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74)
- 2023(13124)
- 2022(11187)
- 2021(10481)
- 2020(8947)
- 2019(20601)
- 2018(20747)
- 2017(39888)
- 2016(21747)
- 2015(24163)
- 2014(24055)
- 2013(23820)
- 2012(21397)
- 2011(18901)
- 2010(18892)
- 2009(17679)
- 2008(17639)
- 2007(15170)
- 2006(13634)
- 2005(12204)
- 学科
- 济(90099)
- 经济(89979)
- 业(89452)
- 企(82340)
- 企业(82340)
- 管理(77700)
- 方法(40528)
- 数学(31380)
- 数学方法(31066)
- 业经(30525)
- 财(29787)
- 农(28308)
- 务(21949)
- 财务(21891)
- 财务管理(21866)
- 中国(21143)
- 企业财务(20715)
- 制(20308)
- 农业(20057)
- 技术(19158)
- 理论(17840)
- 和(17401)
- 地方(15965)
- 划(15948)
- 体(15944)
- 策(15638)
- 学(15043)
- 贸(14431)
- 贸易(14425)
- 易(13988)
- 机构
- 学院(305855)
- 大学(302212)
- 管理(128931)
- 济(123609)
- 经济(121098)
- 理学(111082)
- 理学院(109997)
- 管理学(108494)
- 管理学院(107929)
- 研究(96204)
- 中国(74043)
- 京(64519)
- 财(58807)
- 科学(58265)
- 农(48433)
- 所(47503)
- 财经(46311)
- 江(45458)
- 业大(44258)
- 中心(43025)
- 研究所(42847)
- 经(42113)
- 北京(40767)
- 范(37854)
- 农业(37724)
- 师范(37563)
- 州(36511)
- 经济学(35457)
- 院(34997)
- 商学(34730)
- 基金
- 项目(204147)
- 科学(161782)
- 研究(153639)
- 基金(148064)
- 家(126922)
- 国家(125747)
- 科学基金(110271)
- 社会(96272)
- 社会科(91166)
- 社会科学(91141)
- 省(80695)
- 基金项目(79270)
- 自然(71359)
- 自然科(69709)
- 自然科学(69694)
- 教育(69567)
- 自然科学基金(68477)
- 划(66209)
- 编号(63668)
- 资助(60117)
- 成果(50709)
- 创(45026)
- 部(44734)
- 重点(44599)
- 发(43388)
- 课题(42787)
- 创新(41235)
- 业(40923)
- 项目编号(39797)
- 制(38948)
- 期刊
- 济(141620)
- 经济(141620)
- 研究(92455)
- 中国(56814)
- 管理(51715)
- 财(47955)
- 农(45167)
- 学报(42217)
- 科学(41126)
- 教育(34189)
- 大学(32861)
- 农业(31498)
- 学学(30863)
- 技术(28807)
- 融(25868)
- 金融(25868)
- 业经(25637)
- 财经(22714)
- 经济研究(21351)
- 经(19432)
- 业(18202)
- 问题(18055)
- 技术经济(17060)
- 现代(15722)
- 理论(15103)
- 科技(14786)
- 财会(14614)
- 商业(14384)
- 图书(14265)
- 实践(13692)
共检索到451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邹进文
清末公有企业改革模式有二 :“上海模式”和“武汉模式”。前者是不改变产权关系而通过市场化经营实现企业的革新 ,后者是通过公司化改造实现企业产权的重新安排或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这场改革具有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 ,其改革的成败留下了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教训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卢华根
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产出本位公有论》评介卢华根由赵诗清教授等著的《产出本位公有论》一书于1996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的最显著特点是以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针对旧体制弊端和国有企业改革难点,大胆采用逆向思维方法,创造性地提出“...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郝联峰
公有股出路与国有企业改革郝联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企业体制改革,企业体制改革中比较看好的是股份制改革。股份制改革搞了几年,到如今关键时刻却徘徊不前了,内中有一个主要原因便是公有股出路问题没解决。笔者试从国有企业改革的角度谈谈公有股的出路问题。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余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安虎森 梁军
