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53)
2023(12039)
2022(10251)
2021(9385)
2020(7724)
2019(17799)
2018(17899)
2017(34929)
2016(18947)
2015(21186)
2014(21182)
2013(21285)
2012(19336)
2011(17457)
2010(17097)
2009(15176)
2008(14519)
2007(12432)
2006(10738)
2005(9135)
作者
(54034)
(44607)
(44179)
(42107)
(28239)
(21306)
(20136)
(17630)
(16995)
(15866)
(15354)
(14853)
(14051)
(13893)
(13754)
(13586)
(13453)
(13315)
(12606)
(12537)
(11061)
(10800)
(10664)
(10099)
(10088)
(9864)
(9860)
(9787)
(8871)
(8820)
学科
(79458)
经济(79382)
管理(57798)
(53136)
(45167)
企业(45167)
方法(35665)
数学(30654)
数学方法(30317)
(19896)
业经(19158)
中国(18965)
(17637)
地方(17157)
(16676)
环境(16542)
(13584)
产业(13122)
(13099)
贸易(13095)
农业(13016)
技术(12941)
理论(12724)
(12680)
(12245)
(12204)
(10863)
财务(10801)
财务管理(10783)
(10265)
机构
大学(264824)
学院(264010)
管理(110392)
(105989)
经济(103796)
理学(96533)
理学院(95534)
管理学(94011)
管理学院(93548)
研究(87933)
中国(62830)
(56605)
科学(55137)
(44415)
(43223)
(39992)
业大(39980)
研究所(39710)
中心(39212)
(36536)
财经(36501)
北京(35682)
(34577)
师范(34289)
(33157)
(32495)
农业(31236)
经济学(30757)
(29939)
经济管理(28282)
基金
项目(188386)
科学(148550)
研究(138519)
基金(136425)
(118248)
国家(117296)
科学基金(101582)
社会(86710)
社会科(82339)
社会科学(82319)
(74346)
基金项目(73274)
自然(66483)
自然科(64891)
自然科学(64879)
自然科学基金(63682)
(62090)
教育(62085)
编号(56442)
资助(55597)
成果(44097)
重点(41723)
(41285)
(40922)
(39665)
课题(38178)
创新(36948)
科研(35951)
项目编号(35103)
国家社会(35074)
期刊
(112637)
经济(112637)
研究(76017)
中国(45651)
管理(40249)
学报(40078)
科学(38044)
(35645)
(31398)
大学(30250)
学学(28330)
教育(28261)
农业(25537)
技术(23796)
业经(19673)
(18489)
金融(18489)
经济研究(18076)
财经(16321)
图书(14758)
问题(14322)
(13961)
科技(13922)
技术经济(13365)
理论(13299)
(13167)
现代(12341)
商业(12314)
实践(12271)
(12271)
共检索到371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学红  李双美  曾安琪  
【目的】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清洁能源技术迎来井喷期,关键金属需求及产业链碳排放将大幅攀升。【方法】为了深入厘清清洁能源转型下关键金属产业链碳排放的驱动机理、研究方法和减排路径,本文基于系统性关联视角,站在全产业链的高度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整合分析。【结果】研究发现:(1)清洁能源转型从需求侧拉动关键金属需求,从供给侧降低碳排放强度,供需双轮共同驱动关键金属产业链碳排放;(2)关键金属产业链碳排放核算和预测需集成多种方法模型,应根据不同的分析对象选择适配的研究方法;(3)现有研究重点关注关键金属冶炼和回收环节的碳减排路径,尚未从全产业链的角度识别降碳路径。【结论】未来需基于“金属-能源-碳”多要素关联视角和集成性方法进一步验证关键金属产业链碳排放的内在机理并研判其未来态势,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因素”系统性地设计和识别关键金属全产业链碳减排路径,为达成碳中和目标提供现实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宇祺   李华姣   安海忠   王安建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社会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矿产资源的战略性地位愈发凸显,矿产资源的竞争已不局限于原生矿产,而是涉及到整个产业链。本文从产业链视角出发,将关键矿产资源产业链边界界定为“勘探开采—冶炼加工(运输)生产—行业使用—回收循环利用”的全产业链环节,分别从产业链各环节定义关键矿产资源可供性,强调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关键作用。在现有的矿产资源可供性研究方法基础上,识别出20种矿产资源可供性影响因素,将其归纳为地质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地缘因素、规制因素和社会因素等6个方面,并界定其直接影响的产业链环节,从不同环节构建产业链视角下关键矿产资源可供性指标体系。在系统梳理过程中,发现产业链视角下的关键矿产资源可供性研究在其内涵、二次供给、多环节耦合和模型开发利用方面仍有不足,并提出了4个主要前沿方向:(1)产业链视角下关键矿产资源可供性新内涵;(2)资源挑战背景下一次资源与二次资源可供性新关系;(3)关键矿产资源全产业链多环节可供性耦合关系;(4)关键矿产资源全产业链可供性数据库与研究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湖英   汤诗婕   肖国安  
