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18)
- 2023(16753)
- 2022(14514)
- 2021(13336)
- 2020(11226)
- 2019(25766)
- 2018(25550)
- 2017(49270)
- 2016(26745)
- 2015(29938)
- 2014(29855)
- 2013(29498)
- 2012(27398)
- 2011(24860)
- 2010(25008)
- 2009(22978)
- 2008(22632)
- 2007(20235)
- 2006(17962)
- 2005(16332)
- 学科
- 济(112861)
- 经济(112714)
- 管理(79799)
- 业(75212)
- 企(61587)
- 企业(61587)
- 方法(47797)
- 数学(41269)
- 数学方法(40857)
- 中国(32383)
- 农(30347)
- 财(29948)
- 地方(26991)
- 业经(26158)
- 制(24440)
- 学(21922)
- 农业(20467)
- 贸(19750)
- 贸易(19734)
- 银(19187)
- 银行(19141)
- 易(19054)
- 融(18649)
- 金融(18646)
- 行(18324)
- 务(18188)
- 财务(18108)
- 财务管理(18063)
- 环境(17857)
- 技术(17786)
- 机构
- 大学(380174)
- 学院(377261)
- 济(153921)
- 经济(150531)
- 管理(148943)
- 研究(129277)
- 理学(127617)
- 理学院(126209)
- 管理学(124186)
- 管理学院(123494)
- 中国(98420)
- 京(82516)
- 科学(77482)
- 财(74546)
- 所(64538)
- 农(59337)
- 中心(58727)
- 财经(58139)
- 研究所(58028)
- 江(57117)
- 业大(54239)
- 北京(52823)
- 经(52760)
- 范(50197)
- 师范(49745)
- 院(47107)
- 经济学(46418)
- 州(46122)
- 农业(45801)
- 财经大学(43088)
- 基金
- 项目(252139)
- 科学(198713)
- 研究(187498)
- 基金(182608)
- 家(157879)
- 国家(156526)
- 科学基金(134964)
- 社会(118462)
- 社会科(112348)
- 社会科学(112324)
- 省(98004)
- 基金项目(96439)
- 自然(86162)
- 教育(85814)
- 自然科(84131)
- 自然科学(84115)
- 自然科学基金(82602)
- 划(82204)
- 编号(76928)
- 资助(75515)
- 成果(63494)
- 发(56189)
- 重点(56133)
- 部(55938)
- 课题(53135)
- 创(52297)
- 创新(48797)
- 制(48774)
- 国家社会(48743)
- 教育部(48398)
- 期刊
- 济(175975)
- 经济(175975)
- 研究(117393)
- 中国(78963)
- 财(57254)
- 学报(57186)
- 管理(56712)
- 农(54659)
- 科学(52985)
- 教育(44933)
- 大学(44234)
- 学学(41208)
- 融(37596)
- 金融(37596)
- 农业(37410)
- 技术(33303)
- 业经(28877)
- 财经(28855)
- 经济研究(27415)
- 经(24539)
- 问题(22734)
- 图书(20985)
- 业(19087)
- 理论(18915)
- 技术经济(18525)
- 科技(17902)
- 实践(17148)
- 践(17148)
- 现代(17107)
- 贸(17054)
共检索到576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夏仕亮 曹家和 吴国松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签订京都议定书以来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数量最多的东道国,之前的研究文献鲜有对省级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分布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考虑到中国具体的政治、经济、地理多样性背景,本文通过对2004~2011年已经审批通过的所有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数量变量及相关解释变量的变截距固定效应面板检验,发现各省份的电力消费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外资流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布局。研究结果发现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主办方更多考虑到减排项目的经济效益,从而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选择落户在电力消费水平较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外资流入不太积极的省份地区,间接说明发展清洁机制项目对于缩小经济发达省份与欠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智洺 何冰雁 沈天苗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文章考察了我国2007-2012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CDM项目数量,借鉴离散型非线性模型——负二项式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对CDM在中国区域分布结构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地区人均GDP、电力消费、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以及外商投资对CDM项目分布结构存在影响:地区人均GDP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对CDM项目分布存在负向影响;电力消费对CDM项目分布存在正向影响;外商投资与CDM项目则存在非线性U型关系。最后,从我国碳减排、碳交易市场建立方面给出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接玉芹
本文基于我国2001—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部分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来检验教育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外溢作用。研究发现,我国整体教育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外溢作用系数是0.23,低于国际水平,而东中西三大地区则分别是-3.10,1.01和0.27;我国以及三大地区的教育部门的生产力都低于非教育部门。因此,整体而言,我国必须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但是要根据三大地区的不同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教育投资,同时也要重点提高教育部门的生产力。
关键词:
教育投资 外溢作用 变系数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春
本文基于2000年-2012年全国30个省际的面板数据,对地区金融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以及加入技术创新后地区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地区金融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抑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地区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的联合作用有利于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会抑制第二产业的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丁日佳 刘瑞凝 张倩倩
数字普惠金融是近年来我国新兴的金融模式,其产生的经济社会影响备受关注,但关于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借鉴工具变量法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存在积极的影响,在行业和地区间存在异质性。其中,数字普惠金融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程度高于生活性服务业,对中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大于东西部地区。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加快城镇化建设、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以及促进要素市场发育来发挥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援成 肖德勇
