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72)
2023(7511)
2022(5480)
2021(4807)
2020(3862)
2019(8332)
2018(8479)
2017(15139)
2016(8850)
2015(10213)
2014(10215)
2013(9240)
2012(8213)
2011(7330)
2010(7290)
2009(6337)
2008(6340)
2007(5758)
2006(5248)
2005(4917)
作者
(24871)
(20694)
(20621)
(19888)
(13138)
(9893)
(9458)
(8090)
(8017)
(7382)
(7159)
(7030)
(6802)
(6584)
(6516)
(6434)
(6280)
(6213)
(6087)
(5909)
(5410)
(5135)
(5121)
(4828)
(4800)
(4726)
(4640)
(4596)
(4183)
(4136)
学科
(30994)
经济(30962)
管理(21152)
(18253)
中国(13846)
(13543)
企业(13543)
(10611)
方法(9562)
(8827)
业经(8599)
数学(8089)
数学方法(7996)
地方(7617)
教育(7281)
环境(7244)
农业(7192)
(7174)
(7026)
(6132)
理论(5862)
(5823)
银行(5805)
(5560)
发展(5542)
(5521)
(5353)
金融(5353)
产业(5197)
(5012)
机构
大学(119723)
学院(114381)
研究(44064)
(42412)
经济(41377)
管理(37943)
中国(32208)
理学(32186)
理学院(31712)
管理学(30703)
管理学院(30511)
科学(28641)
(26230)
(22324)
(21803)
研究所(20524)
(20047)
中心(19867)
(19484)
师范(19271)
(19180)
业大(18410)
农业(16962)
(16842)
北京(16654)
财经(15549)
师范大学(15462)
(14828)
(14233)
教育(14035)
基金
项目(80046)
科学(63132)
研究(58527)
基金(56770)
(50704)
国家(50298)
科学基金(42465)
社会(36930)
社会科(34923)
社会科学(34911)
(31960)
基金项目(29927)
教育(27814)
(27400)
自然(26919)
自然科(26299)
自然科学(26294)
自然科学基金(25798)
编号(23508)
资助(21533)
成果(20133)
重点(19385)
(18327)
课题(17513)
(17062)
大学(16667)
(16644)
科研(15601)
国家社会(15565)
创新(15487)
期刊
(48853)
经济(48853)
研究(38771)
中国(29432)
教育(24145)
学报(22350)
(20509)
科学(19042)
大学(18124)
学学(15526)
(15073)
管理(14295)
农业(14011)
(10565)
金融(10565)
技术(9109)
业经(8046)
(7970)
经济研究(7857)
财经(7657)
图书(7642)
问题(6700)
(6670)
资源(6400)
(6394)
科技(6141)
书馆(5698)
图书馆(5698)
业大(5557)
(5279)
共检索到184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殷丽峰  李树华  
Roof greening can increase areas of green and improv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ity.Based on roof greening in low energy demo building of Tsinghua University,This paper analyses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ed character and ecological effect of roof greening.The result show that roof greening can adjus...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彭翔  刘娣  徐毅敏  
分析超低能耗建筑被动式及主动式技术,结合项目平面功能、立面效果,建议选择适宜该项目的遮阳措施、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光伏技术等手段实现降低建筑自身能耗、提升用能效率的需求。通过对超低能耗建筑的探索与应用,旨在为我国建筑行业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献力。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谢空  谢伊宁  
介绍当前我国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现状,分析当前我国超低能耗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技术本土化水平、完善市场化运作、人才培养体系和完善激励政策重视产业链协同等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建筑业超低能耗发展提供支持。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砚君  邵增会  高瑞国  许继峥  田志敏  时国华  
超低能耗建筑能够实现节能环保,符合双碳战略目标下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针对寒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从供能设备选择和施工质量控制两个方面出发,提出提升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性能的关键路径;并以保定某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为例,利用Energy Plus分析实施关键路径后的建筑能耗特性,计算结果显示其全年相对节能率为57.67%,节能效果良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宋晓刚  刘耀华  张培兴  曹聪慧  刘宇  
首先运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环境、技术四个角度分析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宏观发展环境,然后根据钻石模型理论,从微观环境角度分析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策略,为推动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九阳  陈立  郭金鹏  王振伟  胡广朝  张自成  
发展被动式建筑是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政策法规、技术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四方面对影响我国被动式建筑发展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国内被动式建筑的发展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促进被动式建筑发展的对策,为被动式建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云菲  彭立华  杨小山  冯宁叶  
