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2)
2023(2298)
2022(2042)
2021(1974)
2020(1551)
2019(3468)
2018(3659)
2017(6270)
2016(3901)
2015(4527)
2014(4909)
2013(4542)
2012(4240)
2011(3844)
2010(3926)
2009(3456)
2008(3470)
2007(3352)
2006(2951)
2005(2721)
作者
(11263)
(9114)
(9045)
(8639)
(5473)
(4349)
(4155)
(3596)
(3516)
(3274)
(3061)
(3007)
(2964)
(2960)
(2767)
(2757)
(2733)
(2617)
(2544)
(2466)
(2311)
(2295)
(2278)
(2173)
(2171)
(2110)
(1998)
(1919)
(1859)
(1856)
学科
(10722)
经济(10705)
管理(9957)
(8346)
(6880)
企业(6880)
(4582)
地方(3967)
(3931)
理论(3781)
中国(3744)
(3551)
教学(3479)
教育(3342)
业经(3278)
(3155)
农业(3024)
方法(2600)
(2580)
财务(2571)
财务管理(2554)
企业财务(2351)
学法(2339)
教学法(2339)
(2316)
(2265)
银行(2259)
(2095)
环境(2076)
(1989)
机构
学院(51056)
大学(47426)
研究(15892)
管理(14608)
(13984)
经济(13344)
中国(13227)
理学(11219)
科学(11074)
理学院(11038)
管理学(10712)
管理学院(10616)
(10486)
(9659)
(8908)
(8849)
(8736)
(8557)
师范(8469)
(8016)
中心(7863)
(7863)
技术(7836)
(7807)
研究所(7642)
职业(7522)
北京(6921)
业大(6770)
(6397)
师范大学(6245)
基金
项目(27621)
研究(22824)
科学(20014)
基金(16164)
(13714)
国家(13523)
(13293)
编号(11598)
社会(11285)
教育(11179)
科学基金(10930)
社会科(10414)
社会科学(10410)
(10085)
成果(9970)
课题(8753)
基金项目(8585)
(7832)
自然(6838)
资助(6657)
自然科(6594)
自然科学(6594)
重点(6594)
自然科学基金(6435)
(6422)
(6395)
项目编号(6390)
规划(5668)
(5530)
(5517)
期刊
(22788)
经济(22788)
研究(16500)
中国(14817)
教育(11979)
(8850)
学报(8130)
(7998)
科学(6410)
技术(5917)
管理(5898)
大学(5897)
学学(5205)
农业(5083)
(5077)
金融(5077)
业经(4702)
图书(4592)
职业(4142)
财会(3683)
书馆(3585)
图书馆(3585)
资源(3211)
(3179)
(3000)
论坛(3000)
会计(2828)
(2815)
技术教育(2810)
职业技术(2810)
共检索到87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勇  聂敏  洪成  
清峪河水利工程长久以来一直是关中泾阳、三原两县水利的支柱,但在清末民初它却陷入低潮。本文从《清峪河各渠记事簿》出发,结合县志等材料探究后认为由于水旱迭发、战乱不断以及其本身设施和管理的落后,导致了其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在阐述分析以上原因的基础上得出了该时期清峪河水利的衰落为后来陕西民国十八年年馑埋下祸根,并成为李仪祉回陕主持泾惠渠等新型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原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米璨  
一、理论概念及问题的题出 经济史总是一个从相对均衡态到非均衡态再到一个更有效率的均衡态的不断演进的过程,伴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不断有制度变迁的发生。诺斯认为,制度变迁就是指制度的创立、变更及随时间的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力,就是行为主体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制度变迁的发生,是基于经济主体预期获得最大的潜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晓科  
在现代经济社会,许多曾经叱咤风云,独占鳌头的巨型公司正在走向衰落。庞大的运转费用、传统的垂直式组织结构、拒绝变革的傲慢与惰性严重困扰着巨型公司。靠扩大单一产品生产规模而降低成本从而赢得竞争的时代正在逝去,巨型公司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根据当今世界变化的环境,形成恰当的规模。明日的巨型公司应是一种大公司与小公司的混合体。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爽  
关于铁路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已有文献中存在不同的结论。考虑到清末民初河南的铁路建设外生性较强,本文以此为样本构建县级面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模型作了进一步检验。与已有文献中对铁路的影响或是或否不同,本文发现其中存在重大的组别差异:按铁路通车时期划分组别后,1910年前后通车、主要连接中心城市的铁路促进了沿线地区的人口增长,使其能更好地利用外部市场来应对本地冲击,但并未改进其与省内市场的整合;20世纪30年代通车、主要连接腹地的铁路在改进区域市场整合的同时,也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一定的作用。由此表明,铁路的影响受制于沿线各地的经济关系、各部门的经济属性等,不宜一概而论。这既有助于理解经验研究中...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菡  