本文在论证我国省际层面存在自然资源诅咒的同时,重点研究了制约资源诅咒现象的经济因素。通过模型的构建和运用面板门槛回归分析,我们认为人力资本的投入水平是制约我国省际层面资源诅咒存在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投入能够有效地解决资源诅咒现象。另外,实证结果还揭示了金融支持作为缓解资源诅咒重要途径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解决资源的硬约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孔令丞 张晶
基于30个省的面板数据,观测到环境规制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呈倒U型;进一步用门槛检验确定规制强度区间,对处于不同区间的地区提出产业转型升级的方案,为新常态下实现产业发展和环境友好双赢提供依据。
关键词:
规制强度区间 产业转型升级 门槛值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孔令丞 张晶
基于30个省的面板数据,观测到环境规制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呈倒U型;进一步用门槛检验确定规制强度区间,对处于不同区间的地区提出产业转型升级的方案,为新常态下实现产业发展和环境友好双赢提供依据。
关键词:
规制强度区间 产业转型升级 门槛值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方文全
本文在概括性描述我国金融发展的典型事实并重新构造度量指标的基础上,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我国金融发展的决定因素,证实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对我国金融发展有显著的作用,其中财政赤字对经济货币化指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重新构造的金融相关比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以股票资产交易额衡量的资本市场发展指标具有显著的反向影响;而金融发展指标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不显著,政府的扩张性支出行为驱动的金融发展即通过提高资本积累而不是资本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但这种增长的可持续性是不容乐观的。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深化财政体制
关键词:
财政赤字 金融发展 资本积累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则祥 武学强
新常态下如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是当前突出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严重错配现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降低,极大地影响了金融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协调性与均衡性,且其在不同省份之间也存有较大的差异。以2008-2015年全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指数法分别测度及分解各省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无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值,实证分析影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及其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则祥 武学强
新常态下如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是当前突出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严重错配现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降低,极大地影响了金融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协调性与均衡性,且其在不同省份之间也存有较大的差异。以2008-2015年全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指数法分别测度及分解各省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无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值,实证分析影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及其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群华
运用2002—2013年省际数据和面板数据估计技术,考察了金融深度和政府对金融系统的干预对我国区域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深度对以专利表示的地区创新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且这种影响对外观设计专利等小型创新的影响要比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等更为复杂的创新影响更大,但政府干预并未明显降低区域创新表现的资源分配效率。
关键词:
区域金融系统 FDI 创新专利 区域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屠年松 方玉
金融和科技同属经济发展的两大核心元素,而科技创新又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因此,采用我国2000—2015年30个省份的科技创新数据,研究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规模对科技创新存在明显的带动性,但是金融市场效率的功效尚未显现。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推动科技创新水平的相关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屠年松 方玉
金融和科技同属经济发展的两大核心元素,而科技创新又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因此,采用我国2000—2015年30个省份的科技创新数据,研究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规模对科技创新存在明显的带动性,但是金融市场效率的功效尚未显现。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推动科技创新水平的相关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雪松 凌江怀
技术进步是解决当前全球及我国面临的经济增速放缓问题的重要突破点,通过理论分析表明,金融发展通过对企业技术研发提供资金和分担科技创新的风险,以及通过对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和贫困学生提供贷款培养出更多科研创新人才等途径对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虽然目前我国金融规模的增长对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金融效率的提高却对技术进步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一结果启示我国在放开金融管制、提高金融效率的同时也应重视金融效率提高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的管理和防范,并应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智慧物流发展水平的动态测评——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中国OFDI的法律制度寻求动机研究——扩展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流通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三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区域金融发展与FDI流入规模的实证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社会资本对我国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地方政府行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