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33)
- 2023(9667)
- 2022(7477)
- 2021(6991)
- 2020(5521)
- 2019(12540)
- 2018(12774)
- 2017(22639)
- 2016(13728)
- 2015(15477)
- 2014(15941)
- 2013(14402)
- 2012(13042)
- 2011(11816)
- 2010(12205)
- 2009(11285)
- 2008(11202)
- 2007(10224)
- 2006(9197)
- 2005(8870)
- 学科
- 济(42369)
- 经济(42282)
- 管理(37880)
- 业(33075)
- 企(27529)
- 企业(27529)
- 中国(20430)
- 教育(19890)
- 制(14670)
- 财(14246)
- 农(13967)
- 方法(13191)
- 业经(12531)
- 理论(10880)
- 体(10789)
- 学(10780)
- 数学(10693)
- 数学方法(10488)
- 发(9467)
- 农业(8957)
- 银(8860)
- 银行(8842)
- 体制(8749)
- 融(8513)
- 金融(8511)
- 行(8467)
- 技术(8277)
- 发展(8217)
- 地方(8172)
- 展(8094)
- 机构
- 大学(186768)
- 学院(181530)
- 济(67548)
- 研究(66409)
- 经济(65830)
- 管理(61309)
- 理学(51860)
- 理学院(51152)
- 管理学(50144)
- 管理学院(49770)
- 中国(45504)
- 京(41208)
- 科学(37679)
- 财(35796)
- 范(33807)
- 师范(33584)
- 所(32811)
- 教育(32470)
- 江(30227)
- 研究所(29343)
- 中心(28901)
- 师范大学(27686)
- 财经(27060)
- 北京(26682)
- 农(26118)
- 经(24447)
- 院(24155)
- 州(23298)
- 业大(23238)
- 技术(22305)
- 基金
- 项目(114947)
- 研究(92682)
- 科学(92484)
- 基金(80641)
- 家(69116)
- 国家(68389)
- 科学基金(58142)
- 社会(57896)
- 社会科(54454)
- 社会科学(54444)
- 教育(50119)
- 省(45487)
- 基金项目(41322)
- 划(40148)
- 编号(40064)
- 成果(36626)
- 自然(34291)
- 自然科(33480)
- 自然科学(33473)
- 自然科学基金(32883)
- 资助(31399)
- 课题(31237)
- 重点(27617)
- 制(27605)
- 部(27232)
- 年(26088)
- 发(25807)
- 性(25145)
- 教育部(24287)
- 项目编号(24270)
共检索到293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哲
中国早期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清末实业教育制度化是我国教育史上一场巨大变革。从实业教育制度化形成的背景来看,包括了其发展环境、实践基础及文本出台。洋务实业学堂的兴起、实业教育师资配备、实业教育学生规模发展推动了实业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的进程,进而实现了实业教育制度的确立、管理机构的规范化、施教机构的规范化。这一时期的实业教育制度取得了教育理念更新、储备大批实业人才的历史成就,同时存在其自身的发展局限。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实业教育 实业学堂 制度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川
中国学校教育制度在清末民初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既没有选择欧洲双轨学制类型,也没有移植美国单轨学制类型,而是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和开明大臣主持下,构建了一种"中间制"学制体系。即基础教育选择强调德行修养、人格养成的单轨制,高等专业教育力主学术一体、中体西用的双轨制。单轨制强调树德与做人,双轨制偏重功利与实用。中间制学制体系的形成有三个节点:一是壬寅癸卯学制从单轨到三轨的聚变,二是壬子癸丑学制对普通教育"文实"分科、体用合一的争论,三是壬戌学制引进吸收西方教育经验后的模仿、改良与本土化。中国学制形成的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慧霞 王东
美、英、澳都已建立起制度化的校企合作机制:设置校企之间关系的中介力量;建立涉及法制、制度、财政等各项保障措施。此外,美、英、澳三国校企合作中的普遍经验包括:保证学校培养的人才满足企业的需要、校企合作离不开企业较强的自觉意识、工学结合是校企合作普遍采用的形式之一。这些措施和经验具有"硬性"、"有形"的特点,对我国探索校企合作的本国模式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国亮 邓海龙
新时代高校传统美德教育制度化是指以科学规范、系统完备的刚性制度促进和保障中华传统美德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实现新时代高校传统美德教育制度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强化对传统美德的价值认同是逻辑前提,完善传统美德教育制度体系是核心支撑,推进传统美德的日常生活化是关键环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继和 赵海涛
作为自然资源匮乏的后起工业化国家,韩国的经济与社会能够迅速崛起,得益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反思教育政策偏失和金融危机冲击的基础上,为积极应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韩国制定了《英才教育振兴法》。该法在自我实现和贡献于国家与社会的理念下,以拥有"与生俱来的潜力"英才为对象,以数学、科学、语言、艺术和体育等领域为中心,构建了"金字塔"式英才教育制度模型和三位一体的实施模式,大力发展英才教育。
关键词:
韩国 英才教育 制度模型 实施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文冠华 文静
介绍了法国医学教育的过程和制度,对法国医学教育制度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医学教育现状,借鉴国际医学教育的改革经验,提出了改革我国医学教育及住院医师职业训练制度的思路。
关键词:
法国 医学教育 临床训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田雪飞 恽晓方 史万兵
对中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伦理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二者的彼此吸纳与借鉴。在界定基本概念的前提下,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深入分析中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的相似性与不同之处。研究得出了理性、效率、公正是中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的共性;"重情感"与"重理性"、"集权"与"分权"、"依附性"与"自由性"、"国家为核心的工具善"与"个人为核心的目的善"是中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的差异性的结论。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完善中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的几点启示,对于完善和改进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伦理,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价值重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韩梦洁 张德祥
