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11)
- 2023(10339)
- 2022(9277)
- 2021(8871)
- 2020(7519)
- 2019(17344)
- 2018(17469)
- 2017(33576)
- 2016(18165)
- 2015(20385)
- 2014(20363)
- 2013(20248)
- 2012(18380)
- 2011(16383)
- 2010(16249)
- 2009(14682)
- 2008(14470)
- 2007(12371)
- 2006(10694)
- 2005(9200)
- 学科
- 济(68625)
- 经济(68551)
- 管理(57465)
- 业(52923)
- 企(46645)
- 企业(46645)
- 方法(33299)
- 数学(28375)
- 数学方法(28038)
- 财(20502)
- 中国(16938)
- 农(16647)
- 业经(15884)
- 学(15345)
- 制(15122)
- 务(14395)
- 财务(14333)
- 财务管理(14297)
- 企业财务(13559)
- 地方(13148)
- 贸(12768)
- 贸易(12761)
- 银(12734)
- 银行(12701)
- 理论(12673)
- 易(12395)
- 行(11981)
- 和(11911)
- 技术(11656)
- 融(11579)
- 机构
- 大学(251874)
- 学院(248884)
- 管理(104794)
- 济(94790)
- 经济(92561)
- 理学(91290)
- 理学院(90322)
- 管理学(88881)
- 管理学院(88438)
- 研究(79796)
- 中国(60709)
- 京(53973)
- 科学(49904)
- 财(44729)
- 所(39555)
- 业大(36902)
- 中心(36871)
- 农(36287)
- 研究所(36027)
- 财经(35861)
- 江(34598)
- 北京(34159)
- 经(32630)
- 范(32334)
- 师范(32060)
- 院(29334)
- 州(28974)
- 农业(28485)
- 商学(27225)
- 商学院(26935)
- 基金
- 项目(173198)
- 科学(136087)
- 研究(127329)
- 基金(125897)
- 家(108914)
- 国家(108000)
- 科学基金(93632)
- 社会(78455)
- 社会科(74311)
- 社会科学(74293)
- 基金项目(68143)
- 省(67358)
- 自然(62408)
- 自然科(60947)
- 自然科学(60937)
- 自然科学基金(59829)
- 教育(58139)
- 划(56656)
- 编号(52703)
- 资助(51721)
- 成果(42338)
- 部(38200)
- 重点(38063)
- 创(36300)
- 发(35515)
- 课题(35172)
- 创新(33662)
- 项目编号(33325)
- 科研(33291)
- 教育部(32907)
- 期刊
- 济(101751)
- 经济(101751)
- 研究(73771)
- 中国(44446)
- 学报(38512)
- 管理(38457)
- 科学(35290)
- 财(35087)
- 农(31907)
- 大学(29162)
- 教育(27333)
- 学学(27127)
- 农业(22818)
- 融(21616)
- 金融(21616)
- 技术(21156)
- 业经(16767)
- 财经(16653)
- 经济研究(16152)
- 图书(15565)
- 经(14000)
- 理论(13789)
- 科技(12900)
- 实践(12783)
- 践(12783)
- 问题(12380)
- 技术经济(11749)
- 业(11714)
- 现代(11300)
- 财会(11180)
共检索到357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邱茜 朱泽琦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为提高组织绩效,实现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电子绩效监控,这使得员工与组织之间的边界在逐渐消失。这种数字化驱动的监控模式能否起到预期的效果,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首先厘清了电子绩效监控的起源、内涵,以及与电子监控、传统的绩效监控等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阐述了衡量电子绩效监控的标准和方式;其次,系统地归纳了现有电子绩效监控相关研究涉及的理论基础、影响因素、作用结果和边界条件等,构建了电子绩效监控研究的整合框架;最后,总结并揭示了本文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分别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视角和理论基础四个方面探讨了电子绩效监控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邱茜 朱泽琦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为提高组织绩效,实现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电子绩效监控,这使得员工与组织之间的边界在逐渐消失。这种数字化驱动的监控模式能否起到预期的效果,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首先厘清了电子绩效监控的起源、内涵,以及与电子监控、传统的绩效监控等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阐述了衡量电子绩效监控的标准和方式;其次,系统地归纳了现有电子绩效监控相关研究涉及的理论基础、影响因素、作用结果和边界条件等,构建了电子绩效监控研究的整合框架;最后,总结并揭示了本文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分别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视角和理论基础四个方面探讨了电子绩效监控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颍宣 施建军 贺凤娟
