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02)
- 2023(3297)
- 2022(2578)
- 2021(2829)
- 2020(2330)
- 2019(5364)
- 2018(5452)
- 2017(7782)
- 2016(6090)
- 2015(7303)
- 2014(7519)
- 2013(6260)
- 2012(5955)
- 2011(5820)
- 2010(6050)
- 2009(4887)
- 2008(4588)
- 2007(4419)
- 2006(3977)
- 2005(3762)
- 学科
- 教育(21378)
- 中国(11652)
- 济(8773)
- 经济(8763)
- 教学(8564)
- 学(8473)
- 理论(8279)
- 管理(6108)
- 思想(4675)
- 研究(4637)
- 政治(4548)
- 业(4526)
- 学法(4282)
- 教学法(4282)
- 学校(4200)
- 农(4167)
- 高等(4055)
- 思想政治(3977)
- 政治教育(3977)
- 治教(3977)
- 德育(3951)
- 革(3809)
- 发(3789)
- 改革(3687)
- 发展(3586)
- 展(3463)
- 学理(3358)
- 学理论(3358)
- 经济学(2960)
- 生(2945)
- 机构
- 大学(75417)
- 学院(64594)
- 教育(31406)
- 研究(28848)
- 范(23469)
- 师范(23392)
- 师范大学(19447)
- 京(18574)
- 科学(16096)
- 管理(15052)
- 济(14942)
- 经济(14215)
- 所(13888)
- 中国(13497)
- 北京(13092)
- 江(12857)
- 研究所(12613)
- 职业(12306)
- 理学(12288)
- 中心(12051)
- 技术(12009)
- 理学院(11957)
- 教育学(11867)
- 管理学(11352)
- 管理学院(11193)
- 院(10261)
- 州(9604)
- 农(9301)
- 教育学院(8836)
- 职业技术(8426)
- 基金
- 研究(38892)
- 项目(38229)
- 科学(30781)
- 教育(29292)
- 基金(21571)
- 成果(21402)
- 编号(20048)
- 社会(19976)
- 课题(18368)
- 社会科(18219)
- 社会科学(18214)
- 家(17110)
- 省(17059)
- 划(17004)
- 国家(16714)
- 年(16223)
- 规划(12944)
- 科学基金(12901)
- 研究成果(12041)
- 项目编号(11761)
- 度(11510)
- 性(11198)
- 大学(11060)
- 部(10898)
- 重点(10655)
- 一(10543)
- 阶(10231)
- 年度(10215)
- 教育部(10209)
- 段(10175)
共检索到121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史静寰 文雯
本研究以"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NSSE-China)为工具,在清华大学全日制本科生数据库中通过分年级完全随机抽样方式抽取被试,采用最后回收并有效的889份问卷,总体揭示2010年度清华大学与美国同类院校本科生在学习性投入五大可比指标上的水平差异;对正在进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院系进行案例分析,以揭示清华大学本科教育的走向;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对清华自主招生学生、学业排名前5%学生、获国际大奖学生等学生亚群体的学习行为特征进行专题分析。报告对进一步改进清华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燕 史静寰 涂冬波
研究者使用NSSE-China调查工具,对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在五大可比指标、主要的教育环节以及学生收获上与美国同类院校的表现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清华的本科教育从总体上来说,和美国同类大学伯仲相当,各有优势。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文雯 史静寰 周子矜
大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特征。本研究基于清华大学已经进行了五年的"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的实证数据,借助大学生发展理论,重点对大四学生的学习发展特征和规律进行深入研究,试图揭示受中国社会变迁及教育改革影响、有清华教育特色的"大四现象"。研究发现,清华大学的大四现象主要体现在:高年级课程教学挑战度明显不足,院校和教师对大四学生课堂学习投入的要求明显下降;但深入剖析后又发现这样一些特征:第一,大四学生对非课程性、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投入明显增加,自主探究性学习显著提高。第二,大四学生具有更大的学习自由度和自主权,也具有更强的内部动机;第三,大四学生更多采用反思性学习和...
关键词:
大四现象 大学生发展 学习性投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史静寰 涂冬波 王纾 吕宗伟 谢梦 赵琳
全面提高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中国高等教育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本研究聚焦于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投入,从大学生作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其学习行为与大学教育实践之间的互动来揭示和分析我国不同类型大学的本科教育状况。本文使用的调查工具是根据"全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问卷,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共同组成的研究团队完成的汉化版"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NSSE-China)。研究数据来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主持的"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研究"课题组2009年6月在全国23所自愿参加课题研究的本科院校,通过完全随机抽样获得的24252名本科生样本。论文运用五大可比指标、...
