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71)
- 2023(11259)
- 2022(9513)
- 2021(8579)
- 2020(7014)
- 2019(15716)
- 2018(15442)
- 2017(30026)
- 2016(15989)
- 2015(17781)
- 2014(17773)
- 2013(17760)
- 2012(16576)
- 2011(15453)
- 2010(15725)
- 2009(15089)
- 2008(14608)
- 2007(13416)
- 2006(12433)
- 2005(11390)
- 学科
- 济(95044)
- 经济(94879)
- 业(50540)
- 农(49979)
- 管理(44687)
- 农业(33455)
- 企(30175)
- 企业(30175)
- 方法(26683)
- 业经(25214)
- 地方(24197)
- 数学(22053)
- 数学方法(21894)
- 中国(20932)
- 制(18970)
- 财(17757)
- 学(16333)
- 发(14524)
- 体(14479)
- 地方经济(13535)
- 农业经济(12616)
- 环境(12421)
- 土地(11844)
- 融(11547)
- 金融(11543)
- 策(11369)
- 银(11364)
- 银行(11356)
- 发展(11261)
- 展(11250)
- 机构
- 学院(239509)
- 大学(235073)
- 济(114124)
- 经济(112084)
- 管理(89949)
- 研究(86460)
- 理学(76985)
- 理学院(76140)
- 管理学(75066)
- 管理学院(74639)
- 中国(67781)
- 农(55266)
- 财(50593)
- 京(48836)
- 科学(48585)
- 所(43272)
- 农业(41615)
- 中心(40065)
- 财经(39087)
- 研究所(38483)
- 业大(38199)
- 江(37810)
- 经济学(35536)
- 经(35218)
- 经济学院(31579)
- 范(30716)
- 师范(30518)
- 北京(30240)
- 院(29936)
- 州(28909)
- 基金
- 项目(153803)
- 科学(122389)
- 研究(116918)
- 基金(112934)
- 家(97110)
- 国家(96187)
- 科学基金(82559)
- 社会(80527)
- 社会科(75113)
- 社会科学(75092)
- 省(60039)
- 基金项目(60009)
- 教育(50877)
- 划(48786)
- 自然(48715)
- 自然科(47485)
- 自然科学(47476)
- 编号(47256)
- 自然科学基金(46642)
- 资助(44043)
- 成果(38431)
- 发(35676)
- 部(35322)
- 制(35048)
- 重点(34404)
- 国家社会(33838)
- 课题(32367)
- 农(31824)
- 创(31345)
- 性(30452)
- 期刊
- 济(144707)
- 经济(144707)
- 研究(75869)
- 农(60653)
- 中国(55174)
- 农业(40753)
- 财(38524)
- 科学(34972)
- 学报(34253)
- 管理(31222)
- 大学(28118)
- 学学(27153)
- 业经(26706)
- 融(26282)
- 金融(26282)
- 经济研究(20978)
- 财经(20649)
- 问题(19649)
- 技术(19383)
- 教育(19018)
- 业(18299)
- 经(17893)
- 世界(15595)
- 农村(15464)
- 村(15464)
- 农业经济(15268)
- 经济问题(13710)
- 版(13365)
- 技术经济(13263)
- 资源(12308)
共检索到380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温锐
在清末民初 ,赣闽边地区农村的租佃制度与华北、苏南、关中等地的租佃制度相比 ,具有租佃土地多、公田多、分成租多、土地流转快等特点 ;该地区普遍的租佃制与边区地处三边商品流通、商品经济发展、农业比较效益、农户家庭经营的选择和政府无暇顾及社区公共事业的现状相联系 ,与当时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村生产要素流通体制相适应 ,是农村社会的经济选择 ,对边区农村社会经济有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
赣闽边 租佃制 经济选择 农村社会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锐 陈涛
已有的中国现代史与中共党史研究,大都将清末民初赣闽边(即原中央苏区)传统农村社会定义为:地权高度集中于少数地富;地租比率奇高;土地租佃制是最残酷的"封建剥削",并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然而,研读毛泽东《寻乌调查》及赣闽边相关史料,毛泽东视之为清末民初该地区最具典型性的寻乌农村则是:土地占有并非高度集中而处于动态流转之中;地租率明显低于普遍认定的比率且为租佃博弈的双赢选择;土地租佃制是为当时配置农村生产要素的择优机制;总体呈现的是地权、租佃制与市场的结合及其传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向富动力,驱动着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前行与悄然的现代转型。
关键词:
传统农村社会 地权 租佃 市场 向富动力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赵亮 龙登高
自耕农制度公平而具有效率,租佃制度下佃农受到地主的剥削且效率较低,这一传统主流成说受到史实与理论的质疑。在自由市场的情况下,地权结构取决于交易费用以及制度总盈余的高低。本文利用最优所有权结构理论分析自耕农、租佃和雇工的制度总盈余,认为土地最优经营规模、技术水平、土地禀赋、市场状况等都会影响地权结构的选择,自耕农并不一定是最优的。随后统计方法检验了农产品市场化程度、运输成本以及土地经营规模和地权分散程度对租佃率的影响。将近代自耕农与佃农的生产规模、利润等指标进行统计和比较后发现,租佃经济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优势,其原因在于租佃制使土地的资产功能和生产要素功能分离,使土地经营面积不受土地产权面积的制约...
