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9)
- 2023(9366)
- 2022(7317)
- 2021(6244)
- 2020(5085)
- 2019(11332)
- 2018(10745)
- 2017(20691)
- 2016(11198)
- 2015(12036)
- 2014(11726)
- 2013(11721)
- 2012(10409)
- 2011(8894)
- 2010(9024)
- 2009(8578)
- 2008(8881)
- 2007(8026)
- 2006(7085)
- 2005(6679)
- 学科
- 业(74290)
- 企(69662)
- 企业(69662)
- 管理(54902)
- 济(54220)
- 经济(54160)
- 业经(26041)
- 农(23997)
- 方法(22453)
- 财(20986)
- 务(18150)
- 财务(18143)
- 财务管理(18137)
- 企业财务(17198)
- 农业(15820)
- 技术(15475)
- 数学(15125)
- 数学方法(15053)
- 划(12996)
- 策(12282)
- 企业经济(11852)
- 中国(11300)
- 和(11020)
- 制(10970)
- 经营(10921)
- 贸(10886)
- 贸易(10877)
- 易(10650)
- 技术管理(10406)
- 理论(10194)
- 机构
- 学院(166543)
- 大学(155265)
- 济(75565)
- 经济(74497)
- 管理(72643)
- 理学(62571)
- 理学院(62133)
- 管理学(61598)
- 管理学院(61305)
- 研究(47395)
- 中国(39574)
- 财(33901)
- 农(31767)
- 京(31438)
- 财经(27005)
- 科学(26422)
- 江(26212)
- 农业(25239)
- 业大(25045)
- 经(24420)
- 所(23012)
- 中心(22181)
- 商学(21914)
- 经济学(21892)
- 商学院(21754)
- 经济管理(21599)
- 研究所(20420)
- 州(20298)
- 经济学院(19893)
- 财经大学(19539)
- 基金
- 项目(106857)
- 科学(86519)
- 研究(80041)
- 基金(78473)
- 家(67081)
- 国家(66429)
- 科学基金(59892)
- 社会(53754)
- 社会科(51259)
- 社会科学(51242)
- 省(44579)
- 基金项目(41451)
- 自然(37796)
- 自然科(36992)
- 自然科学(36986)
- 自然科学基金(36427)
- 教育(34752)
- 划(34425)
- 业(31961)
- 编号(31294)
- 资助(30814)
- 创(26783)
- 发(24494)
- 创新(24003)
- 重点(23488)
- 部(23085)
- 制(22591)
- 国家社会(22501)
- 成果(22297)
- 课题(20745)
共检索到245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翔 何欢浪
本文基于我国企业微观数据,利用清洁生产行业标准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清洁生产标准实施后的制造业企业"产品质量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清洁生产环境规制尽管在短期内存在"负向挤出效应",但会通过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成本投入效率两大途径在长期显著促进企业产品质量升级,并且政策的影响存在"时间堆积效应"。拓展性分析发现,合规成本规模的差别性、要素密集度的异质性与政策执行的严格性是清洁生产环规规制对企业产品质量产生分化影响的重要原因。进一步通过行业产品质量的动态分解发现,行业产品质量升级的54.80%源自清洁生产环境规制带来的资源再配置效应。本文对于认识如何通过绿色转型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清洁生产 绿色转型 产品质量升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翔 何欢浪
本文基于我国企业微观数据,利用清洁生产行业标准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清洁生产标准实施后的制造业企业“产品质量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清洁生产环境规制尽管在短期内存在“负向挤出效应”,但会通过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成本投入效率两大途径在长期显著促进企业产品质量升级,并且政策的影响存在“时间堆积效应”。拓展性分析发现,合规成本规模的差别性、要素密集度的异质性与政策执行的严格性是清洁生产环规规制对企业产品质量产生分化影响的重要原因。进一步通过行业产品质量的动态分解发现,行业产品质量升级的54.80%源自清洁生产环境规制带来的资源再配置效应。本文对于认识如何通过绿色转型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清洁生产 绿色转型 产品质量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卫斌
低碳经济转型有助于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对跨境电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基于2011-2021年237家沪深A股上市跨境电商企业,实证检验低碳经济转型对跨境电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并就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展开探讨。研究表明:低碳经济转型有助于提升跨境电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且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低碳经济转型对高收入地区、东部地区跨境电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绿色技术创新在低碳经济转型影响跨境电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据此,提出完善产业低碳绩效考核制度、打造差异化外贸格局以及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跨境电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万淑贞 葛顺奇 罗伟
文章采用2008~2015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进出口、经营和并购数据,以出口产品质量为切入点,在改进出口产品质量测算方法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了跨境并购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微观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跨境并购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并且该负效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目标企业的知识资产和并购方自身的出口与生产调整是跨境并购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渠道。前者影响并购方的研发,后者则直接促使并购方向目标企业所在地转移生产以替代原有的出口。结合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的分析,以及基于行业、产品和企业的子样本分析,均表明文章结论的稳健性。
