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97)
2023(9059)
2022(8112)
2021(7788)
2020(6512)
2019(15294)
2018(15241)
2017(29340)
2016(16449)
2015(18761)
2014(18861)
2013(18298)
2012(16667)
2011(14981)
2010(14733)
2009(12813)
2008(12131)
2007(10266)
2006(8853)
2005(7497)
作者
(45179)
(37191)
(36950)
(35172)
(23760)
(17809)
(16784)
(14874)
(14326)
(13257)
(12967)
(12260)
(11615)
(11533)
(11526)
(11334)
(11203)
(11096)
(10611)
(10497)
(9265)
(9112)
(8890)
(8419)
(8374)
(8311)
(8305)
(8146)
(7428)
(7397)
学科
(58438)
经济(58373)
管理(44969)
(41539)
(35099)
企业(35099)
方法(29499)
数学(25520)
数学方法(25236)
中国(18161)
(15480)
(13932)
(13761)
业经(13031)
地方(12278)
理论(12033)
教育(11013)
技术(10764)
农业(10324)
(10278)
(10004)
贸易(9999)
(9687)
环境(9572)
(9240)
财务(9182)
财务管理(9168)
(9063)
企业财务(8678)
(8523)
机构
大学(221158)
学院(220811)
管理(90747)
(79860)
理学(79661)
理学院(78757)
经济(77856)
管理学(77411)
管理学院(76999)
研究(71053)
中国(48679)
(47255)
科学(45676)
(35282)
(34918)
业大(33533)
(32684)
研究所(32575)
(32525)
师范(32447)
中心(31668)
(30873)
北京(30009)
财经(28861)
技术(27468)
(26296)
师范大学(26293)
(26129)
农业(25465)
(25436)
基金
项目(158314)
科学(124714)
研究(119569)
基金(112792)
(97250)
国家(96366)
科学基金(82960)
社会(71638)
社会科(67692)
社会科学(67674)
(62950)
基金项目(61061)
教育(57730)
自然(54767)
(53893)
自然科(53450)
自然科学(53440)
自然科学基金(52448)
编号(51178)
资助(46196)
成果(40796)
课题(35848)
重点(35392)
(35329)
(33728)
(32912)
项目编号(31391)
教育部(30537)
创新(30488)
科研(30209)
期刊
(83009)
经济(83009)
研究(63122)
中国(40579)
教育(36972)
学报(34031)
科学(31541)
管理(31502)
(28768)
大学(25569)
技术(24542)
(24534)
学学(23618)
农业(20876)
业经(14086)
图书(14056)
(13978)
金融(13978)
职业(13265)
财经(12886)
经济研究(12547)
理论(11657)
科技(11243)
实践(11047)
(11047)
(10757)
问题(10701)
情报(10401)
(10348)
论坛(10348)
共检索到308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阳  
清末民初,德国、日本等外籍侵略者为扩大生产规模,更好的控制青岛,在青岛建立了7所职业学校。这些职业学校在当时完整移植了西方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设置了工商业和农业等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专业,促进了平民教育的发展,从教育与职业的沟通为青岛的教育体制改革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晓  段楠楠  
本文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对清末民初辽宁省职业学校兴办的缘起、制度化建设及其兴办过程进行了描述,分析归纳出辽宁职业学校兴办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以期为当代规划地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格局提供一种历史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席东梅  
青岛作为全国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有着享誉全国的办学成就:他们着力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以国家高职综合改革和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为契机,推广现代学徒制、"双元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全市职业教育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达到15个,参与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的学校和专业分别达到34所和64个(93个专业次)。他们重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2016年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47%,其中,对口就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成荣  陈向阳  
构建青岛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化指标体系,既要凸显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和内容,又要纳入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基于对青岛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研判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指标构建原则与路径,本报告构建了包括模式、质量、资源、管理、活力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主要观测点的青岛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化指标体系。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郑春汛  
