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1)
- 2023(2046)
- 2022(1798)
- 2021(1799)
- 2020(1462)
- 2019(3372)
- 2018(3405)
- 2017(6411)
- 2016(3830)
- 2015(4225)
- 2014(4301)
- 2013(4237)
- 2012(4164)
- 2011(3875)
- 2010(4154)
- 2009(3781)
- 2008(3917)
- 2007(3545)
- 2006(3193)
- 2005(2938)
- 学科
- 济(13156)
- 经济(13128)
- 管理(8384)
- 业(7910)
- 企(6138)
- 企业(6138)
- 方法(5134)
- 学(4633)
- 农(4317)
- 数学(4123)
- 数学方法(4014)
- 中国(3579)
- 融(3379)
- 金融(3378)
- 制(3201)
- 财(3160)
- 业经(3053)
- 银(3037)
- 银行(3021)
- 农业(2943)
- 行(2941)
- 理论(2805)
- 地方(2423)
- 和(2358)
- 贸(2217)
- 贸易(2217)
- 易(2131)
- 教育(2098)
- 体(2052)
- 环境(2032)
- 机构
- 大学(58564)
- 学院(56495)
- 研究(23003)
- 济(20383)
- 经济(19876)
- 管理(18734)
- 中国(17266)
- 理学(15876)
- 理学院(15590)
- 管理学(15168)
- 科学(15143)
- 管理学院(15063)
- 京(13179)
- 所(12744)
- 农(12177)
- 研究所(11792)
- 财(10480)
- 中心(9955)
- 农业(9753)
- 范(9705)
- 师范(9605)
- 江(9348)
- 业大(9095)
- 北京(8305)
- 财经(8107)
- 师范大学(8029)
- 院(7960)
- 经(7332)
- 州(7196)
- 科学院(6844)
- 基金
- 项目(36485)
- 科学(28432)
- 基金(26453)
- 研究(25993)
- 家(23943)
- 国家(23754)
- 科学基金(19140)
- 社会(15643)
- 社会科(14668)
- 社会科学(14661)
- 基金项目(13842)
- 省(13533)
- 自然(12698)
- 划(12486)
- 教育(12419)
- 自然科(12393)
- 自然科学(12386)
- 自然科学基金(12170)
- 资助(10867)
- 编号(10367)
- 成果(9935)
- 重点(8697)
- 部(8424)
- 发(7826)
- 课题(7716)
- 创(7350)
- 计划(7144)
- 科研(7004)
- 教育部(6949)
- 创新(6916)
共检索到88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哲
中国早期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清末实业教育制度化是我国教育史上一场巨大变革。从实业教育制度化形成的背景来看,包括了其发展环境、实践基础及文本出台。洋务实业学堂的兴起、实业教育师资配备、实业教育学生规模发展推动了实业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的进程,进而实现了实业教育制度的确立、管理机构的规范化、施教机构的规范化。这一时期的实业教育制度取得了教育理念更新、储备大批实业人才的历史成就,同时存在其自身的发展局限。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实业教育 实业学堂 制度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于建福
清末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将《孝经》和《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列入中小学堂"读经讲经"科目,体现出时人对儒家经典价值的认同和自觉传承。细读该章程文本不难发现,中小学堂"读经讲经"课程实施中,注重"博""约"相济,避免"泛滥无实";系统设置,少读浅解,循序而渐进;善于诱导,晓之以义,慎之以罚;区分天资秉性而因材施教,明确反对"强责背诵";兼顾"中学"和"西学",实现"无一荒经之人";将修身诸科目与"读经讲经"相融通,发挥育人的综合效能。这对当代切实重视经典价值的传承,优化经典教育内容的设置,破解经典教育面临的难题,增强经典教育的可行性和实效性,都会有所启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丽华
19世纪70至90年代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使中国商品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西方财税理论的深入传播使清政府的决策层了解到印花税是西洋各国通行且收效甚好的税种。于是在积极探索开拓新税源的过程中,清政府非常青睐于以商事凭证为主要课征对象的印花税,并于1903年和1908年进行了两次试办。但两次试办都未能使印花税加以推广,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启示,税制设置必须以社会政治背景及经济发展程度为参照。
关键词:
印花税 税制 财政 清末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陶水木 郎丽华
杭州商会是近代杭州最重要的工商业组织 ,在调控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民国后期杭州商会的商事公断 ,对于调解工商业纠纷 ,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转 ,维护市面的稳定及杭州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杭州商会 商事公断 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信