关键词:
跨境并购 对外直接投资 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萍 蔡玲
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既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进入新时期的战略抉择,更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探究出口高质量发展是否能够作为推动中国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新途径,基于2003—2018年中国2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测算了城市出口产品质量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实证检验了出口产品质量发展对中国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出口产品质量发展显著促进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其重要作用机制是产业升级,且环境规制与企业家精神起到了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但分样本考察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发现,资源型城市的环境规制弱化了出口产品质量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萍 蔡玲
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既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进入新时期的战略抉择,更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探究出口高质量发展是否能够作为推动中国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新途径,基于2003—2018年中国2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测算了城市出口产品质量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实证检验了出口产品质量发展对中国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出口产品质量发展显著促进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其重要作用机制是产业升级,且环境规制与企业家精神起到了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但分样本考察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发现,资源型城市的环境规制弱化了出口产品质量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晓静
对2007—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指数值进行了测算,通过动态面板和动态GMM对GTFP受到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影响进行了检验。研究结论表明:在2007—2021年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东部地区的增速与中部和西部地区有着较大的差异性,GTFP受到区域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且随地区不同存在差异性;在引入一系列控制变量以后,GTFP受到区域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依然显著,且在分析内生性和替换核心解释变量以后,研究结果依然稳健有效;通过门槛检验,环境规制、制度环境和所有制结构在GTFP受到区域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过程中存在非线性的门槛效应。同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兰冰 路少朋
企业是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高速公路通车为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提供了可能。本文以高速公路连通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定量识别高速公路通达性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速公路连通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市场接入效应"和"创新促进效应"是高速公路推动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有效机制;高速公路连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呈现异质性特征,这种异质性主要源于企业性质、行业特性与城市区位等因素差异,非国有企业、高资本密集度和低竞争度行业企业以及中心城市企业的影响效应更加突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研究,对于深刻理解高速公路建设的政策涵义和探索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殷德生 唐海燕 黄腾飞
本文构建了国际贸易、企业异质性与产品质量升级的基本理论框架,在贸易均衡中纳入异质性企业与产品质量范围等因素,细致考察了贸易成本、技术溢出、规模经济对企业异质性与产品质量的影响渠道和结果,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质量为何随着贸易开放而提高的现象做出了理论解释。研究发现,贸易开放不仅通过贸易成本下降促进产品质量升级,而且给中间产品部门带来了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和规模经济,进而激励着发展中国家的模仿活动和发达国家的创新活动。在此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质量升级具有资本品(机器)偏向的特征,发达国家的产品质量升级具有创新(技术)偏向的特征。
关键词:
国际贸易 企业异质性 产品质量升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威剑 李梦洁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出口目的国市场消费者偏好对企业最终产品与中间投入品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企业的微观数据,同时控制出口成本、企业规模与企业出口密集度等变量,验证理论模型的结论。结果表明,企业最终产品质量会随着出口目的国市场收入水平的增加而显著提高,部分原因可能来自于中间投入品的质量升级。最后,分别采用海关数据与世界银行数据构建相关替代指标与目的国收入水平的工具变量,在控制内生性问题的情形下,进一步考察目的国市场对于出口企业产品升级的直接与间接影响,以验证模型的稳健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苏丹妮 盛斌 邵朝对
