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6)
2023(10085)
2022(8629)
2021(7780)
2020(6847)
2019(15450)
2018(15056)
2017(28054)
2016(16272)
2015(18440)
2014(18513)
2013(17870)
2012(16660)
2011(15180)
2010(15155)
2009(14112)
2008(14101)
2007(12984)
2006(11078)
2005(9760)
作者
(50478)
(42575)
(42435)
(40264)
(26724)
(20566)
(19365)
(16891)
(15818)
(15000)
(14382)
(14073)
(13848)
(13512)
(13203)
(13200)
(13137)
(12640)
(12290)
(12187)
(10981)
(10348)
(10314)
(9763)
(9679)
(9516)
(9345)
(9333)
(8780)
(8681)
学科
(61875)
经济(61811)
管理(42267)
(41540)
(31955)
企业(31955)
方法(31273)
数学(28124)
数学方法(27900)
(18343)
中国(18273)
(16193)
(14724)
(13998)
贸易(13998)
(13604)
业经(13038)
农业(12427)
地方(11429)
(10608)
(10176)
财务(10163)
财务管理(10136)
理论(9636)
企业财务(9581)
环境(9463)
教育(9440)
技术(9403)
(9107)
银行(9045)
机构
大学(239824)
学院(233861)
(92061)
经济(90135)
管理(85542)
研究(81744)
理学(74826)
理学院(73864)
管理学(72385)
管理学院(71960)
中国(57659)
科学(54645)
(52813)
(50337)
(43759)
业大(43561)
农业(42593)
研究所(40564)
(39708)
中心(37198)
(35382)
财经(32682)
(31893)
师范(31424)
北京(31164)
(29740)
(28759)
农业大学(28516)
经济学(28501)
(27566)
基金
项目(162246)
科学(125278)
基金(115744)
研究(111490)
(104299)
国家(103381)
科学基金(86061)
社会(69513)
社会科(65747)
社会科学(65720)
(65333)
基金项目(62092)
自然(57993)
自然科(56677)
自然科学(56652)
(55959)
自然科学基金(55690)
教育(53297)
资助(46889)
编号(44493)
重点(37418)
成果(36089)
(35658)
(34783)
(34172)
计划(32926)
科研(32432)
创新(31770)
课题(31708)
大学(31642)
期刊
(93278)
经济(93278)
研究(64342)
学报(48897)
(46700)
中国(45762)
科学(39717)
大学(36013)
学学(33017)
农业(31711)
(30769)
教育(30732)
管理(27234)
技术(18025)
(17469)
(17192)
金融(17192)
财经(16095)
业经(15916)
经济研究(15733)
(13816)
(13564)
业大(13173)
问题(13118)
科技(12009)
图书(11599)
技术经济(11513)
农业大学(11287)
(11155)
商业(11117)
共检索到333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郭茜  孙文凯  
本文基于对清华大学2014年本硕博毕业生就业市场调查,总结其就业单位、收入、福利状况,并结合其个人特征分析就业市场表现的决定因素。统计发现,清华毕业生绝大部分进入了政府、国企和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其收入要低于"体制外"单位收入,但解决户口比例更高。有一半毕业生对收入并不满意。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英语成绩和专业对收入的影响最为显著,英语成绩好的更容易进入高收入行业。学历对收入没有显著作用,因为学历越高越倾向于进入体制内工作,而体制内收入相对低,抵消了学历可能的正面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石庆华  尹涵  
从就业准备视角研究发现,职业探索准备和教育投入准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成功有着显著帮助,而物质辅助准备的影响很弱;职业探索准备和教育投入准备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绩效呈倒U型关系,这主要受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传统观念影响,而物质辅助准备与就业满意绩效的关系不显著。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效果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提升、企业转变用人观念以及更好发挥学校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助推器功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彭正霞  陆根书  李丽洁  
应用对陕西省77所不同类型和层次高校16 112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数据,运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一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质量的不同维度的表现有所不同,大学毕业生对工作特征倾向于较满意,对职业匹配度倾向有点符合,对就业满意度接近较满意;二是个体、家庭背景、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不同维度的影响存在差异;三是个体、学校教育、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不同维度的影响效应和影响路径存在差异,并发现大学毕业生对工作特征的满意度既是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测量维度,也是联系职业匹配度和其他影响因素与就业满意度的重要中介变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引导大学毕业生选择工作特征满意更高、更匹配的职业和单位;二是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三是社会和就业单位应积极改进与工作相关的特质,以吸引、留住大学毕业生,助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实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淑芳  孙怡  谷慧敏  
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反映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旨在从学生角度来分析其就业的主要影响因子以及这些因子对就业的影响力程度,从而促进有关就业各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并为促进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分析提供实证基础。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小瑜  胡军刚  
