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02)
2023(4741)
2022(4331)
2021(3972)
2020(3642)
2019(8907)
2018(8828)
2017(17451)
2016(9812)
2015(11286)
2014(11543)
2013(11661)
2012(11102)
2011(10028)
2010(10277)
2009(9625)
2008(9848)
2007(9108)
2006(7691)
2005(6896)
作者
(29902)
(25150)
(25140)
(24021)
(15762)
(12113)
(11685)
(10040)
(9329)
(8983)
(8493)
(8348)
(8211)
(7954)
(7851)
(7834)
(7832)
(7449)
(7214)
(7197)
(6380)
(6136)
(6132)
(5778)
(5698)
(5674)
(5629)
(5459)
(5130)
(5050)
学科
(43622)
经济(43580)
(24929)
管理(24681)
方法(22572)
数学(20444)
数学方法(20285)
(18775)
企业(18775)
(12396)
中国(11829)
(10678)
地方(9728)
(9392)
(8483)
贸易(8483)
农业(8156)
(8154)
业经(7517)
(7450)
(6564)
(6394)
财务(6380)
财务管理(6359)
企业财务(5956)
人口(5879)
(5857)
银行(5836)
环境(5802)
(5703)
机构
大学(146569)
学院(144295)
(60777)
经济(59478)
管理(54454)
研究(50421)
理学(46692)
理学院(46090)
管理学(45266)
管理学院(44988)
中国(37781)
(34511)
科学(31807)
(28256)
(27138)
(26972)
研究所(24683)
业大(24046)
中心(23839)
农业(22572)
北京(22416)
(21808)
财经(21435)
(19375)
经济学(19139)
(18981)
师范(18797)
经济学院(17549)
(17158)
(16995)
基金
项目(94118)
科学(72597)
基金(67273)
研究(67251)
(58543)
国家(58065)
科学基金(48764)
社会(41558)
社会科(39269)
社会科学(39253)
(36352)
基金项目(36177)
自然(31701)
(31515)
教育(30946)
自然科(30911)
自然科学(30899)
自然科学基金(30351)
资助(28043)
编号(28004)
成果(23030)
重点(21300)
(21108)
(20713)
课题(19124)
(18929)
科研(18468)
计划(17900)
创新(17763)
教育部(17713)
期刊
(64587)
经济(64587)
研究(42108)
中国(27433)
(24897)
学报(24739)
科学(22248)
(21645)
大学(18110)
学学(16912)
管理(16704)
农业(16511)
教育(13326)
技术(12362)
(11984)
金融(11984)
财经(10535)
业经(10527)
经济研究(10382)
问题(9453)
(9186)
(9009)
技术经济(7943)
统计(7727)
(7502)
理论(7471)
(7262)
商业(7208)
图书(6991)
实践(6811)
共检索到211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松义  
本文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宣统元年、二年北京灵柩出城登记呈报书记录的资料,并结合其他史料,对这一时期北京年人口死亡数、死亡率、不同年龄段男女死亡比例等,做了大致的测定。鉴于登录的人口死亡原因中,痨症等传染性疾病占有主导的位置;在中青年妇女中,月经病和因做产导致死亡的占有相当的比重;而婴幼儿的死亡,除瘟症、痧症外,惊风、喉症、天花等,都是主要的杀手,从而看出当时北京的医疗和卫生保健,尚处于被动、缺少预防的状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志军  朱战强  郭治华  刘黎明  
建国以来,北京出现了看似无序的城乡人口变化。但分析表明,60多年来北京城乡人口的时—空演化模式呈现了多样性,传统的人口增长模型已退化为内部区域以对数函数为主、但总体又表现为双曲函数的增长模式。整体看,北京城乡人口的演变属于具有时—空差异性的演变模式,各区域和整体的时—空变化不仅存在着阶段性和周期性,而且产生了自组织特征;与改革开放前相比,之后的规律性更强,但却没有形成明显的分形特征。目前,自中心城区(含近郊)→中郊→远郊的空间递推特征虽然明显,但并没有达到减小中心城区发展压力的作用。而明确以上结论,将有助于通过表象认识北京城乡人口时—空变化的实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科学演进。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崔凤垣,程深  
本文利用《1990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资料北京地区数据,对企业职工需求层次及其实现程度进行测量与分析,以期回答为什么有的企业有很强的凝聚力,有的企业管理涣散;有的企业职工积极肯干,而有的企业则出现怠工等令人关注的问题,并提出研究的结论和相应的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袁熹  
