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08)
- 2023(7793)
- 2022(7031)
- 2021(6545)
- 2020(5668)
- 2019(13612)
- 2018(13531)
- 2017(25623)
- 2016(14499)
- 2015(16822)
- 2014(17413)
- 2013(17196)
- 2012(16607)
- 2011(15073)
- 2010(15501)
- 2009(14346)
- 2008(14785)
- 2007(13639)
- 2006(11891)
- 2005(10595)
- 学科
- 济(62021)
- 经济(61958)
- 管理(38177)
- 业(37309)
- 企(28490)
- 企业(28490)
- 方法(28257)
- 数学(24814)
- 数学方法(24539)
- 农(19904)
- 地方(17108)
- 财(15219)
- 学(15132)
- 中国(14943)
- 农业(13300)
- 贸(12943)
- 贸易(12939)
- 业经(12588)
- 易(12484)
- 制(11329)
- 理论(9801)
- 和(9790)
- 环境(9277)
- 务(9040)
- 财务(9013)
- 财务管理(8977)
- 银(8825)
- 融(8818)
- 金融(8815)
- 银行(8788)
- 机构
- 学院(217364)
- 大学(216107)
- 济(83680)
- 经济(81643)
- 管理(78312)
- 研究(74914)
- 理学(66608)
- 理学院(65709)
- 管理学(64333)
- 管理学院(63920)
- 中国(55751)
- 科学(49741)
- 京(46545)
- 农(43699)
- 所(40625)
- 江(40294)
- 财(39179)
- 研究所(36989)
- 业大(35566)
- 中心(35176)
- 农业(34538)
- 范(31193)
- 师范(30840)
- 财经(30755)
- 州(29058)
- 北京(28491)
- 省(27720)
- 经(27462)
- 院(26248)
- 经济学(25342)
- 基金
- 项目(139364)
- 科学(106994)
- 研究(100732)
- 基金(97193)
- 家(85028)
- 国家(84272)
- 科学基金(70334)
- 社会(60177)
- 省(59098)
- 社会科(56650)
- 社会科学(56626)
- 基金项目(52138)
- 划(47717)
- 教育(47240)
- 自然(46445)
- 自然科(45246)
- 自然科学(45226)
- 自然科学基金(44379)
- 编号(42680)
- 资助(40476)
- 成果(35493)
- 重点(32109)
- 发(31098)
- 课题(30535)
- 部(30350)
- 创(28013)
- 科研(26970)
- 计划(26395)
- 创新(26246)
- 大学(25651)
共检索到328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福林 刘瑾
清中期臻于极盛的江西商帮组织会馆,自光绪以降,便逐渐趋于停滞,而另一种跨地域商人的行业同业组织却迅速发展起来,在某些地方甚至取代会馆。清末民国跨地域商人行业组织的兴起及江西商人的融入,表明了湖南的江西帮组织正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分化演变过程。在这过程中,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行业竞争,江西帮的"土著化"以及晚清民国的时政导向是促使江西帮分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清末民国 江西商帮 分化 湖南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福林
清代江西商人大规模入湖南,不论是商业都会,还是穷僻的小县城,甚至是乡野小集镇,到处都有江西商人经营其间,形成"自城邑市镇达乎山陬,列肆以取利者,皆江右人"的局面。江西人在湘营商,出现人数众多、遍布湖湘,财力雄厚、称雄商界,行业庞杂、覆盖面广,名店字号、数代传承的特点,形成了湖南商业"无江西不成市场"的独特格局。
关键词:
江西商人 特点 清代 湖南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龙红飞
晚清的中国社会曾出现过一个艰难的政治转型的实践过程,历经设总理衙门、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和清末新政立宪运动,但最终都不可避免地以悲剧的形式而宣告失败,清王朝也因此走向终结。毋庸置疑,清末政治转型失败是各种"合力"作用的结果。因为政治制度有其运动的惯性,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任何一次政治转型能否成功,其基本原因在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它的变更要受到历史传统、现实环境、主观意志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对历史进行仔细梳理,导致晚清政治转型失败的关键原因有三个:(1)传统政治文化的惰性致使转型缺乏社会动力与活力;(2)传统士人阶层气象的丕变导致组织制度的缺失;(3)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意识形态的崩溃使转型缺乏精神基石...