自我监控人格反映了个体在关注外部情境和人际关系并以此调整自我呈现和表现行为的倾向和能力方面的差异,这一个体差异对人们在组织中的行为表现与绩效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阐述自我监控人格概念和测量工具的基础上,从态度与行为、社会网络和工作绩效三个角度对现有文献进行述评,随后构建了一个自我监控人格的系统性研究框架,提出了厘清自我监控人格概念和内涵、开发相应测量工具、拓展研究内容和层次、拓宽不同层次情境变量交互影响的建议。本文为国内学者把握自我监控人格在组织管理背景下的研究脉络和未来研究思路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颍宣 施建军 贺凤娟
自我监控人格反映了个体在关注外部情境和人际关系并以此调整自我呈现和表现行为的倾向和能力方面的差异,这一个体差异对人们在组织中的行为表现与绩效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阐述自我监控人格概念和测量工具的基础上,从态度与行为、社会网络和工作绩效三个角度对现有文献进行述评,随后构建了一个自我监控人格的系统性研究框架,提出了厘清自我监控人格概念和内涵、开发相应测量工具、拓展研究内容和层次、拓宽不同层次情境变量交互影响的建议。本文为国内学者把握自我监控人格在组织管理背景下的研究脉络和未来研究思路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韩鹏
财务监控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肩负着提高资本市场中财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降低信息成本进而降低交易成本的重任,同时对维系法人治理结构中的相互制衡关系,强化内部控制,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面对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构建国有资产监控体系、建立国有资产人格化监控机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还能为建立起财务监控理论研究框架提供一些基础性的研究成果。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项典典 包莹 焦冠哲
产消者是指那些兼具生产功能的消费者,他们既通过参与生产服务活动来创造价值,又通过消费活动来享用价值。数字经济的发展为这类个体提供了丰厚的生存土壤。本文首先界定和厘清了数字经济背景下产消者概念的内涵及特征。其次,基于对403篇中英文文献的分析,本文全面地归纳了产消者相关研究的脉络,总结了三个关键的研究阶段,即对产消内涵的讨论、对生产与消费的边界的分析,以及对数字技术赋能的探讨。再次,基于相关代表性产消者服务的研究,全面总结了产消者事前服务准备、事中服务过程、事后服务结果的评价等服务环节的研究进展。最后,针对产消者服务准备的分析体系、服务过程中的交换机制、服务结果中的消费者响应等问题提出了三个重要的研究命题。概括而言,本研究率先将产消者和数字经济这两个相对割裂的领域紧密地联结起来,不仅在内涵和研究脉络方面为理解数字经济中的产消者提供了一个兼顾“点”和“面”的深刻认识,而且还引领了产消者服务相关理论和实证的进一步研究。由此,本文不仅在产消者和数字经济相关研究方面做出了承上启下的总结,还能为相关平台治理举措和产消者福祉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消者 综述 服务营销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项典典 包莹 焦冠哲
产消者是指那些兼具生产功能的消费者,他们既通过参与生产服务活动来创造价值,又通过消费活动来享用价值。数字经济的发展为这类个体提供了丰厚的生存土壤。本文首先界定和厘清了数字经济背景下产消者概念的内涵及特征。其次,基于对403篇中英文文献的分析,本文全面地归纳了产消者相关研究的脉络,总结了三个关键的研究阶段,即对产消内涵的讨论、对生产与消费的边界的分析,以及对数字技术赋能的探讨。再次,基于相关代表性产消者服务的研究,全面总结了产消者事前服务准备、事中服务过程、事后服务结果的评价等服务环节的研究进展。最后,针对产消者服务准备的分析体系、服务过程中的交换机制、服务结果中的消费者响应等问题提出了三个重要的研究命题。概括而言,本研究率先将产消者和数字经济这两个相对割裂的领域紧密地联结起来,不仅在内涵和研究脉络方面为理解数字经济中的产消者提供了一个兼顾“点”和“面”的深刻认识,而且还引领了产消者服务相关理论和实证的进一步研究。由此,本文不仅在产消者和数字经济相关研究方面做出了承上启下的总结,还能为相关平台治理举措和产消者福祉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消者 综述 服务营销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富
本文根据国外对企业绩效的研究趋势和热点,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从理论、评价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企业绩效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与归纳。通过对国内外企业绩效研究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可以预见,企业绩效外延、企业部门绩效、绩效差异化等问题将成为研究热点。
关键词:
企业绩效 评价方法 影响因素 综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柳芳 高雅
