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50)
- 2023(6178)
- 2022(5283)
- 2021(5025)
- 2020(4215)
- 2019(9789)
- 2018(9549)
- 2017(17852)
- 2016(9823)
- 2015(10983)
- 2014(10400)
- 2013(10229)
- 2012(9847)
- 2011(8829)
- 2010(8752)
- 2009(7806)
- 2008(7729)
- 2007(6531)
- 2006(5834)
- 2005(5056)
- 学科
- 济(36860)
- 经济(36815)
- 管理(21860)
- 业(20224)
- 企(15575)
- 企业(15575)
- 方法(13723)
- 地方(12505)
- 数学(11681)
- 数学方法(11493)
- 农(11033)
- 学(10649)
- 中国(9387)
- 业经(8127)
- 农业(7657)
- 财(7286)
- 环境(6304)
- 制(5882)
- 和(5853)
- 理论(5775)
- 地方经济(5737)
- 贸(5513)
- 贸易(5509)
- 易(5157)
- 融(4695)
- 金融(4691)
- 划(4646)
- 土地(4533)
- 技术(4393)
- 资源(4370)
- 机构
- 大学(134471)
- 学院(132067)
- 研究(49413)
- 管理(47967)
- 济(46731)
- 经济(45502)
- 理学(41527)
- 理学院(40794)
- 管理学(39741)
- 管理学院(39496)
- 中国(36583)
- 科学(34048)
- 京(32350)
- 所(25495)
- 农(25040)
- 研究所(23650)
- 中心(23248)
- 范(22223)
- 师范(22032)
- 业大(21832)
- 财(21253)
- 江(20800)
- 北京(20594)
- 农业(19735)
- 院(18469)
- 师范大学(18468)
- 财经(16977)
- 州(16674)
- 经(15421)
- 省(15342)
- 基金
- 项目(96210)
- 科学(76345)
- 基金(70619)
- 研究(66888)
- 家(63216)
- 国家(62708)
- 科学基金(53502)
- 社会(41729)
- 社会科(39361)
- 社会科学(39349)
- 基金项目(39050)
- 自然(37117)
- 省(36637)
- 自然科(36237)
- 自然科学(36226)
- 自然科学基金(35552)
- 划(32874)
- 教育(30041)
- 资助(27423)
- 编号(26560)
- 重点(22157)
- 成果(21334)
- 发(21121)
- 部(20452)
- 创(19434)
- 课题(18834)
- 计划(18801)
- 科研(18789)
- 创新(18259)
- 大学(17101)
共检索到197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佳 吴晓 胡智行 刘西慧
借鉴已有研究方法,以南京市伊斯兰教清真寺空间为案例,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其在宁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快速增长期、衰落—恢复期、动荡波折期及式微稳定期4个历史阶段,系统梳理了南京市主城区伊斯兰教清真寺空间的历史演化规律,并挖掘其空间分布与扩散的机制;而后运用集聚分区方法对清真寺空间使用者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并进一步探索其影响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晓 王慧 郑浩
人户分离群体是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空间研究的特殊群体和典型样本之一。以南京主城区为例,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为依据,从三个层面探析了人户分离群体的空间特征:其一、在空间聚集方面,通过比重、密度等典型指标来表征人户分离群体空间的总体结构,并基于"密度指数"与"比重指数"的测度,将人户分离群体空间划分为三级聚集区;其二、在特征分布方面,从户籍、性别、分离时间、教育程度等方面来测度和图解人户分离群体社会属性的空间特征;其三、在交叉分析方面,则发掘了人户分离群体各项社会属性之间的不同关联性。最后,探讨了影响人户分离的个体原因和环境因素。
关键词:
人户分离群体 空间 聚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萍萍 贾小焓 仝家欢 吴朋飞
运用数理统计及GIS空间分析对明代河南清真寺数目进行考订并分析清真寺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明代河南清真寺数目已达140坊,遍布河南各府州,呈现出"大分散"格局,且分布具有非均衡性,在开封、怀庆府形成2个极核区,在南阳、归德府形成2个次级密集区,且全省清真寺分布密度以这4个密集区为中心,形成了逐级递减的圈层结构。清真寺的修建与流域分布密切相关,沿颍水、汝水、沙河、涡水、唐河等主要航运河道分布的清真寺较多,约占总数的57%。地理学的空间格局分析直观地呈现出明代河南清真寺已由元代"小集中"转变为"小集聚,大分散"的分布特征。
关键词:
清真寺 GIS 空间分布 明代 河南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婧 甄峰 张姗琪 孔宇 李智轩
利用天眼查企业数据,以南京市中心城区1 km×1 km格网为基本研究单元,分析2010、2015、2019年南京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并采用MGWR模型探讨企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近十年,南京市中心城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集聚与扩散作用并存,空间分布特征变化明显,由中心城区向外围转移;(2)用地成本、产业基础、劳动力资源、生产服务、公共服务、生活服务因素对企业空间区位选择影响显著且对企业空间区位选择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研究旨在通过实证分析为南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空间的布局优化提供支撑,以期为南京未来的产业规划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强欢欢 王慧 雷书雨
