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99)
2023(20745)
2022(17815)
2021(16468)
2020(13786)
2019(31305)
2018(31006)
2017(59208)
2016(32244)
2015(36172)
2014(36079)
2013(35524)
2012(33172)
2011(30226)
2010(30485)
2009(28294)
2008(27707)
2007(24656)
2006(22112)
2005(20169)
作者
(92553)
(76772)
(76456)
(72547)
(49258)
(36594)
(34725)
(29913)
(29236)
(27785)
(26269)
(26023)
(24599)
(24541)
(24053)
(23735)
(22855)
(22495)
(22166)
(22110)
(19441)
(18977)
(18531)
(17553)
(17240)
(17160)
(17119)
(17032)
(15475)
(15286)
学科
(134168)
经济(134003)
管理(96831)
(91398)
(73855)
企业(73855)
方法(55170)
数学(47671)
数学方法(47144)
中国(40916)
(38482)
(35815)
业经(30410)
地方(29564)
(29343)
(27017)
(26797)
贸易(26779)
(26006)
农业(25726)
(23610)
银行(23553)
技术(23064)
环境(22732)
(22631)
(22450)
金融(22444)
(20986)
财务(20896)
财务管理(20851)
机构
大学(459735)
学院(458545)
(192029)
经济(187945)
管理(176770)
研究(161544)
理学(151025)
理学院(149339)
管理学(146969)
管理学院(146124)
中国(123941)
(99309)
科学(95376)
(91400)
(81233)
(73325)
研究所(73067)
中心(72570)
财经(71189)
(69636)
业大(64864)
(64718)
北京(63810)
(61595)
师范(61046)
经济学(58517)
(58469)
农业(56847)
(55653)
财经大学(52609)
基金
项目(301456)
科学(238022)
研究(225135)
基金(218748)
(189574)
国家(187974)
科学基金(161161)
社会(143166)
社会科(135726)
社会科学(135697)
(116189)
基金项目(114214)
教育(103885)
自然(102031)
自然科(99587)
自然科学(99566)
(98081)
自然科学基金(97801)
编号(92029)
资助(90778)
成果(76594)
重点(67786)
(67716)
(66835)
课题(64371)
(62566)
国家社会(59252)
教育部(58574)
创新(58444)
(57405)
期刊
(219637)
经济(219637)
研究(144669)
中国(97248)
(69499)
学报(68440)
(68017)
管理(67650)
科学(64653)
教育(56195)
大学(52761)
学学(49325)
(47206)
金融(47206)
农业(46681)
技术(41352)
业经(35456)
经济研究(35444)
财经(35439)
(30451)
问题(28186)
(24492)
(24209)
图书(23363)
技术经济(22994)
理论(21539)
科技(21371)
世界(21288)
国际(21151)
现代(20677)
共检索到707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堃  叶仁道  
清洁发展机制(CDM)下的低碳技术转移,对企业低碳技术进步及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Logit模型和两步骤实证分析,揭示中国CDM项目下低碳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核证减排量(CER)收益是技术转移的根本动力,而项目规模、CER价格及其形成机制、买方类型及其市场势力、政府对此类收益作征税率等因素则可通过影响收益作用于技术转移。此外,由碳交易机构、科研机构或政府部门提供咨询,可显著促进技术转移。中间商亦可凭借专业化优势或资源配置效率产生正面作用,不同程度地抵消其市场势力所致不利影响。尤应关注的是,项目所在地经济落后程度、企业单纯追逐短期经济利益的市场失灵、金融资本的价格操控、已有相似项目的累积等,会显著制约技术转移。最后,文章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华明  赵庆建  
研究了中国的森林资源和碳储量时空分布状况。对清洁发展机制下中国森林碳汇供求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影响中国森林碳汇能力的主要因素。根据中国清洁发展项目管理的实践,总结了中国森林碳汇市场开发中存在的政策、金融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基于产权界定,从财政金融工具和非政府组织角度提出了清洁发展机制下中国森林碳汇市场的政策创新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艳红  段雪梅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我国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国际转移产业一般存在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的特点,这与我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要求相悖。基于碳足迹的研究方法,测度了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碳排放,并对其原因与趋势进行了分析。从政府、市场和企业三个维度探讨了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低碳发展机制;并提出实施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集群化发展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和能效标杆管理的低碳发展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艳红  段雪梅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我国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国际转移产业一般存在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的特点,这与我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要求相悖。基于碳足迹的研究方法,测度了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碳排放,并对其原因与趋势进行了分析。从政府、市场和企业三个维度探讨了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低碳发展机制;并提出实施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集群化发展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和能效标杆管理的低碳发展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名  王茤祥  