关键词:
大学生学习性投入 本科教育 学情调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燕 文雯 马迪 董华星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如何办精英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和实践问题。研究者从新时期精英的特质和选拔角度出发,对清华大学2014级本科新生展开入学调查,本文是对调查工具的一个研究报告。在工具中,研究者开发了七个主要指标——一般学习策略、学习的自我调节和管理、反思性学习、社会适应性、领袖型人格潜质、全球化素质能力和父母教养方式,研究显示指标在信度和效度上达到可接受的水平,为我国精英高等教育的探索提供可资借鉴的诊断和分析。
关键词:
精英特质 本科新生调查 清华大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文雯 罗燕 董华星 马迪
在中国社会深刻转型、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今天,社会精英尤其是青年精英承载了重要的导向性作用。为此,研究者以清华大学为例,对2014级本科新生展开追踪研究,以揭示我国精英所具备的素质和精英的选拔机制。研究发现清华新生人格特质单一、非认知因素薄弱、精英中学成为生源重要输送地、工科教育面临新挑战等问题,建议精英大学要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模式改革,构建人才选拔的多元评价体系,积极参与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把生源的被动选拔工作变成主动参与塑造的过程,同时,大学要营造和谐、开放、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氛围。
关键词:
精英特质 学生评价 考试招生模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绍莉 宋烈侠 唐德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再兴
按照1997年清华大学党的工作要点的部署,从1997年4月上旬开始,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校系两级共同进行了一次毕业生工作后情况的社会调查。结合1991年我校毕业生情况调查工作的经验,这次调查力求有更大的规模,有细致的项目,有较多的统计信息和分析素材。...
[期刊] 改革
[作者]
秦晖
本次调查中,我们从涉及的6省8县19个社区224个农户看到的土地关系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图景.在洞庭湖滨的湖南望城县大泊湖村,改革前的村庄聚落形式已经随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完全改观.原先聚居一村的农户如今大都在经过调整后并为一块的自家“份地”中盖起了新的独户住宅,广阔的滨湖平原上这样的独户庄院错落有致.“村”的轮廓几乎不复存在,“村”与“村”之间也看不出界线.所谓“村”,在这里实已只是个行政概念而不是个居民点的概念了.显然,聚落形式的变化反映了在这一地区农户对份地的占有已相当固定.作为一个经营单位的某块农田连同建于其中的经营者住宅构成的家庭农场,在某种程度上很类似于近代西方在村社解体后出现的“独...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永进 吕林海
国家示范和骨干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乡村,学生自身学习努力程度和学习满意程度总体较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度、学习满意度和能力发展等在年级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高年级学生优于低年级学生;不同类型院校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国家骨干院校优于国家示范院校;地区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中部地区较强,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弱。院校分布、生源质量、教师投入等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可能变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贺小明
调查表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口签约率低,学生普遍感觉就业压力大,但是,这和其就业期望值是紧密相关的。影响其就业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发展空间、薪水、工作稳定。
关键词: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 就业 调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海涛
对上海、南昌、西安的三所综合性大学本科课程的基本情况调查分析的结果显示:在课程目标方面,师生均认为思想品德或人格层面的目标是最重要的,但现实中重视认知而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急需在课程目标中将这些人格或非智力因素、过程、方法的期求予以肯定、确认和细化;课程内容方面,师生认为需要充实“学习方法指导”、“学会做人”等内容,对现行课程内容表现出了一定的不满意,主要原因在于内容选择上新颖性不够、个性化内容式微、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方面内容薄弱、实践性内容不足、基础方法欠缺、政治课亟需改善;内容组织上过于“刚化”,弹性不足。
关键词:
创新 综合性大学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期刊] 改革
[作者]
秦晖
市场信号与“农民理性”──清华大学学生农村调查报告之分析(三)秦晖供给反应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在我国农业走向市场的条件下这一问题的更加现实。然而,旧体制下很大程度上属于"政策经济学"的农业经济研究却很少关注这一间题。因此在本次调...
[期刊] 改革
[作者]
秦晖
农民流动与经济要素配置优化──清华大学学生农村调查报告(一)秦晖理论模型的局限性与课题的选择近年来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与改革的深化,农民异地就业引起的劳动力大流动现象日益引起关注,并逐渐成为继家庭承包制和乡镇企业之后的第三次农村改革大讨论的焦点。与...
[期刊] 改革
[作者]
秦晖
十字路口看乡企——清华大学乡镇企业转制调查报告之研究(下)秦晖五、股份制:怎样操作?相对而言,苏南推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基础要好一些,但问题也相当多。苏南乡企的股份化改制一般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增量扩股,即集体企业原有资产作为“集体股”由企业原隶属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