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83)
2023(12520)
2022(10352)
2021(9934)
2020(7763)
2019(17202)
2018(17060)
2017(32429)
2016(17504)
2015(19215)
2014(18758)
2013(17665)
2012(16096)
2011(14444)
2010(14413)
2009(13451)
2008(12555)
2007(11254)
2006(9914)
2005(8614)
作者
(45573)
(38091)
(37687)
(35936)
(24099)
(18110)
(17235)
(14569)
(14561)
(13640)
(12715)
(12675)
(12142)
(11754)
(11665)
(11652)
(11388)
(11254)
(11067)
(10838)
(9354)
(9250)
(9141)
(8829)
(8664)
(8565)
(8364)
(8335)
(7571)
(7542)
学科
(57291)
经济(57210)
管理(48242)
(43058)
(34129)
企业(34129)
(22294)
中国(19379)
方法(17384)
(17127)
业经(15540)
地方(15258)
(15203)
农业(14507)
数学(14181)
数学方法(13892)
(12395)
(12036)
贸易(12029)
(11650)
理论(11599)
(11588)
(11413)
银行(11399)
(11107)
(10973)
(10419)
金融(10411)
环境(9994)
教育(9906)
机构
学院(228507)
大学(221312)
(87779)
经济(85576)
管理(83390)
研究(76988)
理学(70661)
理学院(69836)
管理学(68611)
管理学院(68169)
中国(59474)
(46645)
科学(46071)
(44389)
(37192)
(36825)
中心(36506)
(36381)
财经(33591)
研究所(33425)
(33048)
师范(32753)
业大(31314)
(30287)
(29228)
(28987)
北京(28825)
农业(28291)
技术(27032)
经济学(25981)
基金
项目(151432)
研究(119362)
科学(119295)
基金(105777)
(90647)
国家(89791)
科学基金(77036)
社会(73763)
社会科(69466)
社会科学(69452)
(61736)
教育(55438)
基金项目(55015)
编号(52167)
(51221)
自然(47102)
自然科(45942)
自然科学(45930)
自然科学基金(45056)
成果(43585)
资助(41210)
课题(37054)
(34486)
重点(34212)
(32425)
(32367)
(31821)
项目编号(31334)
(30909)
创新(29992)
期刊
(107341)
经济(107341)
研究(69954)
中国(50105)
(35471)
教育(35014)
(34718)
学报(31454)
管理(31179)
科学(29780)
大学(24506)
农业(23952)
(23707)
金融(23707)
学学(22725)
业经(20615)
技术(20337)
经济研究(17026)
财经(15798)
(13820)
问题(13443)
职业(11913)
图书(11535)
(11353)
(11175)
(11049)
论坛(11049)
(10946)
现代(10699)
(10295)
共检索到351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牛云平  
珠海补充医保政策的发展符合渐进主义政策模型特点。本文运用模型分析发现:基于全民一体化的基本医保所构建的大病统筹补充医疗保险具有纯公共产品属性,在政企合作模式下供给失灵;政策推行初期侧重对职工群体的保障,以效率为主要导向;经过两次渐进调试,补充医疗保险在保障水平与内容上有所突破,分别建立了更公平的保障标准与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的附加补充医保项目。在未来阶段,珠海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应针对不同保险分类运作,即全面回归大病统筹补充医疗保险纯公共产品属性,大力加强附加补充医疗保险建设,综合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桂红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研究生招考方式改革历经了"免试"与招生单位自行考试或全国统一考试两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考试入学"前提下,研究生招考方式改革选择了"倾斜式试点模式"和"增量式改革模式"等渐进变迁路径。尽管存有不足,但文化传统、时代主题及路径依赖决定了渐进变迁仍是我国研究生招考方式改革的未来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廖康礼  王玉勤  张永杰  
受制于增强独立性与适应既定政治制度的悖论性困局,国家审计制度的局限一直饱受理论界关注,但实践层面的突破性变革仍付之阙如,转型之难如同除履翻山。基于"政治国家—经济社会"的二分法,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受到"经济利益(经济理性)"和"政治利益(政治理性)"的双重约束,由此推导出国家审计制度沿帕累托改进路径优化的一般模型,并描绘在考虑治理成本的条件下的帕累托改进区间。通过对利益相关方进一步的分解和整合,对国家审计制度近30多年的变迁历程进行了理论诠释,地方政府缺乏主动性意愿是阻碍国家审计制度向效率导向推进的主要因素。新常态下国家审计制度优化从渐进走向突破需要寻求从"政治国家—经济社会"到"制度—行为"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天添  赵彦彬  
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是引领和推动我国职业农民培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多年来,职业农民培育政策不断发展演变,回顾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变迁历程,其经历了理念引导、体系构建、规划领航、高质量发展四个阶段,呈现出明显的渐进性特征。从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视角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变迁的主要逻辑包括:基于既有决策经验的政策渐进调适、由量变到质变的政策目标转向、多方决策参与者共同推进的政策动态均衡、受决策者有限理性影响的政策路径选择。展望未来,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将保持变迁的连续性、逐步实现根本性变革、加大对政策评估的重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文伟  
