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52)
2023(17631)
2022(14888)
2021(13803)
2020(11502)
2019(25973)
2018(25850)
2017(49855)
2016(26866)
2015(30091)
2014(30122)
2013(30185)
2012(27918)
2011(25256)
2010(25468)
2009(23856)
2008(23568)
2007(21183)
2006(19263)
2005(17289)
作者
(79039)
(65784)
(65431)
(61846)
(41730)
(31576)
(29555)
(25789)
(24825)
(23537)
(22349)
(22213)
(21044)
(20941)
(20105)
(19879)
(19345)
(19302)
(18876)
(18874)
(16386)
(16380)
(15929)
(15196)
(14753)
(14716)
(14711)
(14598)
(13185)
(13073)
学科
(119464)
经济(119333)
(102158)
管理(85169)
(82873)
企业(82873)
(49883)
方法(47617)
数学(37082)
数学方法(36735)
业经(35873)
农业(33521)
中国(32588)
(31574)
地方(28484)
(23295)
技术(21686)
(21658)
财务(21588)
财务管理(21559)
(21409)
(21039)
贸易(21023)
理论(20477)
(20420)
企业财务(20400)
(20377)
(18643)
(18009)
银行(17968)
机构
学院(390751)
大学(385029)
(160799)
管理(158679)
经济(157461)
理学(135895)
理学院(134448)
管理学(132543)
研究(132149)
管理学院(131814)
中国(102691)
(83085)
科学(79928)
(74595)
(72275)
(66503)
中心(60597)
(60557)
业大(60346)
研究所(59888)
农业(57048)
财经(56868)
北京(52676)
(51583)
(51572)
师范(51132)
(48602)
(47492)
经济学(45891)
经济管理(42829)
基金
项目(258141)
科学(204201)
研究(192826)
基金(186627)
(161244)
国家(159708)
科学基金(138412)
社会(122583)
社会科(115871)
社会科学(115841)
(102805)
基金项目(99821)
自然(88448)
自然科(86377)
自然科学(86360)
教育(86040)
自然科学基金(84834)
(84380)
编号(80098)
资助(75628)
成果(63988)
(59233)
重点(56862)
(56395)
(55278)
课题(54135)
创新(50998)
国家社会(49824)
(48719)
科研(48311)
期刊
(191690)
经济(191690)
研究(116153)
中国(80402)
(73935)
管理(60861)
学报(57483)
科学(56277)
(55137)
农业(50053)
大学(44437)
学学(42047)
教育(41464)
(38462)
金融(38462)
业经(36846)
技术(35020)
经济研究(27690)
财经(27200)
(25988)
问题(25388)
(23321)
技术经济(21024)
科技(19065)
现代(19013)
图书(18735)
世界(18639)
(18602)
商业(18583)
理论(18211)
共检索到597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娟  王霞  
[目的]发展优势农业是改造传统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两者协调发展更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同时也是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方法]文章通过文献查阅法了解清徐县优势农业葡萄及葡萄文化旅游业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及研究成果,结合实证分析法通过协调发展度函数构建模型对清徐优势农业协调旅游业发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清徐县优势农业和旅游业的综合评价指数从2004年的0.118 6上升到2016年的0.985 8,总体呈上升趋势,同时协调度13年间,2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芳  
[目的]从时空角度探讨农旅协调发展程度,为河南省农业旅游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从农业发展规模、农业发展保障、农业集约化水平、旅游经济、旅游保障和旅游市场等几个方面构建了农旅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构成的组合法对指标赋权,用改进的TOPSIS法计算协调度,用标准差椭圆法分析协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1995—2015年河南省农旅协调度从勉强协调向良好协调发展; 2007、2010和2015年各地协调度差异不大,郑州、洛阳和南阳3市的农旅协调度为中度协调,中度协调区域大致呈C字形分布,其余城市为勉强协调;协调度重心靠近郑州、许昌交界处,分布方向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分布的方向性和集聚性不是很明显。[结论]根据各地旅游业、农业及农旅协调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差异性的农旅协调发展对策:以旅促农、以农带旅和旅农共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爱顺  
目前,我国农业生态旅游面临着很多问题:没有形成统一科学的管理体系、定位不正确、乡村旅游品牌度不高、生态示范作用不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本文对美国、德国、日本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目前所展开的农业生态旅游与经济协调进行分析,得知目前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应该树立起健康发展理念,要结合我国实际状况,重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充分利用当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性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立民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旅游业符合新农村建设中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国策取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建设新农村任务艰巨。为了发挥旅游业在加快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主要作用,文章提出基于耦合理论的旅游业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研究,构建旅游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耦合模型,并进行评价,最后得出结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兀婷  
本文构建数字乡村、流通业与旅游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模型研究中国数字乡村-流通业-旅游业之间的耦合互动作用机制。通过对全国31个省份2011-2020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中国数字乡村-流通业-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就整体水平而言,绝大多数省份处于濒临失调与勉强协调阶段,部分省份则停留在中度或轻度失调阶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区域层面,东部区域数字乡村-流通业-旅游业耦合协调水平最高,中部次之,东北及西部地区最弱。在省域层面,江苏、山东及广东数字乡村-流通业-旅游业耦合协调水平领先于其他省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冰  刘浩  田小燕  
农业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分支与组成,可以发挥农业的多功能价值,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就业,增加农业收入。当前中国农业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缺乏科学规划与经营管理、形象定位不准确、生态示范作用不强、当地居民参与积极性较低、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等问题。通过对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生态旅游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进行分析,中国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应该确定健康的发展理念,立足于本土文化产业,增强当地居民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三效合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雅  
