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64)
2023(13095)
2022(10916)
2021(9935)
2020(7863)
2019(18111)
2018(17709)
2017(33435)
2016(18139)
2015(20575)
2014(20679)
2013(20711)
2012(19655)
2011(18087)
2010(18177)
2009(16784)
2008(16745)
2007(15248)
2006(13788)
2005(13090)
作者
(52434)
(43702)
(43663)
(41352)
(28030)
(20765)
(19691)
(16892)
(16818)
(15696)
(15122)
(14732)
(14165)
(14133)
(13982)
(13593)
(13050)
(12806)
(12745)
(12336)
(11221)
(10665)
(10508)
(10040)
(9863)
(9790)
(9789)
(9680)
(8853)
(8661)
学科
(85407)
经济(85297)
管理(55624)
(49365)
(39072)
企业(39072)
中国(29323)
方法(29094)
数学(25358)
数学方法(25209)
(22886)
(20918)
地方(20723)
(20571)
业经(19403)
环境(17795)
(17770)
贸易(17750)
(17251)
(17119)
银行(17103)
(16983)
金融(16980)
(16656)
(14791)
农业(14586)
(14103)
(13749)
(12227)
(12184)
机构
学院(265955)
大学(265735)
(122712)
经济(120459)
研究(100268)
管理(97713)
理学(81667)
理学院(80738)
中国(80502)
管理学(79776)
管理学院(79269)
(59098)
(57995)
科学(54893)
(50288)
财经(45274)
中心(44785)
研究所(44670)
(41102)
(41064)
(40841)
经济学(39356)
北京(37832)
(36010)
经济学院(35189)
(34603)
师范(34302)
财经大学(33460)
业大(33449)
(32456)
基金
项目(166801)
科学(133100)
研究(126795)
基金(122497)
(105781)
国家(104921)
科学基金(89921)
社会(83887)
社会科(79792)
社会科学(79776)
基金项目(63182)
(63017)
教育(57366)
自然(53896)
(53493)
自然科(52626)
自然科学(52613)
自然科学基金(51692)
资助(50208)
编号(50056)
成果(42090)
(41361)
(38635)
重点(38125)
课题(36112)
(36085)
国家社会(35965)
(34993)
发展(34126)
教育部(33791)
期刊
(146226)
经济(146226)
研究(90377)
中国(63321)
(45663)
管理(39995)
(39508)
科学(36518)
学报(36158)
(33554)
金融(33554)
教育(29718)
大学(28651)
学学(26824)
农业(26695)
经济研究(24138)
财经(23941)
业经(22912)
技术(22648)
(20732)
问题(19139)
(17473)
国际(16154)
世界(15799)
(14730)
技术经济(13068)
理论(12312)
现代(11984)
经济问题(11977)
商业(11770)
共检索到434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羊志洪  鞠美庭  周怡圃  王琦  
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创设的实现全球碳减排目标的三大灵活机制之一,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其在我国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也对我国参与国际碳市场和构建国内碳市场带来了风险与障碍。针对于此,本文对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类型、数量、注册、签发等情况进行对比,发现我国虽然项目众多,但发展极不平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法律保障机制缺失,项目减排潜力发挥不充分,缺乏对转让技术的科学评估等。然后,通过介绍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在2012年"后京都时期"的发展趋势,揭示了中国在这一过程中所承担的项目投资减少、成本增加等市场风险以及"碳泄漏"等环境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佳宁  
碳排放权交易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创新和金融创新工具。对国内外碳排放权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剖析了碳排放权市场配额分配、法规创设、监督与处罚等核心机制设计问题,并以期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提供政策性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诗鸿  秦路  
本文通过数据分析发现:(1)中国是清洁发展机制(CDM)注册项目与签发核证减排量(CERs)的大国,从按减排类型来看主要集中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从减排地区来看主要集中在四川省、内蒙古、江苏省、云南省,这无疑会对中国的国家利益产生很大的影响;(2)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进入第三阶段(2013~2020年),将对交易机制进行大幅度改革,从目前来看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导致碳排放权价格的下降或者剧烈波动;(3)从欧洲能源交易所2008年3月25日至2012年1月31日的交易数据发现,期货市场对于非均衡状态的敏感性不如现货市场,调整速度滞后于现货市场;(4)从世界来看,发达国家已经纷纷展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举   钱新新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影响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并从七个试点省份出发,选取2006—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对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的环境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和提升工业低碳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促进中国工业的低碳转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通过成本约束和结构升级途径促进工业低碳转型,而技术进步途径的作用尚未实质性显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研发水平更高的地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和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而在外商投资水平更高的地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
[期刊] 改革  [作者] 蓝虹  陈雅函  
碳交易是以碳定价为基础、旨在减少碳排放的市场激励机制。《京都议定书》签署后,碳交易市场制度体系的构建成为发达国家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措施。十多年来,国际上以《京都议定书》为基础的全球碳交易市场、以欧盟EU ETS为代表的国家级碳交易市场以及中国碳交易试点城市等区域减排交易市场的发展,为我国碳交易市场制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经验。我国碳交易市场制度体系的建构,从各地区的试点,到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构,已经历整整十年,在碳减排和区域环境目标的实现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在未来碳交易市场发展和制度体系建设中,应重点规避碳交易市场制度体系中配额超发分配的风险,加速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立法,发展多层次碳交易市场,不断创新碳金融工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聂正标  莫兰  