文章以2022年南京市主城居住小区为基本单元,运用空间自相关和克里金插值分析法对主城区房价的空间分布与分异进行分析与模拟,然后引入住房阶层理论在划分不同居住阶层基础上,分析各阶层间的空间分异特征;最后利用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探究住区属性、区位条件、交通特征和配套设施4类因素对主城区房价空间分异的影响。研究表明:(1)南京市主城区房价整体呈现由主城西向周边区域逐步递减的多组团模式;(2)主城区不同住房阶层表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集聚特征,阶层间虽未出现明显的空间隔离、对立或极化,但富裕阶层对主城优势资源和环境的剥夺现象显著;(3)各类因素对主城区房价具有差异化影响,其中住区属性的影响较稳定,区位条件的影响具有空间全局性,而交通特征和配套设施的影响则存在显著的空间边界效应,即房价与设施空间距离的负相关性具有空间范围界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戢晓峰 李晓娟 杨晓泉 覃文文
针对当前缺乏有效的城市交通设施空间分布特征提取方法的现实问题,集成运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和局域Getis-Ord G_i~*指数等空间分析方法,基于从高德地图自主获取的城市交通设施POI数据,从方向分布、空间集聚和热点估计3个维度建立系统的城市交通设施空间分布特征提取方法。以昆明市为例,对2016年和2018年的城市交通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①昆明市交通设施呈现西北—东南格局分布。与2016年相比,2018年椭圆长轴、短轴轴长分别增长11. 53%,1. 71%,表明交通设施向东南和东北方向均有扩散,且"西北—东南"方向为最大扩散方向。②空间上,交通设施总体呈"核心-圈层"格局分布及"一核向多核"演化趋势,核密度集聚街道数量由2016年的78. 85%增至2018年的86. 54%,且各类交通设施空间聚集特征差异显著。③交通设施热点区域集聚于市中心,冷点区域集中于城区外围,整体呈"核心-外围"分布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热点地区增多,冷点地区减少,反映了昆明市交通设施整体建设趋好,且分布更趋于均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项婧怡 罗震东 张吉玉 程龙
"网红空间"作为新兴的视觉消费空间,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城市空间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基于抖音平台数据定量测度了杭州市主城区内"网红空间"的热度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杭州市主城区内"网红空间"分布呈现出多核集聚的格局,空间热度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城区递减;"网红空间"的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功能节点,不同区域内部空间的集聚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慧 吴晓 强欢欢
依据2008年南京市第二次经济普查的就业人口数据和2007年南京市用地现状图,修正匹配得到南京市主城区各街道统计单元服务业、制造业及总的就业密度值,对城市就业人口空间分布数据的统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采用就业集聚指数分析方法分析南京市主城区总体和分行业的就业空间集聚区分布,并结合地统计方法和城市空间结构模型识别其就业中心。结果显示:南京市服务业就业集聚区集中于主城中心区域,呈"单核+扇形放射"分布,形成了强集聚的单中心就业结构;制造业就业集聚区集中分布于主城南、北部边缘区域,呈现出较明显的"圈层+环带"结构,且主城范围内无就业中心;总体就业集聚区集中于主城中心区域,呈"单核放射+散点"分布,形成了单中心主导的就业结构,其分布格局与服务业类似,且拥有共同的就业中心,但相较于服务业,总体就业中心影响力较小;历史因素、政策引导和市场力量相互作用,是影响就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瑞玲 吴杰 秦洁琼 于忠华 许海英 巩在武
绿色发展是城市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通过对小尺度空间区域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估,从经济发展、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四个方面建立小尺度空间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南京市11个市辖区为例,对城市小尺度空间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合理测度及特征分析,找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和不足,引导发展正效应。结果显示:2016年南京市溧水、高淳和江宁3个市辖区的绿色发展综合指数排名前三位,而栖霞、雨花台和六合3个市辖区的绿色发展综合指数排名后三位,这与南京市的产业结构布局以及各辖区的自然禀赋有关;各分项指数评估结果中,主城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得分较高,而郊区在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方面得分较高,总体评价结果与南京市实际情况较为符合。
关键词:
小尺度空间 绿色发展 分布特征 南京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玉培 甄峰 孙鸿鹄
在梳理城市健康资源概念基础上,利用POI数据与遥感影像数据识别城市健康资源,并从街区尺度研究南京中心城区健康资源的空间分布、集聚及所处环境特征,揭示健康资源的空间特征,为未来健康资源的空间调整与优化提供科学有益的参考。研究表明:(1)城市健康资源种类丰富,城市新型健康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增多,特别是康体保健资源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在合理配置传统健康资源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居民对新型健康资源的需求;(2)健康资源由于本身社会经济属性或者自然属性的空间差异呈现出空间分布不均衡,集聚类型多样的特征,可能存在健康资源空间
