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21)
2023(14906)
2022(12458)
2021(11367)
2020(9849)
2019(22523)
2018(22321)
2017(43064)
2016(23710)
2015(26832)
2014(27062)
2013(27059)
2012(24983)
2011(22664)
2010(23176)
2009(22227)
2008(22671)
2007(20988)
2006(18838)
2005(17191)
作者
(70957)
(59993)
(59967)
(56829)
(38141)
(28803)
(26944)
(23321)
(22672)
(21476)
(20695)
(20239)
(19481)
(19171)
(18945)
(18317)
(18034)
(17501)
(17452)
(17423)
(15012)
(15000)
(14667)
(13777)
(13588)
(13507)
(13505)
(13466)
(12263)
(12097)
学科
(104573)
经济(104415)
(98855)
管理(81885)
(80455)
企业(80455)
(49129)
方法(44342)
数学(35295)
数学方法(34981)
(34411)
业经(33146)
农业(32415)
中国(25952)
(25938)
(22987)
财务(22956)
财务管理(22913)
企业财务(21697)
地方(19916)
(19152)
技术(19148)
贸易(19141)
(18968)
(18700)
(18612)
(18110)
(17656)
(17238)
理论(16734)
机构
学院(356875)
大学(351556)
(150437)
经济(147353)
管理(139044)
理学(118873)
研究(118841)
理学院(117627)
管理学(115856)
管理学院(115204)
中国(94143)
(76735)
(73951)
科学(72327)
(72217)
(61824)
农业(59281)
(58134)
业大(57368)
财经(56108)
中心(55502)
研究所(55489)
(50663)
北京(45948)
经济学(45575)
(44411)
(43744)
师范(43319)
(41673)
经济学院(41297)
基金
项目(229330)
科学(181034)
研究(167893)
基金(167025)
(145540)
国家(144161)
科学基金(123530)
社会(108316)
社会科(102304)
社会科学(102273)
(91482)
基金项目(88934)
自然(79125)
自然科(77125)
自然科学(77099)
自然科学基金(75796)
教育(75448)
(75392)
编号(68199)
资助(67104)
成果(55012)
重点(51480)
(51434)
(50256)
(49671)
(47270)
课题(46586)
(46495)
创新(45859)
国家社会(44778)
期刊
(179086)
经济(179086)
研究(103643)
(76667)
中国(72597)
(59593)
学报(56116)
科学(53459)
管理(52333)
农业(51484)
大学(42974)
学学(41152)
(36416)
金融(36416)
业经(34321)
技术(30715)
教育(30254)
财经(28339)
(27731)
经济研究(25934)
问题(24380)
(24369)
技术经济(19964)
(19592)
世界(18511)
(17686)
现代(17075)
商业(16725)
农村(16455)
(16455)
共检索到544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苏维词  
本文从探讨土地生产潜力的角度入手,根据研究区的自然条件、生产特征及大量的实侧资料,初步建立起了光、温、水和土壤肥力等要素对农业生产潜力的影响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出了清镇县主要耕作土的农业自然生产潜力,并确定了影响其自然生产潜力发挥的首要限制因于是土壤肥力,其次是温度条件,再次是水分条件。这为清镇县分阶段地进行土壤改良、迅速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提供依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彬  李新国  常庆瑞  王建勋  
本文针对南疆地区的农业资源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对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光温水(气候)生产潜力及灌溉调节下的光温水生产潜力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对提高本地区农业资源生产潜力的主要措施进行了讨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媛媛  何春阳  李晓兵  黄庆旭  杨洋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耕地的自然生产潜力,目前在时空尺度上定量分析典型生态边缘区气候干旱和土地利用变化对耕地自然生产潜力综合影响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论文首先采用桑斯维特纪念模型(Thornthwaite-Memorial Model)对北方草地与农牧交错带地区耕地自然生产潜力进行了计算。然后结合气象数据,分析了干旱化对研究区耕地自然生产潜力的影响。又在遥感数据生成的1990,1995和2000年1km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耕地自然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970~2006年研究区总体上呈现出较强的变干趋势,但波动明显,干旱导致耕地自然生产潜力在1990~19...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文禄  熊康宁  赵星  
喀斯特地区土地贫瘠,土地有效利用面积比例小,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小,环境容量低,生态环境脆弱。文章从光合潜力、光温潜力、气候潜力和气候土地潜力等方面综合考虑建立土地生产潜力模型,对贵州清镇喀斯特溶原坝地生态重建示范区土地人口承载力的耕地承载力部分进行了估算研究。研究表明,仅从耕地人口承载力来看,该区目前尚有潜力可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姚筠  许莹  马晓群  
针对淮河流域粮食主产区旱涝灾害频繁,严重制约粮食作物生产能力的问题,本文基于淮河流域171站1971-2010年的气象资料及121站作物历年生育期资料,采用气候生产潜力逐级订正模型计算了冬小麦、夏玉米和一季稻的气候生产潜力,着重分析了气候变暖背景下降水变化对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0年淮河流域三种主要农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以一季稻最高,其次是夏玉米,冬小麦最低;各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年际间变异系数均超过10%,其中冬小麦超过20%,但三种作物均无显著的时间变化趋势。各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占光温生产潜力的比例(简称气候比)以冬小麦最低,多年平均值仅为49.7%,且变异系数达到25.4%;夏玉米和一季稻的多年平均值分别为67.3%和66.4%,变异系数仅为12.9%和16.3%。降水变化对三种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限制以冬小麦最大,其次是夏玉米,一季稻最小。冬小麦生育期间降水量严重不足,且降水变异系数大,构成了对气候生产潜力的双重限制作用;夏玉米生长季内降水量的偏多偏少和变异系数均是限制夏玉米的气候生产潜力的主要因素;一季稻的气候比则仅与生长季降水量相关显著,气候生产潜力主要受降水量多少的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姚筠  许莹  马晓群  
