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54)
- 2023(5774)
- 2022(4797)
- 2021(4822)
- 2020(3996)
- 2019(9193)
- 2018(8824)
- 2017(15801)
- 2016(8801)
- 2015(10595)
- 2014(10195)
- 2013(9774)
- 2012(9299)
- 2011(8813)
- 2010(8867)
- 2009(8280)
- 2008(8210)
- 2007(7313)
- 2006(6596)
- 2005(6193)
- 学科
- 济(38024)
- 经济(37972)
- 管理(19761)
- 业(18957)
- 中国(16325)
- 方法(15636)
- 企(14214)
- 企业(14214)
- 数学(13739)
- 数学方法(13658)
- 贸(10110)
- 贸易(10103)
- 易(9962)
- 农(9842)
- 教育(8678)
- 制(7504)
- 财(7411)
- 学(7234)
- 业经(6878)
- 融(6626)
- 银(6623)
- 金融(6622)
- 银行(6621)
- 行(6487)
- 关系(6395)
- 理论(6315)
- 农业(6203)
- 出(5795)
- 发(5715)
- 体(5519)
- 机构
- 大学(138707)
- 学院(127258)
- 济(61587)
- 经济(60720)
- 研究(51969)
- 管理(42988)
- 中国(38596)
- 理学(36250)
- 理学院(35723)
- 管理学(35152)
- 管理学院(34893)
- 京(30256)
- 财(27797)
- 科学(27245)
- 所(25333)
- 研究所(23001)
- 财经(22556)
- 经济学(21531)
- 范(21378)
- 中心(21370)
- 师范(21294)
- 经(20859)
- 北京(20469)
- 经济学院(19291)
- 院(18026)
- 师范大学(17700)
- 江(17489)
- 财经大学(16962)
- 农(16326)
- 研究中心(14929)
- 基金
- 项目(79797)
- 科学(64080)
- 研究(63372)
- 基金(60199)
- 家(52843)
- 国家(51979)
- 社会(43158)
- 科学基金(43103)
- 社会科(40835)
- 社会科学(40823)
- 教育(30736)
- 基金项目(30161)
- 省(26085)
- 资助(24949)
- 划(24265)
- 编号(24095)
- 自然(23843)
- 自然科(23310)
- 自然科学(23302)
- 成果(23071)
- 自然科学基金(22936)
- 部(20619)
- 中国(19948)
- 国家社会(19411)
- 大学(18663)
- 重点(18537)
- 教育部(18466)
- 课题(17970)
- 发(17362)
- 性(17245)
共检索到209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超
南京政府初期,清华在短短几年间崛起为世界级学府,其物理学科尤为卓越。该系不仅在全国遥遥领先,且有着很高的国际能见度。该系有着优秀的人才机制,其人才储备与办学经验主要受益于加州理工学院和芝加哥大学;在办学实践中,该系注重研究、尤重实验,并在通才教育的基础上,实行个性化的天才教育;该系还注重组织文化建设,从而最终形成了强劲的创新机制和柔性高效的大学制度。其科研工作已跃居远东顶尖水准,该系师生成为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成果的主要的中国学人群之一;其本科教育,已接近欧美顶级大学的标准;其成材率极高,在几年间就孕育了一二十位世界级学者。他们对中国的学术独立和民族独立有着巨大贡献,对中国的工业化、国防建设和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柯伟林 林乐兰 谢喆平
作为现代中国历史最悠久和最受尊敬的高校,清华大学经历了从留学预备学校到综合性大学、工科大学、再到国家旗舰大学的变化,其曲折经历与变化发展体现了宏大的中国政治潮流的影响,并成为其有志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殊优势。
关键词:
清华大学 世界一流 国际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许纪霖
本文对晚清以来中国思想家对民族国家认同的观点作了历史的评述。文章认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文化事件之一,是传统中华文明帝国的瓦解,中国面临着共同体认同的危机,即存在着是政治认同还是文化认同之间的紧张关系。文章认为,在共和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并非没有结合的可能。现代民族国家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与政治的结合,是在民族的基础上形成的国家共同体。
关键词:
现代中国 文化认同 政治认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民族国家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具有合理性。本文从比较教育研究的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四个方面阐述了民族国家的合理性,并且讨论了民族国家在比较教育研究的世界性和全球性特征上的合理性。
关键词:
全球化 民族国家 比较教育研究 合理性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孔亭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处于从传统王朝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时期;与此同时,各界人士传统的天下观逐渐转向现代民族国家观。知识精英与政治精英利用西方现代政治概念和理论,重塑中国传统的"天下""民族""国家"等观念,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和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思想。这一思想转变先后经历了传统社会"天下观"消解和朝贡体系解体,到"中华民族"概念和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初步形成几个阶段。
关键词:
天下观 中华民族 民族国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侯力强 戴月明