绿化屋顶的降温节能效益已有诸多文献报导,但专门针对夏热冬冷地区不同屋顶绿化模式的全年能耗模拟研究并不多见。以南京为例,采用EnergyPlus模型分析粗放、半密集、密集3类典型屋顶绿化的全年建筑能耗削减效应及季节规律,基于降温节能价值开展成本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屋顶绿化能够通过蒸散与隔离作用调节建筑屋顶表面温度,夏季以降温为主,最大降温幅度为29.3℃,冬季以保温为主,最高升温幅度为13℃。夏冬两季屋顶表面温度的降低/升高分别引起建筑制冷/热负荷的削减:粗放、半密集、密集3种绿化屋顶夏季制冷负荷削减率分别为-0.4%、2%和2.4%,冬季制热负荷分别降低16.5%、23.1%和28.3%,全年建筑能耗削减率为1.9%、4.9%和5.9%,其中,顶层能耗削减占削减总量的11%~71%。成本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密集型屋顶绿化的财务净现值最大、投资回报率最高,但3类绿化屋顶在40年生命周期内均无法通过能耗削减效益收回投资成本。研究结果可为同气候区屋顶绿化设计与推广提供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徐双军  朱天志  张雅静  车建军  时国华  
建筑领域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领域。通过分析河北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的先发优势,从减碳潜力、市场蓝海和支持政策等方面剖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政府-企业-居民"、"技术-健康-文化-建筑"和"项目-旅游-乡村"多角度研究双碳背景下河北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规模化和高质化创新发展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鹏  杨晓霞  杜梦珽  
我国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有助于为优化其空间布局提供参考。文章利用地理数学方法中的空间分析手段和GIS软件提供的空间分析工具,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不平衡指数和核密度,对我国112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最邻近点指数为0.83,空间分布类型属于凝聚型;省际分布较为集中,半数分布在11个省级行政区内;在七大地理分区的基尼系数为0.96,呈集中分布的态势,区域分布均衡性很低;分布的高密度区域为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建议改革和完善我国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评选机制,完善评选标准,加强西部、北部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苘大鹏  王臣业  杨武  王巍  玄世昌  靳小鹏  
针对已有无线传感器网络隐私保护数据融合方法普遍存在节点计算量和通信量较大的问题,基于原有的分簇隐私数据融合方法(CPDA),提出一种低能耗的数据融合隐私保护方法(E-CPDA)。在每轮融合过程中由簇头随机选取协作节点,通过协作节点配合簇头进行数据的隐私保护融合,以有效降低节点的计算量和通信量。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CPDA方法,E-CPDA方法在保证数据隐私性的前提下,在计算量、通信量和融合精度上都有较大的提升。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米旭明  
改变我国房地产业现有的发展模式,降低能耗,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房地产业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从房地产业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高能耗发展的原因,并从系统的观点提出向低能耗模式转变的具体策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进  刘子琦  张国  李渊  李开萍  鲍恩俣  
【目的】探明石漠化治理不同恢复模式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为进一步优化石漠化治理植被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贵州花江石漠化治理示范区花椒、金银花、混交林、砂仁和撂荒地5种样地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在雨季前、中、后对不同样地土壤0~10、10~20和20~30 cm土层进行为期3年的采样监测,分析不同恢复模式下的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结果】随着植被的恢复,花椒、金银花、混交林和砂仁样地的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和毛管孔隙度均值较撂荒地分别降低0.61%、7.97%和1.12%;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均值较撂荒地分别增加53.45%、45.72%、80.81%和1.44%,碱解氮、速效钾均值较撂荒地分别增加53.36%和25.80%。同一样地土壤有机碳及土壤养分含量均表现为雨季中(7月)>雨季后(11月)>雨季前(4月)的变化趋势。不同恢复模式土壤养分含量主要集聚于表层,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养分含量逐渐降低。【结论】不同恢复模式间养分含量存在差异,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对生态环境均具有改善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子纯  马林燕  王丽英  朱玉春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是推进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具有凝聚与整合功能。选取316个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研究单元,运用空间分析法、地理探测器模型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多位于华东地区,在空间上呈凝聚分布;整体上呈现“小集聚、大分散”的密度分布特征和“网格维度差异显著、空间结构复杂”的分形特征;(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产加销一体化合作社个数、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等7个因子对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个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产加销一体化合作社个数等7个因子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分布的影响具有空间差异且存在双因子增强型交互作用,其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个数对其他因素的增强作用最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