关键词:
晚清 政治转型 失败原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战金艳 史娜娜 闫海明 林英志
基于栅格面积成分数据,构建了研究林地面积变化原因的计量经济模型,采用Tob it回归分析方法估计了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江西省林地面积变化的影响。文章遴选出了包括人口、人均GDP、区位条件等在内的影响江西省林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各种因素驱动江西省林地面积变化的机理,提出了江西省加强林地保护、促进林地面积增加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快经济发展,特别是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经济增长对林地保育的积极作用。同时研究还发现,积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人口对周边林地的压力,也是缓解江西省毁林垦荒压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结论为江西省制订并实施林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小军
乡村师范作为民国时期江西省的一种重要教育类型,为当时江西省乡村师资的培养和乡村建设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跟其他省份相比,江西省的乡村师范建设模式有着比较明显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办学主体上以省立为主地方联立为辅;办学目标上既注重培养乡村教育师资又注重推广乡村建设;建校形式上采用创建与改建并举;办学层次上既涵盖乡村师范又包含简易师范;教学内容上注重知识教育和农技培训的平衡。
关键词:
乡村师范 江西省 建设模式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汝富 李岩
民国时期,本着改善单位员工福利、提供价廉物美货物、改良员工经济状况的初衷,在各级政府、学校、企业甚至军队内部纷纷举办员工消费合作社。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根据司法行政部要求,江西司法界大力推行员工消费合作社运动。但在困辱员工生计的司法体制下,要把平等互惠的员工消费合作机制引入司法机关,不仅没有达到改善员工福利的预期效果,反而成为少数人利用权力寻租的绝好借口。适逢战时物资匮乏,加之通货膨胀日益恶化,消费合作社被扭曲蜕变为损害员工福利的机构,加剧了司法机关内部人员离心离德的瓦解进程,从司法体制层面显示了国民政府彻底崩溃的败象。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龚汝富
地方共有款产是中国传统社会由官方或民间组织创办的用以满足特定目的的公益性祠庙堂会款产。在清末民初庙产兴学思潮的影响下,将地方共有款产提拨公用也成为大势所趋,民国时期,在地方政府主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清查提拨公产运动,由此引发了大量的款产纠纷。江西作为历史上族权、绅权、神权统治的重镇,庞大的共有款产所引发的权属纠纷更为复杂,但最终都无法逃避提拨公产的制度安排。提拨公产使乡村社会各种共有款产摆脱旧势力控制,逐步融入近代地方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中,蜕变为近代国家在基层社会的经济基础的一部分。
关键词:
共有款产 公产 提拨公产 款产纠纷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青林 熊龙彪
龙钟洢是清末江西实业教育的开拓者,他兴办了江西农事试验场、江西实业学堂、《江西农报》、江西农事研究总会、江西高等农业学堂附设农业中学堂、江西高等林业学堂、女子公学、南昌私立匡秀女学堂、江西女子蚕业讲习所,参与南洋劝业展览会江西馆布展,他的开创性成果对江西实业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龙钟洢 江西 实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文祥 吴启琳
工艺院和习艺所是近代特殊人群职业教育的肇端。庚子事变后,由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实业救国"思潮逐渐兴起,以及"清末新政"的推动,"工商立国"成为有识之士的强烈呼声。工艺院与习艺所等机构的建立,是清末江西地方政府积极兴办新政,应对社会危机,关注社会下层特殊人群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成果。工艺院在向基层推广的过程中,因为经费不足而造成的生产条件恶劣、水平低下以及难以获得稳定的艺徒问题,使工艺院的创办收效甚微,步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方政府转变思路,将以往工艺院的开办向创办经费较少、艺徒来源稳定的习艺所转变。
关键词:
清末 江西 工艺院 习艺所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小有 黄冰冰 杨华领
CDM林业碳汇项目是遏制气候变暖的重要项目之一。文章在CDM林业碳汇理论不断完善的背景下,通过实地走访江西省林业项目,结合国家及江西省林业厅相关政策,探析CDM林业碳汇在江西省发展受阻的主要原因,包括:项目普及率低,申请与交易机制复杂,项目核算困难,项目投资条件苛刻及风险较大。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CDM 林业碳汇 投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志兵 刘明策 尹建彪
职教集团化办学作为当下职业教育发展的热点和方向,其运行机制决定办学的效果。以江西现代职教集团为例,在办学中建立了较完善的运行机制,其未来发展要进一步明确集团成员的权、责、利,完善协调机制;促进集团非营利性与利益共同体的和谐共建,优化激励机制;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强化保障机制。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集团化办学 运行机制 江西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锐 陈涛
已有的中国现代史与中共党史研究,大都将清末民初赣闽边(即原中央苏区)传统农村社会定义为:地权高度集中于少数地富;地租比率奇高;土地租佃制是最残酷的"封建剥削",并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然而,研读毛泽东《寻乌调查》及赣闽边相关史料,毛泽东视之为清末民初该地区最具典型性的寻乌农村则是:土地占有并非高度集中而处于动态流转之中;地租率明显低于普遍认定的比率且为租佃博弈的双赢选择;土地租佃制是为当时配置农村生产要素的择优机制;总体呈现的是地权、租佃制与市场的结合及其传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向富动力,驱动着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前行与悄然的现代转型。
关键词:
传统农村社会 地权 租佃 市场 向富动力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新华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历史上流行过多种语言和文字,汉语言文字是汉代以来唯一贯穿新疆历史的语言文字。清末民国时期,中央及新疆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新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此举措的实施,加强了新疆各民族间的交流与互相理解,减少了因语言不通而产生的民族隔阂。
关键词:
清末民国 新疆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苏永明 张明宜
民国江西省立赣县高级助产学校办学成就突出,不仅推动了江西省医学教育的发展,而且培养出一大批掌握消毒技术的新型助产士,保护了妇婴健康,促进地方人口的增长,缓解了社会的矛盾。该校在创办过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招收高素质的教师,合理设置教学课程,重视学生实习成效,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民众服务,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由于时代的局限与战争的影响,学校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然而,学校师生并肩作战,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最终完成政府赋予的教育使命。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甜 陆洋
宁国府在明代以降逐渐形成商人群体,与徽商一同构成了皖南地区外出经商的主力。以往宁国商人研究只是单纯地认为他们是徽商的附属商帮,忽视了宁国商人兴起与变迁的动态过程及其地域分化。本文的研究表明,宁国商人主要来自宁国府南部丘陵山地的泾县、旌德和太平三县,其中旌德在明代率先开启了懋迁风气,至清代该县的领先地位却被泾县取而代之;在经济方面,商业风气的活跃促成南部丘陵山地的经济起飞,逐步超越了北部平原圩区,颠覆了宁国府原有的区域格局;而人口与生态压力的区域差异,又导致宁国商人的内部发生分化,泾县和太平商人有"一体化"的趋势,旌德商人则展现出"向徽"心理。
关键词:
皖南商帮 区域差异 人口与生态压力 徽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