清末新政期间,尤其预备立宪以后,民间兴起的阅书报社遍布全国,掀起阅报热潮。文章通过查阅晚清报刊等文献资料,描述和分析这一时期阅书报社整体概况:梳理其兴起与发展历程;从性质演变、筹建经营及发展走向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从产生、兴办和经营三维度将其与近代图书馆比较。由于经营简易、多方参与、惠及公众等特点,阅书报社对启迪民智贡献巨大。作为我国近代公共图书馆的先导,其自身蕴含的公共公开、平等公益、平民化的现代公共图书馆思想甚至超越当时的公立图书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树海  
已有广西圩镇史研究偏重"经济史"的视角,两种重要的研究路径分别是:一、对圩镇数量进行计量分析;二、对圩镇发展原因与社会影响进行归纳、评价。但是清末民初广西太平州的"开圩"现象反映的是政治变动,即土司制度走向覆亡,土民逐渐解除与土司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淑华  陈遇春  
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办厂,新的生产方式冲击着中国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随着机器制造业的建立与新式商业的发展,洋务运动兴起。兴办实业学校、实业教育的思潮涌起,职业教育开始了由传统向近代的演变。清末民初职业教育的转型以移植为主要特征,转型速度缓慢。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继伟  
无论危机是否会来临,无论问题是否会演化为危机,把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控制于警戒线以下,都是对优秀管理者的要求。一、卓越企业潮起潮落,成功经验时过境迁去年以来,多家曾经卓越的企业:诺基亚、索尼、松下、麒麟等,由于亏损纷纷沦落到卖总部大楼求生的境地。艾伦·沃策尔曾让濒临绝境的Circuit City公司起死回生,走向辉煌,被《从优秀到卓越》一书收录为走向卓越的经典案例。但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马广林  王要武  
忽视人力资本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特殊性,容易导致价值管理的盲点,致使价值管理根基与后盾空虚,难免出现决策失误与经营失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福格尔在《外交政策》1-2月号预测了2040年中国经济。按照福格尔的预测,到2040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达123万亿美元,是2000年全球经济产出的将近三倍。中国的人均收入估计将达8.5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列  
公众持股公司的衰落迈克尔·詹森一个世纪以来一直做为美国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公众持股公司,在经济的众多领域中,都已失去效用,正处于黯然失色的衰落之中。新的组织形式正在取而代之,它形式上仍然是一种公司组织,但却没有公众持股者,股票也不上市,不在有组织的交易...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石鸥  吴小鸥  
19世纪下半叶以来,西学迅速进入中国,科学出版物纷纷出现,但科学的传播却非常缓慢,这一现象直到甲午战争之后才被终结。新式学堂的大量出现,导致新式的科学教科书海量增长。当承载着科学新思想新学说的教科书被广泛传阅后,其巨大的启蒙影响力终于迸发出来。清末民初教科书的科学启蒙大致经历了首倡期、鼎盛期和稳定期三个阶段。早期教科书促进了中国学术由四部之学到分科之学的转型,推动了中国科学由格致到科学的转变,加强了学术术语的规范和统一,推进了科学方法的确立,引介了科学常识和现代文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莫磊  陶玉婵  
清末民初时期是云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变化和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也是云南会计的大发展时期。鉴于云南作为内陆门户的特殊地位,研究其会计演变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以清末民初时期为切入点,主要从"完善账簿制度""改良中式簿记""银行簿记发展"三个方面展示了这一时期云南会计的主要演变过程。研究贡献在于,揭示了云南会计演变中的鲜明特点,丰富了我国区域性会计发展史的研究文献,同时通过传承和弘扬云南地区会计历史文化和民族智慧,为当前"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我国会计的新发展问题提出了抛砖引玉式的思路建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郑春汛  
清末民初(1862-1937)是专科目录发展史上的高峰期,数量和质量远超其他目录类型。本文通过对国内相关资料排查,搜集到清末民初334专科目录并制作年表,厘清了清末民初专科目录的发展轨迹与发展规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长林  
清末通商口岸的开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给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银元广泛流通提供了机会,并由此刺激国内自铸银元掀起高潮。制钱荒的出现引发了铜元铸造和发行,但随之而来的滥铸使货币市场又充满弊端。晚清和民初政府对全国货币铸造和发行掌控能力的弱化,使这一时期的货币制度漏洞百出。外国银元流入明朝末年,外国银元开始流入中国。早期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元数量不多,流通也不广。清朝初期中外物资交流的规模比明末有所扩大,英国东印度公司经常派船只来往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外国银元便于乾隆年间大量流入中国,并在上海及附近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