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74)
2023(12386)
2022(10409)
2021(9517)
2020(7954)
2019(18245)
2018(17824)
2017(33729)
2016(18573)
2015(20997)
2014(21207)
2013(20884)
2012(19461)
2011(17296)
2010(17935)
2009(17152)
2008(16912)
2007(15430)
2006(13378)
2005(12251)
作者
(54140)
(45593)
(45325)
(43329)
(28826)
(21727)
(20581)
(17555)
(16991)
(16083)
(15313)
(15237)
(14374)
(14320)
(14292)
(14033)
(13974)
(13266)
(13168)
(12966)
(11331)
(11234)
(10997)
(10376)
(10260)
(10239)
(10183)
(9999)
(9178)
(9009)
学科
(73939)
经济(73826)
管理(56371)
(53124)
(43592)
企业(43592)
方法(32549)
数学(27971)
数学方法(27594)
(22907)
(22492)
中国(21363)
(19634)
业经(17096)
(15052)
农业(14502)
地方(14373)
(14058)
贸易(14046)
(13676)
(13401)
财务(13350)
财务管理(13270)
(12944)
(12929)
银行(12898)
(12678)
金融(12673)
企业财务(12532)
审计(12274)
机构
大学(268044)
学院(267475)
(109653)
经济(107222)
管理(100520)
研究(89999)
理学(86018)
理学院(85042)
管理学(83638)
管理学院(83133)
中国(69044)
(56760)
(55706)
科学(54096)
(46002)
(45543)
财经(43116)
(42264)
中心(42078)
研究所(40994)
业大(39242)
(38895)
农业(35653)
北京(35370)
(34356)
师范(34010)
经济学(33996)
(32796)
(32482)
财经大学(31750)
基金
项目(175299)
科学(137438)
研究(129485)
基金(126655)
(110809)
国家(109534)
科学基金(92803)
社会(82493)
社会科(78079)
社会科学(78049)
(68985)
基金项目(66625)
教育(60107)
自然(58538)
(57817)
自然科(57084)
自然科学(57066)
自然科学基金(56066)
编号(53159)
资助(51097)
成果(44770)
重点(39876)
(39359)
(37842)
课题(37195)
(36758)
(36639)
创新(34289)
国家社会(34114)
(33880)
期刊
(124733)
经济(124733)
研究(80726)
中国(59732)
(46436)
(42486)
学报(42473)
科学(38060)
管理(36681)
大学(32665)
学学(30846)
教育(28834)
农业(27990)
(24881)
金融(24881)
技术(22922)
财经(21609)
业经(20261)
经济研究(20038)
(18506)
问题(16532)
(14652)
(14184)
(13454)
财会(13010)
技术经济(12850)
理论(12553)
会计(12223)
科技(12094)
商业(11645)
共检索到409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廖康礼  王玉勤  张永杰  
受制于增强独立性与适应既定政治制度的悖论性困局,国家审计制度的局限一直饱受理论界关注,但实践层面的突破性变革仍付之阙如,转型之难如同除履翻山。基于"政治国家—经济社会"的二分法,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受到"经济利益(经济理性)"和"政治利益(政治理性)"的双重约束,由此推导出国家审计制度沿帕累托改进路径优化的一般模型,并描绘在考虑治理成本的条件下的帕累托改进区间。通过对利益相关方进一步的分解和整合,对国家审计制度近30多年的变迁历程进行了理论诠释,地方政府缺乏主动性意愿是阻碍国家审计制度向效率导向推进的主要因素。新常态下国家审计制度优化从渐进走向突破需要寻求从"政治国家—经济社会"到"制度—行为"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黎  张羽  
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大多运用主流经济理论对国有银行制度变迁过程的一些片段或者具体故事进行分析与解释,并且大多都基于外生视角,从而得出结论往往显得似是而非。本文指出,若试图对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做出合理的解释,并探寻其未来的演进逻辑,必须从长期视角和内生视角出发,这样所得出的结论才可能是全面的,发人深省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宏霞  史林东  
长期以来,中国设计的农村金融制度没能解决农村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之间存在着较高的信息传递成本问题,致使金融机构缺乏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激励,而农村金融新政则实现了对原有制度变迁的路径突破,也有效破解了金融机构和农村借贷者之间信息传递成本过高问题。制度的激励相容机制能够使经济参与主体在实现自身利益追求的同时实现新政既定的社会目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砚新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出发,阐明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制度变迁的特点,深入分析了我国信托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其根源,指出我国信托业陷入了一条与地方政府的非正常关系不断强化、坏账和风险不断增加的路径,形成了制度变迁的路径锁定。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信托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特点,提出了突破信托业现有制度变迁的路径锁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金生  