国际关系究竟有没有一个外部环境?这是每个国际关系研究者所必须回答的问题.以往学者大多注重于对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即民族国家的研究,内容涉及国家利益、国家主权、对外关系、军事战略、均势理论等,把国际体系当作包罗万象的独立系统.他们认为,国际体系已遍及全球,囊括世界各国,在此之外还能存在什么外部环境呢?然而,历史的发展表明,国际关系确实存在一个外部环境,即世界市场,民族国家和世界市场已从内外两方面成为决定国际关系发展的两大力量.本文试从民族国家和主权观念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经济动因着手,就民族国家和世界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一些探索.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崧
本文尝试对教育世俗化的概念进行初步的分析,并从民族国家与教育制度世俗化的关系入手来看教育世俗化发生的机制和性质。作者认为,教育世俗化的根本是实现教育制度的世俗化,它是从教育的国家化开始的,但它并不意味着教育的非宗教化,而是要确立一个在宗教上保持中立的教育体制。
关键词:
世俗化 教育世俗化 民族国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孙益
近代"民族国家(nation-state)"一词中"民族(nation)"观念的形成,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中独特的组织结构"民族团"的出现有着密切的联系。中世纪大学在"nation"观念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随着"民族团"组织在中世纪大学中的普及和发展,"nation"一词的内涵也逐渐丰富和深化,从一个有着贬损含义的外来人的群体转变成为一个有着共同语言、共同观念、共同文化、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的团体。这样的组织结构不但影响到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会,也在整个欧洲产生了政治上的影响力,既加速了中世纪大学国家化的进程,同时也促进了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的觉醒,为近代民族国家的崛起奠定了心理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民族国家是当代世界最基本的组织形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主体,而比较教育和国际教育又是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元开展研究的。本文着重指出了国际教育的双重性,并重点探讨了民族国家的生存方式如何决定或影响着比较教育和国际教育研究模式,最后强调民族国家对于比较教育和国际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
民族国家 生存方式 比较教育 国际教育
[期刊] 求索
[作者]
欧美强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向外学习样态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领域从物质、制度延伸到思想,方式由在国内被动接受到走出国门汲取,渠道从"西洋"转向"东洋"。在学习和借鉴西方思想时,日本借用了许多古汉语中的词汇形式并赋予它们新的含义,由此创造出许多新的思想学术术语,由"国民"衍生而来的"民族""民族主义"以及"民族国家"等即是如此。中国人在消化吸收这些术语和思想后,又将它们"反借"回来并尝试与自己的历史文化进行对接,从而形成了改造国家与社会的思想理论武器。
关键词:
清末 国民 民族 民族主义 民族国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子元久 刘文君
中国的大学回想起来,我初次去中国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时我所看到的中国城市最显著的特征是:灰色的建筑、穿着同样黯淡服装的众多人群。这也是我对当时中国大学的印象。我所访问过的北京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振玉
战后的50余年,东京大学曾进行过两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生教育改革:第一次是1953-1963年间实行的跨学科学位点设置实践,此举在世界高教史上具有前瞻性,为日本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研究生院设置基准》的修订和创设新型研究生院奠定了实践基础;第二次始于1991年的研究科"部局化"、研究生院"重点化"和设置世界领先水平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并首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此次改革激发了大学组织的活力、提升了学科建设水平,使得其他大学竞相追随,在日本大学的跨世纪改革中发挥着旗舰作用。
关键词:
东京大学 研究生教育 专业学位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晓春
传统儒家倡导的华夷观念,代表了古代中国人对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认识。在中国古代社会,华夷观念与国家统一的格局密切相关,伴随着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华夷观念也有着不同的内涵,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感受到的夷狄大多是生活在作为古代中国主体王朝边境之外的少数民族,近代以后,人们观念上的夷狄有了国际的含义。在中国古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华夷观念对于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华夷观念在本质上带有民族歧视的特征,与现代民族平等观念是相违背的。当代中国人应该抛却传统的华夷观念,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坚持民族平等原则,从而实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当代发展。
关键词:
华夷观念 统一多民族国家 文化认同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夏桂霞
世界多民族国家都非常重视对本国青少年进行国家意识认同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在世界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中,应该重视公民国家意识认同教育,尤其是要重视当代青少年的国家意识认同教育。
关键词:
多民族国家 国家意识认同 青少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