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42)
2023(7896)
2022(6956)
2021(6407)
2020(5671)
2019(12936)
2018(12847)
2017(24426)
2016(13136)
2015(14929)
2014(14650)
2013(14524)
2012(13682)
2011(12377)
2010(12575)
2009(11833)
2008(11951)
2007(11218)
2006(9439)
2005(8287)
作者
(38446)
(32362)
(32331)
(30653)
(20457)
(15583)
(14658)
(12613)
(11958)
(11477)
(10876)
(10794)
(10265)
(10190)
(10129)
(10078)
(9907)
(9532)
(9330)
(9292)
(8017)
(7923)
(7780)
(7406)
(7340)
(7301)
(7233)
(7137)
(6635)
(6444)
学科
(54215)
经济(54173)
(44290)
管理(42464)
(37216)
企业(37216)
方法(26112)
数学(22802)
数学方法(22605)
技术(17931)
(15326)
中国(15050)
(14070)
技术管理(12431)
业经(11938)
地方(10989)
(10935)
农业(10357)
(10227)
贸易(10222)
(10201)
(9904)
(9272)
银行(9245)
理论(8808)
(8800)
(8744)
(8680)
财务(8663)
财务管理(8639)
机构
大学(190606)
学院(190206)
(79338)
经济(77672)
管理(76131)
理学(65639)
理学院(64950)
管理学(63937)
管理学院(63558)
研究(62768)
中国(47382)
(39746)
科学(39133)
(35363)
(32914)
(31821)
中心(29798)
(29678)
业大(28970)
研究所(28941)
财经(28089)
农业(25945)
(25366)
北京(25001)
经济学(24083)
(23901)
师范(23664)
(23488)
(22266)
经济学院(21855)
基金
项目(125864)
科学(99338)
研究(92825)
基金(89548)
(77728)
国家(77052)
科学基金(66154)
社会(58244)
社会科(55222)
社会科学(55205)
(51677)
基金项目(48115)
(42763)
教育(42699)
自然(42182)
自然科(41263)
自然科学(41246)
自然科学基金(40542)
编号(37677)
资助(35473)
(32566)
成果(30529)
创新(29472)
重点(28363)
(27777)
(27633)
课题(26154)
(24365)
科研(24017)
国家社会(23656)
期刊
(85287)
经济(85287)
研究(54139)
中国(39961)
(29291)
学报(28961)
管理(28493)
(28376)
科学(27669)
大学(21720)
教育(21528)
学学(20221)
农业(19530)
技术(18417)
(16652)
金融(16652)
业经(14513)
财经(13788)
经济研究(13706)
科技(13408)
技术经济(12009)
(11868)
(11631)
问题(11224)
(9741)
(9678)
论坛(9678)
商业(9454)
理论(9325)
图书(9301)
共检索到280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孟浩  何建坤  吕春燕  
清华科技园作为清华大学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经验是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积极进行各种创新及创新集成。这为其他研究型大学科技园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小玉  
通过对清华科技园的空间扩散模式进行探讨,指出科技园区的空间扩散实际上是两种或多种模式的组合,究竟采用何种模式,取决于自身条件、发展阶段、城市环境、政府推动、管理者理念等诸多因素,下一阶段清华科技园的空间扩散可能会以扩展扩散为主,向现有规划区内部及周边扩展,兼顾向条件突出的二三线城市扩散,即重点建设现有集群,扩散速度将放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沙德春  
基于国内外有关"社会技术"思想和论述,文章将"社会技术"分为政策法规、产业商业模式和社会气质三个层面,并以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为具体案例,考察园区转型发展中不同层面的"社会技术"创新及其对园区转型的作用,研究了"社会技术"对科技园区转型发展的意义。新竹园区在转型发展中,形成了以"产业别优惠"转向"活动别优惠"为代表的政策法规层面社会技术创新;以"垂直化分工生产体系"和"自创品牌"为典型的产业商业模式层面社会技术创新;以"党禁"、"报禁"解除为基点的民主自由化社会气质的塑造。不同层面的"社会技术"因素对园区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范超  赵彦云  
为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演化规律,探索该产业龙头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文章使用2010年~2015年中关村科技园数据,使用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了6年间科技园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的演化规律,并结合多水平模型深入研究不同因素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以及影响机制的异质性。结果显示:(1)科技园产业创新效率整体仍处于偏低水平,但有逐年提升的趋势,不同企业提升速度差异较大;(2)非国有企业整体的创新效率比国企的更高,且提升速度也更快;(3)企业规模增大有利于创新效率的提升,且这种趋势在不同企业之间相对比较一致;(4)政府支持有效地提高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但作用强度在不同企业中差别较大,对非国有企业的支持效果相对更好;(5)金融支持还未发挥出对企业创新研发的显著支撑作用,仍有较大潜力需要释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邴浩  罗婧  杨德林  
本文基于制度主义视角,在构建企业创新影响因素模型的基础之上,通过控制其他因素,厘清了大学科技园制度环境与创业者对知识产权重视程度、企业生产创新产品、企业拥有专利数目的关联,探索了大学科技园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学科技园的制度环境与入园企业的创新行为有着较为显著的正向关联,特别是大学科技园的投融资政策与人才政策对于企业创新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史国栋  
大学科技园的形成模式主要有内生自发、引进创新、交叉递进三种类型。大学科技园的核心功能是整合创新要素、培育创业人才、孵化高新企业和促进产业升级。我国要在政府责任、要素效应、创业平台、运营机制上加以创新,提升大学科技园创新绩效。大学科技园是以研究型大学为依托,以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为主要任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社会组织形式。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斯坦福研究园发展成举世瞩目的"硅谷"之后,世界上相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林海  
本文以创新理论为指导分析高技术时代创新活动的基本特征 ,并提出集成创新理论观。在此基础 ,界定了创新能力的概念 ,分析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结构 ,提出了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靳娟娟  
