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11)
2023(6678)
2022(6032)
2021(5571)
2020(5148)
2019(12066)
2018(12102)
2017(23290)
2016(13472)
2015(15494)
2014(15924)
2013(15888)
2012(15328)
2011(14060)
2010(14607)
2009(13812)
2008(14272)
2007(13294)
2006(11738)
2005(10813)
作者
(42161)
(35602)
(35340)
(34039)
(22572)
(17043)
(16284)
(13873)
(13283)
(12888)
(12201)
(11987)
(11411)
(11400)
(11292)
(11284)
(11197)
(10535)
(10341)
(10336)
(9063)
(9061)
(8738)
(8118)
(8107)
(8076)
(8034)
(7965)
(7392)
(7374)
学科
(56610)
经济(56540)
管理(36309)
(34695)
(27234)
企业(27234)
方法(26666)
数学(23441)
数学方法(23162)
(16824)
(14530)
中国(14401)
(14053)
地方(12875)
(11811)
业经(11013)
(10991)
贸易(10987)
农业(10897)
(10595)
(9519)
银行(9484)
(9028)
(9000)
理论(8761)
(8674)
金融(8671)
(8601)
财务(8580)
财务管理(8553)
机构
大学(204474)
学院(201084)
(79518)
经济(77604)
管理(72920)
研究(72023)
理学(61663)
理学院(60844)
管理学(59599)
管理学院(59210)
中国(54371)
科学(46332)
(44660)
(40683)
(39057)
(38110)
研究所(35575)
中心(33821)
(33495)
业大(32593)
农业(32343)
财经(29808)
(28917)
师范(28614)
北京(28528)
(26775)
(26139)
(24927)
经济学(24386)
(23725)
基金
项目(127165)
科学(97854)
研究(91244)
基金(90048)
(79218)
国家(78512)
科学基金(65015)
社会(55238)
社会科(52114)
社会科学(52094)
(49983)
基金项目(47689)
(43204)
教育(42998)
自然(42573)
自然科(41535)
自然科学(41515)
自然科学基金(40800)
编号(38010)
资助(37906)
成果(33106)
重点(29320)
(28632)
(27825)
课题(27091)
(25449)
科研(24870)
计划(24278)
创新(23918)
教育部(23794)
期刊
(90864)
经济(90864)
研究(59472)
中国(40905)
(36849)
学报(36295)
科学(31439)
(30433)
大学(26237)
管理(24622)
农业(24377)
学学(24366)
教育(24144)
(19666)
金融(19666)
技术(16911)
财经(14851)
业经(14478)
经济研究(13569)
(13273)
问题(12727)
(12724)
图书(12066)
(11362)
(10347)
技术经济(10281)
理论(10102)
统计(9676)
资源(9230)
实践(9216)
共检索到308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丽红  
受地缘政治和疫情影响,东北地区是清末中国卫生行政创立的前沿,不仅早在1870年左右就聘用了英国医生出任海关医官,而且在1899年开始聘用西医出任营口卫生局官员。文章利用清末东北官聘西医的档案资料,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列强的压迫。直到新政官制改革,奉天开始聘请中外西医出任新设立的卫生机构和医院的官职,并支付相对较高的薪资。在东北大鼠疫期间,为了应对严重的疫情,东北官府除在天津、上海、广东、北京等地聘请中外医生外,还在东北各地聘请日本医生参与防疫。这些西医不仅领取较高的薪资,而且约定了相当数额的抚恤金。为此,清政府特别制定抚恤金的等级标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清政府对西医资格的认定标准。最后,文章认为清末东北官聘西医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对中西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宁  马国英  
晋东南地区煤炭储量丰富,这一地区对煤炭的开采与利用早已出现。作为一个地理上较为封闭的区域,煤炭为该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成为泽潞商帮崛起的客观上的一个重要因素。清末民初之时,山西工业开始近代转型,研究当时该地的煤炭需求状况,以至煤炭产业转型未获成功的原因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钞晓鸿  
本文主要依据档案等史料,从制度及其实施层面考察分析清末废止捐纳实官。对实官捐纳的认定是以其实质而非名义,即实缺铨选、履任、恢复是以向官府捐资的途径来实现。文章认为,光绪二十七年上谕只是在政策上废止了根据当时的暂行事例捐纳实官及其花样,既非标榜的"永远停止",亦未停止所有实官捐项。清廷所谓的废止捐纳实官更多地表现为政治表态与名义变化,实官捐纳通过各种方式继续实施才是实情。在此废存过程中,关涉到中央与地方的捐资分配及权限调整。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处辉  
日本在天津投资状况分析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处辉我国政策开放以来,吸引了大量外资来华投资开办企业,截至1995年底,我国的三资企业数量共达258,406家,其中,合资企业161,208家(占62.4%),合作企业38,642家(占15.0%),外国独...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海洋  
清末新政时期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教育制度的建立,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大转折。东北地区农科职业学校,正是在这一转折时期逐步建立起来的。清末新政时期东北农科职业学校的兴办,掀开了东北近代农业教育史的序幕。尽管当时东北农科职业学校规模不大,培养学生数量不多,但在推动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同时作为东北农科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起点,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马长林  
