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70)
- 2023(8757)
- 2022(7456)
- 2021(7141)
- 2020(5949)
- 2019(13510)
- 2018(13321)
- 2017(22858)
- 2016(13439)
- 2015(15644)
- 2014(15821)
- 2013(14923)
- 2012(14156)
- 2011(12865)
- 2010(13299)
- 2009(12749)
- 2008(12636)
- 2007(11360)
- 2006(10191)
- 2005(9672)
- 学科
- 济(46591)
- 经济(46496)
- 管理(40978)
- 业(34032)
- 企(28244)
- 企业(28244)
- 中国(17924)
- 方法(16473)
- 财(16436)
- 制(16155)
- 数学(13970)
- 农(13821)
- 数学方法(13782)
- 教育(11151)
- 业经(11116)
- 银(10991)
- 银行(10976)
- 体(10712)
- 行(10494)
- 理论(10285)
- 地方(10207)
- 融(10197)
- 金融(10195)
- 学(9723)
- 务(9176)
- 财务(9141)
- 财务管理(9109)
- 体制(8836)
- 农业(8836)
- 企业财务(8610)
- 机构
- 大学(182510)
- 学院(177143)
- 济(71989)
- 经济(70161)
- 研究(64548)
- 管理(62228)
- 中国(51422)
- 理学(51138)
- 理学院(50501)
- 管理学(49560)
- 管理学院(49208)
- 财(40281)
- 京(39643)
- 科学(34981)
- 所(31546)
- 江(30861)
- 中心(30791)
- 财经(29275)
- 研究所(27579)
- 范(26494)
- 经(26330)
- 师范(26279)
- 北京(25940)
- 农(25760)
- 州(24069)
- 院(23831)
- 经济学(22499)
- 业大(22027)
- 财经大学(21437)
- 师范大学(21131)
- 基金
- 项目(108722)
- 研究(87155)
- 科学(85198)
- 基金(75684)
- 家(64144)
- 国家(63497)
- 社会(54415)
- 科学基金(54135)
- 社会科(51320)
- 社会科学(51314)
- 教育(44007)
- 省(43094)
- 基金项目(38466)
- 编号(36701)
- 划(36124)
- 成果(33913)
- 自然(31258)
- 资助(30890)
- 自然科(30472)
- 自然科学(30464)
- 自然科学基金(29926)
- 课题(28310)
- 制(26273)
- 重点(25378)
- 部(25315)
- 年(23638)
- 性(23513)
- 大学(23345)
- 创(23032)
- 发(22711)
共检索到310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敏
本文总结分析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师资队伍建设中实行准长聘制十年取得的成效,认为实行准长聘制对于我国一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对于基础学科师资队伍优化,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也对准长聘制改革的利弊及存在的后续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严继昌 杨瑞东
十年实践结硕果校地携手育英才——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十年改革回顾严继昌杨瑞东清华大学于1987年将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正式列为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作为一项新时期学生培养工作的改革措施,十年来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赢得社会各方面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蕾 李蔚 段远源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建设的中心工作之一,也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课程建设水平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回顾了二十多年来清华大学课程建设的历程,分析了学校、北京市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情况和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入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初步思考。
关键词:
清华大学 精品课程 课程建设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胡东成 刁庆军 孙学伟 严继昌
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远程教育状况以及清华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平台,提出了面向新世纪清华大学远程教育发展定位、原则以及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所需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现代远程教育 网络 卫星数据广播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邦芬
为什么成立于1938年的布朗克斯科学高中出了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什么李政道认为叶企孙创办的老清华物理系在发展的速度上,在办系的成功上,可以跟20世纪初的加州理工学院相媲美?通过案例探讨,本文从一个侧面来回答钱学森之问,阐述在大学阶段,学生应如何学习与研究;在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下,学校、教师和学生应如何共同努力,创造有利于杰出基础科学人才脱颖而出的小环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韩丽风 张秋
近几年来,为弥补传统的以文献类型组织资源建设的不足,进一步优化资源建设,推动资源建设学科化、专业化,国内一些高校图书馆开始尝试资源建设工作按学科来组织的模式。在此介绍清华大学图书馆探索资源建设学科化的实践,分析学科馆员参与资源建设的实施策略,提出进一步完善学科资源建设、优化学科服务的思考。
关键词:
资源建设 学科服务 学科馆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秋 韩丽风
为适应学科服务发展需要,清华大学图书馆进行新闻传播学科博客实践探索。新闻传播学科博客以类目设置为纲,在发布学科信息的基础上对学科资源进行有效组织。从实际使用效果看,博客在及时性、累积性、共享性和操作性等方面较充分地发挥了博客所具有的优势,然而,学科博客在互动性上略显不足。对此笔者从博客的交流特性着手进行分析,并总结学科博客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
学科馆员 学科服务 博客 学科博客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林林 肖奕
麻省理工学院和清华大学都是著名的理工科大学。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进程中 ,分析与比较两校物理系课程设置 ,对我国理工科大学物理系制订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麻省理工学院 清华大学 物理学 课程设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存荣 金善锟 沈培华
清华大学助教博士生制度的实践与探索杨存荣金善锟沈培华博士生兼任助教(含教学助理TA、科研助理RA和管理助理MA)称为助教博士生。自1989年试点,1990年起全面试行以来,助教博士生制度在清华大学已走过六年历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改进,清华大学助教博士...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徐威 张凤莲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1996年十年间引文分析报告徐威张凤莲在对科技期刊的统计、评价中,引文分析是人们采用较多,也很有效的方法之一。引文即每篇论文后所附的参考文献,对它进行统计分析,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期刊在科学交流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韩丽风 王媛 卢振波
介绍清华大学图书馆利用社会化媒体开展营销的实践案例,分析图书馆基于社会化媒体的营销策略,提出图书馆应积极参与社会化媒体营销、主动融入用户社区,注重运用营销专业理念,有效促进用户参与互动,并随着社会化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演变,动态优化营销策略,保持图书馆营销实践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社会化媒体营销 图书馆营销 案例研究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韩丽风 王媛 刘春红 王云
学生读者深度参与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创新,有利于促进图书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直接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实践,图书馆因此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基地。该文全面介绍学生深度参与清华大学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创新的案例,探讨相关经验和思路。
关键词:
图书馆管理 服务创新 高校图书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任平
[目的/意义]人文社科和理工科的学科服务工作有各自的特色,高校图书馆如何做好人文社科学科服务值得探讨。[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了解国内人文社科学科服务研究和实践,总结人文社科学科特点,重点介绍清华大学图书馆哲学学科服务实践。[结果/结论]长期存在的重理轻文的潜意识对人文社科学科服务依然有负面影响。人文社科学科服务实证研究偏少。清华大学图书馆人文社科学科服务践行全覆盖、个性化、重细节、有情怀的学科服务理念,从基础工作开始,扎实推进,支撑学科发展,扩大学科影响,促进人文思想的普及和传播。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莹 张挺耸 刘春宇
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生活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元素,随着学生知识面不断被拓宽,教育的意义也在逐渐被社会改变。比起过去知识型人才的培养,注重提升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让学生全面发展,才是现代教育的真正意义。为了让学生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不失去学习的欲望,大学教育更要不断更新教育方式,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攀升新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教学,不再让素质教育过于刻板。《基于SPOC的大学物理混合式教学设计》一书共分为两大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作者阐述微课堂这种新型意义上的教育方式存在的价值,详细说明线上教学以及面对面教学这两种方式相结合的特殊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梁立军 刘超
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清华大学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构想,强调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围绕绿色人才培养和绿色科技研发,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理念落实到大学的各项活动中、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十余年来,在国家和地方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下,清华大学不断探索和践行绿色大学理念,丰富和发展绿色大学的内涵,在开展"绿色教育"、实施"绿色科技"和建设"绿色校园"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努力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事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