本文利用从全国范围内抽样得到数据建立了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就大学毕业生个人的性别、年龄、政治面貌、生源地、户口性质、毕业院校、学历、专业类型对其就业情况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的性别、年龄、政治面貌、生源地、户口性质、专业类型对其就业状况产生了显著影响,而学历、毕业院校则并未对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产生显著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秋慧  孙燕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主要原因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过快;毕业生的思想和专业知识不适合雇主要求,就业观念滞后;就业岗位增长相对缓慢;就业市场不完善等。本文认为,适当控制大学招生规模;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等,有利于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啸  邵一江  董承军  
大学生就业成本已引起社会关注。按照我国现行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用人单位三个方面都将支付一定费用,这三部分费用的总合构成我国人才资源配置的成本。调查显示,我国人才资源配置的成本巨大。因此,降低成本将成为未来我国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必须认真加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佐想  叶映华  
我国高水平大学的毕业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精英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就业意愿与职业选择也深刻影响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水平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索高水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并对进一步提升就业质量提出若干展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月琳  闫希敏  
[目的 /意义]探究大学毕业生搜寻就业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及其影响因素,以促进信息搜寻与信息成本研究的融合,启示高校可通过提高毕业生的信息素养、改善就业信息服务方式等,帮助大学生降低其就业信息搜寻成本。[方法 /过程]采用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获取数据,样本来自某"985"高校的毕业生。利用SPSS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结论]研究发现,搜寻渠道、工作初衷(主动/被动/其他)、工作预期、社会资本、家庭影响、男/女朋友影响等6个因素显著影响就业信息搜寻成本,基于此,构建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搜寻成本影响因素模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祝军  沈文钦  赵颖  徐浩天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广受关注,其中博士毕业生群体的就业去向更是引人注目。本文选取工科博士毕业生作为分析对象,对工科博士到企业就业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男性、父亲职业是管理层或技术人员、学科排名度高、博士论文为应用性研究、对工资待遇有较高偏好的博士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概率更高。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背景因素对于工科博士到企业就业没有显著性影响,而个体特征、动机偏好、学习经历和能力积累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其到企业就业的选择产生影响,其中,年龄和论文发表指标数对工科博士到企业就业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进一步对工科博士到企业就业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对进一步加强工科博士培养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宇  
清华大学毕业设计的调查与分析王宇毕业设计是理工科大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理工科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在毕业设计中,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科研和生产中的问题,从而使创造力和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在思想品德、价值观、社会交往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曾燕波  
近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在职场能拚得一席之地已属不易,面对金融危机加剧下格外严峻的就业情况,早两年已就业的大学生更感庆幸。但是,作为高知识群体,他们在上海的就业与发展情况如何,不仅对大学毕业生本人,也会对上海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产生重要影响,这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世博会召开之时的上海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对上海新近2~3年毕业的大学生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进行调查,认为目前地大学毕业生存在着生存与发展的双重压力,相关部门应预以必要的政策支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巍  蔡学军  成龙  
为了解我国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本文基于1995-2008年的毕业博士生信息与就业情况数据,分析我国博士生就业情况与变化趋势。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闵维方  丁小浩  文东茅  岳昌君  
对我国东、中、西部16个省份34所高校200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与2003年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效率有所提高;学校提供的求职信息对求职结果和起薪水平都有显著影响;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对就业的影响开始凸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值得关注。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岳昌君  
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于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和2011年进行的五次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求职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的就业特点与变化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