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2)
- 2023(1667)
- 2022(1321)
- 2021(1380)
- 2020(1118)
- 2019(2503)
- 2018(2287)
- 2017(4040)
- 2016(2290)
- 2015(2740)
- 2014(2773)
- 2013(2876)
- 2012(2667)
- 2011(1989)
- 2010(2109)
- 2009(1944)
- 2008(2326)
- 2007(1915)
- 2006(1575)
- 2005(1343)
- 学科
- 财(19146)
- 管理(12825)
- 财政(11437)
- 业(9858)
- 企(9232)
- 企业(9232)
- 政(9152)
- 务(7503)
- 财务(7501)
- 财务管理(7462)
- 企业财务(7149)
- 济(6670)
- 经济(6663)
- 制(4509)
- 制度(3672)
- 度(3672)
- 中国(3603)
- 体(3323)
- 体制(3142)
- 方法(2927)
- 策(2874)
- 出(2754)
- 地方(2676)
- 政策(2582)
- 支出(2572)
- 及其(2565)
- 数学(2536)
- 数学方法(2529)
- 方针(2476)
- 述(2466)
- 机构
- 学院(28381)
- 大学(27963)
- 财(16423)
- 济(11488)
- 经济(11261)
- 管理(9977)
- 财经(8508)
- 理学(8376)
- 研究(8350)
- 理学院(8313)
- 管理学(8254)
- 管理学院(8205)
- 中国(7688)
- 经(7570)
- 财政(7392)
- 政(6431)
- 财经大学(5935)
- 京(5406)
- 江(5061)
- 科学(4526)
- 所(4433)
- 省(4298)
- 会计(4214)
- 经济学(3758)
- 中心(3682)
- 北京(3468)
- 经济学院(3431)
- 研究所(3403)
- 州(3381)
- 部(3237)
共检索到52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志伟 洪钢
清末的预备立宪活动,曾被学界判断为一场骗局和闹剧。但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分析,从立宪的核心问题——财政状况着眼,可见这场运动有着深刻的财政动因。预备立宪是晚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商民的共同追求。这场运动失败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而不是一场闹剧破产。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彭立峰
在清末立宪运动中,围绕着财政体制的再造,清中央政府旨在高度集权,地方政府意在固化地方财权,而立宪派大力彰扬国民财政权。在复杂的三方博弈中,立宪派所预期的现代财政体制并未出现,但是立宪派首次将民主、法治和自治等理念引入财政领域,大力彰扬国民的财政参与权、自主权和监督权,催生了财政民主主义的中国萌芽。
关键词:
财政民主主义 宪政 财政预算 地方自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一花
财政自利是政府作为“经济人”的一种必然现象。财政自利不仅可以发生在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而且也发生在政府之间。唯有对政府财政活动进行立宪约束,才能从根本上制约政府的过分自利而损害社会或下级政府的行为发生。本文主要从依法建立民主理财、民主决策监督机制,实现纳税人对政府的有效约束以及依法建立政府间合理分权制衡机制等两个方面比较全面的分析了政府财政自利的约束和制衡。
关键词:
政府 财政自利 财政立宪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文旗
财政立宪不仅仅只是在《宪法》中确立财政的基本规则,而且更是通过综合改革,实现民主、法治、公平的宪政理念在实践中得以体现的追求。因此,财政立宪既是—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又是一项长期性的艰巨任务。推进财政立宪不能讲求尽善尽美,一蹴而就,应根据财政立宪所需具备的配置条件,综合考虑,重点突破。财政立宪的路径可设计为:1.注重思想层面对价值理念以及目标追求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必福
财政立宪不仅是世界宪政国家的源头,也是一国实行宪政的基础,在我国更是推动法治国家和宪政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指出财政立宪是通向法治和宪政的重要途径,并对西方财政立宪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对我国财政立宪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我国财政立宪的事项安排和方式选择。
关键词:
财政立宪 宪政建设 路径选择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一花
中国县乡财政困难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政府与社会、政府之间的关系的矛盾。以往在技术层面上修修补补式的改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本文主张采取财政立宪的制度创新思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通过完善法治和建立有效的民主决策监督机制,实现纳税人对政府的根本约束和监督;另一方面是规范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抑制政府间的过分自利倾向,实现政府间的合理分权与制衡。
关键词:
县乡财政 困难 成因 财政立宪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杨芳
一、财政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作为财政改革的重要环节,财政预算改革近年来备受关注。目前,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已初见成效,各地财政预算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但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聂永泰
本期“投资绩效审计系列专题研讨”专栏,围绕“当前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逐步建立,对投资审计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投资领域开展绩效审计从理论和实践上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邀请了4位知名专家和学者进行研讨。他们分别从基于信息平台的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审计、投资绩效审计理论与实践、财政投资评审对审计工作的借鉴以及民用机场建设项目财务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做了较深入的探讨,对正在开展的投资绩效审计颇有裨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文旗
实行财政立宪既是对当前财政问题挑战的主动应对,又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积极回应,更是全面构建公共财政的理性抉择。从国际背景来看,财政立宪还正顺应了世界潮流之趋势。本文主要从我国财政立宪历史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财政立宪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我国财政立宪的发展路径,即从思想引导层面、制度建设层面、机制操作层面以及社会层面协同推进。
关键词:
财政立宪 国家建设 财政改革 路径设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守刚
本文结合时代背景,对西方财政立宪主义的理论、政策主张及其在美国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和阐发。在此基础上,提出该理论对我国财政实践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
财政立宪主义 现代税收 征税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冯智
清末在西藏兴办的近代式的普通教育,是西藏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有史以来最深刻的一次,它给西藏封建农奴制腐化的社会注入了一些近代式的文明因素,近代式教育的文明之花从此开始在西藏萌芽。某些合理的教育思想难能可贵,同时清末西藏教育革新的开展,在某种意义上加强了汉藏文化交流,维护了国家的主权。
关键词:
清末 西藏 近代式教育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李应宝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乡镇财政财务也随着行政体制和分配体制的综合改革推进急需转轨变革,而目前财政财务基本上仍沿袭着旧机制运行,很多方面已严重滞后或混乱,致使原本举步维艰的乡镇财政及财务的诸多遗留问题严重阻滞基层正常运转。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钟宇平 龚放 陆根书
中国高等教育财政筹划刍议钟宇平龚放陆根书一、中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演变1978年以前,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高等教育由国家包办,高校办学经费,无论是基本建设投资,还是教育事业费,几乎完全依赖国家财政拨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和教育...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军
本文拟以某省具体运行情况调查结果为例,探究省管县财政运行体制的相关问题。一、省管县财政体制优势(一)加大激励,县(市)经济发展明显加快省管县财政体制确立后,通过实行激励性转移支付、税收增量返还等政策,较好地发挥了财政杠杆引导作用,不仅缓解了县级财政的压力,而且增强了县(市)发展经济的内在动力,使县(市)政府有更大的积极性来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促进县和县以下经济的繁荣,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