[目的]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的意义重大。通过对粮食产业链风险已有研究的梳理,从文献特征、热点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为推动粮食产业链风险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选取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的 733篇相关文献与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与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中国粮食产业链风险主题的335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绘制出研究机构、作者、期刊以及高频关键词知识结构图谱。[结果](1)在时间序列上,中国粮食产业链风险研究的发文量呈现波动性增长趋势。(2)英文文献中载文最多的期刊是《FOOD CONTROL》,主要发文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国际作者间与机构间的学术交流较为紧密。中文文献载文量最多的期刊是《经济纵横》,中国人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及吉林大学是主要发文机构,机构间与作者间的学术联系较弱,尚未形成高产的作者群。(3)研究热点从单一农作物或企业为研究起点,再到全产业链与风险管理,粮食安全、供应链、风险分担等热点则成为最新趋势。(4)研究主要议题有粮食产业链风险、粮食产业链风险的治理机制、粮食产业链风险防范的政策保障等。[结论]相关研究数量随着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的变化呈增长趋势,但研究成果与学术关注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研究合作网络不够紧密;未来应强化对中国粮食产业链风险的基础研究、中国粮食产业链风险的政农企合作机制研究和粮食产业链风险管理政策保障体系构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亚运  胡剑波  
当前,碳排放导致的温室效应进而引起的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为减小和消除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世界各国正在采取各种手段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由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其推动了化石能源需求快速增长,这直接导致了我国碳排放量的与日俱增,一跃成为位居世界前列的碳排放大国,面临的减排形势刻不容缓,而碳排放税作为碳减排的有效途径之一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推行。鉴于此,基于碳排放税的视阈对国内外有关碳减排税种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综合评述,以期为我国新常态背景下合理采取碳排放税措施提供一定借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云霞  李国平  
产业链研究对目前我国各地区对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外对产业链研究的现状几乎为空白。本文在对国内产业链文献资料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产业链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述评,并提出了以后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产业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秀梅  周敏  
全球化的能源短缺和气候变化问题促使低碳经济转型成为重要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低碳经济转型的研究成果从概念解析、转型意义、情景分析及对策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与评价,进而指出了低碳经济转型研究的进一步方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敏  姚泽坤  刘人境  徐青川  
关键链作为一种新型的项目进度管理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多项目进度管理中不确定因素干扰和项目间资源冲突频发等问题。对基于关键链技术的多项目管理研究进行综述。首先介绍关键链思想,分析、总结多项目管理特性和关键链多项目管理步骤,随后分别对关键链多项目调度模型与求解、调度中关键问题的改进以及关键链多项目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三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最后展望关键链多项目管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凤岩  雷涯邻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各种能源被大量使用,由此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能源碳排放与各种因素的关系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文章在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方法和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就能源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评述,为进一步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唐晓华  景文治  张英慧  