在近代中国金融领域,官银钱号是很不起眼的角色,与钱庄、票号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不同,清末官银钱号完全是官方运作的产物,其设立主要是为维护清政府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服务,是清政府面对经济困境所作出的一种金融应对。作为金融机构,官银钱号也跳不出经营获利的圈子,辛亥革命前后,受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逐渐向近代金融机构转型。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丁文珍  
我国大中小学正在进行教师人事制度的改革 ,力推教师聘任制。教师聘任制这种新型的用人机制 ,主要是使学校在完善多年岗位聘任制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校用人制度改革 ,逐渐实行聘任合同制。由于我国教师聘任制改革尚处于初期 ,且无历史经验可借鉴 ,由此国外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对我国会有很大帮助。美国作为有代表性的西方发达国家 ,其在教师聘任制度方面的有些经验与做法是较为科学可行的 ,对我国的改革具有借鉴价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敏  陆根书  
根据我国东、中、西部不同层次的14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高校毕业生起薪的性别差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起薪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起薪的平均数只有男生起薪平均数的90.2%。人力资本变量、家庭禀赋变量、劳动力市场就业特征变量,尤其是人力资本变量对高校毕业生起薪的性别差异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也是导致高校毕业生起薪存在性别差异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缩小高校毕业生起薪性别差异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瑞珍  陈印军  
耕地质量是指反映耕地生产能力高低、耕地环境状况优劣以及耕地产品质量与产出效益高低的综合属性,包括耕地的土壤质量(土壤肥力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耕地的环境质量、耕地的管理质量和耕地的经济质量。东北地区耕地质量状况是总体偏低,中等和低等地合占耕地总面积的99.5%,高等地仅占0.5%。东北地区耕地质量变化态势如何,目前没有统一的认识,较为普遍看法是东北地区耕地质量总体水平趋于下降,但农田土壤监测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耕地土壤肥力指标总体上从下降转向稳中有升的趋势。作者认为过去东北地区耕地的土壤肥力质量总体上呈下降之势,但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耕地的土壤肥力质量下降的趋势逐步得到扭转,并逐步趋于上...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嵩龄  
中国—东北亚国家之间的环境合作包括众多方面,既有双边合作,又有多边合作。目前,这些多方面的环境合作已显现出很多绩效,如逐步启发与强化东北亚国家的“环境共同体”,以具体的积极的行动计划解决国际间的跨国环境矛盾和纠纷,促进东北亚各国环境产业和环境市场的发展等。但在东北亚国家的环境合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展望未来,东北亚国家间的环境合作将成为全球环境中具有高度积极意义的组成部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宗顺  
清末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 ,但关于清末高校的数量长期以来却人言人殊。本文以清末学部的教育统计为依据 ,对清末公立高校的数量进行全面考察后认为 :清末公立高校的数量应该是 :大学堂 3所 ,高等学堂 2 4所 ,高等专门学堂 12 7所 ,高校总量为 15 4所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左美云  毛基业  
采用问卷调查对中国企业首席信息官的生存状况以及设置首席信息官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企业首席信息官的实际级别主要是部门经理,大部分企业首席信息官出身于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岗位,设立首席信息官后最显著的效果是改善决策和提高效率,CEO对首席信息官工作的评价总体上是正面的,但也有相当比例的CEO对本企业首席信息官表示了不满。显然,中国目前首席信息官的总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福林  刘瑾  
清中期臻于极盛的江西商帮组织会馆,自光绪以降,便逐渐趋于停滞,而另一种跨地域商人的行业同业组织却迅速发展起来,在某些地方甚至取代会馆。清末民国跨地域商人行业组织的兴起及江西商人的融入,表明了湖南的江西帮组织正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分化演变过程。在这过程中,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行业竞争,江西帮的"土著化"以及晚清民国的时政导向是促使江西帮分化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邵国富  
卫生经济理论研究在我国仅有10多年的历史。10年来,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地探讨了许多问题,也因此在许多方面更新了我们的观念,大大深化了对我国卫生事业本质属性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无论是学会建设、学科发展还是理论研讨,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这些成果是创业的先行者们辛勤耕耘的结果。当然,我们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全有  
清末实官捐问题,学界存在的问题一是脉络需要进一步梳理,二是有些观点需要订正。清末社会舆论对实官捐问题的主流取向是批斥、否定,力主罢废。清末当政官员中,力主开办实官捐者大有人在。北到黑龙江,南到广东,西到云南,东到山东,全国各地方督抚大员多力主实官捐。主张开办之外,当政官员还专折请奖捐输实官。当政者的罢废声音来自于三大群体:清议群体、户部或度支部、摄政王载沣及军机大臣张之洞等。清末社会在实官捐问题上可分解为四方:政府分化为二,民众分化为二,舆论界与民众中的主张罢废群体相一致。过去学界总是习惯性地从朝野之间的互动来解读历史,似乎是把复杂的历史问题简单化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