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60)
- 2023(3368)
- 2022(2978)
- 2021(2834)
- 2020(2389)
- 2019(5572)
- 2018(5731)
- 2017(10236)
- 2016(5718)
- 2015(6563)
- 2014(6461)
- 2013(6359)
- 2012(5970)
- 2011(5259)
- 2010(5406)
- 2009(5042)
- 2008(4690)
- 2007(4141)
- 2006(3895)
- 2005(3594)
- 学科
- 济(19924)
- 经济(19891)
- 管理(15088)
- 业(13381)
- 企(10240)
- 企业(10240)
- 地方(9112)
- 农(8078)
- 中国(6203)
- 农业(5412)
- 方法(5273)
- 业经(5177)
- 制(5153)
- 贸(4907)
- 贸易(4902)
- 易(4684)
- 财(4543)
- 数学(4425)
- 数学方法(4319)
- 学(4315)
- 地方经济(3563)
- 理论(3448)
- 教育(3387)
- 银(3376)
- 银行(3373)
- 融(3333)
- 金融(3331)
- 和(3262)
- 体(3224)
- 行(3223)
- 机构
- 学院(71482)
- 大学(70839)
- 管理(26195)
- 研究(23940)
- 济(23815)
- 经济(22993)
- 理学(21484)
- 理学院(21177)
- 管理学(20808)
- 管理学院(20657)
- 中国(19722)
- 京(15942)
- 科学(14838)
- 江(14260)
- 州(13875)
- 中心(13110)
- 财(12869)
- 范(12079)
- 师范(11993)
- 农(11616)
- 所(11302)
- 省(10103)
- 研究所(10014)
- 北京(9983)
- 业大(9869)
- 师范大学(9600)
- 财经(9310)
- 院(9095)
- 农业(8867)
- 技术(8472)
- 基金
- 项目(45732)
- 研究(35933)
- 科学(35364)
- 基金(30977)
- 家(26128)
- 国家(25819)
- 科学基金(22445)
- 社会(21041)
- 社会科(19658)
- 社会科学(19653)
- 省(19574)
- 基金项目(16834)
- 教育(16530)
- 编号(15931)
- 划(15896)
- 自然(14620)
- 自然科(14242)
- 自然科学(14240)
- 自然科学基金(13961)
- 成果(13349)
- 资助(12378)
- 课题(11604)
- 发(10382)
- 年(10089)
- 重点(9886)
- 创(9261)
- 部(9212)
- 规划(9002)
- 项目编号(8989)
- 性(8657)
共检索到122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忠鑫
作为地域性的小型商帮,古田商帮主要经营粮食、红粬、茶叶等乡土产品,在福州甚至国内市场上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之上,古田商帮兴修福州古田会馆,历时十余年,至今保存完整。古田会馆留存的三通碑刻,是研究近代闽江流域商业发展的重要史料。根据历年经费支出细目,我们可以归纳出会馆建造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又由于会馆的募资主要采取抽厘的方式,则可以从年度捐输金额大致推测出古田商帮各行业在清末民初的经营态势,从中可以窥见古田商帮与福州城市商业发展的互动关系。但是,捐输额度的多寡,也会受到会馆建设进程的影响,不可简单地将其作为商业经营态势的反映。
关键词:
古田商帮 会馆 福州 碑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许檀
祁州药市兴起于清初,清代中叶迅速发展,同光年间达到鼎盛,成为华北最大的药材市场。据捐款统计,同光之际汇聚祁州的商人商号已近2 000家,其中以关东、怀庆、山西等药材帮实力最强。祁州药市的货源和辐射范围主要包括直隶、河南、山西、山东四省以及广袤的东北地区,也有少量江西、宁波、陕西药商来此贸易。这些药材商帮将家乡所产药材汇集到祁州,又从祁州购买其他地区所产带回各自的销区。祁州本地经济也以药材贸易为中心,形成加工存贮、中介贸易以及餐饮服务等一系列相关产业。
关键词:
