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12)
2023(15439)
2022(12808)
2021(11771)
2020(9672)
2019(22244)
2018(21742)
2017(42137)
2016(22036)
2015(24713)
2014(24368)
2013(23590)
2012(21541)
2011(19304)
2010(19490)
2009(17882)
2008(16263)
2007(14092)
2006(12133)
2005(10878)
作者
(59396)
(49396)
(48976)
(46401)
(31302)
(23529)
(22319)
(19243)
(18904)
(17406)
(16720)
(16702)
(15397)
(15390)
(15315)
(14957)
(14672)
(14139)
(14116)
(14048)
(12109)
(11938)
(11826)
(11363)
(11281)
(10984)
(10779)
(10589)
(9806)
(9549)
学科
(96056)
经济(95968)
(62045)
管理(61797)
(49867)
企业(49867)
方法(41811)
数学(37444)
数学方法(36814)
中国(33321)
(27639)
金融(27638)
(26077)
(25925)
银行(25912)
地方(25440)
(25095)
(23067)
业经(22132)
(18585)
农业(18121)
(16894)
贸易(16877)
(16360)
理论(15256)
(14949)
技术(14932)
财务(14881)
财务管理(14851)
环境(14673)
机构
学院(301445)
大学(296504)
(129424)
经济(126908)
管理(119833)
理学(103687)
理学院(102664)
管理学(100771)
管理学院(100228)
研究(97273)
中国(79894)
(61269)
(58743)
科学(56202)
中心(47868)
财经(47082)
(46176)
(43800)
(43764)
(42943)
研究所(41842)
经济学(40767)
业大(40696)
(38715)
师范(38332)
北京(38281)
经济学院(36888)
(35992)
(35652)
财经大学(35351)
基金
项目(206401)
科学(165306)
研究(154187)
基金(151053)
(129874)
国家(128776)
科学基金(113257)
社会(100425)
社会科(95582)
社会科学(95563)
(81514)
基金项目(79367)
教育(71774)
自然(71575)
自然科(70052)
自然科学(70038)
自然科学基金(68758)
(67660)
编号(62693)
资助(61767)
成果(48855)
(48828)
重点(46403)
(45788)
(44382)
课题(42990)
国家社会(42116)
创新(41348)
教育部(40362)
人文(39791)
期刊
(137765)
经济(137765)
研究(88174)
中国(60267)
管理(45229)
(44475)
(41023)
金融(41023)
(40337)
科学(39188)
学报(38966)
教育(33600)
大学(31611)
学学(29914)
技术(29524)
农业(27290)
业经(24408)
经济研究(23262)
财经(22910)
(19794)
问题(17707)
统计(15561)
技术经济(15116)
(14596)
商业(14578)
(14246)
理论(14032)
(13337)
现代(13211)
科技(13170)
共检索到447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魏丽莉  杨颖  
本文基于2008—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检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就业效应,并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对劳动力就业影响的金融规模门槛效应。实证研究表明:清洁能源发展对总体就业规模有促进作用,对传统能源行业就业规模有负向作用,并且在不同清洁能源产量地区的就业影响存在异质性;以金融规模为门槛变量时,研究发现金融规模的提高,促使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对总体就业规模的提升作用显著提高,对传统能源行业就业规模的冲击作用有所下降;从区域角度来看,清洁能源发展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表现在清洁能源发展对东西部地区总体就业规模有正向作用,对中部地区则为负向作用。基于此,从完善政策激励机制、金融部门提高支持力度、地方政府因地施策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充分发挥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在就业创造和能源结构优化中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青  傅强  
本文采用我国29个省级单位2000-2013年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结合固定随机效应回归、系统GMM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分析地区市场规模对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是否受到制度环境影响。论文将金融发展分为效率、规模和竞争三个维度,地区市场规模指标构造借鉴了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市场潜力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和竞争程度均受现有经济制度环境下地区市场规模的影响。当制度环境跨越相应门槛值时,地区市场规模对金融发展规模和竞争的促进作用会更加明显;制度作为门槛变量,地区市场规模对金融发展效率的影响具有非单调性,与效率各细分指标具有较大差异的门槛效应。本文就促进各地区金融发展给出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青  傅强  
本文采用我国29个省级单位2000-2013年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结合固定随机效应回归、系统GMM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分析地区市场规模对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是否受到制度环境影响。论文将金融发展分为效率、规模和竞争三个维度,地区市场规模指标构造借鉴了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市场潜力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和竞争程度均受现有经济制度环境下地区市场规模的影响。当制度环境跨越相应门槛值时,地区市场规模对金融发展规模和竞争的促进作用会更加明显;制度作为门槛变量,地区市场规模对金融发展效率的影响具有非单调性,与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傅贻忙  李小虎  张晨怡  谢柳莹  
基于2004-2017年我国金融发展规模和房地产库存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基准面板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考量金融发展规模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机构存款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表现出抑制作用,全国和中部地区表现出促进作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显著。金融机构贷款对房地产库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股票市价总值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随着人均GDP跨过门槛值,股票市价总值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由抑制作用转化成促进作用。此外,上市公司数量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在全国、中部地区表现出促进作用,且中部地区显著。市场化指数在基准面板模型中表现出抑制作用且不显著,但在门槛面板模型中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对房地产库存表现出促进作用,但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武英芝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成为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和中心流通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但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一方面会对农村中小型流通企业产生“普惠作用”,另一方面则可能因为金融科技的审核机制,对发展潜力较小的农村中小型流通企业产生“挤出作用”。本文采用定积法构建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指数,采用扭曲价格指数构建了农村企业流通准入门槛指数,采用OLS和2SLS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12-2020年的观测期内,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对农村流通业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策要素同样与农村流通业规模呈正关联性,但市场要素与农村流通业规模提升不具备显著联系。我国农村流通业准入门槛在观测期呈现 “倒U型”结构,2012-2015年市场准入门槛提高,2015-2020年市场准入门槛下降。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能够有效降低我国农村流通业的准入门槛,“普惠效应”强于“挤出效应”,政策和市场要素也能够推动我国农村流通业准入门槛降低,互联网消费金融与政策、市场一致,属于推动我国流通业发展的强要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韬  