内部控制审计作为会计师事务所的一项新兴业务,其建立与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其影响不容忽视。本文主要从内部控制审计动因、内部控制审计比较、内部控制审计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内部控制审计研究进行述评,以期正确认识内部控制审计的现状、问题,并对内部控制审计研究提出展望。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孙永文 张胜茂 蒋科技 樊伟 隋江华 朱文斌
目前,中国正加强远洋渔业的监督和规范管理,长期以来,观察员在远洋渔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低覆盖率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出现的电子监控(electronic monitoring, EM)成为其有效替代和辅助手段。通过分析国内外远洋渔船EM技术发展,闸明了远洋渔船运用EM的必要性。介绍了EM的组成、具体方法、目标种类及其在远洋渔船常用3种渔具的应用;论述了现今EM系统在远洋渔船的适用性及功能和EM的优缺点:EM技术在远洋渔船已有应用且具有一些观察员无法具备的优势,但缺乏针对各类远洋渔船和目标鱼种监控的高质量应用示范,且对渔业数据相关处理技术的研究精度与深度还不够。最后对EM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EM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提出了具体建议,可为远洋渔船应用电子监控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吴小梅
电子商务环境下心流体验研究是近年来消费者行为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网络购物心流体验的实质及其前因后果,并评述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最后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心流体验 消费体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开洁 王明
长尾现象是指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产品销售出现非主流和非热销产品销量上升,并且种类比主流产品更为丰富的现象,其聚合销量可与主流产品相匹配甚至更大,使得在产品销量分布图上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长尾现象的出现会对商家产品营销、市场竞争以及消费者福利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对商家来讲,长尾现象表明除主流产品外,那些冷门的利基产品在电商市场也能创造巨大销量,有效开发经营利基产品也能成为商家新的销售增长点。对消费者来讲,电商市场中利基产品种类增多和多样化程度的提高,也有利于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消费者效用,增加消费者福利。因此,长尾现象自产生以来,一直备受学者的关注。本文主要从长尾现象的概念内涵、研究进展、形成机理、影响效果等角度,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雷 简兆权
电子服务质量是网络环境下影响服务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关系到服务采纳者的心理状态及后续行为,而且还直接影响相关企业的利润及整个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依次对国外有关电子服务质量定义、维度与测量、构念结构、前因和结果等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评介,并基于当今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电子服务质量领域潜藏的研究机会,以期为国内学者了解国外电子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尤其为我国企业开展相关活动提供指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铁波 张雅 吴小节 曾萍
组织同形作为组织差异的相对概念,随着制度理论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已成为组织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文章从组织同形的理论基础、概念内涵、作用机制、影响因素以及测量和影响绩效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展望,以供后续研究的参考。
关键词:
组织同形 制度理论 种群生态学 组织绩效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崔宏静 金晓彤 王天新
地位消费是消费者为了确认、保持或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而消费地位商品,并以此向自己或周围的重要他者传递自身向往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层次的消费行为。本文系统回顾了地位消费的相关研究,首先从地位消费的概念由来、地位产品的范围及其与炫耀性消费的区别上对地位消费进行概念厘定;然后从个人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和品牌因素三个方面总结了地位消费的相关变量;再次介绍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地位消费的比较研究和特定研究对象的地位消费对比;最后根据对现有研究的评述对地位消费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