网络环境中的信息剧增,使得从海量信息中选择用户所需情报成为情报分析的突出困难,因此,情报分析人员必需突破传统情报分析方法,着重采用网络环境下创新性的情报集成方法进行情报分析。鉴于此,文章着重进行网络环境下情报分析方法的创新性集成研究。具体包括:创新性情报集成分析方法的构成、基本过程、分析工具三大部分研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强远   殷赏   程芸倩   孙久文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是培育未来产业的主要思路,而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空间融合是未来产业布局的突出特征。就产业布局为何邻近创新集群,鲜有研究给出充分的学理依据和经验证据。基于中国工商企业登记注册数据、中国企业专利授权和转移数据、中国税收调查数据、百度地图兴趣点(POI)数据等形成的匹配数据,本文利用中关村科技园各分园成立时点构建空间双重差分模型,首次考察了创新集群对城市内新企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创新集群对新创企业表现为明显的向心力,将吸引新创企业更多入驻距离创新集群0—1.4千米的地理范围内,并且这一结果在科技分园主导产业的下游产业体现得更明显;企业空间布局邻近创新集群,有利于新创企业的技术获取、声誉溢价和信息捕获;新创企业邻近创新集群布局,将显著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和生存概率。本文研究既为学理上认识创新集群对一般性企业选址的影响提供重要启示,也为实践中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提供现实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樊永德  杨菲  全绍华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创新创业的时代。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师生创业的实践基地,也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许多国内大学科技园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开展创业培训,为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建立实践基地,为创新创业提供场所;设立种子基金,为创新创业提供经费;举办创业大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机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了众多的创新创业人才。但当前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借鉴国外大学科技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成功经验,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制定创新创业的激励政策,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创业公共服务体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越先  
“集成创新”是适应科学技术和市场需要的快速发展变化形成的一种新的创新模式。近年来,受到理论工作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的广泛注意。研究对象涵盖了国家层面、区域层面、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笔者在学习“集成创新”理论基础上,认为将集成创新模式应用于农业科技园区,可能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园区建设和发展中的新问题,从而推进园区和区域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洋  
农业科技园的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伴随农业科技园的完善,为农业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资源。在生态环保理念的影响下,生态旅游成为现代农业旅游的发展趋势,将农业科技园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深度挖掘农业科技园的生态旅游功能,完善科技园的科学性、观赏性和趣味性,发挥出其旅游经济价值;同时利用农业科技园发展生态旅游,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创新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洋  
农业科技园的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伴随农业科技园的完善,为农业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资源。在生态环保理念的影响下,生态旅游成为现代农业旅游的发展趋势,将农业科技园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深度挖掘农业科技园的生态旅游功能,完善科技园的科学性、观赏性和趣味性,发挥出其旅游经济价值;同时利用农业科技园发展生态旅游,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创新模式。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涛  杨雪梅  
大学科技园作为促进政、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在行业技术进步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科技园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托于高校提供的科研人才及成果等多种创新资源,这些资源也是大学科技园得以顺利开展孵化活动的基础条件.以国家大学科技园及其依托的高校为研究对象,利用三阶段超效率DEA模型和熵值法分别评价2014年—2018年大学科技园的孵化效率和高校技术创新溢出能力,运用混合回归模型探究高校的技术创新溢出对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及空间异地扩张的影响.研究发现:1)研究期内,仅东部地区的孵化效率一直大于1,实现了DEA有效,北京、江苏和广东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也实现了DEA有效,多数省份的孵化效率偏低,且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高效率区主要由东部沿海、中部少数省份组成,东北三省和中部多数省份多位于中效率区,低效率区大都由西部省份组成.2)各省级区域高校技术创新溢出能力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相似的特征,北京、江苏和上海的高校技术创新溢出能力一直处于较高等级,大部分省区市高校的技术创新溢出能力呈现先稳步增长,后有所下降的趋势;整体来看,东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溢出能力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3)高校技术创新溢出能力对大学科技园的孵化效率存在正向影响.大学科技园空间扩张分析结果表明,依托较高技术创新溢出能力高校的大学科技园,更容易实现辐射异地发展,助力科技园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科技园.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靳茂勤  
一、创建海外科技园区的背景科技产业园区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作为发展高新技术的基地,它有力地推动了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实践证明,作为一种新型社会经济组织形式,科技产业园区是20世纪高科技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