新时期人工智能赋能背景下,实体经济关键技术突破能否成为吸引资本回流,引导经济"脱虚向实"的重要抓手是关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充分考虑"金融加速器"且引入共生演化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人工智能要素的多层嵌套一般均衡模型,结合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以及中国企业综合调查(CEGS)数据,对人工智能赋能背景下关键技术突破在引导经济"脱虚向实"上的作用效果及产业链技术共生关系的中介效应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无论是对于实体经济的智能化生产环节还是非智能化生产环节,相较于传统的通识技术研发,关键技术突破均能更好地引导经济"脱虚向实";在全面推进实体经济关键技术突破的同时,中长期内引导实体经济各部门形成互惠的共生关系是充分发挥关键技术突破在引导经济"脱虚向实"上重要作用的有力手段。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永中   万军   陈震  
风电、光伏发电和电动汽车电池等清洁能源技术在全球的广泛应用将导致锂、镍、钴、铜、稀土等关键矿产需求大幅增长,而其供给因分布不均衡、品质下降、投资周期长和环境风险高而增长缓慢。供需失衡导致关键矿产供应链安全成为地缘政治经济竞争的前沿领域,引发资源国新一轮资源民族主义以及主要经济体之间产业链控制力争夺。新一轮资源民族主义主要采取提高矿产特许权使用费率和税率、停止或重新谈判现有采矿合同、国有化、禁止出口、探讨建立产销联盟等措施。美西方国家更新关键矿产清单及战略,联合推动关键矿产供应链的本土化、多元化和“去中国化”,以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并提升关键矿产供应链的韧性。中国关键矿产供应链在上游资源端高度依赖进口,在中游加工精炼环节具有竞争优势,面临着进口成本上升、进口不确定性增加、海外投资风险上升以及精炼加工环节核心地位受冲击等挑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崔春晓  邹松岐  张志新  
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与整合有助于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在对农业产业链内涵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本文针对国内外农业产业链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评述。国外学者对农业产业链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信息管理、农产品质量控制、价值链等方面,而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业产业链内涵、组织模式、运行绩效、产业链构建及整合等方面。通过分析农业产业链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文试图为中国农业产业链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凯  郭晓玲  
产业链之间的横纵整合已成为现代企业扩张的重要发展模式。垂直整合是指通过兼并生产、分销等产业链的不同阶段,以达到外部交易内部化的经济目的。由垂直整合策略引发的反竞争效应和效率增进效应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从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角度系统归纳梳理和评述近几十年来关于产业链垂直整合的主要动因,综合考察垂直整合策略产生的正反双重效应及对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社会福利和企业绩效的影响,为纵向关系理论的进一步拓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最后,在对已有文献总结凝练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垂直整合策略研究的新视角,以促进相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吕洁华  关俊威  
我国林下中草药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学者对其研究较分散,缺乏一定的理论深度。国内部分从林下中草药资源、林下中草药产业链方面进行分述;国外部分从林下中草药、林业产业链两个方面进行分述。在中草药产业方面,国外主要围绕药理进行研究,国内主要围绕介绍各地的中草药品种方面研究;在产业链方面,国外未有中草药产业链,只有林业产业链内容,国内有个别省的中草药产业链研究。最后,中草药产业链构建是一个跨学科的问题,需要根据多种理论进行研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芳  王凯  
本文详细介绍了产业链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和基本观点 ,着重分析了现有研究的长处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 ,概述了国际上在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最新成果。作为一项关于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综合性研究 ,本文对我国实施农业产业链管理以实现农业产业化目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然  
产业链的理论渊源虽然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关于分工的论断以及马歇尔关于企业间协作的观点,并且西方的价值链理论和供应链理论也从微观层面和价值创造、企业管理的视角阐述了产业链价值增值的机理和企业间协作的内容,但是产业链理论却是在中国真正引起人们关注并得到广泛研究。我国产业链研究起步于农业产业链,目前已经将产业链研究扩展到包括能源、移动通信、文化、建筑、服装、高新技术、生物医药、会展旅游、现代物流等在内广泛的产业领域,同时我国学者还对产业链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链内涵、产业链类型、产业链运行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