人口变化是北京近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 ,指出北京近代人口变化的几个显著特征。第一 ,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第二 ,人口自然结构变化明显 ,外来人口比重大于本市人口 ,性别比高 ,青壮年人口占城市总人口一半以上 ,等 ;第三 ,人口社会经济结构呈多方向变化 ,家庭人口趋于缩小 ,从旗人为主到汉人为主的变化 ,教育程度两极分化 ,职业结构的近代色彩 ,等 ;第四 ,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最后 ,本文指出 ,这些人口变化和人口问题体现了北京城市转型期的特点 ,而这些人口问题的解决程度 ,也将成为衡量北京近代化水平的尺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樊铧  
庙市是伴随寺观的宗教活动而形成的具有定期市性质的市场单元。在对中国城市市场空间结构 ,特别是历史时期上的市场空间结构的研究中 ,庙市有其不可忽视的地位。北京是中国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古都 ,其庙市所形成的商业结构体系在城市的商业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通过对民国年间北京城庙市的时间和地域结构的分析 ,进而对其形成的商业结构进行分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景秋  郭捷  
以北京城市办公集聚区为调查范围,选取公司周边绿化、交通、商业配套设施状况以及公司所在地整体环境感受4项主观评价指标,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北京城市以写字楼为载体的工作场所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认为,北京城区办公活动空间满意度综合评价良好,其中对商业配套设施最为满意,对绿化状况最为不满。从被调查的6个行政区看,位于前3名的分别是朝阳区、丰台区和东城区,海淀区因交通、商业配套不满意导致其综合评价为合格;从满意度的空间分布来看,北高南低,并向北和东北方向延展,形成岛状和片状高值区,与北京办公集聚区空间分布特点一致。城市工作者需要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对于北京城市工作场所的满意度研究,将有助于对城市从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出发进行规划和建设。北京城市今后应注重对办公空间的整体规划,并依据功能定位和作用进行重点建设,从地方文化入手建设有中国特色和北京特点的办公空间,以办公空间优化引导北京南北城区之间均衡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铮  石培基  
北京作为一个城市区域,各部分的均衡协调发展十分重要。本文在充分考虑基础设施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前提下,采用人均GDP和人口数为主要指标,对2001~2010年北京城市内部的区域差异进行了整体的分析测算,然后将北京市按照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这四大区域划分,运用锡尔指数计算了四大区域内部各区县间的差异。研究发现北京市的总体锡尔指数与大区间的锡尔指数都在下降,而区域内部的差异在上升,说明北京市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和不协调还很严重。文章最后根据区域差异的变动趋势提出了相关的发展思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谭峻  苏红友  
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和生态密切相关。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来反映北京市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并设计了土地利用协调度模拟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北京市土地利用系统整体比较协调,经济效益系统的协调度高而社会、环境效益系统协调度不够;考察各城市功能区,经济效益系统协调度不相上下,但社会效益系统、环境效益系统协调度差别较大。利用协调度模型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的政策和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缪青  陈孟平  
北京城乡社会保障运行的系统分析缪青,陈孟平一、深化社会保障运行模式的研究社会保障的发展是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构成。多层次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不仅能够给予社会成员以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且也是防止两极分化,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平,...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吕陈  石楠  
从历史演变特征分析,不同时期影响北京城市贫困空间分布的主导因子存在较大差异: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市空间分化以身份、地位为基础,同时受制度与宗教的制约,形成皇族、贵族集聚于中心地带,底层阶级集中于城墙附近与外城(南城)的格局;近代北京城市在半殖民地化的社会过程中,经济地位成为空间分化过程的主导因子,城市空间呈现"中上层居住在中心,贫民迁居在外围"的圈层结构;现代北京城市贫困空间分布受政策、经济体制、城市化进程等多因子交互作用,城市空间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均质化发展向市场经济时期的空间贫富分异态势演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景秋  刘欢  齐英茜  李雪妍  