针对淮河流域粮食主产区旱涝灾害频繁,严重制约粮食作物生产能力的问题,本文基于淮河流域171站1971-2010年的气象资料及121站作物历年生育期资料,采用气候生产潜力逐级订正模型计算了冬小麦、夏玉米和一季稻的气候生产潜力,着重分析了气候变暖背景下降水变化对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0年淮河流域三种主要农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以一季稻最高,其次是夏玉米,冬小麦最低;各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年际间变异系数均超过10%,其中冬小麦超过20%,但三种作物均无显著的时间变化趋势。各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占光温生产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谢俊奇  蔡玉梅  郑振源  林培  
研究目的发展适合于中国的农业生态区(AEZ)方法,并应用于全国耕地粮食生产潜力评价的实践。研究方法农业生态区法。研究结果在2000年投入水平下的全国耕地粮食生产潜力为食用粮58984.28万吨,油料3017.76万吨,糖料9744.46万吨。研究结论AEZ是宏观尺度土地生产潜力评价的有效方法。受基础数据精度、评价参数适用性等影响,评价的结果仍然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熊平生  谢金宁  谢世友  
通过确定并计算土壤有效系数和社会有效系数,得到耕地社会生产潜力,运用"机制法"理论计算重庆地区耕地资源生产潜力。通过预测重庆地区未来人口数量变化趋势、人均粮食需求量、粮经比、复种指数和耕地面积,探讨重庆地区耕地人口承载力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粮食单产虽然增产潜力比较大,但总产增产潜力不大。耕地资源短缺与锐减及其导致的粮食资源不足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仁元  
我国按照农业区划原则确定的九大农区是:东北区、内蒙及长城沿线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华南区、甘新区、青藏区。改革开放以来,各大农区的粮食生产格局和潜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从我国九大农区资源情况、粮食生产的现状分析入手,研究各大农区粮食生产潜力,从中寻找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的有效途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传周  杨小唤  李月娇  王挺  
山东省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在全国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耕地面积却在持续减少,粮食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研究该省的土地生产潜力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1km×1km栅格尺度的气象、土壤、耕地、遥感等数据,利用不同的模型组合来计算土地生产潜力,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研究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各限制因子对生产潜力的限制程度,可为农业粮食估产、相关土地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两套模型在用于山东省土地生产潜力计算时,都是合理的,但第二套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实际产量的相关性更大;山东省西南平原地区土地生产潜力较高,胶东半岛地区和中部丘陵地区较低,全省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俞文政  常庆瑞  翟岁显  王锐  
利用逐步订正等方法,结合本地区自然、社会和经济统计资料,对青海湖地区耕地资源不同层次作物生产潜力、潜力总量进行了估算,分析了青海湖地区影响作物生产潜力的限制因子。结果发现,热量和水分因子是青海湖地区影响作物生产潜力的主要因子,现有耕地的最大粮油生产潜力总量为12165165kg。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层次的耕地生产潜力利用率,对影响该地区耕地生产潜力的因子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青海湖地区实现耕地生产潜力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婧然  孔祥斌  相慧  
通过对于国内外有关对于我国耕地资源生产潜力的研究进展综述,指出对我国耕地生产潜力研究的方向,明确重点研究内容,采用文献综述与综合分析方法,围绕我国耕地资源生产能力变化问题,迫切需要结合气候变化、区域土地利用和农户土地利用转型等方面,开展1.2亿hm2耕地红线(18亿亩)和分布在不同区域的1.04.6亿hm2基本农田对粮食安全稳定的内在抵御机理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青  李国蓉  俞音  慕长龙  丁明涛  
在系统分析自然生产潜力经典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考量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根据土、肥、水、种、密、保、管、工8个影响作物产量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构建社会经济生产潜力系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业综合生产潜力指标体系;并引入社会经济修正函数对现有的农业自然生产潜力模型进行完善,构建农业综合生产潜力模型。农业综合生产潜力指标体系及其模型,为定量评估农业资源利用程度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钟章奇  王铮  夏海斌  孙翊  乐群  
农业生产潜力对区域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投资与布局等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当前的研究较少探讨198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农业生产潜力空间演变特征,以及就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区域农业生产潜力所产生的可能影响也还较少关注。为此,论文对198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农业生产潜力的空间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就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区域农业生产潜力的可能影响做出了估计,研究发现:1961—2012年中国农业生产潜力的地理分异特征异常显著,其中东南较高,西北相对较低,同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纬度地带性规律。19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减少的区域主要是集中在胡焕庸线以东的地区,其中四川盆地和华北平原中部等地区的农业生产潜力减少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郑海霞,封志明,游松财  
在气象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和GIS支持下,采用机制法对作物生产潜力模型进行了光、温、水、土逐级订正,得到了甘肃省的光合、光温、降水、水资源及土地的生产潜力,其结果很好的反映了甘肃省农业生产和农业资源分布的空间格局,各级订正的有效系数进一步揭示了各种资源因子对农业生产的限制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