尽管韩国公有企业改革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但真正意义上的民营化却始自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为加快公有企业民营化过程,韩国制订了许多相关法律,组建了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制定了有步骤的民营化计划。韩国公有企业民营化的主要特点是,国有股上市流通为主要的民营化方式、国有资本的进入或退出依据于行业特点、根据行韭特点采取阶段性和渐进性民营化策略,采取各种措施避免公益性的削弱。韩国的经验表明,以国有股上市为主要方式的民营化可以增加国家财富,民营化是提高公有企业经营效率的主要途径,加强金融机构和社会对公有企业的监管是提高公有企业透明度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公企改革 国有股上市 监管 经营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冰 郑志
本文将参与一个企业的多个不同的所有权 ,按照是否包含有控制权 ,划分成积极的所有权和消极的所有权 ,并依此提出在公有制企业改革中 ,政府退出企业 ,实现政企分离的一条可能的新途径 ,即使政府的所有权由积极的所有权转变为消极的所有权。根据这一理论设想 ,研究了河南注油器厂产权制度改革的案例。该厂原是南阳市的一个乡镇企业 ,在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时 ,尽管集体股仍然占绝对优势 ,镇政府是第一大股东 ,但是最终企业职工基本取得了控制权 ,改革后的企业初步实现了政企分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应宜逊
公有资产﹃民营化﹄私人资产﹃社会化﹄对国有企业改革道路的战略思考○应宜逊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多年来,花的力气不小,但实际进展却不理想,国有企业不适应市场的局面仍未根本改观。个中的重要原因便是思想还不够解放,未能完全摆脱传统计划经济...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吴宇晖
从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结合点寻找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吴宇晖(-)现代企业制度应该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但是任何一个叫做“企业”的经济单位都应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内涵特征。正如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小富隆太郎在80年代的判断一...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兆银
印度对公有企业的改革黄兆银印度从独立以来,一直奉行计划与稳健的宏观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发展方针。印度政府在银行、基础工业、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关键部门起着积极作用,对经济的管制比战后大多数执行内向型工业化政策的发展中国家要广泛得多。由于公有企业效率不高和...
[期刊] 改革
[作者]
郑红亮
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如何统一以及它的微观基础是什么,这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和难点又在于,作为目前我国公有制主体部分的国有企业究竟能不能成为这种统一的微观基础。这涉及到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问题。与此相关联,近年来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在回顾与反思中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基本取向问题作了新的探讨;二是理论思维在加强了的约束条件下展开,即国有企业改革必须符合公有制与商品经济两方面的要求;三是在实证分析基础上出现了新的综合和概括,因而逻辑分析色彩较浓。这些特点表明,有关国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泽民
清政府于1901年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时值庚子战败,时局艰危,急缺经邦济世之才,特别强调教育的实用性,明确教育的实用功能,将实用作为课程设置的标准之一,大力发展实业教育。至此,教育的实用化改革奠定了民国职业教育的基础,推进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
清末 教育改革 实用特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江娇娇
清末课程改革自一启动便遭遇紧张的中西文化冲突及文化认同危机问题。为解决这一文化难题,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的文化调和理论,并以此作为其主持清末课程改革的行动纲领,试图使中国教育在不得不吸收"西学"之余,守住原有"中学"文化认同。虽然在清末人心日益激进的变革洪流中,张之洞的系列努力最终是以失败收场,但其经验及教训仍能为处理当代中国课程改革的文化难题提供历史参照。
关键词:
张之洞 课程改革 文化难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京平,罗斌
本文在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动因及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设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保利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就已经确定,这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开始的试点到普遍实施,至今有近20年的历程。实践证明,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要发展壮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正确的选择。未来的改革,仍然是继续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