产城融合发展的实质是城市"空间—产业"互动发展。城市"空间—产业"互动发展是城市空间价值在产业变迁中整合与重组的过程。以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结构刻画的我国城市"空间—产业"互动发展能力对城市规模的推动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规模具有显著影响,且在各等级城市中都存在显著的"倒U"型的规模门槛效应。建议按照价值链进行城市产业布局,建立基于城市价值链的"空间—产业"互动成长机制,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婍婧  韩廷春  
本文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广义矩估计GMM的方法,对社会融资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社会融资规模的提升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总融资规模作用的比较,分析资本配置效率差异的影响,既从总量层面呼应了既有研究中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相关或负相关的发现,又从资本配置结构层面给予了解释和回应,即金融发展在总量层面不必然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甚至可能起阻碍作用,但是实体经济所获资本规模的提升,则会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婍婧  韩廷春  
本文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广义矩估计GMM的方法,对社会融资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社会融资规模的提升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总融资规模作用的比较,分析资本配置效率差异的影响,既从总量层面呼应了既有研究中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相关或负相关的发现,又从资本配置结构层面给予了解释和回应,即金融发展在总量层面不必然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甚至可能起阻碍作用,但是实体经济所获资本规模的提升,则会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昱  闫瑞雪  胡涵清  魏巍  
以金融力量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形势下的重要选择。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07-2019年的数据,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析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区域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正向的空间自相关特性,无论是在长期或短期内,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具有正向直接效应,也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且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长期内造成的溢出效应大于其直接效应,短期内的直接效应大于溢出效应。本文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统筹规划金融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推动资金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搭建区域间金融合作平台,完善融资金融配套政策;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苏基溶  廖进中  
金融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其作用是非线性的。由于金融发展是有成本的,当金融过度发展时,其机会成本将大于潜在的收益,反而会阻碍经济增长。因此,经济中存在最优的金融发展规模。本文用金融部门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作为度量金融发展的指标,为避免内生性偏误,实证研究采用系统的GMM进行估计。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倒U型。潜在的最优金融规模主要由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存量决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中华  赵葆奇  
论文采用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保险规模、信贷规模和股票市场规模代表金融结构,利用门槛效应模型实证考察金融结构、效率和规模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以保险规模、信贷规模、股票市场规模、金融效率、金融规模为门槛变量时,保险规模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倒"U"型关系;信贷规模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显著为负;股票市场规模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由正转负;金融效率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金融规模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显著为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夏诗园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债务与金融市场间的风险联动性,使用中国30个省份2007—2017年数据采用面板分析的方法来探讨地方政府债务和金融市场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在考虑金融发展水平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以金融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门槛面板模型。实证结果显示,首先,在控制其他经济变量的情况下,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间呈正向变化关系,即地方政府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对政府债务的承受能力就越大。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地方政府的治理水平越高,政府的信用水平也越高,可获得的债务融资规模也越大。其次,在其他经济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地区GDP水平及财政平衡变量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财政越平衡的地区,资金越充足,需借贷的债务规模也越小。另外,金融发展水平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存在"门槛效应",且在不同区间对政府债务风险起不同作用。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门槛值也较高。金融发展水平中等的地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门槛值相对较低。而一旦地方政府规模超过最高门槛值,地方政府较难通过金融市场来缓解债务压力。最后,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发展现实和经济发展现状,提出防范和监管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相关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君  刘尚俊  田宝龙  
利用中国1983—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计量实证模型,采用较为前沿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方法,深入研究环境污染水平对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论有:第一,环境污染水平对就业规模的影响整体上呈倒"U"型,即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就业规模先下降后上升,但环境污染水平对不同产业的就业人数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下降,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第二,环境污染水平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是不合理的,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减少,就业结构向第二产业集中,导致就业结构的转变不合理;第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就业规模会逐渐提高,其中,第三产业就业规模的提高幅度最大,促使就业结构逐渐向第三产业转变,使得就业结构趋于合理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苗润雨  王双进  
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的货币调控总量指标。201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首度公布了社会融资规模,并在此后定期发布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融资规模逐渐受到关注。天津市金融发展一直广受关注,围绕社会融资规模对天津市金融发展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有利于促进天津金融及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鑫燕  赵凯  王袁菁  屠裕程  
本文以社会融资规模为切入点,阐述了我国用社会融资规模替代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理论,并对社会融资规模以及社会融资规模各分指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社会融资规模的变动显著影响经济发展,社会融资规模总指标及各分指标是经济发展的金融表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