关键词:
租佃制 自耕农 佃农 经济效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金祥荣
近年来,中国农业的问题又一次突出,国民经济的基础再一次动摇。在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没有较大提高的情况下,鼓励农业人口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政策,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但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和农业投入的增加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作者在肯定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提出了土地租佃补偿制度,不失为一种解决农业问题的思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米璨
一、理论概念及问题的题出 经济史总是一个从相对均衡态到非均衡态再到一个更有效率的均衡态的不断演进的过程,伴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不断有制度变迁的发生。诺斯认为,制度变迁就是指制度的创立、变更及随时间的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力,就是行为主体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制度变迁的发生,是基于经济主体预期获得最大的潜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杨
1949年秋,国民政府为挽救败局,稳定后方农村,由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主导,在西南四省一市强势推行农地减租,要求地主减收四分之一租额,并划定示范区更换租约。租佃制度本是主佃双方经过长时间利益博弈而形成的一整套制度设计,租额变动引起了押租和押扣的变化,主佃之间围绕减租与扣息的先后、押租价值如何评估等问题争论不休,农地减租政策亦朝令夕改、漏洞百出。农地减租要求地主让渡四分之一地租收益给佃农,打破了主佃平分土地总收益的分配格局,扣除耕作成本,地主占据土地收益由减租前的优势反转为劣势。地主利益受损,对农地减租政策百般拖赖,甚至以撤佃相要挟,导致农村租佃纠纷频发,主佃关系恶化,佃农非但没有得到减租实惠,反而增加了租佃成本。
关键词:
川西地区 农地减租 租佃制度 土地收益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黄天宇 李楠 韦潇
风险与激励的关系一直是契约理论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经典理论框架(Holmstrom和Milgrom,1987)的基础上,根据农业实践引入契约类型选择的制度限制,分析风险对最优租佃契约形式以及激励的影响,并且利用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的微观契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灾害风险越大,分成契约被选择的概率越大(激励越小);同时无论选择的是分成还是定额契约,地租率都会越小(激励越大)。此外,当佃农的财富增加或者使用受灾害影响更小的土地时,风险对契约选择的影响可以被减轻。本文的分析为风险与激励关系文献中相互矛盾的实证发现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秦晖
一“租佃”是史学中极常用的概念。长期以来人们都说:“奴隶社会”是奴隶劳动,封建社会是租佃制。而“古史分期”的全部工作便是寻找奴隶制为租佃制所取代的标志。然而,究竟什么叫“租佃制”?看来对这一“符号”所要表达的“语义”在今日还远不是一致的,于是关于它的研究便有成为一场没有规则的“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语)的危险。笔者认为所谓租佃制应有广、狭二义。广义的租佃制指独立经营者向别人交纳剩余产品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党国英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蒋励
广东改革开放以来,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农村涌现出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采、做法百花齐放的股份经济。从发展层次来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形式,即股份制企业(公司)、股份合作经济、股份合伙经济。本文着重对股份经济产权制度的特征和社会经济效应以及各种股份经济的区别和不同效应作一些探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向南 曲福田 许丹艳
现行征地制度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从本质上决定于以集体土地产权特征为核心所形成的制度环境。基于此,从政府土地管理行政人员和农民两个不同的视角,对江苏省征地制度及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围绕着征地制度的实施状况,广泛涉及到政府的规划及用地制度,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认知和农民生产、生活等与征地制度实施效果紧密联系的制度环境现状。通过分析和总结二者的内在关联,对征地制度的改革方向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征用制度 土地资源 补偿 集体 农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罗翔 卢新海
本文对不完全信息下的土地租佃契约进行研究后发现,所有的租佃契约都是次优的,也就是说,租佃制度本身是效率损失的。对于中国的农业绩效,制度性的因素影响始终是很大的。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时间序列的回归模型来说明家庭承包制下的中国农业绩效,应用岭回归估计方法在对1978—2009年中国农业绩效的实证研究后我们发现,现行的土地制度是导致1993年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既然在现行的农地制度下,中国的农业产出增长缓慢,那么就有必要对现行的农地制度改革。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允许农地所有权的转让和抵押,并通过其他的制度安排来完善农业机械化生产。
关键词:
租佃 制度安排 农业绩效 农地所有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志龙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俞建国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正在形成中的西方金融资本利用清政府的财政危机,通过大规模对华政治借款逐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清政府的财政危机主要是由于甲午战争赔款和庚子赔款造成的。人们每每提到中国近代史上这两笔最大的赔款都莫不为之痛惜,并且一致认为,这两笔赔款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但是,人们的注意力往往容易集中在赔款的数目上,数目大,影响自然就大。至于它们究竟如何作用于中国社会的经济机制,却往往关心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