清末民初(1862-1937)是专科目录发展史上的高峰期,数量和质量远超其他目录类型。本文通过对国内相关资料排查,搜集到清末民初334专科目录并制作年表,厘清了清末民初专科目录的发展轨迹与发展规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学勤  
历史上,我国西布特哈地区的教育相对比较落后,自清末新政以来,该地学校教育较为迅速地发展起来,经过清末的初建到民国时期的学校调整和制度的逐步完善,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淑华  陈遇春  
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办厂,新的生产方式冲击着中国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随着机器制造业的建立与新式商业的发展,洋务运动兴起。兴办实业学校、实业教育的思潮涌起,职业教育开始了由传统向近代的演变。清末民初职业教育的转型以移植为主要特征,转型速度缓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海萍  
清末民初(1860-1937年)时期的大学学费政策经历了由膏火制到收费制,再发展为收费与奖、助、补、减、免互补的成熟体系的过程。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大学学费的政策目标旨在吸引优质生源,兼顾教育公平;政策内容针对不同群体,实行区别对待;尽管时政艰难,政策执行仍勉力为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宁  马国英  
晋东南地区煤炭储量丰富,这一地区对煤炭的开采与利用早已出现。作为一个地理上较为封闭的区域,煤炭为该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成为泽潞商帮崛起的客观上的一个重要因素。清末民初之时,山西工业开始近代转型,研究当时该地的煤炭需求状况,以至煤炭产业转型未获成功的原因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海萍  
公立高校校长的产生是各种权力博弈和各方利益配比的最终体现。清末民初公立高校校长的产生,实质上是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高校学者三者相互博弈的结果,其产生可归纳为政府委派、内部互选、董事会推举三种基本模式。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赵安冬  曹树基  
城镇人口是反映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在中国城市史的研究中,由于资料的限制,城镇人口的估算一直是一个难题。前人设计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估算,长短互见。关于清末民初的浙江城镇人口,一些学者以为不可能厘清,本文则以1910年前后的商号调查数据为折算基础,征引地方志中的资料进行检验修正,进而估算出清末民初浙江各县的城镇人口,并对分县人口与城镇人口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杭县、鄞县、永嘉、萧山、东阳、镇海、海宁、义乌列全省前八,城镇人口均超过5万,其中杭县42万,为全省之最;景宁、庆元、孝丰、于潜、昌化、桐庐、寿昌、遂安、仙居、云和、泰顺列全省后十位,城镇人口均不超过0.5万。回归分析显示,杭州、嘉兴、湖州等七府分县城镇人口与分县人口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绍兴、宁波等四府则相对较差。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萌  
中国学术思想界在甲午惨败后出现了对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进行深刻批判的动向。他们肯定西学、批判中学的本意,是要为衰弱的中国寻找救亡图存药方。意想不到的是,对传统学术的新认识却开启了中国人文学术的去价值化运动:"六经"从辨明"是非"之基础,转变为只是考辨"真伪"所需之材料。胡适、顾颉刚等人继承发展了这种意识,突显"别真伪"的价值,引领了民国文史学术研究的发展。与此同时,社会转型导致的道德价值危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渐显现。一些学者在"学以载道"传统的基础上,期望中国现代学术能汲取中西学术文化的精华,熔铸适宜现代中国的"国民道德"。重"求真"的学术研究取向,和构建现代道德伦理的社会期望之冲突,构成了清末民国时期文史之学发展的重大理论困境。文史之学是该"别真伪",还是"明是非"?这是中国现代人文学术从业者一直探索的重要问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兵  孙海军  
清末民初,从国外引入的职业教育带有明显的异域化倾向,过多模仿外国学制、聘任大量外籍教习、使用原版授课教材以及生搬国外职教体制等行为都影响了职业教育与中国实际的有效结合。有鉴于此,近代中国政府及教育家开始有意识地去探寻本土化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他们极为细致地调查并研究了清末民初的国情,继而提出、制定了一些列符合实际情况的职业教育理论和制度。职业教育本土化的经验与教训,对于今天的职教事业依然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石鸥  吴小鸥  
19世纪下半叶以来,西学迅速进入中国,科学出版物纷纷出现,但科学的传播却非常缓慢,这一现象直到甲午战争之后才被终结。新式学堂的大量出现,导致新式的科学教科书海量增长。当承载着科学新思想新学说的教科书被广泛传阅后,其巨大的启蒙影响力终于迸发出来。清末民初教科书的科学启蒙大致经历了首倡期、鼎盛期和稳定期三个阶段。早期教科书促进了中国学术由四部之学到分科之学的转型,推动了中国科学由格致到科学的转变,加强了学术术语的规范和统一,推进了科学方法的确立,引介了科学常识和现代文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莫磊  陶玉婵  
清末民初时期是云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变化和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也是云南会计的大发展时期。鉴于云南作为内陆门户的特殊地位,研究其会计演变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以清末民初时期为切入点,主要从"完善账簿制度""改良中式簿记""银行簿记发展"三个方面展示了这一时期云南会计的主要演变过程。研究贡献在于,揭示了云南会计演变中的鲜明特点,丰富了我国区域性会计发展史的研究文献,同时通过传承和弘扬云南地区会计历史文化和民族智慧,为当前"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我国会计的新发展问题提出了抛砖引玉式的思路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