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4)
- 2023(10748)
- 2022(8918)
- 2021(8633)
- 2020(7123)
- 2019(17078)
- 2018(16971)
- 2017(30600)
- 2016(17960)
- 2015(21114)
- 2014(21596)
- 2013(20729)
- 2012(19589)
- 2011(18017)
- 2010(18244)
- 2009(16444)
- 2008(16588)
- 2007(15116)
- 2006(13077)
- 2005(12073)
- 学科
- 济(69334)
- 经济(69272)
- 管理(41726)
- 业(38621)
- 方法(31952)
- 企(29495)
- 企业(29495)
- 数学(28660)
- 数学方法(28397)
- 中国(27040)
- 教育(21437)
- 农(19377)
- 财(17091)
- 贸(15932)
- 贸易(15924)
- 易(15571)
- 学(15564)
- 理论(13645)
- 业经(13518)
- 制(13469)
- 农业(12417)
- 地方(12055)
- 银(11259)
- 银行(11236)
- 行(10753)
- 发(10269)
- 和(10238)
- 融(10157)
- 金融(10155)
- 教学(9888)
- 机构
- 大学(254445)
- 学院(250531)
- 济(102916)
- 经济(100669)
- 研究(92659)
- 管理(85395)
- 理学(72504)
- 理学院(71509)
- 管理学(70177)
- 管理学院(69658)
- 中国(66488)
- 京(56472)
- 科学(53951)
- 所(47484)
- 财(46837)
- 研究所(42970)
- 范(42772)
- 师范(42487)
- 中心(41228)
- 农(39796)
- 江(39407)
- 北京(37320)
- 财经(37146)
- 教育(35965)
- 师范大学(34620)
- 经(33796)
- 业大(33596)
- 经济学(33362)
- 院(32759)
- 农业(31268)
- 基金
- 项目(155729)
- 科学(122607)
- 研究(122605)
- 基金(109291)
- 家(94188)
- 国家(93258)
- 科学基金(77794)
- 社会(74765)
- 社会科(70527)
- 社会科学(70507)
- 教育(64594)
- 省(60260)
- 基金项目(56346)
- 划(53358)
- 编号(52873)
- 自然(46724)
- 成果(45977)
- 资助(45739)
- 自然科(45591)
- 自然科学(45575)
- 自然科学基金(44783)
- 课题(39985)
- 部(37700)
- 重点(36961)
- 发(35380)
- 教育部(32894)
- 年(32628)
- 性(32503)
- 创(32171)
- 大学(31139)
- 期刊
- 济(113045)
- 经济(113045)
- 研究(86186)
- 中国(60710)
- 教育(60457)
- 财(37183)
- 学报(36620)
- 农(35427)
- 科学(33220)
- 管理(29186)
- 大学(28382)
- 技术(26930)
- 学学(24939)
- 农业(24037)
- 融(21520)
- 金融(21520)
- 经济研究(19200)
- 财经(18969)
- 职业(17142)
- 业经(16915)
- 经(16514)
- 问题(15279)
- 贸(14877)
- 业(14326)
- 坛(13181)
- 论坛(13181)
- 图书(12874)
- 世界(12657)
- 国际(12633)
- 技术经济(12181)
共检索到391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淑华 陈遇春
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办厂,新的生产方式冲击着中国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随着机器制造业的建立与新式商业的发展,洋务运动兴起。兴办实业学校、实业教育的思潮涌起,职业教育开始了由传统向近代的演变。清末民初职业教育的转型以移植为主要特征,转型速度缓慢。
关键词:
清末民初 职业教育 实业学堂 转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川
中国学校教育制度在清末民初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既没有选择欧洲双轨学制类型,也没有移植美国单轨学制类型,而是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和开明大臣主持下,构建了一种"中间制"学制体系。即基础教育选择强调德行修养、人格养成的单轨制,高等专业教育力主学术一体、中体西用的双轨制。单轨制强调树德与做人,双轨制偏重功利与实用。中间制学制体系的形成有三个节点:一是壬寅癸卯学制从单轨到三轨的聚变,二是壬子癸丑学制对普通教育"文实"分科、体用合一的争论,三是壬戌学制引进吸收西方教育经验后的模仿、改良与本土化。中国学制形成的路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龙红飞
晚清的中国社会曾出现过一个艰难的政治转型的实践过程,历经设总理衙门、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和清末新政立宪运动,但最终都不可避免地以悲剧的形式而宣告失败,清王朝也因此走向终结。毋庸置疑,清末政治转型失败是各种"合力"作用的结果。因为政治制度有其运动的惯性,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任何一次政治转型能否成功,其基本原因在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它的变更要受到历史传统、现实环境、主观意志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对历史进行仔细梳理,导致晚清政治转型失败的关键原因有三个:(1)传统政治文化的惰性致使转型缺乏社会动力与活力;(2)传统士人阶层气象的丕变导致组织制度的缺失;(3)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意识形态的崩溃使转型缺乏精神基石...