本文以北京60岁及以上的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使用第六次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北京城市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及生活满意度。研究表明:1北京城市老龄化空间从市中心向外围,呈现出由高向低的波状结构,峰值出现在三环及其周边地区;在北京内城及西北和西南近郊区人口老龄化趋势较为明显;2北京老年样本人群的居住方式以2口之家为主,其次为4口和5口之家,且后者年龄层低于前者,独居和空巢老人样本年龄多集中在70岁以上;现有住户主要通过购买单位房和租用公共房来解决居住问题;3北京城市老年群体对其目前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总体呈中上水平,从收入、健康、生活状态和开心度4个方面来看,样本人群的开心度要略高于其他三项,对收入的满意度相对要低;4利用二分Logistic模型,从居住方式、邻里关系、周边配套服务设施、社区环境状况4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大型购物设施、社区文体活动、邻里关系、社区认同感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正向影响度大,而空巢、医疗设施和物业管理水平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产生负向影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鹏飞  王玉海  刘学敏  
北京城市副中心是我国首都可持续发展的产物。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及其效应,有利于特大城市在优化城市发展模式中积累经验,对将通州建成副中心示范区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北京市2012~2016年各区的人口与GDP数据,运用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空间相关性指数和分形理论等方法探究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效应,结果表明:(1)整体来看,北京城市副中心在承接非首都功能方面初见成效,人口集聚的经济导向性明显,但人口集中度与经济集中度的变化存在差异。(2)通州区构建了"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保障了人口和经济的稳步集聚,但南北差异较大,辐射带动作用有待加强。(3)北京城市副中心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与雄安新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两翼",构建了京津冀地区"一核、双城、两翼、三轴、四区、多节点"新的空间格局,加强了京津对河北省各市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最后,从管理机制、内在要素间的关联性方面提出了促进北京城市副中心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温瑶  张有峰  
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燃煤造成的污染,是北京环境治理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而研究建筑采暖策略是北京能源结构的调整重点,对目前飞速发展的住宅建设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分析北京城镇居民采暖现状的基础上,对几种重要采暖能源的经济性及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最后针对采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艳芝  鲁春霞  谢高地  李娜  胡绪千  
水短缺严重制约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本文基于2000-2012年间北京城市发展以及水资源利用等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工业、农业、生活和环境用水与城市化率、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等城市发展指标之间的关联程度,探讨水资源利用结构随着城市发展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总量变化的影响最大,关联度r2为0.83;城市化率和居民生活水平次之;经济发展水平最弱,关联度r3为0.62;2生活用水受到城市发展水平的影响最大,关联度r3为0.92;其次为农业和工业用水;环境用水量受城市发展水平影响最小,关联r4度为0.68;3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活用水的增加和人均GDP等经济...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齐心  
城市病主要表现在城市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紧张、公共安全弱化、生活质量下降、社会隔离加剧等方面。根据城市病的表现,本文建构了由7个表现层和25个具体指标构成的北京城市病综合测度体系,并对北京市2008-2012年的城市病状况进行了实际测度。结果显示,北京城市病的总评分呈逐年下降趋势,但2012年有较大反弹。北京是在城市发展所需的各类资源日趋紧张的条件下,逐步减轻了城市病在其他方面的一些症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