清代 祁州 药市 药商 捐款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忠鑫
清代福州南台绥安会馆的运营经历了三个阶段。乾隆、嘉庆朝由建宁米、盐商人共同创建会馆。道光朝以后,盐商逐渐成为绥安会馆的主导力量,米商渐少。光绪朝以后,邵武纸业等帮附入会馆,形成了两县商帮合伙运营的格局,持续到1930年代。这一过程与商帮力量发展形成了有机互动。建宁商帮主要从事闽江流域内的商品贩运,从米、木行业逐渐转入盐业。虽然盐业风险较高,但能迅速积累相当规模的资本,主导会馆运营。邵武商帮以山林产品的外销转运为主,资本积累较缓慢,长期在会馆中处于依附地位。
关键词:
清代 绥安会馆 商帮 福州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许檀 张林峰
本文通过对山陕会馆碑刻资料的微观分析,发现清代晋商在济南经营的主要行业除历来擅长的金融和盐业之外,首饰业和药业占比之高是在其他城镇罕见的,特别是21家药业字号中竟有19家主营人参。晋商的这一行业选择,显然是为适应济南作为省会城市,高端消费群体相对庞大所采取的策略,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济南商业中奢侈性消费占比较高的特点。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乔南
解州城是清代山西南部的一座商城,亦为晋、陕、豫三省物资汇聚之地。该城始建于隋,兴起于明,清中叶以后发展迅速。彼时,解州城内商号众多,金融、药材、粮油、纺织业等为较重要之行业。解州城外关帝庙号称关庙之祖,历朝政府对其不断加封、拨款重修,前来拜谒之人络绎不绝。每年举行的数次规模盛大之关帝庙会,吸引山西本省及河南、陕西客商来此交易。繁荣的商业与盛大的庙会经济有机结合,形成了解州独有的商业特色。本文拟利用现存于解州关帝庙的碑铭资料,并结合其他传统文献,对清代解州城商业的发展脉络及特点进行梳理。
关键词:
解州城 商业 关帝庙 碑刻资料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乔南
解州城是清代山西南部的一座商城,亦为晋、陕、豫三省物资汇聚之地。该城始建于隋,兴起于明,清中叶以后发展迅速。彼时,解州城内商号众多,金融、药材、粮油、纺织业等为较重要之行业。解州城外关帝庙号称关庙之祖,历朝政府对其不断加封、拨款重修,前来拜谒之人络绎不绝。每年举行的数次规模盛大之关帝庙会,吸引山西本省及河南、陕西客商来此交易。繁荣的商业与盛大的庙会经济有机结合,形成了解州独有的商业特色。本文拟利用现存于解州关帝庙的碑铭资料,并结合其他传统文献,对清代解州城商业的发展脉络及特点进行梳理。
关键词:
解州城 商业 关帝庙 碑刻资料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宾长初
百色是清代桂西重镇,滨临右江,交通便利,商业繁盛。百色粤东会馆保存的碑刻以及地方志资料显示,百色的兴起约在康熙末年,清代道光年间达到鼎盛,咸丰年间出现衰落,同光年间有所恢复。百色地处滇桂黔交通要道,是桂西乃至滇黔门户,不但是桂西地区的货物集散地和贸易中心,也是滇黔两省商品流通的重要枢纽。道光年间汇聚百色的粤商有430余家,年经营额估计可达约500万两。光绪年间,在百色经商的粤商商号有300多家,年经营额估计约为117万两。
关键词:
清代 百色 商业 粤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许檀
本文利用商人会馆碑刻等资料,对清代中叶甘肃山陕商人的来源及其经营活动进行了较详细的考察。考察显示:甘肃的晋商多来自晋中和晋南,主要分布于平阳、汾州等府和解州直隶州;陕商则主要来自西安、同州二府。山陕商人在甘肃经营的商货主要有绸缎、布匹、茶叶、皮毛、杂货等,甘肃输入商品以绸缎、棉布、茶叶等为大宗,输出则为水烟、药材、皮毛制品等。乾隆年间汇聚兰州的山陕商号已有四五百家,武威更达六七百家,秦州和张掖则少得多。凉州府城武威是连通中原与甘肃西部乃至新疆的重要转运枢纽,其商业规模和腹地范围可能均超过省城兰州。
关键词:
山陕商人 碑刻 兰州 武威 捐款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巍巍
晚清入华西人群体对开埠后的福州城市社会经济给予了多方位的微观考察和描述。通过西人的笔触,可以更为直接和细致地窥见通商口岸城市在西力冲击和延续传统格局的双重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气象,深刻反映了通商口岸城市逐渐步入近代化历程的因应转型之趋势。
关键词:
晚清 福州 社会经济 西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海涛