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一方面体现在对传统高等教育制度的承继,如沿袭传统模式的文理学院、大学外部控制模式、学术自治与政府不干涉主义等特征;另一方面体现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变革,引进现代科学技术服务经济社会、重视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以社区教育促进高等教育普及化。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化不仅坚持传统,且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同时崇尚自由竞争、发挥市场机制,尊重学术自治、完善政府调控。从中美比较而言,我国应在继承高等教育制度传统基础上,不断完善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加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联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加强高等教育立法建设,避免非理性制度变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信
清末民初,银本位下的中国货币对大多数金本位国家的货币汇率自由浮动。浮动汇率并非影响中国国际收支和宏观经济的主要因素:在汇率大体持续贬值情况下,中国贸易逆差不断增大;汇率贬值有利于刺激外商直接投资和侨汇流入,弥补贸易逆差。关键问题是中国货币状况乃至整体经济活动受制于白银数量,容易大起大落。当前中国汇率弹性有待提高,对货币调控造成较大制约。我国汇率浮动早已有之,不必过于担心,中国完全具备主动加快汇率改革的条件。
关键词:
银本位 汇率浮动 货币调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孟泉 章小东
市场经济改革带来了传统国企工人与农民身份逐步向城市工人身份的转变,而在此过程中,工人的罢工行为一直成为影响我国劳动关系变化的重要动力。在对罢工权利规制的模糊地带中,工人罢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却也反映出了我国情境下的特殊逻辑。本文通过梳理罢工制度与行为的鸿沟,分析并讨论罢工的解决方式,提出我国工人罢工行为催生出"制度化效应",却未能形成"制度化结果",在这样的状况下,劳动关系中的各主体的利益关系与权力关系也实现了重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蕊竹 孙善学
发展双元制高等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技能形成体制的新变化。采用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系统分析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起源与发展,探讨“堆叠”“转换”“漂移”三个制度变迁阶段的主要特征。研究认为双元制高等教育制度变革的动力来自大中型企业、成功的关键是多元协同创新、制度的活力在于形式灵活,但双元制高等教育在实践中还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现阶段我国提出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与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发展背景和目的有相似之处。借鉴德国经验,建议在我国职教本科发展的政策上应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丰富职业本科教育形式、适度提高发展速度和规模、重视职业本科高校合理布局。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黄丽静 朱敬
学前融合教育制度化是健全学前融合教育制度体系,并实现制度价值理念被普遍接受且自觉规范践行的过程。学前融合教育制度化以制度的制定为逻辑起点,以制度的有效落实为逻辑进路,以制度内化为逻辑旨归。当前,学前融合教育制度化面临着制度要素供给不足引发的“合法性”困境,普特二元教育体制形成的路径依赖困境,“理性人”利益博弈导致的集体行动困境。要突破制度化困境,推进学前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三方面做出努力:一是重视三大制度要素供给,增强学前融合教育合法性基础;二是突破普特并行惯性依赖,增强多元主体创新实践驱动力;三是夯实集体行动制度逻辑,优化利益分配格局。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姝
多元文化教育在美国解决族群冲突问题中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及法规制定的相关因素、历史发展及实施状况,综述了多元文化教育在美国的制度化状况。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目前多元文化教育在美国已经具备了制度化发展的特征,然而由于美国目前新保守主义带来的挑战、多元文化教育实施主体的局限以及美国社会的价值困境与认同冲突使得多元文化教育制度化陷入了困境。作者认为深入分析此现状的原因,可以引发人们对我国多元文化教育反思性研究的重视。
关键词:
多元文化教育 文化认同 教育制度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阳淑 刘会贵
制度是一个组织发展极为关键的要素,公民的受教育权只有在完善的制度中才能很好地实现。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具备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包括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岗位等级资格证书"三证合一"制度、培训资源开发制度、能力导向评价制度、小班教学制度、能力单元设计制度、工学转换制度。澳大利亚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制度给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为制度建设是我国高职教育良性发展的保障,我国高职教育制度建设需要顶层设计,需要把握细节。
关键词:
澳大利亚 职业教育 制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文杰 祁占勇
良好的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文章通过对法国职业教育制度发展历程的梳理,归纳出法国职业教育制度在发展中"层进式"的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终身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内涵建设、严格有序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实质性职教地位的改善等特征,反思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制度中的不足,提出逐层推进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建立健全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深层次改善职业教育地位低下等建议,以期对我国职业教育制度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