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23)
2023(7613)
2022(6441)
2021(5824)
2020(4828)
2019(10930)
2018(10594)
2017(20872)
2016(11364)
2015(12551)
2014(12713)
2013(12409)
2012(12184)
2011(11463)
2010(12098)
2009(11398)
2008(11172)
2007(10368)
2006(9763)
2005(8961)
作者
(33599)
(28250)
(28079)
(26948)
(18329)
(13079)
(12599)
(10761)
(10720)
(10412)
(9953)
(9402)
(9223)
(9209)
(9048)
(8740)
(8332)
(8221)
(8159)
(7847)
(7354)
(6938)
(6931)
(6683)
(6497)
(6454)
(6195)
(5932)
(5727)
(5623)
学科
(68911)
经济(68853)
管理(34240)
(27505)
(21673)
企业(21673)
方法(19867)
地方(18584)
数学(17481)
数学方法(17265)
中国(15309)
(14362)
(14237)
(13030)
地方经济(12879)
业经(12193)
(10811)
(10071)
农业(9506)
环境(9161)
(9101)
金融(9100)
(8980)
贸易(8975)
(8677)
银行(8664)
(8617)
及其(8609)
(8442)
经济学(8055)
机构
学院(174634)
大学(174327)
(85563)
经济(83923)
研究(66721)
管理(63747)
理学(53795)
理学院(53156)
管理学(52316)
管理学院(51969)
中国(50196)
(40769)
科学(37420)
(36241)
(34160)
财经(30980)
研究所(30571)
中心(28812)
(28104)
(28008)
经济学(27896)
(25837)
经济学院(24672)
(23451)
(23440)
师范(23287)
北京(23225)
财经大学(22577)
(21539)
业大(21066)
基金
项目(105294)
科学(83763)
研究(79324)
基金(77396)
(66244)
国家(65721)
科学基金(55902)
社会(52693)
社会科(49976)
社会科学(49963)
(39749)
基金项目(39151)
教育(35389)
自然(33577)
(33448)
自然科(32765)
自然科学(32753)
资助(32584)
自然科学基金(32164)
编号(31201)
成果(27504)
(24569)
(23988)
重点(23961)
课题(22765)
国家社会(22143)
(21028)
(20913)
教育部(20826)
发展(20615)
期刊
(107641)
经济(107641)
研究(61186)
中国(33783)
(30482)
管理(25597)
(24333)
科学(23149)
学报(22889)
(19865)
金融(19865)
经济研究(18439)
大学(17943)
学学(17079)
财经(16536)
农业(16197)
教育(15798)
技术(14666)
业经(14463)
(14396)
问题(13477)
(11162)
技术经济(10306)
世界(10251)
国际(9962)
统计(9448)
经济问题(8566)
现代(8535)
改革(8426)
(8426)
共检索到281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英  
晚清时期清政府推行新经济政策既有决策过程中的失误,也有实施过程中的缺陷;有的是客观条件与环境的限制所致,也有系主观认识偏差所造成。同时,还包括清政府不断增捐加税的恶劣影响。这些均与清政府封建专制政权的性质有着直接和必然的联系。因此,晚清的新经济政策虽然产生了许多值得肯定的积极作用,却不可能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摆脱帝国主义的束缚,真正获得健康、顺利、迅速地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韩玉军  
克林顿的新经济政策涵盖了美国最主要的经济问题。 (一)提出以增税和减少福利开支来实现削减联邦财政赤字,克服宏观经济结构失衡的目标。若能实现这个目标,赤字在GNP中的比重会由原来的54%下降到本世纪末的大约2.5%。 (二)提出了公平负担的原则,即把增税的主要部分放在富人身上。克林顿的增税方案,对中等收入的家庭增加了一些负担,但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福兴  
韩国新政府以“新韩国建设论”作为其内外政策的总纲,主张在政治上建设“清廉的政治、强有力的政府”,在经济上实现各地区均衡发展和稳定物价,在南北统一问题上既保持接触又继续“施加压力”,在对外关系上维持韩美安保体系,以韩美、韩日关系为基轴加强同中国、俄罗斯的合作关系。而其“新政”的中心仍是经济建设。新政府执政后推行了一系列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提出“全面调整,突破现状,开创新局面”的经济发展方针,以求实现“第二次经济腾飞”。但是,韩国新政府在实施政治革新、突破经济困境、实现南北和解的进程中仍面临不少难题,前景不容乐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伟博  刘秉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主流派经济学家重新审视了空间因素,以全新的视角,把以空间经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传统经济学科统一起来,构建了"新经济地理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文章将对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尤其是对其经典模型中的理论不足加以总结,并对未来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玉  