目前缺乏从技术转移本质与特征理论视角研究技术转移发展对策,为此,系统分析技术转移的驱动因素、运动机理、构成要素与过程等4个本质维度,以及利益性、势差性和重复性等3个特征维度,比较研究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技术转移发展实践。研究显示,美日韩政府在技术转移过程中起引导作用,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法案、法律和计划等,保护有关参与者利益,制约技术转移的无限制重复;长期稳定的较高水平R&D投入产生大量可供转移转化的技术成果,并在国家宏观层面整合的科研机构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技术转移势差;通过建立区域技术转移中心、大学专利技术转移组织、技术创新中心和技术商业孵化器等形式的技术转移机构,促进技术转移多主体联合,驱动技术转移运动。最后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构建技术转移逻辑框架,提出加强政府引导与制度创新等推动中国技术转移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光谱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互利共赢的减排机制,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分析了CDM的含义以及经济机制,并运用管理学的SWOT模型对我国的CDM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展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诗鸿  秦路  
本文通过数据分析发现:(1)中国是清洁发展机制(CDM)注册项目与签发核证减排量(CERs)的大国,从按减排类型来看主要集中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从减排地区来看主要集中在四川省、内蒙古、江苏省、云南省,这无疑会对中国的国家利益产生很大的影响;(2)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进入第三阶段(2013~2020年),将对交易机制进行大幅度改革,从目前来看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导致碳排放权价格的下降或者剧烈波动;(3)从欧洲能源交易所2008年3月25日至2012年1月31日的交易数据发现,期货市场对于非均衡状态的敏感性不如现货市场,调整速度滞后于现货市场;(4)从世界来看,发达国家已经纷纷展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祎  曹恒河  李昆  
发达国家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向发展中国家企业输出清洁技术工艺存在多重、复杂的利益目标,借助清洁发展机制,发展中国家企业一方面可以获得先进清洁技术、提高自身的环境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会遭遇"技术获援—环境生产率提高—技术依赖—企业减排负担加重"的"绿色困境"。如何正确高效的引进清洁技术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为此,文章运用个案分析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涉及的技术转移以及技术引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琦  刘亚卓  
受国际经济不景气,欧盟碳排放体系配额过剩以及国际气候谈判前景不明朗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碳市场价格暴跌,持续低迷。文章在分析清洁发展机制下碳市场价格的基础上,探讨了清洁发展机制下我国碳市场价格现状,并从国际最终需求,投机需求,国内供给以及国内外政策因素四个角度分析了我国碳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稳定我国碳市场价格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质武  
国际技术转移是指技术在国与国之间的转移。近三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加强,国际技术转移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它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科技进步、加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带有全球普遍性。由于国际技术转移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技术交往活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夏仕亮  曹家和  吴国松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签订京都议定书以来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数量最多的东道国,之前的研究文献鲜有对省级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分布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考虑到中国具体的政治、经济、地理多样性背景,本文通过对2004~2011年已经审批通过的所有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数量变量及相关解释变量的变截距固定效应面板检验,发现各省份的电力消费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外资流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布局。研究结果发现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主办方更多考虑到减排项目的经济效益,从而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选择落户在电力消费水平较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外资流入不太积极的省份地区,间接说明发展清洁机制项目对于缩小经济发达省份与欠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叶国兴  李丕东  陈帅  
充分利用清洁发展机制(CDM)所带来的资金和技术,发展小水电、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小型CDM项目对于提高中国农村地区的能源服务质量,增加就业,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中国CDM项目的开发现状入手,探讨小型CDM项目开发和捆绑的相关问题,并最终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姜全   李效顺   耿艺伟   刘希朝   李光亮  
城镇化与碳排放都是国家关注重点、学界研究热点和政策治理难点。基于经济发展、人口转移和城镇扩张视角,从“产业—人口—土地”多维度分析城镇化与碳排放机制,并综合运用脱钩分析、Kaya-LMDI因素分解和STIRPAT-LSDV模型,实证研究中国城镇化与碳排放机制。结果发现:(1)产业、人口和土地是城镇化的关键物质要素,其交互演变构成碳排放变化的逻辑起点。经济发展、人口转移和城镇扩张是城镇化与碳排放耦合交互的底层逻辑、重要因素和空间保障。(2)加入WTO以来,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城镇化与碳排放耦合关系从弱脱钩转变为增长耦合乃至增长负脱钩。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产业、人口和土地城镇化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逐渐衰竭。(3)1990—2020年,伴随城镇化快速推进,中国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低碳经济结构、人均经济水平、经济规模、城镇人口规模、城镇人口密度、城镇用地规模、城镇用地强度的变动,对碳排放的作用效应分别为1.37亿t、-139.98亿t、-138.61亿t、163.53亿t、223.95亿t、60.41亿t、-25.24亿t、85.66亿t、138.29亿t。(4)2003—2020年,中国能源结构、能源效率、第二三产业占比、城镇人口、城镇建成区面积分别提升1%,碳排放相应增长1.111%、-0.560%、0.771%、0.477%、0.488%,并且城镇化与碳排放交互机制具有时空异质性。研究结果能够为新型城镇化和“双碳”战略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