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25)
- 2023(13385)
- 2022(11122)
- 2021(10087)
- 2020(8310)
- 2019(18588)
- 2018(18174)
- 2017(35051)
- 2016(18986)
- 2015(20917)
- 2014(20831)
- 2013(20969)
- 2012(19844)
- 2011(18103)
- 2010(18486)
- 2009(17438)
- 2008(17431)
- 2007(16128)
- 2006(14804)
- 2005(13708)
- 学科
- 济(91882)
- 经济(91768)
- 业(86065)
- 企(67691)
- 企业(67691)
- 管理(64054)
- 农(47429)
- 农业(31955)
- 业经(31191)
- 方法(29977)
- 财(26945)
- 中国(26115)
- 地方(24276)
- 数学(21889)
- 数学方法(21738)
- 制(19020)
- 技术(18261)
- 务(17240)
- 财务(17221)
- 财务管理(17191)
- 企业财务(16267)
- 策(16024)
- 学(15886)
- 发(15383)
- 和(15154)
- 贸(15033)
- 贸易(15016)
- 体(14702)
- 易(14520)
- 划(14260)
- 机构
- 学院(281739)
- 大学(273485)
- 济(122082)
- 经济(119789)
- 管理(109909)
- 研究(100264)
- 理学(93239)
- 理学院(92225)
- 管理学(91057)
- 管理学院(90544)
- 中国(79773)
- 农(65196)
- 科学(60186)
- 京(59174)
- 财(56157)
- 所(52031)
- 农业(50133)
- 江(46587)
- 研究所(46505)
- 业大(46364)
- 中心(46161)
- 财经(42884)
- 经(38768)
- 北京(37197)
- 州(36237)
- 经济学(35838)
- 院(35705)
- 省(35108)
- 范(35087)
- 师范(34708)
- 基金
- 项目(180019)
- 科学(142378)
- 研究(133375)
- 基金(130045)
- 家(113589)
- 国家(112417)
- 科学基金(96154)
- 社会(87089)
- 社会科(82164)
- 社会科学(82142)
- 省(72952)
- 基金项目(68765)
- 自然(60276)
- 划(59634)
- 自然科(58793)
- 自然科学(58777)
- 自然科学基金(57765)
- 教育(57676)
- 编号(54162)
- 资助(51377)
- 发(45492)
- 成果(42978)
- 业(40846)
- 重点(40460)
- 创(40189)
- 部(39795)
- 课题(37422)
- 发展(36906)
- 创新(36830)
- 展(36329)
- 期刊
- 济(154671)
- 经济(154671)
- 研究(84997)
- 农(67359)
- 中国(66187)
- 农业(45443)
- 财(45110)
- 管理(43839)
- 科学(43489)
- 学报(43305)
- 大学(33599)
- 学学(32232)
- 业经(31435)
- 融(30271)
- 金融(30271)
- 教育(25240)
- 技术(24851)
- 业(23722)
- 经济研究(22181)
- 财经(21478)
- 问题(20511)
- 经(18644)
- 世界(16391)
- 技术经济(16123)
- 农村(15323)
- 村(15323)
- 农业经济(14961)
- 版(14596)
- 现代(14112)
- 经济问题(14046)
共检索到449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克祥
清代末年和北洋政府时期,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农业处于停滞和不断衰退的态势,而东北的土地开垦和农业生产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耕地和农业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农业产量和农产品的外销量扩大,农业装备和技术也有所提高。东北的土地垦辟和农业发展,不仅分流和吸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江修业 张好诚
通过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状况的分析,指出本区存在高产低效,农业发展内在动力不足;内在非稳定性;良好的农业资源环境与农业经济发展未能有机结合,农业系统功能脆弱三大矛盾。其原因是,—元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基础结构脆弱,农业运行机制受阻所致。提出了东北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确立非均衡的多极发展战略,加强农业基础结构建设,增加投入,建立农业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叶青 张平宇 刘彦随 甘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叶青 张平宇
分析了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优势条件及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战略重点和主要对策。指出地区农业发展必须走质量效益型可持续农业之路,通过农业结构升级与布局优化、生态环境建设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域联合开发与整体布局、农村制度创新及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态势 对策 东北地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巧霞 贺怀锴
北洋政府时期,军阀为维护统治,满足其军费开支,过度剥削农民,田赋杂税猛如虎。由于军阀的割据战争和泛滥的匪患,中国农村俨如一个兵匪的王国。加之该时期天灾不断,而预防、救济皆不到位,农村遍地灾荒、连年灾荒。天灾人祸相交,致使北洋政府时期农村经济普遍衰落,农民命悬一线。知识分子、国民党等尝试提出了各自振兴农村的方案和策略,但都以失败而告终。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提出土地革命政策,才寻找到了一条真正能解放农村的新道路,农村社会才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衣保中 郑丽 张苗苗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区域农业发展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意义重大,而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对农业组织形式进行创新是区域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东北地区农业组织的主要类型可分为: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劳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等。这些组织对农户发挥了不同程度的引导、组织、服务等功能,加速了区域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东北农业组织仍处于起步的初始阶段,还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因此制定发展区域性农业组织的对策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当务之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克祥
