布试用信息,更容易以获得好的效果。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雨稀 杨蓉 Mohammad Heydari
企业突破式创新是决定企业能否掌握核心技术、实现价值链提升的关键。基于双元创新理论,利用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北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据,分析数字金融究竟是促进了企业突破式创新还是渐进式创新。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既有利于企业渐进式创新,又有利于企业突破式创新,且对突破式创新的作用大于对渐进式创新的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影响在企业创新需求较大时,即在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以及市场竞争程度高的企业中更显著;机制检验发现,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是数字金融实现企业渐进式创新、突破式创新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突破式创新可以提升企业价值,而渐进式创新则会损害企业价值。研究结论不仅为评估数字金融对企业突破式创新、渐进式创新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而且对引导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实现企业价值链提升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