中国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攻关期,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是推动质量变革、打造质量强国和贸易强国的重中之重。本文使用2000—2007年中国微观数据对表征本地化生产体系的产业集聚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产业集聚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这意味着,总体而言,在中国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经济大于产业集聚带来的过度竞争效应。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和样本选择偏差后,结果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经济在一般贸易企业、私营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占优于产业集聚带来的过度竞争效应,进而使得产业集聚对这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产业集聚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固定成本投入效率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行业出口产品质量动态分解结果显示,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64.98%归因于资源再配置效应,而且其是产业集聚促进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永进 施炳展
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模型阐述了上游垄断影响企业产品质量选择的作用渠道,并澄清了其阻碍产品质量升级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克服了以"价格法"衡量产品质量的局限性,结合《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采用"回归反推方法"对中国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上游垄断对产品质量升级的作用取决于垄断的成因以及下游的竞争程度:由政府保护所形成的垄断明显不利于产品质量升级;由企业自身的高效率所导致的垄断对下游产品质量升级的作用与下游竞争程度有关,下游竞争程度越高,则其正面作用越小。随着下游行业竞争的放开,其负面作用正在逐步凸显。
关键词:
上游垄断 产品质量升级 政府保护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田露露 韩超 刘自敏
绿色信贷作为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金融政策工具,对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以2007年中国绿色信贷政策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为契机,利用2004—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样本,结合地方城市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方法考察绿色信贷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实施显著提升了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且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绿色信贷主要通过激励企业研发投入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两个途径促进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绿色信贷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在企业、行业和地区间存有差异,对国有企业、成长期企业、大型企业,以及归属于资本密集中间型行业、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企业提升作用更大。本文的研究为绿色信贷助力制造业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明月 李颖明 刘释疑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同时受到风险水平和企业管理能力的影响。论文基于第十二次私营企业调查获得的42 483家民营企业数据样本展开实证研究,分别检验产品质量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对绿色工艺创新、绿色产品创新的影响,以及企业管理能力对上述四对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产品质量风险负向影响绿色工艺创新、绿色产品创新;市场竞争风险负向影响企业绿色产品创新,但是对绿色工艺创新的影响不显著。(2)企业管理能力越强,采取绿色技术创新的可能性越大。(3)就高管理能力的企业而言,产品质量风险会促进绿色工艺创新、绿色产品创新策略的采取;而低管理能力企业中,结果刚好相反。高管理能力企业组中,市场竞争风险正向促进绿色产品创新;在低管理能力组中,结果刚好相反。企业管理能力对市场竞争风险与绿色工艺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4)企业内在特质也是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策略采取的关键因素,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明月 李颖明 刘释疑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同时受到风险水平和企业管理能力的影响。论文基于第十二次私营企业调查获得的42 483家民营企业数据样本展开实证研究,分别检验产品质量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对绿色工艺创新、绿色产品创新的影响,以及企业管理能力对上述四对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产品质量风险负向影响绿色工艺创新、绿色产品创新;市场竞争风险负向影响企业绿色产品创新,但是对绿色工艺创新的影响不显著。(2)企业管理能力越强,采取绿色技术创新的可能性越大。(3)就高管理能力的企业而言,产品质量风险会促进绿色工艺创新、绿色产品创新策略的采取;而低管理能力企业中,结果刚好相反。高管理能力企业组中,市场竞争风险正向促进绿色产品创新;在低管理能力组中,结果刚好相反。企业管理能力对市场竞争风险与绿色工艺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4)企业内在特质也是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策略采取的关键因素,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