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不仅提升了农业资源综合效益,更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二者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意义和动力分析,探讨产业融合视阈下二者协调发展的模式,并提出产业融合视阈下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对策与建议,以期推动传统农业和乡村旅游更好地融合,拓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带动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有效提高农民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雅  
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不仅提升了农业资源综合效益,更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二者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意义和动力分析,探讨产业融合视阈下二者协调发展的模式,并提出产业融合视阈下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对策与建议,以期推动传统农业和乡村旅游更好地融合,拓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带动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有效提高农民收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章鸿  
江苏旅游业竞争力总体上的决定因素已经由旅游设施因素转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因素,但对竞争力处于第二方阵的地区,旅游设施仍然具有重要作用,竞争力偏弱地区,则同时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设施的影响。江苏各地区只有因地制宜,实施竞争力提升战略,合理分工,加强旅游业协调发展,创新举措,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才能综合提高旅游业竞争力,建设旅游强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翁钢民  李凌雁  
文章构建了我国旅游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并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法探究各省份旅游业与生态环境协调性的空间关联效应,所用数据为我国31个省市区近六年的旅游业发展及生态环境数据,所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为全局和局部Moran指数检验及LISA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上海、江苏、安徽、江西、福建5省市属于"高—高"关联区域,是旅游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增长极,对整个东部地区具有显著的正向辐射效应;西部地区通过显著性检验的是新疆和甘肃两地,是"低—低"关联区域的集聚点,需要重点引导和扶持;中部地区则主要属于"高—低"或"低—高"关联模式,桥梁纽带作用凸显。根据以上分析,文章对我国旅游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金伟  王承云  孙飞翔  
根据旅游业发展与城镇化过程的相互关系构建二者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层因素进行排序,计算指标权重;参照评价技术有效性的BC2模型构建以城镇化水平指标为输入,旅游业发展为产出的城镇化旅游业协调发展效率评价DEA模型,对2011年长三角地区16城市的城镇化与旅游业协调发展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上海、杭州、绍兴为DEA有效,其他城市均小于1,宁波、舟山、泰州z值接近于1;表明此类城市不为技术有效,城镇化与旅游业协调发展水平低,旅游业尚未发展到成熟稳定阶段;2城镇化不可逆,通过提高旅游业发展产出,使得在投入不变条件下增加产出也能够达到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3城镇化与旅游业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庞娇  魏来  
特色农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是农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其可持续发展能够推动乡村振兴,更好地解决精准扶贫等问题。本文以产业耦合协调理论为基础,以具有重要价值的茶叶产业作为特色农业研究的突破口,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0—2016年中国18个产茶省份的数据进行耦合协调度测算。研究表明,中国茶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水平呈现逐步协调的趋势,但整体而言耦合协调度水平较低;茶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等级除浙江省达到勉强协调外,其余17个省份均为失调状态,其中浙江等8个省份属于茶叶资源驱动型茶旅产业融合模式,山东等10个省份属于旅游资源驱动型茶旅产业融合模式。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促进产业间深度融合互动、加强政府引导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洪  顾朝林  张燕  
评价系统协调发展的"同步协调判别法:"首先为系统的各子系统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又可用一定指标度量的要素,按一定标准将要素分作三个等级,统计加总各类要素的数量,以之作为度量用的综合指标,并经归一化处理得各子系统的"状态数";其次将子系统与一定的"状态空间"对应,在此空间中利用"状态数"确定子系统的"状态点"及"完全协调线;"最后分别计算状态点与协调线的距离(偏离度d1)、状态点与原点的距离(优化度d2),借助它们便可评价各子系统发展的同步性及相应系统的协调性。以此方法对南京市由旅游业、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三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进行的协调性评价表明,"同步协调判别法"具有含义明确、简单、较客观、易操作、可比性强的特点,适用于评价复杂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汤姚楠  
论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当今世界最大和发展最快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了经济发达地区以旅游产业驱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服务业现代化相融合,以生态文化旅游、文化科技创意产业为主的智慧旅游与生态智慧新城互动发展的两种区域经济优化与转型升级的特色之路,以及经济发展一般地区以旅游产业和旅游经济特区引导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创新之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鸿  刘雨婧  麻学锋  
在新型城镇化内涵、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基础上,从产业生成周期视角,评价及探讨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动态关系。采用1989—2014年张家界旅游及城镇相关数据,结合小波分析、熵值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研究发现:旅游业的就业及收入效应表现较好,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方面表现突出;出现期及生成期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低,但成长速度较快,城镇化则相反,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互为因果,短期内正负效应交替,长期内均有稳定正向效应;发展期,旅游业发展水平反超城镇化,两者相互协调发展,但城镇化不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