清末民初,银本位下的中国货币对大多数金本位国家的货币汇率自由浮动。浮动汇率并非影响中国国际收支和宏观经济的主要因素:在汇率大体持续贬值情况下,中国贸易逆差不断增大;汇率贬值有利于刺激外商直接投资和侨汇流入,弥补贸易逆差。关键问题是中国货币状况乃至整体经济活动受制于白银数量,容易大起大落。当前中国汇率弹性有待提高,对货币调控造成较大制约。我国汇率浮动早已有之,不必过于担心,中国完全具备主动加快汇率改革的条件。
关键词:
银本位 汇率浮动 货币调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宣杰
天津商会作为清末时期总揽天津商务的总枢纽,主动配合官方机构,对天津粮食行业实施多层面的监督管理,保证了京津地区粮食供应的安全。
关键词:
天津商会 城市 粮食管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家德
提高大学治理的有效性是各国政府和大学的追求,完善治理结构和优化治理过程是大学实现有效治理的必要条件。西方大学以参与原则回应校内外利益相关者的民主诉求,从形式上保障大学有效治理;以效率原则重构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界定大学决策机构的规模和议事程序,从实质上保障大学有效治理。提高中国大学治理的有效性应重点解决四个关键问题:一是扩大党委会委员构成,二是明确党委会议事程序,三是改革学术委员会委员构成并明确其议事程序,四是明确校长办公会议事程序。
关键词:
大学治理 有效治理 形式有效 实质有效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伟利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证券买卖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人想知道有关证券方面的知识,了解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从而进行证券买卖活动。本文试图对西方现代证券市场理论的基础——有效证券市场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蔡明超 杨朝军
1905年,美国《自然》杂志刊登的一封通信中,向人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将一个醉汉置于荒郊野外,之后又须将他找回来,那么,从什么地方开始找起最好呢?答案是从醉汉最初所在的地点找起,该地点可能是醉汉未来位置的最佳估计值,因为我们假设醉汉是以一种不可预期的或随机的方式游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蕾 田志宏 陶益清
为了加快进出口商会的自身建设 ,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长足发展 ,在对国内外有关商会组织的大量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 ,从商会的立法、性质、建立、决策权和管理权的关系、职能和作用、财政来源多元化 ,商会与政府的关系等方面对国外商会组织进行了比较分析 ,得出了对我国进出口商会具有借鉴意义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
商会组织 进出口商会 外贸体制改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石鸥 吴小鸥
19世纪下半叶以来,西学迅速进入中国,科学出版物纷纷出现,但科学的传播却非常缓慢,这一现象直到甲午战争之后才被终结。新式学堂的大量出现,导致新式的科学教科书海量增长。当承载着科学新思想新学说的教科书被广泛传阅后,其巨大的启蒙影响力终于迸发出来。清末民初教科书的科学启蒙大致经历了首倡期、鼎盛期和稳定期三个阶段。早期教科书促进了中国学术由四部之学到分科之学的转型,推动了中国科学由格致到科学的转变,加强了学术术语的规范和统一,推进了科学方法的确立,引介了科学常识和现代文明。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教科书 科学 启蒙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志刚 黄棋 陈岳
本文从全面介绍2006年美国"毒菠菜"事件发生的始末入手,分析其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凸显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缺位,进一步从市场失灵角度分析政府已有的措施未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得到一些该事件对中国当前农产品安全的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苑朋欣
蚕桑教育在清末备受重视,蚕桑学堂、蚕桑讲习所、蚕桑传习所以及设有蚕业专科的农业学堂纷纷设立,清末的蚕桑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清末蚕桑教育的兴办,为各地培养了大批懂得近代蚕桑技术的专门人才,促进了各地蚕桑新知识技术的推广和传播,推动了蚕桑业的改良和发展。
关键词:
清末 蚕桑教育 蚕桑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庆昌
FOF (Fund of Funds),与传统基金直接投资股票、债券、商品、汇率等资产不同,它以投资基金为标的。从投资对象看,FOF可分为三类,投资于私募股权(Private Equity)的FOF,投资于公募基金(Mutual Fund)的FOF以及投资于对冲基金(Hedge Fund)的FOF。第一只FOF是由罗斯柴尔德家族于1969年11月推出的Leveraged Capital Holdings,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