制度变迁过程也是一个政治过程,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方向、速度、形式、广度、深度和时间路径完全取决于“政治人”和“经济人”的特定利益偏好结构及利益行为主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因此,本文认为政治银行家对政治经济成本和收益的计算,是对制度变迁的性质和范围作出解释的关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柳博  
高考改革具有典型的路径依赖特征,受到传统文化、政治、经济、知识等因素的制约,其制度结构也是这些因素相互博弈、相互作用的结果。推进高考制度改革,要遵循高考制度变迁渐进性规律,注意与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加强科学研究,逐步扩大高校招生的自主性,增强考试机构的服务性,鼓励考生申报志愿的独立性,减少基础教育评价的依赖性,最终形成多元化的教育考试评价制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平  
在现代经济学中,寻租现象被认为是政府对经济衽管制和经济活动当事人为获得垄断地位而寻求政府管制的结果,但这一理论框架并不完全适于解释中国在政府管制逐渐收缩情况下发生的大量寻租问题,中国的寻租现象根源于中国在采取渐进式改革的过程中,以行政方式而非正式的法律形式对产权进行再分配。这种产权再分配方式不仅导致大量的寻租活动,而且也导致设租活动的出现。消除寻租设租活动的出路要求以正式的法律形式而不是行政手段来安排产权。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晓红  
本文基于渐进改革的历史背景 ,描述了低利率管制制度的实际引入与现实安排 ,考察了这一制度的收益与成本及其消长变化 ,揭示了利率制度从被引入到被替代整个过程的基本逻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贵安  
本文通过对受托责任、信息经济学、社会契约论等理论的分析表明,信息披露是国家审计推动国家治理完善的基础机制。向社会大众披露政府及其他公营单位对公共财产管理、使用的真实、合法、效益等信息的审计公告,是国家审计完善国家治理的基本路径。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属于审计机关的法定职权而非法律义务,建立以强制公告为主的审计信息披露机制,为民众了解政府职责履行情况、参与国家治理提供重要条件,是推动国家治理完善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磊  
公益性与营利性界定一直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演变中的重要问题。对两者界定的政策演变是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博弈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营利""不以营利为目的""合理回报"和"公益性"概念理解和解释的博弈以及围绕这些概念所进行的政策内容的博弈上。属性界定政策变迁是主要行动者、政策环境、已有政策和社会需要在各自系统内外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的博弈结果。演变的动力是政策需要与政策供给之间的失衡。要明确民办高等教育的法人属性,基于复杂性和多样性界定民办高等教育属性,消除属性界定中的法规歧义,正确选择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类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翟淑萍  王岩  
目前浮动汇率制度转换的相关理论和实证分析相对匮乏。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样本国家的汇率制度转换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从固定盯住汇率制度退出的渐进性转换路径问题,可得出人民币汇率制度退出固定盯住汇率制度应先转向中间汇率制度的研究结论,从而为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转换政策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证支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孙涌  
小额扶贫贷款是具有阶段性的金融产品,这项制度将随着贫困的逐步消灭而退出历史舞台,但它的演进具有路径依赖的属性。无论扶贫方式如何变化,“贫困地区资金供求矛盾”都是对扶贫制度发生长期影响的内生性制约,然而小额扶贫贷款制度的引入是外生性的,是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缺乏内生性的自我增长约束和激励机制。因而,重建自主增长机制是推动小额扶贫贷款制度创新的重要环节,应在组织、资金、管理等方面引入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安排,构成制度集合,在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诸方面进行整体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石盛林  
分析我国县域制度变迁的历程及路径依赖发现,我国县域经济制度变迁总体上呈现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交互演进的特点,但与之相应的金融制度变迁却表现出不一样的路径选择,其背后有国家经济转型的深层次背景,具有合理的一面。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金融制度供给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茶世俊  陈学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