关键词:
城市健康资源 空间分布 集聚 街区 南京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戴文 丁蕾 吴晨 刘培学 张义杰
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流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成为近年旅游领域的一大热点。本文基于南京市智慧旅游大数据监测平台上2015-2017年的旅游流数据,研究南京市旅游流时空分布特征。时间分布方面,以"年"、"季节"、"月"、"周"、"日"五个时间尺度研究其变化规律;空间分布方面,从游客旅游路线偏好角度出发,并对最优路线进行研究,得出相关结论,进而为指导城市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旅游营销、线路设计等提供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
旅游流 时空分布 南京 智慧旅游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谈力 史北祥 王红扬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型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化,知识创新型服务业开始出现并快速发展,成为城市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带来的城市服务业布局变化将成为城市业态调整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南京为例,利用业态分布的POI数据,综合运用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区位熵等方法,从等级与结构的视角探究知识创新型服务业在南京市城区的空间分布,并进一步归纳衍生空间布局结构模型,探索产业空间布局的一般规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玮
伴随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利益驱动下的旅游历史街区所蕴含的城市记忆和历史文化内涵在不断缺失。本文选取南京夫子庙作为典型个案,实证分析不同游览吸引因子在旅游历史街区空间格局中的分布特征和机理,结果表明,商业利益驱动下的外来文化元素不断植入、城市旅游快速发展中的空间生长与挤压等,使街巷空间的原生态环境发生蜕变,南京夫子庙旅游历史街区所担负的城市记忆表征和地域文化传承功能正在受到挑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金龙 陈江龙 杨叠涵
城市土地供给是城市扩张的重要支撑,分析城市不同类型的土地价格空间分布特征对于城市土地的合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并已成为学者们研究城市扩张过程的重要视角。采用传统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以住宅、工业、商服三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出让价格为样本,分析了南京市2001-2010年土地交易价格的统计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地用途不同,其出让价格的空间分布特征也不同。商服用地对商服繁华度要求较高,价格高值区集聚在市中心,以新街口、夫子庙等商贸商务区为中心,向外围价格逐渐降低,为典型的单中心布局模式;住宅用地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价格高值区相对商服用地集聚度有所下降,并呈现出由市中心向外迁移的趋势,圈层布局态势明显;工业用地由于有较高的对外交通条件要求,以及环境成本约束和政策导向,除部分对研发及基础设施等条件要求较高的高新技术等工业外,大多布局在远离市中心,区位条件良好的沿江产业园区及工业区内,呈现多中心发展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慧 吴晓
首先,基于我国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就业先导"和"非永久性"的特征,论述"就业地"口径分析农民工空间分异的必要性,并构建相应的因子分析指标。其次,基于2009和2015年课题组关于农民工就业信息调查数据,分析南京市主城区农民工就业空间分异的演变状况。结果显示:①根据因子分析结果,人口特征状况、职业状况和移民特征三个主要因子对南京市农民工的就业空间分异具有较大影响,并持续作用于农民工就业空间的分异状态。②用聚类分析法可分别将2009和2015年南京市主城区划分为7类农民工就业区和5类农民工就业区,前者呈现出"方向+圈层"共同主导的空间结构,后者则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就业空间表现出明显的圈层间异质化而圈层内同质化的演变特征。最后,基于上述演变特征,提出基于差异化空间需求的农民工空间配套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地铁在城市旅游交通中的作用及其优化——以南京主城区为例
2000年以来南京市主城区居住空间的分异探讨
贵阳市主城区空气质量指数时空分布特征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特征分析——以南昌市主城区为例
基于微博大数据的城市居民情绪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
大数据视角下的商业中心和热点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乌鲁木齐主城区为例
探索多主体博弈下的控规精细化管控策略与技术方法——以南京市主城区苜蓿园为例
优质学区社区邻里交往特征及其社会空间效应——以南京市银城小学学区为例
北京市主城区餐馆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就业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