清末民初,中国农业正处于开始由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发展的转折时期。甲午战争后,在帝国主义对华侵略不断深入、中国经济进一步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中,对外贸易的扩大、农产品出口的增加、外国资本和本国资本新式工业、以及铁路和轮船运输业的兴起,刺激了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一些地区经济技术作物的种植迅速推广,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明显提高,农民同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现金收支在农户收支总量中所占比重不同程度地加大。这表明,部分地区的农业正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加速向近代商业性农业转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印生 刘佩军 李宁
由于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系统内外大量的因素制约,所以如何确定主要的影响因素成为农业机械化研究的重要环节。本文利用DEMATEL方法从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出发,对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定量的系统辨识,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军 葛宝山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振兴东北必须大幅度提高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率,将东北农民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东北农民问题的核心是贫困。农民脱贫的关键是鼓励农民在农村创业。而东北农村创业的根本出路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将工业化思维运用于东北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符合东北地区实际,便于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企业化,对提高东北地区农产品竞争力,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秀丽 张平宇 程叶青
基于东北地区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区域特点,本文选取25项相关指标、以40个地市(盟)为评价单元,建立了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模型,从发展水平、发展效率、发展潜力以及综合发展能力4个方面进行了评价,分析了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地域分异特征,并探讨了其形成原因。研究表明,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效率、潜力以及综合发展能力均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大多是各省的主要城市区域,发展效率较高地区主要是一些中等城市,发展潜力表现出以大连为中心、向北和向西依次降低的扇形空间格局,综合能力上中部平原地区及南部沿海地市明显高于北部地区、东部林区和西部农牧区,经济基础、发展效率、...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地域分异 东北地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仇方道 李博 佟连军
本文应用MFA和DEA模型,以14个典型矿业城市为案例,对1995年~2006年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①东北地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平均水平较高,且整体呈提升趋势;②从资源类型看,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迅速提升,而石油、冶金、综合3类城市则在降低;从发展阶段看,老年阶段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提升,中、幼年阶段呈下降趋势,尤以幼年阶段显著;从城市规模看,特大型和中等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呈下降之势,而大型矿业城市则显著提升;从地区分布看,辽宁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比较平稳,吉林省呈下降趋势,而黑龙江省则呈较大幅度提高之势;③纯技术效...
[期刊] 改革
[作者]
樊斌 李翠霞
东北地区具有发展乳业区域集群的政策优势和基础条件。运用区位商法和选取产值指标,对东北地区乳业区域集群度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东北地区乳业集中程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优势逐渐减弱。为全面推进东北地区乳业区域集群发展,应从政策协同创新、组织网络构建、文化理念引导和标准规范提升等方面发挥乳业区域集群效应,进而促进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
关键词:
乳业集群 产业集群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斌 张宝祥
近年来,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资金的结构在发生重大变化,银行贷款的占比不断降低,债券融资、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新型融资渠道占比不断提升。东北地区金融业发展水平与全国相比,在规模增长、结构调整和创新优化等方面都相对滞后。因此,东北地区应进一步明确"政府调控引导优先,培育市场竞争繁荣"的战略思路,树立以增加金融供给为核心目标的金融扩张理念,健全功能配套完善的金融体系,做强做大地方金融机构,加快金融集聚区建设,以强势的政策因素驱动东北地区金融业提速成长。
关键词:
东北地区 金融业 融资规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邱灵 杨玉英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了重要成就,农业基础地位切实提升,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明显,服务业吸纳就业作用突出。然而,制约东北振兴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仍未根本解决,东北地区仍然面临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技术创新不足、企业转型升级缓慢、二三线城市服务功能薄弱等突出问题。一、服务业领域改革,推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安置分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为适应老工业基地优势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转换的需要,东北地区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佛赏 宋传联
分析了东北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指出东北地区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着成本高、技术落后、人才缺乏、资源分散、信誉不佳等问题,进一步提出东北地区应该从合理规划物流系统、推进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优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区域物流资源的整合、规范运作以及增值服务等方面入手实现东北地区物流业振兴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物流业 发展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