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2)
- 2023(1377)
- 2022(772)
- 2021(652)
- 2020(437)
- 2019(985)
- 2018(924)
- 2017(2025)
- 2016(1079)
- 2015(1173)
- 2014(1088)
- 2013(958)
- 2012(839)
- 2011(764)
- 2010(659)
- 2009(606)
- 2008(552)
- 2007(459)
- 2006(426)
- 2005(414)
- 学科
- 济(4556)
- 经济(4553)
- 管理(2624)
- 业(2395)
- 业经(2282)
- 企(2102)
- 企业(2102)
- 产业(1734)
- 中国(1547)
- 信息(1435)
- 总论(1412)
- 信息产业(1405)
- 农(1392)
- 地方(1319)
- 制(1004)
- 农业(897)
- 银(884)
- 银行(884)
- 行(845)
- 财(837)
- 贸(797)
- 贸易(797)
- 环境(781)
- 易(779)
- 方法(728)
- 划(725)
- 发(681)
- 地方经济(647)
- 体(635)
- 学(622)
- 机构
- 学院(12947)
- 大学(12421)
- 济(5366)
- 经济(5273)
- 研究(4699)
- 管理(4477)
- 理学(3814)
- 理学院(3779)
- 管理学(3735)
- 管理学院(3709)
- 中国(3644)
- 京(2617)
- 科学(2423)
- 财(2317)
- 中心(2103)
- 范(2089)
- 师范(2078)
- 所(2034)
- 江(1929)
- 院(1846)
- 研究所(1830)
- 经济学(1818)
- 财经(1784)
- 州(1656)
- 经济学院(1640)
- 师范大学(1635)
- 经(1618)
- 北京(1605)
- 社会(1591)
- 农(1579)
共检索到19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马长林
清代末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特别是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开设和对外贸易开展,已有几百年历史的钱庄的经营模式出现变化,逐渐向近代金融机构转型。在中外资本相处的新环境中,钱庄利用其悠久的业务经营基础并加以拓展,在金融活动中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一翔
近代中国发生了一场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化的巨大变革。在新兴的转型经济变革中,作为旧式金融机构的钱庄由于较早与年轻的资本主义经济成份有了联系,导致其性质出现变化,部分地完成自我改造,从而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作为按照西方企业组织形式建立起来的新式金融机构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龙红飞
晚清的中国社会曾出现过一个艰难的政治转型的实践过程,历经设总理衙门、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和清末新政立宪运动,但最终都不可避免地以悲剧的形式而宣告失败,清王朝也因此走向终结。毋庸置疑,清末政治转型失败是各种"合力"作用的结果。因为政治制度有其运动的惯性,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任何一次政治转型能否成功,其基本原因在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它的变更要受到历史传统、现实环境、主观意志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对历史进行仔细梳理,导致晚清政治转型失败的关键原因有三个:(1)传统政治文化的惰性致使转型缺乏社会动力与活力;(2)传统士人阶层气象的丕变导致组织制度的缺失;(3)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意识形态的崩溃使转型缺乏精神基石...
关键词:
晚清 政治转型 失败原因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淑华 陈遇春
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办厂,新的生产方式冲击着中国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随着机器制造业的建立与新式商业的发展,洋务运动兴起。兴办实业学校、实业教育的思潮涌起,职业教育开始了由传统向近代的演变。清末民初职业教育的转型以移植为主要特征,转型速度缓慢。
关键词:
清末民初 职业教育 实业学堂 转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文素 龚浩
通过对财政现代化定义的辨析和对中国财政历史的梳理,本文对我国传统财政向现代财政的转型标志进行了探讨,明确指出:财政现代化的标志是实现财政的控制权由专制君权向民权的转移。清朝末年,我国开启了财政现代化进程,从传统时期附着于神权的君权对财政的完全控制,逐渐演变为具有民意基础和代表民权的中央资政院、地方咨议局对财政的控制。因此,财政现代化的标志,不是财政体制的变化,也不是预算制度本身的出现,而是关系到国家治理模式根本性变化的财政控制权的改变。
关键词:
财政 现代化 财政转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为群
钱庄、银号从明朝中叶开始建成,到清初期、晚期及北洋政府时期有所发展,"废两改元"后时起时伏,直到1952年,约五百余年。它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基地,兼及平津、闽广、川陕等地区。它起源于兑换,其业务重心是发行庄票,广泛开展多种信用业务,并成立钱业公会。钱庄对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曹伊清
研究作为重要法律文书的房地产契约,有助于理解房地产法律规范的实际运作情况。以法学的视角解读清末房地产契约,可以更好地了解现代房地产的交易活动。对清末房地产契约的分析表明,房地产交易立契依赖于第三方,政府对交易管理是间接而有效的,但民间交易之信用意识却较差。因此,现代法制环境下应重视现代契约法律文化之构建,维护交易立契的信用体系,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关键词:
清末 房地产 契约 法律解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邹进文
清朝末年,中国传统的财政体制在社会经济的激变中开始了艰难的近代转型。财政体制的转型推动着中国财政思想的近代化演进,西方近代预算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运用和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成为当时财政思想近代转型的主要标志。
关键词:
清末 财政思想 近代化 财政分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宗顺
清末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 ,但关于清末高校的数量长期以来却人言人殊。本文以清末学部的教育统计为依据 ,对清末公立高校的数量进行全面考察后认为 :清末公立高校的数量应该是 :大学堂 3所 ,高等学堂 2 4所 ,高等专门学堂 12 7所 ,高校总量为 15 4所
关键词:
清末 公立高校 高校数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国家外汇管理局黑龙江省分局课题组 那洪生
地下钱庄作为一种非法金融组织,根据所在的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特点,从事不同类型的地下金融活动,破坏一地区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地下钱庄之所以屡打不绝,一方面是因为其赖以生存的客观需求一直存在;另一方面,地下钱庄也在不断寻求逃避金融监管和打击的经营模式。中俄边境地区地下钱庄形成背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俞罡
在中国金融业告别传统走向近代的制度变迁中,以宁波商帮人士发起并经营的宁波钱庄业较快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抓住上海开埠通商和新兴工商业兴起的历史机遇,长时间活跃在经济金融的舞台上,在中国近代金融史上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宁波钱庄独特的经营特色,忆古思今,不乏亮点值得当前银行人深思。构造合伙制"联枝钱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施利民
在浙江的不少地方 ,近些年来一直都存在并活跃着“地下钱庄”等地下金融活动 ,在当地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危害。“地下钱庄”的出现和活跃 ,表面上反映的是金融秩序问题 ,但本质上却是反映了金融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 ,是金融工作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金融供给不能满足金融需求的结果。本文对有效解决“地下钱庄”等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地下钱庄” 金融秩序 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洁 李楠
在我国,热钱通常被定义为纯粹以投机套利为目的、无真实贸易或投资背景的国际收支交易及跨境资金流动。由于目前我国资本项目下处于管制状态,大规模热钱流入、流出难以实现,因此只能采取"伪装"方式流入境内。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阮雪梅
"地下钱庄"是非法经济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地下钱庄"的活动从未停止过,它已成为一道法律治理的难题。笔者认为:对"地下钱庄"的治理,必须按照"疏堵结合,打防并举"的方针,尽快完善打击"地下钱庄"有关法律法规;立法上应适当放松外汇强制性管制,以满足企业和个人正当的外汇需求;法律实施上则采取以"制度对接和专项打击"为主的强力手段来遏制"地下钱庄"活动。
关键词:
地下钱庄 破窗理论 疏堵治理 洗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