梳理与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可知,相关政策正处于一个渐进变迁的路径中,呈现的是一条从问题、制度再到主体的政策制定范式。以现有的校企合作政策为基础,通过深入分析校企合作主体利益冲突的表象、根源及性质,并针对利益冲突进行主体导向下的政策设计,就是未来我国校企合作政策设计的方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伟  
渐进调适是指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社会各种力量通过相互作用对已有政策进行适当的增加、补充。本文以中国代课教师"清退"政策为例,分析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指出资源、合理性、合情性、能动空间可促进中国教育政策的渐进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樊纲  胡永泰  
本文认为目前在改革理论和政策研讨中颇为流行的“循序渐进”概念并不能确切地说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因为各种体制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不可能改好了一个再改下一个 ,否则会出现体制“不协调成本”。文章提出了“平行推进”的概念 ,作为改革政策制定的基本思路 ,它可以说明为什么在体制转轨过程中 ,某些体制的改革“超前”和“滞后”(瓶颈 ) ,都是无效率的。在所有领域 (包括政治体制和社会政策 )都同时积极推进改革 ,同时考虑各种体制之间在转轨过程当中 (也就是在没有彻底完成改革之前 )的相互协调 ,应是体制改革的基本政策方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高攀  单彦名  
通过深入研究义乌西门街"城中村"特征,综合其特定的社会生态结构、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以及脆弱并面临不断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点,运用凯文·林奇关于"好城市"五个方面评价标准的理论,首先对西门街的发展目标做出评价性引导,继而提出"分析整理问题、提炼特色元素、创造综合空间、适应多元化发展"的总体策略,试图解决"城中村"面临的空间发展和社会更新问题,恢复活力,延续文化,体现包容和协作的精神,走出"和谐"更新之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士荣  
我国博士后政策实施近30年来,在渐进主义策略的指引下,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产生了许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随着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作为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博士后政策也将进入一个重大调整期,渐进主义策略要作适时的调整和修正,从而加快推动博士后改革和发展进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黎  张羽  
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大多运用主流经济理论对国有银行制度变迁过程的一些片段或者具体故事进行分析与解释,并且大多都基于外生视角,从而得出结论往往显得似是而非。本文指出,若试图对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做出合理的解释,并探寻其未来的演进逻辑,必须从长期视角和内生视角出发,这样所得出的结论才可能是全面的,发人深省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卢福财  张荣鑫  
民营银行设立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界的热门话题,许多学者把民营银行的设立看作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不少上市公司或其大股东正积极申请或有计划申请筹办民营银行,但在目前许多情况复杂多变、相关政策尚未明朗、法律条件尚未充分改善、市场环境还没有向民营资本倾斜、银行间难言公平竞争的情况下,民营银行发展之路仍任重而道远。本文分析了民营银行的理论内涵及现实问题,并深度剖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得勇  
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是历史制度主义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文章通过对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的梳理,试图为中国的制度变迁实践提供一种理论参考。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路径依赖、关键节点、偶然性、能动性、观念等历史制度主义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主张,然后指出历史制度主义的问题驱动、比较历史分析、中观制度分析以及多因果机制与过程追踪等方法论特色。在此基础上,文章对近年来国外历史制度主义在渐进性制度变迁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梳理,简要介绍了理论分析框架和层叠、转换、漂移、替换等制度变迁的形式。最后探讨了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自身的局限性以及用于分析中国当代制度和政策变迁实践的适用性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晓红  
本文基于渐进改革的历史背景 ,描述了低利率管制制度的实际引入与现实安排 ,考察了这一制度的收益与成本及其消长变化 ,揭示了利率制度从被引入到被替代整个过程的基本逻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平  
在现代经济学中,寻租现象被认为是政府对经济衽管制和经济活动当事人为获得垄断地位而寻求政府管制的结果,但这一理论框架并不完全适于解释中国在政府管制逐渐收缩情况下发生的大量寻租问题,中国的寻租现象根源于中国在采取渐进式改革的过程中,以行政方式而非正式的法律形式对产权进行再分配。这种产权再分配方式不仅导致大量的寻租活动,而且也导致设租活动的出现。消除寻租设租活动的出路要求以正式的法律形式而不是行政手段来安排产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曹源芳  
作为应对通货膨胀的主要宏观调控措施,货币政策历来都受到各国中央银行的重视。但是,从2006年开始的本轮通货膨胀中,中国政府屡次动用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结果是消费物价指数的渐进攀升。本文从中国区域金融差异的角度分析了渐进性通货膨胀的原因,并在分析全国统一货币政策失灵机制的基础上为将来可能的区域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