2021年7月,我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正式开始交易。全国碳市场在首个履约周期内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000多家,累计成交额达84.92亿元,碳价格从48元/吨的初始补贴价格开始温和上涨。全国碳市场已完成首个履约周期,无论是减排总量还是行动决心都表现亮眼。我国立志走出一条减排增效和经济发展有机统一、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统筹兼顾的新路,充分体现了我国应对气候挑战的信心、决心与恒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余慧超  王礼茂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与全球气候变暖紧密相连的国际条约《京都议定书》一直以来被世人所关注。而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是《京都议定书》所建立的以成本有效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实施温室气体减排的3种灵活机制之一。它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基于项目的合作形式。推行该机制不仅可减少发达国家在国内实施碳减排的高额成本,又可促进发展中国家获得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技术和急需资金。被认为是一种“双赢”政策。该文从中国CDM项目市场占全球份额的角度,在假设2010年所有非附件Ⅰ国家CDM项目实施率为70%的情景下,分析得出2010年中国基于清洁发展机制开发碳市场的规模是0.525×108tC,相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谢飞  李春毅  孟祥明  
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碳交易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京都议定书》,自2004年开展以来,经历过蓬勃发展,也遭遇过萧条与衰退。我国作为CDM碳交易最大的供给国,回顾与梳理CDM碳交易的兴衰起伏对于指导我国当前开展的7省市碳交易市场试点和未来建立国内碳交易市场、促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朱敏  李晓红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根据《京都议定书》建立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减排温室气体的灵活机制。通过该机制,我国企业可以将碳排放权出售给发达国家来获取收益,这使得可交易的碳排放权对企业的决策和经济效益产生影响。文章以我国新会计准则的理论和实务导向为基础,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排污权处理建议,探讨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会计记录与信息披露,以期能为我国企业在这方面制定相关会计准则规范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梅园  綦久竑  马骏  
碳交易市场是购买和出售碳信用的新兴金融市场,林业碳汇交易是碳交易市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林业碳汇交易面临的主要问题单位减排量成本偏高林业碳汇项目的总体成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次性成本,包括项目开发成本与审定成本;另一类是持续性成本,指每次签发时的监测与核证成本。从市场询价来看,一次性成本中项目开发成本为10万~20万元,审定成本为10万~20万元;持续性成本中监测成本为10万~15万元/次,核证成本为5万~10万元/次。一般林业碳汇项目每5年签发1次,则林业碳汇项目一个签发周期内的总成本在35万~65万元。相比之下,由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波  
空间灵活性决定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流动性水平和定价机制效率,但目前我国采取的是"先试点后推广"的自下而上的碳交易市场构建模式,这会导致市场的碎片化问题。如何将多个并行运转的区域碳交易市场进行连接,构建全国性市场,是中央计划者必须要提前考量的问题。市场连接的目标是建立统一的价格信号,这需要设计一系列宏观调控工具,在避免系统失灵的同时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本文从碳交易市场的定价机制出发,研究了惩罚水平与排放权短缺的概率预期对价格信号的决定性因素,同时讨论了最新的价格管理机制——价格上下限,安全阀机制,动态分配等,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渐进式宏观调控策略。该策略通过运用一系列宏观调控工具(惩罚水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志雄  王宇露  
为推动我国强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形成有效市场,本文结合碳排放权交易的特点,运用价格价值理论、价格市场理论和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等理论,揭示了强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双层价格形成机制架构,并以此为基础,剖析了我国7个试点的强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运行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优化价格形成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贺胜兵  周华蓉  田银华  
关键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贺胜兵  周华蓉  田银华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企业参与碳交易的重要形式,本文基于反事实分析框架,采用匹配估计量方法进行参数估计,选择实施CDM项目最多的火电、钢铁、水泥三个行业的上市公司分析项目实施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碳交易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性:CDM项目显著提高了火电企业和水泥企业的经营绩效;实施CDM项目对钢铁企业绩效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如果没有实施CDM项目的企业实施该项目,将会显著恶化企业经营绩效。为促进业绩增长,企业碳交易决策应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审慎评估项目盈利前景,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宜企业自身特点的碳减排方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邹亚生  孙佳  
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寻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之路,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新课题。现阶段,碳交易作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暖的主要手段,在世界范围内的节能减排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旨在探讨构建适合我国国情与低碳经济发展的碳交易市场体系,在总体把握碳交易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基本现状,对我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