关键词:
晚清 政治转型 失败原因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兵 孙海军
清末民初,从国外引入的职业教育带有明显的异域化倾向,过多模仿外国学制、聘任大量外籍教习、使用原版授课教材以及生搬国外职教体制等行为都影响了职业教育与中国实际的有效结合。有鉴于此,近代中国政府及教育家开始有意识地去探寻本土化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他们极为细致地调查并研究了清末民初的国情,继而提出、制定了一些列符合实际情况的职业教育理论和制度。职业教育本土化的经验与教训,对于今天的职教事业依然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清末民初 职业教育 本土化 异域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涛
本文通过对清末民初中国银行业近代化因素的分析,肯定了其在经济发展中的进步作用,从中得出一些对当前金融体制改革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近代银行 民族工商业 近代化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钱进 胡雪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成为当时的亚洲头号强国,日本的绘画和美育也迅速发展。此后,中国不断有年轻画家东渡日本求学西画和新式美育思想。文章结合时代背景,主要从日本绘画发展情况、国内对留学的政策、日本文化战略、经济和文化背景等几方面对清末民初时期中国画家去日本留学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洋画 留日 选择因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葛孝亿
清末虽然创办了诸多接近于职业教育的新式教育机构,并形成了一股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思潮,但实业教育思潮并没有破除"本末之辩",亦未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文化心理以促进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反,实业学堂的创办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实业教育在"名"与"实"之间存在差距。清末实业学堂的名实之辩,实则蕴含了中国近代早期职业教育的命运。
关键词:
实业学堂 实业救国 文化心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小丽
赫尔巴特及赫尔巴特教育学派是伴随着师范教育的兴起来到中国的。清末民初,"赫尔巴特"有相对统一的译名后,国人对赫尔巴特教育学派有了学术派别的认识。国人认识赫尔巴特主要不是经由《教育世界》及教育世界社的引介,而是通过师范学校的教育学、教育史教科书。教育学侧重强调赫尔巴特的地位,对其观点则褒贬不一;教育史的介绍相对系统,大都按照"科学教育学的创始人——教育目的(五道念)——教育方法(管理、训育、教授)"的结构描摹赫尔巴特的学说。经历学习和积累后,国人逐渐接受并开始研究赫尔巴特的学说,但总体不脱教育史教科书的范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占萍
清末职业教育政策问题的认定是清末教育政策制定的首要环节,追溯其历史渊源,了解其酝酿和认定过程,可以引发教育政策实践的当代思考。
关键词:
清末 职业教育政策问题 认定 思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海洋
清末新政时期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教育制度的建立,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大转折。东北地区农科职业学校,正是在这一转折时期逐步建立起来的。清末新政时期东北农科职业学校的兴办,掀开了东北近代农业教育史的序幕。尽管当时东北农科职业学校规模不大,培养学生数量不多,但在推动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同时作为东北农科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起点,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清末新政 东北地区 农科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晓 段楠楠
本文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对清末民初辽宁省职业学校兴办的缘起、制度化建设及其兴办过程进行了描述,分析归纳出辽宁职业学校兴办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以期为当代规划地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格局提供一种历史借鉴。
关键词:
清末民初 辽宁 职业学校 兴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阳
清末民初,德国、日本等外籍侵略者为扩大生产规模,更好的控制青岛,在青岛建立了7所职业学校。这些职业学校在当时完整移植了西方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设置了工商业和农业等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专业,促进了平民教育的发展,从教育与职业的沟通为青岛的教育体制改革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关键词:
清末民初 青岛 外籍 职业学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哲
中国早期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清末实业教育制度化是我国教育史上一场巨大变革。从实业教育制度化形成的背景来看,包括了其发展环境、实践基础及文本出台。洋务实业学堂的兴起、实业教育师资配备、实业教育学生规模发展推动了实业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的进程,进而实现了实业教育制度的确立、管理机构的规范化、施教机构的规范化。这一时期的实业教育制度取得了教育理念更新、储备大批实业人才的历史成就,同时存在其自身的发展局限。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实业教育 实业学堂 制度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学勤
历史上,我国西布特哈地区的教育相对比较落后,自清末新政以来,该地学校教育较为迅速地发展起来,经过清末的初建到民国时期的学校调整和制度的逐步完善,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
西布特哈地区 清末民初 学校教育 劝学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