汉冶萍公司和八幡制铁所为中日两国历史上的重要钢铁企业。清末民初,两家企业呈现出一成一败的迥异命运。就先天发展条件而言,两家企业各具优势,也各有不足,并不必然决定此后的命运。抛开微观层面的企业经营管理因素不论,汉冶萍公司和八幡制铁所命运各异,应从更宏阔的国家层面考察。由于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政府无法持续有效提供钢铁企业发展所必须的各项扶植政策,使汉冶萍不得不直面激烈的市场竞争。然清末民初中国国内钢铁市场的有效需求十分有限,汉冶萍不得不转而依靠日本市场,最终沦为日本钢铁产业的附庸。相比之下,日本政府自始至终大力扶植八幡制铁所,推动企业规模不断扩张,加之日本工业化迅猛发展,为八幡制铁所的发展提供了充足...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峻 李珍
兴建大中型水利工程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解决移民问题。为支援古田溪水电站建设,古田县成为福建省重点库区县。由于受当时"左"倾思想的影响,古田溪水库移民遗留了很多问题。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下,移民遗留问题的解决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本文通过论述古田溪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解决历程,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为国家水利移民工作提供启示。
关键词:
古田溪水库 移民问题 移民政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莲霞
作为清末新政主要内容之一的《北洋官报》,不仅在官报的创办上具有样板的功能,其发行方式也被晚清其他百种官报模仿,不仅传统官报发行之大清邮局、民信局、驿递等邮递途径被广泛运用于官报发行中,而且形成了"派销"与"代销"为主,辅之以函购等发行方式。本文从《北洋官报》之派购对象、派销份数、添购及报费之欠解等角度,考察《北洋官报》的派销发行,以期分析清末官报的停刊与其主要发行方式——派销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北洋官报》 派销 报刊经营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郝平
河北正定是明清时期华北地区重要的商业中心。正定山西会馆的前身晋宁庵始建于明末崇祯初年,明清多次重修,现存清代碑刻三通。利用这些碑刻材料,结合其他史料,可以大致勾勒出明清时期正定商业发展轨迹与在正定贸易的山西商人的情况。晚明清初,正定商业以木植与盐业为主要特色,这一时期在正定贸易的山西商人主要是平阳盐商,有明显家族特点。清代中期,晋商东伙制与会馆制均已成熟,来自平阳、泽潞、平定和汾州府的山西商人在盐业、花布业、典当业、酒业和铁业等行业中均占有重要地位。晚清民国时期,山西忻州和平定商人成为主导,花布业、印染业、铁业、典当业和银钱业是山西商人经营的主要行业。
关键词:
山西商人 河北正定 山西会馆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廖晓燕 陈月娥 余婉婷 郑婕佳 杨航
结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对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校园内快递驿站进行实地调研,对校园末端配送模式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后疫情时代完善校园快递末端配送体系的建议,包括:改进快递驿站布局、优化配送体系、优化代拿快递平台、增设配送中心设备等,可为解决校园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校园快递 末端配送体系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发诚
泉州沿海港湾曲折交错,一方面固然对于海商的出海对外贸易活动,提供了便捷的地理条件。但是在另一方面,港湾与港湾之间,港湾与陆地之间,却因为水陆的交错,影响到陆上货物的运输。因此,自宋代以来,泉州地区的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