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66)
- 2023(16672)
- 2022(14513)
- 2021(13692)
- 2020(11465)
- 2019(26029)
- 2018(25927)
- 2017(49898)
- 2016(27335)
- 2015(30637)
- 2014(30258)
- 2013(29478)
- 2012(27409)
- 2011(24892)
- 2010(25235)
- 2009(23289)
- 2008(22989)
- 2007(20492)
- 2006(18342)
- 2005(16489)
- 学科
- 济(102244)
- 经济(102102)
- 管理(87650)
- 业(82772)
- 企(71041)
- 企业(71041)
- 方法(43803)
- 数学(36786)
- 数学方法(36254)
- 财(30382)
- 农(28761)
- 中国(28747)
- 业经(25107)
- 制(24637)
- 技术(23930)
- 学(23367)
- 地方(19938)
- 理论(19413)
- 贸(18975)
- 贸易(18964)
- 农业(18958)
- 务(18767)
- 财务(18686)
- 财务管理(18648)
- 银(18449)
- 易(18416)
- 银行(18392)
- 企业财务(17718)
- 行(17556)
- 融(17187)
- 机构
- 大学(387481)
- 学院(385011)
- 济(153092)
- 管理(152624)
- 经济(149607)
- 理学(131260)
- 研究(130807)
- 理学院(129779)
- 管理学(127644)
- 管理学院(126919)
- 中国(97927)
- 京(83098)
- 科学(79514)
- 财(74548)
- 所(65654)
- 农(60074)
- 研究所(59278)
- 江(58777)
- 中心(58656)
- 财经(58071)
- 业大(55550)
- 北京(52795)
- 经(52723)
- 范(51768)
- 师范(51318)
- 院(47588)
- 州(46776)
- 农业(46717)
- 经济学(45348)
- 财经大学(43002)
- 基金
- 项目(257267)
- 科学(203353)
- 研究(191873)
- 基金(186107)
- 家(161323)
- 国家(159947)
- 科学基金(137791)
- 社会(119938)
- 社会科(113605)
- 社会科学(113578)
- 省(100535)
- 基金项目(98269)
- 自然(89019)
- 教育(88717)
- 自然科(86935)
- 自然科学(86913)
- 自然科学基金(85377)
- 划(84655)
- 编号(78579)
- 资助(75985)
- 成果(65600)
- 重点(57620)
- 部(57178)
- 创(56760)
- 课题(54914)
- 发(54471)
- 创新(52385)
- 制(50089)
- 教育部(49242)
- 项目编号(48743)
- 期刊
- 济(173501)
- 经济(173501)
- 研究(118664)
- 中国(79557)
- 管理(59257)
- 学报(58875)
- 财(57338)
- 科学(55235)
- 农(54821)
- 教育(49530)
- 大学(45236)
- 学学(42169)
- 农业(37761)
- 融(36240)
- 金融(36240)
- 技术(35540)
- 财经(28382)
- 业经(27691)
- 经济研究(26878)
- 经(24268)
- 问题(21592)
- 图书(20714)
- 科技(20363)
- 业(19625)
- 技术经济(19616)
- 理论(18823)
- 现代(17844)
- 版(17791)
- 坛(17087)
- 论坛(17087)
共检索到581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俊 王俊杰 刘丹
整理文献发现:清洁技术的概念及其衡量指标还没有被权威的界定;技术创新方向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方面理论和实证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清洁技术创新的政策激励机制研究主要围绕着庇古的税收理论和科斯的产权理论等方面展开。研究结论认为推动技术创新转向清洁技术的轨道,需要偏向性而非中性的激励政策来打破传统高排放技术进步的路径锁定,但是政策激励效应必须控制在外部性的约束范围内。
关键词:
清洁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方向 政策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俊 王俊杰 刘丹
整理文献发现:清洁技术的概念及其衡量指标还没有被权威的界定;技术创新方向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方面理论和实证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清洁技术创新的政策激励机制研究主要围绕着庇古的税收理论和科斯的产权理论等方面展开。研究结论认为推动技术创新转向清洁技术的轨道,需要偏向性而非中性的激励政策来打破传统高排放技术进步的路径锁定,但是政策激励效应必须控制在外部性的约束范围内。
关键词:
清洁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方向 政策激励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少杰
一、引言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具有关键性的重要作用。技术创新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如何激励技术创新,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促使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中国也是世界各国在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与先进的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这个问题对于技术和经济都很落后的中国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因而问题的解决也就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翔
1、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必要性。第一,技术创新成果的“溢出”效应与收益的非独占性。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其主要输出有创新信息、新的技术及其物业而成的产品等。可以讲,这些无形的知识及其物化了的实物产品都可以在技术创新的任何一个过段、环节“溢出”,被其他厂家们掌握得以分享创新带来的收益。由于复制、模仿知识要比创新容易得多,所以复制者(模仿者)可以在较少研制成本下生产出来,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火弟 蒲勇健
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并不高,大多数企业的产品并没有国际竞争力。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面对国内外日益激烈竞争的市场,如何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激励机制 竞争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振永 党兴华
技术创新对推动企业及产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我国企业目前的状况看,技术创新水平并不高,大多数企业的产品并没有国际竞争力。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我国已经正式加入WTO,国内外的竞争将日益激烈,如何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廖耀华
研究认为,对技术创新的薪酬激励机制设计要与技术创新者的内在动因相结合。本文通过对2013年在日本举行的"国际技术创新者调查"数据定量研究认为,一个具有长期奖励制度设计、研究成果的合理分配和归属的制度,是技术创新薪酬激励设计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薪酬激励 研发风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静波 齐建国
一、激励理论探源 激励理论是组织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现代经济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求参与活动的各个方面接受或实施有效的组织和协调。激励问题存在于任何一个组织当中,组织者促成组织成员的行为目标与组织的目标相容的主要手段,就是激励。对激励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千帆 方超龙 胡丹丹
一个由制造商和供应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中,制造商通过价格补贴和转移支付的方式激励供应商进行技术创新的契约机制。在三种博弈形式下制造商与供应商的选择策略及利润函数,结果表明:协同创新时,供应链系统能够达到有效帕累托最优。同时Rubinslein讨价还价模型对供应链系统的剩余价值进行再分配。
关键词:
供应链 协调创新 激励 博弈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维双
政府与技术创新扩散企业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表现出若干激励冲突。政府通过政策组合和优化市场环境管理手段可以有效地抑制或弱化这些冲突的发生。在分析政府与技术创新扩散主体之间的激励冲突的基础上,对政府管理的政策激励机制和市场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从政策激励和市场激励两方面构建了基于政府管理的技术创新扩散激励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继东 杨月巧 马志超
深入探讨绿色技术创新利益攸关方之间的博弈关系,研究制约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诸多因素,提出从政府规制、行业中介组织监督评价、消费逆向拉动、顾客参与因素等四方面的激励机制,为构建绿色创新型经济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时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立春
一、引言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政府要创造诸如知识产权保护、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君 蔡印成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毕娟
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市场失灵,使技术创新的核心主体——企业难以获得技术创新的全部收益,需要一定的激励。政府激励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激励性规制理论,为企业技术创新政府激励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新的理念和理论支持,服务型政府建设与政府激励的内在一致性,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激励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