文章在现阶段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不断深入,新经济形态在社会中不断凸显的背景下,对中国新经济的发展动态进行了梳理,指出当前中国发展新经济的必要性,同时通过各组统计数据,反映了我国新经济面临的诸多机遇和挑战。总体来看,我国新经济正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开发成本高、技术成果转化率低、融资困难、人才缺乏、产业政策不完善等。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为:面对新经济中存在的"市场失灵",需要借助政府这双"有形的手"进行调节,政府应加快转变各项职能,做到"懂"、"放"、"管",把握好政府、企业、市场的平衡关系,制定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玉  
文章在现阶段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不断深入,新经济形态在社会中不断凸显的背景下,对中国新经济的发展动态进行了梳理,指出当前中国发展新经济的必要性,同时通过各组统计数据,反映了我国新经济面临的诸多机遇和挑战。总体来看,我国新经济正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开发成本高、技术成果转化率低、融资困难、人才缺乏、产业政策不完善等。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为:面对新经济中存在的"市场失灵",需要借助政府这双"有形的手"进行调节,政府应加快转变各项职能,做到"懂"、"放"、"管",把握好政府、企业、市场的平衡关系,制定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玉  
文章在现阶段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不断深入,新经济形态在社会中不断凸显的背景下,对中国新经济的发展动态进行了梳理,指出当前中国发展新经济的必要性,同时通过各组统计数据,反映了我国新经济面临的诸多机遇和挑战。总体来看,我国新经济正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开发成本高、技术成果转化率低、融资困难、人才缺乏、产业政策不完善等。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为:面对新经济中存在的"市场失灵",需要借助政府这双"有形的手"进行调节,政府应加快转变各项职能,做到"懂"、"放"、"管",把握好政府、企业、市场的平衡关系,制定更合理更切合实际的新经济产业政策,包括财税政策、财政货币政策、人才政策和国家战略政策四个方面。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荣  
本文将刘少奇的过渡思想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了比较研究,发现两者不仅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历史命运也大体相似,在实践过程中都很快中断了。作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考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连成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伟大的实践,作为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首次尝试,不仅以其不朽的业绩载入历史史册,而且至今仍放射着真理的光辉.在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今天,重温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我们仍会得到许多教益和启示. 一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其中主要有: (一)实行粮食税.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列宁在《论粮食税(新政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山文岑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存在一系列立法缺陷:信息公开范围的界定不合理、不细致、不彻底,公开的方式和程序存在不足,监督和保障手段不到位。为此,在今后修改该法规时,应准确界定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完善公开的方式和程序以及监督和保障的手段和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维海  
市场经济的缺陷和政府的干预袁维海一、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任何社会制度下的市场经济,都无法避免地存在两大缺陷:第一,市场经济中企业对公共物品生产的回避。公共物品是指由公共经济部门为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大多数公共物品都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它性。即公共物品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沈庆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关键性任务之一。而科学地确定与市场经济运行相适应的、确立政府职能尤其是政府经济职能的理论依据,则对这一转变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这个问题上,西方经济学中以“市场缺陷”为根据来说明政府经济职能产生原因的观点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它也是与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相符合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